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0777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熔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浮法3D玻璃生产中,熔窑的安全、节能降耗及玻璃液的清洁程度对运行成本及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熔窑的安全是生产的基础保证,能源的消耗直接影响到运行成本,玻璃液是否清洁,能够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在熔窑中后期,熔窑隔墙部位的耐火材料在高温与熔窑内烟碱气的侵蚀下,局部会出现透火及坍塌,透火坍塌部位会有大量的热能量损失,造成能源浪费,火焰还会造成熔窑钢结构碳化,严重危及熔窑安全。因此需要定期对隔墙进行热修。现有技术中,热修蓄热室隔墙时是采用铁板作为托料板,再用铁丝来固定,最后再放热补料进行热补。在采用传统热补方法的同时,由于该部位温度高,托料板及铁丝瞬间会被熔融,还会有大量的热补料及杂物掉入窑内,热补料会造成蓄热室格子砖孔堵塞,严重影响熔窑的有效运行,还会有部分热补料里的细微颗粒进入到熔化部,导致污染玻璃液,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修隔墙时热补料容易掉入窑内的问题,实现避免热补料掉落、降低对玻璃液的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包括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弯折为互相垂直的承载部、延伸部,所述承载部表面固定托料板,所述托料板与延伸部一起位于承载部的同侧,且所述托料板由钢材制作而成;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端、出水端均位于延伸部上。

针对现有技术中热修隔墙时托料板及铁丝瞬间会被熔融、热补料容易掉入窑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包括用于通入冷却水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弯折为互相垂直的承载部、延伸部,即是冷却管路整体呈L形,承载部和延伸部相互垂直且连通,承载部用于承载托料板及使用时放置在托料板上的热补料,延伸部用于延长整个装置的长度,便于将托料板送至隔墙合适的高度进行修补。整个承载部与延伸部都由冷却管路构成,即是冷却水会流经整个承载部与延伸部,从而进行冷却降温。托料板由钢材制作而成,相较于传统的铁质托料板,钢材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避免快速被熔融。所述冷却管路的进水端、出水端均位于延伸部上,便于从窑炉外部通入冷却水。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将热补料放置在托料板上,工人握持延伸部将托料板送入窑炉内待修补的部位,同时将冷却水通入冷却管路中,冷却水在冷却管路中进行流动,经延伸部流至承载部,最终从延伸部上的出水端流出完成循环。冷却水循环过程中,对承载部及延伸部时刻进行降温,对承载部上的托料板也时刻进行降温,让热补料快速的烧结成型,而托料板不会轻易的被熔融,从而保证热补料不会轻易掉落进窑内,实现对透火坍塌部位进行及时修复,从而有效保障窑炉安全运行;同时不会有其他杂物等污染玻璃液,能有效保障窑炉的安全运行及产品品质。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路由N根并排设置且依次连通的水管构成,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即是冷却管路为至少两根的并排水管构成,各水管发生直角弯折的位置与方向也完全相同,并且各水管依次连通,实现冷却水逐一流经各水管进行冷却的效果,提高对冷却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路外设置有耐热钢管,冷却管路设置在耐热钢管内部,托料板焊接在耐热钢管上。即是冷却管路是设置在耐热钢管内部,通过耐热钢管提高本工具的耐高温能力,避免冷却管路直接受热受损,同时钢管具有优良的热传导能力,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影响非常小,几乎不会影响对托料板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远离承载部的一端还设置有把手。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操作本工具,避免受延伸部内冷却水冻伤手部。

优选的,所述把手与延伸部相垂直;冷却管路连通至把手内,冷却管路的进水端、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把手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延伸部会从窑炉顶部的开口中插入窑炉内,因此设置把手与延伸部垂直,使得使用者不能在窑炉开口的正上方对本工具进行握持,避免操作过程中受向上的烟灰干扰。同时将冷却管路连通至把手内部,便于冷却管路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与外部冷却设施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管为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能力,能够在熔炉中进行使用。同时软管还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能够抵消自身一定程度的热胀冷缩,避免由于熔炉内外温差导致破损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把手表面包覆隔热材料。便于使用者进行握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包括用于通入冷却水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弯折为互相垂直的承载部、延伸部,承载部用于承载托料板及使用时放置在托料板上的热补料,延伸部用于延长整个装置的长度,便于将托料板送至隔墙合适的高度进行修补。整个承载部与延伸部都由冷却管路构成,即是冷却水会流经整个承载部与延伸部,从而进行冷却降温。托料板由钢材制作而成,相较于传统的铁质托料板,钢材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避免快速被熔融。

2、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冷却管路外设置有耐热钢管,冷却管路设置在耐热钢管内部,托料板焊接在耐热钢管上。通过耐热钢管提高本工具的耐高温能力,避免冷却管路直接受热受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冷却管路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耐热钢管,2-托料板,3-把手,4-冷却管路,41-承载部,42-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玻璃生产中处理窑炉隔墙的工具,包括冷却管路4,所述冷却管路4弯折为互相垂直的承载部41、延伸部42,所述承载部41表面固定托料板2,所述托料板2与延伸部42一起位于承载部41的同侧,且所述托料板2由310S钢材制作而成;所述冷却管路4的进水端、出水端均位于延伸部42上。所述冷却管路4由两根并排设置且连通的水管构成。所述冷却管路4外设置有310S型耐热钢管1,冷却管路4设置在耐热钢管1内部,托料板2焊接在耐热钢管1上。所述延伸部42远离承载部41的一端还设置有把手3。所述把手3与延伸部42相垂直;冷却管路4连通至把手3内,冷却管路4的进水端、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把手3上。所述水管为金属软管。所述把手3表面包覆隔热材料。使用过程中,将热补料放置在托料板2上,工人握持把手3,通过延伸部42将托料板2送入窑炉内待修补的部位,同时将冷却水通入冷却管路4中,冷却水在冷却管路4中进行流动,经延伸部42流至承载部41,最终从延伸部42上的出水端流出完成循环。冷却水循环过程中,对承载部41及延伸部42时刻进行降温,对承载部41上的托料板2也时刻进行降温,让热补料快速的烧结成型,而托料板2不会轻易的被熔融,从而保证热补料不会轻易掉落进窑内,实现对透火坍塌部位进行及时修复,从而有效保障窑炉安全运行;同时不会有其他杂物等污染玻璃液,能有效保障窑炉的安全运行及产品品质。同时,冷却管路4设置在耐热钢管1内部,通过耐热钢管1提高本工具的耐高温能力,避免冷却管路4直接受热受损,同时钢管具有优良的热传导能力,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影响非常小,几乎不会影响对托料板2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