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窑辊子齿轮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0728发布日期:2019-05-21 21:1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退火窑辊子齿轮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火窑辊子齿轮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车间,退火窑辊子共有200多根,每根辊子长度约6米,当辊子左右发生位移时需要维修复原。辊子传动侧为齿轮传动,所有的辊子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当需要对其中的一根辊子进行维修时,需要将其齿轮啮合部位分离,但由于分离时其它辊子仍需要保持转动,因而易造成待维修辊子和其驱动齿轮在分离过程中被打坏,引起安全事故,影响正常生产。

由于辊子的两侧部与支架分别通过四颗螺丝连接夹紧,现有生产中将辊子与其驱动齿轮分离的方式为两侧人员同时松脱螺丝,使辊子两侧尽量达到同步,两侧螺丝松脱速度不一致将导致辊子水平方向倾斜,此时齿轮啮合部位易因辊子倾斜产生破坏,这样的方式操作难度大,不易控制。

当生产厚玻璃时设备负载变大,辊子左右发生位移的频率较高,且由于辊子数量较多,发生移位时则现场处理难度大,在此前提下若能改善异常处理方式,缩短处理时间可有效提高生产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退火窑辊子齿轮分离装置,其能有效保证辊子与齿轮分离时辊子保持水平,防止齿轮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火窑辊子齿轮分离装置,与辊子配合使用,其中,所述辊子的两端部通过紧固组件分别与支架相连,所述辊子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辊子的两端部分别与驱动其转动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位于所述辊子的正上方,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架配合设置的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座枢轴连接的撑杆、用以套设在所述辊子上且吊设于所述撑杆一端的支撑皮带、设于所述撑杆另一端用以将所述撑杆和所述支撑座相连的卡接组件,所述支撑皮带和所述卡接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撑杆和所述支撑座枢轴连接部位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两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翼缘板的板面水平设置,所述辊子架设于两所述工字钢的正下方,所述辊子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工字钢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辊子的端部可转动的设于轴承座中,所述辊子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工字钢的正下方,所述轴承座和所述工字钢通过紧固螺栓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呈L型,所述支撑座包括用以与所述工字钢的上端面相贴合的第一部以及与所述第一部相垂直的第二部,所述撑杆与所述第一部相枢轴连接,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第二部相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部相平行的第三部,所述工字钢配合的插设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撑杆相枢轴连接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相连的卡块,所述卡块和所述第二部上配合的设有卡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撑杆通过第一转轴相枢轴连接,所述撑杆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皮带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的设有多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长度方向为所述支撑皮带的宽度方向,所有的所述第二转轴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上设有用以套设所述支撑皮带的限位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将辊子与齿轮分离时,可以保证辊子在下降过程中两侧保持水平,防止打坏齿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与工字钢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轴测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

1、辊子;2、工字钢;201、翼缘板;202、腹板;3、轴承座;4、紧固螺栓;5、支撑座;501、第一部;502、第二部;503、第三部;6、撑杆;601、限位部;602、通孔;7、支撑皮带;701、第二转轴;8、卡接组件;801、连杆;802、卡块;9、第一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退火窑中的辊子1其两端部通过紧固组件分别与支架相连,辊子1沿水平方向延伸,辊子1的两端部分别与驱动其转动的齿轮(图中未标示)相啮合,齿轮位于辊子1的正上方。具体的,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两工字钢2,工字钢2翼缘板201的板面水平设置,腹板202的板面竖直设置。辊子1架设于两工字钢2的正下方,辊子1的长度方向垂直工字钢2的长度方向。辊子1的端部可转动的设于轴承座3中,辊子1与轴承座3之间设有轴承,轴承座3位于工字钢2的正下方,轴承座3和工字钢2通过紧固螺栓4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与辊子1配合使用,包括与支架配合设置的支撑座5、与支撑座5枢轴连接的撑杆6、用以套设在辊子1上且吊设于撑杆6一端的支撑皮带7、设于撑杆6另一端用以将撑杆6和支撑座5相连的卡接组件8,支撑皮带7和卡接组件8分别位于撑杆6和支撑座5枢轴连接部位的两侧。优选的,撑杆6上设有用以套设支撑皮带7的限位部601。

支撑座5呈L型,支撑座5包括用以与工字钢2的上端面相贴合的第一部501以及与第一部501相垂直的第二部502,撑杆6与第一部501相枢轴连接,卡接组件8与第二部502相卡接。支撑座5还包括与第一部501相平行的第三部503,工字钢2位于上方的翼缘板201配合的插设在第一部501和第三部503之间。

卡接组件8包括与撑杆6相枢轴连接的连杆801以及与连杆801相连的卡块802,卡块802和第二部502上配合的设有卡合结构。

连杆801与撑杆6通过第一转轴9相枢轴连接,撑杆6上设有供第一转轴9穿过的通孔602。通孔602有多个,多个通孔602沿撑杆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通孔60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连杆801与支撑座5的连接位置,方便调整。

支撑皮带7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的设有多个第二转轴701,第二转轴701的长度方向为支撑皮带7的宽度方向,所有的第二转轴701平行设置,这样当将支撑皮带7套设在辊子1上时,辊子1与齿轮未脱离时,辊子1带动第二转轴701转动,这样可避免辊子1与支撑皮带7之间生成较大的摩擦力,不会影响辊子1的转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将辊子1与齿轮分离的操作步骤如下:将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与辊子1的两个端部分别配合设置,将轴承座3与工字钢2相固定的紧固螺栓4拆除,此时辊子1与驱动其转动的齿轮依旧相啮合,确定辊子1两侧的紧固螺栓4松脱到位,辊子1两侧的工作人员同时松开卡块802使辊子1在下降过程中两侧保持水平,保证辊子1由啮合状态至分离状态始终保持水平,防止齿轮打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