蒸馏罐溢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3104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蒸馏罐溢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馏罐溢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蒸馏工艺中采用的蒸馏设备主要有坩埚式蒸馏炉、隔焰式蒸馏炉和塔盘式蒸馏炉,坩埚式蒸馏炉的副产品箱往往设置在蒸馏罐外,料筒内的副产品需要借助泵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将副产品排至储料箱的蒸馏罐溢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蒸馏罐溢流装置,包括加热炉和蒸馏罐,蒸馏罐包括罐体和盖在罐体上侧的罐盖,加热炉包括炉壁、保温砖和加热炉丝,所述炉壁、保温砖、加热炉丝和罐体为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罐盖位于加热炉外,罐盖连接抽真空管道,罐体内设储料箱、设于储料箱上侧的坩埚和设于坩埚内的料筒,坩埚顶端敞口,料筒顶端设置筒口,料筒顶端的筒口向上伸出坩埚外,在料筒的上部侧壁设置出料口,坩埚的侧壁上设置过孔,储料箱设置进料口,过孔的高度高于出料口的高度,一根穿过过孔的溢流管的两端口分别连接出料口、进料口。

所述罐盖的纵截面呈U形状,抽真空管道连接在罐盖的上部。

所述罐体和罐盖为法兰连接。

溢流管的管壁上设有物料填充口,物料填充口处设有盖板。

所述出料口设于料筒的下部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馏罐溢流装置,工作时,料筒中装有物料,当给蒸馏罐加热时,料筒中的物料呈熔融态,因密度不同而分层,下层为产品,上层为副产品,借助虹吸排水原理,使得上层副产品通过溢流管溢流至储料箱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溢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壁1、保温砖2、加热炉丝3、罐体4、罐盖5、料筒6、坩埚7、盖板8、溢流管9、储料箱10、抽真空管道11、副产品12、出料口13、产品14。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的蒸馏罐溢流装置,包括加热炉和蒸馏罐。

蒸馏罐包括顶端开口的罐体4和盖在罐体4上侧的罐盖5,所述罐盖5向上拱起,罐盖5的纵截面呈U形状,罐盖5纵截面的U形口向下,所述罐体4和罐盖5为法兰连接,罐盖5的底端设置上法兰,罐体4的顶端设置下法兰,上法兰和下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实现罐盖5和罐体4的上下对接,罐盖5连接抽真空管道11,抽真空管道11连通在罐盖5的上部侧壁上,罐盖5的内腔与罐体4的内腔连通,抽真空管道11用于抽取蒸馏罐内的气体,使蒸馏罐内形成真空,防止物料与空气氧化反应。

加热炉包括炉壁1、保温砖2和加热炉丝3,所述炉壁1、保温砖2、加热炉丝3和罐体4为由外至内依次设置,加热炉丝3为电加热丝,加热炉丝3包覆在罐体4的外围并用于为蒸馏罐加热,以提供料筒6内物料蒸馏所需温度;保温砖2包覆在加热炉丝3的外围并用于保温,所述罐盖5位于加热炉外,并且罐盖5位于加热炉的上侧;炉壁1包覆在保温砖3外。

罐体4内设储料箱10、设于储料箱10上侧的坩埚7和设于坩埚7内的料筒6,坩埚7顶端敞口,料筒6顶端设置筒口,料筒6顶端的筒口向上伸出坩埚7外,在料筒6的下部侧壁设置出料口13(料筒6的底部空间内产出较少的下层产品14,其余的料筒6空间内为占据大量空间的上层副产品12,出料口13的位置与上层副产品12相应),坩埚7的侧壁上设置过孔,储料箱10设置进料口,过孔的高度高于出料口13的高度,一根穿过过孔的溢流管9的两端口分别连接出料口13、进料口。

溢流管9的管壁上设有物料填充口,物料填充口处设有可封闭物料填充口的盖板8。溢流管9整体呈倒置的U形状,物料填充口设于过孔处并位于溢流管9的最高点,物料通过物料填充口填充入溢流管9内,溢流管9中填满物料后盖上盖板8,料筒6内的物料和溢流管9内的物料同时加热变成熔融状态,溢流管9与料筒6连通并借助虹吸原理将料筒6内上层副产品吸出至储料箱10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馏罐溢流装置,工作时,料筒6和溢流管9内均装有物料,物料为HfCl4和Mg,当加热炉丝给蒸馏罐3加热时,料筒6和溢流管9内的物料均呈熔融态,料筒6中产品因密度不同而分层,下层为产品14,上层为副产品12,副产品12较多并占据料筒内大部分空间,产品14较少仅占据料筒底部空间,溢流管9借助虹吸原理,使得上层副产品通过溢流管9溢流至储料箱10内,本蒸馏罐溢流装置用于生产氢氟酸(Hf)和氯化镁(MgCl2),化学反应式为:

其中氢氟酸(Hf)为主产品,氯化镁(MgCl2)为副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