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636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膜缓释肥,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种植业,按人均年消费400公斤蔬菜计算,我国年蔬菜需求量达5.2亿吨。我国蔬菜种植业迅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突破千万公顷,由于蔬菜多属于连作,因此土壤中常年积累大量病原菌。化学农药由于其见效快、杀菌范围广的特点,务农人员常年大量施用,导致土壤受到污染,结构也遭到破坏,蔬菜中农药残留物也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适宜蔬菜肥料成为人们的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的首要手段。不同蔬菜在栽培过程中所吸收的养分和对土壤中养分浓度的要求是有不同。目前,蔬菜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肥料的配方不合理,不能很好地符合蔬菜的养分需求,肥料利用率低且不能有效的防止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更符合蔬菜生长期需肥规律并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缓控释肥。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根据马铃薯需肥规律以及马铃薯种植中容易出现的真菌性病虫害等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是一种集生物、无机和速效、缓效肥料为一体的多功能型蔬菜专用肥料,既有适合蔬菜生长所需的生物、无机成分,又有满足植物不同生长周期的速效、缓效养分,尤其对马铃薯效果显著;该产品中的微生物菌剂既有使蔬菜促生、防控蔬菜病虫害的作用,又有加快蔬菜体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刺激蔬菜生长,促进蔬菜新陈代谢和对各种养分成分的吸收利用的功能,可促使蔬菜根系生长和吸水、吸肥的能力,提高蔬菜对阳光的吸收利用,兼有改良土壤的特效性。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200-400份、磷酸二铵颗粒40-60份、大颗粒钾肥20-4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00-200份、榛子粕20-30份、硫酸钾60-100份、牡蛎壳粉30-50份、γ-聚谷氨酸3-5份、硅烷化改性沸石3-5份、硼砂3-5份、腐殖酸10-20份、聚天门冬氨酸3-8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1-3份、脲醛树脂3-5份、六亚甲基四胺0.2-0.8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3-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10份组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黄孢原毛平革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下培养10-15小时,然后按照35‰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0℃培养20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2:1的比例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5%蔗糖、2%蛋白胨、2%玉米粉、0.1%磷酸二氢钾、0.05%氯化钠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大罐培养基为5%蛋白胨、3%牛肉膏、1%蔗糖、15%玉米粉、3%淀粉、0.1%氯化钾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大罐培养基的ph为6.5。所述大颗粒钾肥为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度为2-4mm。所述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700kda,纯度≥92%,ph值5-7。上述的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尿素、榛子粕、牡蛎壳粉、硫酸钾、γ-聚谷氨酸、硅烷化改性沸石、硼砂、腐殖酸、聚天门冬氨酸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利用塔式溶体造粒工艺造粒得到肥芯,备用;2)将聚乙烯醇、脲醛树脂、六亚甲基四胺混合后加热至完全融化,搅拌均匀得到第一层包膜液,然后将步骤1)所得肥芯颗粒置于包膜机中预热至55℃,将包膜液于喷雾装置中雾化并喷涂在肥料颗粒表面,然后经过40℃的风干燥15-20分钟后得到一次包膜的颗粒;3)将环氧树脂在反应釜中加热搅拌2小时形成包膜液,然后待包膜液温度降至30℃以下后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二层包膜液,将包膜液于喷雾装置中雾化喷涂在步骤2)所制的一次包膜的颗粒上,干燥后得到双包膜缓释肥;4)将配方量的磷酸二铵、大颗粒钾肥与上述制备的双包膜缓释肥混合均匀,分装即得产品。所述步骤2)中包膜液雾化压力为0.2-0.3mpa,雾化速度为20-25ml/min。所述步骤3)中包膜液雾化压力为0.1-0.2mpa,雾化速度为10-20ml/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根据“控氮、缓钾、速磷”的施肥理念设计而成,其养分质量份数的配方是根据施肥土壤的供肥性能和不同蔬菜的需肥规律对氮磷钾及中微肥用量进行配方并加入富含钾离子的榛子粕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牡蛎壳粉以及可吸收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硅烷化改性沸石等,将以上多种成分混合均匀通过高塔造粒生产出多元素氮钾中微颗粒肥,然后再将多元素氮钾中微颗粒肥进行两次包膜缓释处理,然后在双膜缓释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防治蔬菜病虫害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各单一菌种分别经过扩大培养和处理后合理配比,各种有益菌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植物抗逆性和营养元素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同时也可对蔬菜易发生的病虫害具有优异的防控效果,可显著降低蔬菜病虫害发生率,有效提高蔬菜品质,尤其对马铃薯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200份、磷酸二铵颗粒40份、大颗粒钾肥2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00份、榛子粕20份、硫酸钾60份、牡蛎壳粉30份、γ-聚谷氨酸3份、硅烷化改性沸石3份、硼砂3份、腐殖酸10份、聚天门冬氨酸3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1份、脲醛树脂3份、六亚甲基四胺0.2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3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份组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黄孢原毛平革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下培养10-15小时,然后按照35‰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0℃培养20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2:1的比例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5%蔗糖、2%蛋白胨、2%玉米粉、0.1%磷酸二氢钾、0.05%氯化钠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大罐培养基为5%蛋白胨、3%牛肉膏、1%蔗糖、15%玉米粉、3%淀粉、0.1%氯化钾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大罐培养基的ph为6.5。所述大颗粒钾肥为硫酸钾,粒度为2-4mm。所述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700kda,纯度≥92%,ph值5-7。上述的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尿素、榛子粕、牡蛎壳粉、硫酸钾、γ-聚谷氨酸、硅烷化改性沸石、硼砂、腐殖酸、聚天门冬氨酸按照重量配比称取混合均匀,充分搅拌,利用塔式溶体造粒工艺造粒得到肥芯,备用;2)将聚乙烯醇、脲醛树脂、六亚甲基四胺混合后加热至完全融化,搅拌均匀得到第一层包膜液,然后将步骤1)所得肥芯颗粒置于包膜机中预热至55℃,将包膜液于喷雾装置中雾化并喷涂在肥料颗粒表面,然后经过40℃的风干燥15-20分钟后得到一次包膜的颗粒;包膜液雾化压力为0.2-0.3mpa,雾化速度为20-25ml/min。3)将环氧树脂在反应釜中加热搅拌2小时形成包膜液,然后待包膜液温度降至30℃以下后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二层包膜液,将包膜液于喷雾装置中雾化喷涂在步骤2)所制的一次包膜的颗粒上,干燥后得到双包膜缓释肥;包膜液雾化压力为0.1-0.2mpa,雾化速度为10-20ml/min。4)将配方量的磷酸二铵、大颗粒钾肥与上述制备的双包膜缓释肥混合均匀,分装即得产品。实施例2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400份、磷酸二铵颗粒60份、大颗粒钾肥4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200份、榛子粕30份、硫酸钾100份、牡蛎壳粉50份、γ-聚谷氨酸5份、硅烷化改性沸石5份、硼砂5份、腐殖酸20份、聚天门冬氨酸8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3份、脲醛树脂5份、六亚甲基四胺0.8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0份组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黄孢原毛平革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下培养10-15小时,然后按照35‰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0℃培养20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2:1的比例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5%蔗糖、2%蛋白胨、2%玉米粉、0.1%磷酸二氢钾、0.05%氯化钠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大罐培养基为5%蛋白胨、3%牛肉膏、1%蔗糖、15%玉米粉、3%淀粉、0.1%氯化钾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大罐培养基的ph为6.5。所述大颗粒钾肥为硝酸钾,粒度为2-4mm。所述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700kda,纯度≥92%,ph值5-7。上述的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它是由双包膜缓释肥300份、磷酸二铵颗粒50份、大颗粒钾肥30份组成;所述双包膜缓释肥是由肥芯、第一层包膜剂和第二层包膜剂组成;所述肥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150份、榛子粕25份、硫酸钾80份、牡蛎壳粉40份、γ-聚谷氨酸4份、硅烷化改性沸石4份、硼砂4份、腐殖酸15份、聚天门冬氨酸5份;所述第一层包膜剂为聚乙烯醇2份、脲醛树脂4份、六亚甲基四胺0.5份组成;所述第二层包膜剂为环氧树脂4份、复合微生物菌剂8份组成。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黄孢原毛平革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巴氏梭菌活化后分别在液体种子培养基中28℃下培养10-15小时,然后按照35‰的接种量转入已灭菌的大罐培养基中,在30℃培养20小时后,将各菌种按照质量比1:2:1的比例复配后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得。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为5%蔗糖、2%蛋白胨、2%玉米粉、0.1%磷酸二氢钾、0.05%氯化钠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大罐培养基为5%蛋白胨、3%牛肉膏、1%蔗糖、15%玉米粉、3%淀粉、0.1%氯化钾和余量无菌水组成;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大罐培养基的ph为6.5。所述大颗粒钾肥为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粒度为2-4mm。所述γ-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700kda,纯度≥92%,ph值5-7。上述的防控蔬菜病虫害型双膜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应用效果例选取青海省李家大洼乡处的某地作为试验田,试验田共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t1、t2、t3、t4、t5,每处理组种植马铃薯密度相同,均为3000株/亩,供试品中卫乐薯1号;其中t1为对照组,对照组施用市售某公司生产的不含微生物菌剂的普通缓释肥处理组,其中n:p2o5:k2o=16-16-16,总养分≥45%。缓释肥;t2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双膜缓释肥处理组,n:p2o5:k2o=16-16-16;t3为施用与本发明相同配方的缓释肥处理组,不同的是复合微生物菌剂中仅有黄孢原毛平革菌;t4为施用与本发明相同配方的缓释肥处理组,不同的是复合微生物菌剂中仅有解淀粉芽孢杆菌;t4为施用与本发明相同配方的缓释肥处理组,不同的是复合微生物菌剂中仅有巴氏梭菌。每个处理组的处理方法为在马铃薯种植时作基肥施入土壤中,每个处理组施肥量相同,其他田间管理各个处理组均相同收获期采摘全部果实称重统计产量,并统计整个生长周期中病虫害发生情况,具体结果如表1-3所示。表1马铃薯产量统计结果试验组单果实均重(g)总产量(kg)与t1对照相比增产率(%)t13202670.5--t25113151.418%t34322763.33.5%t44252794.24.6%t54402814.35.4%表2马铃薯种植试验病害统计结果备注: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株率-处理区病株率)/对照区病株率表3马铃薯种植试验虫介病毒病及线虫病分析结果从上述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t2组使用本发明的缓释肥后马铃薯增产效果明显,与t1对照相比增产18%,且单个果实重量也较大;将t2与t3、t4、t5处理组相比,增产效果要优于其他各组,甚至比各组处理增产率总和还要多。将t3、t4、t5与对照组比较,马铃薯有一定的增收,但总体增收效果不太显著。这主要是由于本发明的肥料通过合理配比,速效养分与缓效养分交相作用,更好的符合了马铃薯的生长需肥规律,同时该产品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协同作用,既有使蔬菜促生、防控蔬菜病虫害的作用,又有加快蔬菜体中的氧化还原过程,刺激蔬菜生长,促进蔬菜新陈代谢和对各种养分成分的吸收利用的功能,可促使蔬菜根系生长和吸水、吸肥的能力,提高蔬菜对阳光的吸收利用,兼有改良土壤的特效性,因而增产增收效果更加显著。马铃薯病虫害较多,但普遍发生的田间病虫害主要为黑痣病(立枯丝核菌病)、青枯病、病毒病、线虫等。从表2-3中可以看出,t2组使用本发明的缓释肥后,与t1对照相比病虫害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这说明本发明的缓释肥使用后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将t3、t4、t5处理组与t1对照相比,病虫害发生率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整体效果不太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本发明中的缓释肥养分释放合理,符合马铃薯生长需求,促进养分吸收,植株的抗性增强且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益生菌存活率高,所形成的微生态结构可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根系营养吸收,可显著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与单一微生物菌种相比,病虫害防治效果更佳。此外,本发明的肥料缓释周期长,避免了多次施肥带来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的,降低了马铃薯种植成本,且养分释放均衡,符合马铃薯的生长需求,还可提升施肥土壤的地力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