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数可控MoS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7163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层数可控MoS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外壁上mos2层数可控生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导热性能,因而在催化,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都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作为纳米材料常常面临表面能大,易团聚的问题。mos2作为典型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因为其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性能,力学性能,并且因为层间较弱的范德华力,可以发生自润滑,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碳纳米管与mos2进行复合,可以解决碳纳米管使用时面临的问题,并且两种材料起到协同作用;

碳纳米管/mos2复合材料已经初步开始使用在催化等领域,专利cn103553134a等其他专利论文公开了合成碳纳米管/mos2复合材料的方法,但是mos2的生长层数很少,并且生长不均匀,很难实现层数的可控制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层数可控mos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得在碳纳米管表面均匀生长多层mos2,实现碳纳米管管壁上生长的mos2层数可控,并且该方法简单便捷,重复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层数可控mos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纳米管用不同浓度的酸改性后,与四硫代钼酸铵超声浸渍,干燥后进行研磨,在惰性气体管式炉中煅烧即得,从而得到不同层数的mos2生长在碳纳米管外壁上。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酸为5~14.8mol/l硝酸或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酸。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酸改性的温度为60℃~110℃,时间为3~5h。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改性碳纳米管与四硫代钼酸铵混合的质量比例为1:3~3:1,超声时间为40min~180min,干燥温度为60℃~100℃。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氩气、氦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气体,煅烧条件为先450℃~550℃煅烧1h~2h,再850℃~900℃煅烧2~3h。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所使用的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使得在碳纳米管表面均匀生长多层mos2,碳纳米管管壁上的mos2层数可以实现调控,制备方法重现性好,有望可以大规模生产,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行业,如在催化、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a)和1(b)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碳纳米管/mos2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图;

图2(a)和2(b)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碳纳米管/mos2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明

实施例1:将碳纳米管用10mol/l硝酸在110℃下冷凝回流5h,自然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直至ph接近中性,在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一夜后,得到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取50mg碳纳米管与150mgattm溶于60ml水后,超声2h,在鼓风干燥箱中除去溶剂后,将固体研磨均匀,转入氮气氛围管式炉中,在500℃下煅烧1h,900℃下煅烧2h,自然降温后,得到碳纳米管/mos2复合材料。

表征结果如图1(a)和图2(a),在383cm-1和406cm-1有明显的mos2特征峰,在1352cm-1和1581cm-1有碳纳米管的d峰和g峰,且id/ig=0.746,mos2与碳纳米管的特征峰的相对强度相差不大。透射电镜图中,碳纳米管外壁上生长有1~4层不等层状mos2。

实施例2:将碳纳米管用浓混酸(v(浓h2so4:浓hno3=3:1))在70℃下冷凝回流4h,自然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直至ph接近中性,在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一夜后,得到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取50mg碳纳米管与150mgattm溶于60ml水后,超声3h,在鼓风干燥箱70℃干燥除去溶剂后,将固体研磨均匀,转入氩气氛围管式炉中,在500℃下煅烧1h,850℃下煅烧2h,自然降温后,得到碳纳米管/mos2复合材料。

表征结果如图1(b)和图2(b),有明显的碳纳米管和mos2特征峰,id/ig=1.248,明显高于实施例1,并且mos2的特征峰强度明显高于碳纳米管特征峰。透射电镜图中,碳纳米管外壁上均匀生长有4~6层状mos2。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数可控MoS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纳米管用不同浓度的酸改性后,与四硫代钼酸铵超声浸渍,干燥后进行研磨,在惰性气体管式炉中煅烧即得,从而得到不同层数的MoS2生长在碳纳米管外壁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廉,使得在碳纳米管表面均匀生长多层MoS2,碳纳米管管壁上的MoS2层数可以实现调控,制备方法重现性好,有望可以大规模生产,并且应用于各个领域行业,如在催化、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大规模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晏金灿;纪红兵;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