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90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设备。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单原子厚度的碳原子层,厚度较薄,石墨烯牢固坚硬,且比表面积较大,在电池等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轻微摩擦法或撕胶带法、加热SiC法等,但是这些制备方法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且石墨烯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不好,生产出来的石墨烯杂质含量较多,难以满足目前市场上对石墨烯的使用要求,从而影响石墨烯在市场上的流通,影响销量,难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架和收集装置,壳体放置在支架上,壳体内设置有料腔,在壳体顶部一侧设置有上料口,上料口上安装有电磁阀,壳体和料腔为圆柱状,在料腔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上方放置有电机,料腔内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延伸至料腔底部,转动轴穿过通孔与电机连接,转动轴下部安装有搅拌刀具,在料腔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在壳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口A,在进气口A下方设置有进气口B,在壳体上方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壳体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出料口通过导气管连接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内填充有收集液,导气管出气端设置有多孔的球泡,收集装置上方设置有出气口,在收集装置一侧设置有气泵,出气口和进气口B分别与气泵连接。

所述的进气口B上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气孔。

所述的进气口通入惰性气体。

所述的搅拌刀具为螺旋搅拌刀具。

所述的转动轴与壳体连接处设置一样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入惰性气体可以使得到的石墨烯更加纯净;在制备的时候不停地搅拌,使得反应更加充分;设置的气泵能将料腔内的气体循环利用起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料腔的下部设置倾斜气孔能将絮状石墨烯吹起,这样设置吹起絮状石墨烯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超声波发生装置,2-搅拌刀具,3-支架,4-壳体,5-转动轴,6-上料口,7-电机,8-导气管,9-进气口A,10-收集装置,11-收集液,12-球泡,13-进气口B,14-气泵,1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制备石墨烯的设备,包括壳体4、支架3和收集装置10,壳体4放置在支架3上,壳体4内设置有料腔,在壳体4顶部一侧设置有上料口6,上料口6上安装有电磁阀,壳体4和料腔为圆柱状,在料腔上方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上方放置有电机7,料腔内设置有转动轴5,转动轴5延伸至料腔底部,转动轴5穿过通孔与电机7连接,转动轴5下部安装有搅拌刀具2,在料腔底部设置有超声波发生装置1,在壳体4一侧设置有进气口A9,在进气口A下方设置有进气口B13,在壳体4上方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壳体4一侧设置有收集装置10,出料口通过导气管8连接收集装置10,收集装置10内填充有收集液11,导气管8出气端设置有多孔的球泡12,收集装置10上方设置有出气口15,在收集装置10一侧设置有气泵14,出气口15和进气口B13分别与气泵14连接。

所述的进气口B13上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气孔。所述的进气口9通入惰性气体。

所述的搅拌刀具2为螺旋搅拌刀具。

所述的转动轴5与壳体4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石墨原料从上料口6放入料腔内,电磁阀关闭,从进气口A9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可以使得到的石墨烯产品更纯净,电机7启动,同时超声波发生装置1工作,电机7启动带动螺旋刀具对石墨原料进行搅拌,超声波发生装置1发出超声波将石墨原料经微波解离得到絮状的石墨烯,气泵(14)打开,空气吹入料腔,气体从下方进入能将大量的絮状的石墨烯吹起,这样吹起的效果更好,絮状的石墨烯经过导气管8进入收集装置10,收集装置10中填充有收集液11,在导气管8一端安装有多孔的球泡12,可以使进入收集装置10的石墨烯充分得被吸收,在收集装置10上设置有出气口15,出气口15与气泵14连接,导气管8、料腔、进气口B13、出气口15形成了一个气体的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