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56847发布日期:2020-04-10 23:2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存在着两大不容忽视的风险:一是建设工程消耗着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混凝土总产量已超过20亿m3,每年仅因拌合混凝土而需要的砂石用量已接近60亿吨。二是大量建构筑物因城市更新改造或性能劣化等因素提前退出服役。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约为25~35亿吨,历年建筑废弃物存量已超过200多亿吨。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的建筑废弃物进行了加工处理和再利用;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欧盟中荷兰和比利时建筑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5%以上,韩国和日本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约为97%。并且我国现阶段拆除建筑多为砖混类建筑物,砖混废弃物由于成分复杂,破碎后很难直接用作砂石重新拌合混凝土,这些砖混废弃物大多只是临时堆放或简单填埋,由此引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问题愈显突出。

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是最常见的半刚性基层,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别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面基层。在现有技术中,城市道路建设都是以天然砂石为主要原料,大量的天然砂石开采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且近年来全国各地砂石价格日益上升,导致道路建设工程造价升高,不利于基础工程建设的进程。由于水泥稳定层技术要求相对于结构混凝土较低,因此可以作为砖混废弃物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在道路建设工程中利用砖混类建筑废弃物产生的再生砖混骨料全部替代天然砂石,不仅能够降低道路工程造价、减少天然资源开采,更能有效解决大量砖混类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的难题。但由于再生骨料往往强度较低,且含有石膏、木块以及细粉料等,在实际工程应用于水泥稳定路面基层时,常常导致基层模量低、抗拉强度不足、干燥收缩开裂等问题,从而引起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大幅降低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适用于路面基层的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材料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抗压强度的基础上,还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抵抗变形能力,而目前市场上的水泥稳定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材料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cn108689659a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为水泥、水、和规格19~31.5mm的再生集料、9.5~19mm的再生集料、4.75~9.5mm的再生集料、0~4.75mm的再生集料混合制成,最后得到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混合料具有强度高、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没有考虑其抗裂性能及耐久性能;cn101619557a公开了一种利用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修筑的路基及其施工方法,再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是由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集料颗粒与普通集料和碱性胶凝粉混合而成的再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虽然部分掺入砖混类建筑垃圾能提高其利用率,但是其并没有考虑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时,砖混类建筑垃圾导致的基层材料的抗拉能力不足和干缩开裂问题;cn102503312a公开了一种掺加聚乙烯醇纤维增强的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其利用聚乙烯醇纤维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裂性能,但没有考虑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大、强度低的特点,聚乙烯醇纤维会导致基层材料用水量增大、工作性能降低的问题。

所以,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然需要使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材料在具有较高抗压强度的基础上,改善其抗拉和抵抗干缩变形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层材料将拆除砖混类建筑物产生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全部替代天然砂石,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环保经济,在满足现行规范对道路基层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还具有较高抗拉强度、抗干缩变形能力以及良好的工作性能,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所述材料按重量份包括: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水泥的添加量为40~55重量份;所述粉煤灰的添加量为10~14重量份;所述纤维的添加量为0.45~0.65重量份;所述减水剂的添加量为0.3~0.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水泥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4-30),所述纤维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000-2000)。

更优选地,所述水泥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20-22),可以使最后得到的路面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抵抗干缩变形能力达到平衡。如果水泥添加过多,则会降低路面基层材料的抵抗干缩变形能力,如果水泥添加过少,则路面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不足。所述纤维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500-1800),可以使最后得到的路面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抵抗干缩变形能力与工作性能达到平衡。如果纤维添加过多,则会降低路面基层材料的工作性能,如果纤维添加过少,则路面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抵抗干缩能力不足。

优选地,所述全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主要包括混凝土骨料、粘土砖骨料、旧砂浆以及瓷砖和木块等杂质,再生砖混骨料中各组分含量为混凝土骨料30%~50%、粘土砖骨料10~30%、旧砂浆5%~15%,杂质0~10%。

更优选地,所述全再生砖混骨料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骨料的比例为,19.0~31.5mm的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再生砖混骨料=10%~20%:20%~30%:20%~30%:25%~35%:0~5%。

优选地,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玻璃棉纤维或矿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脂肪族类减水剂、胺基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所述纤维的添加量为0.5~0.6重量份;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减水率为25~3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得到水泥稳定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不同粒径的再生砖混骨料应先风干或晒干再加入;步骤3中,所述闷料的时间为20~30分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粗细骨料均全部利用砖混类建筑废弃物产生的全再生砖混骨料,不掺入天然砂石骨料,能够大量利用砖混类建筑废弃物,提高其利用效率,解决其处置利用的难题。

(2)本发明的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中再生砖混骨料为砖混类建筑废弃物破碎后产生,不需要对其中的混凝土骨料、粘土砖骨料、旧砂浆、瓷砖和木块等杂质进行分离挑选,减少了机器分选加工的工艺,骨料来源丰富,制备简单;本发明使用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包含0-0.075mm规格的再生粉料,再生粉料中包含未水化的水泥砂浆以及一些有水化活性的颗粒等,能够显著增强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同时也给大规模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再生粉料提供了新途径。

(3)在本发明中,添加粉煤灰可以增大基层材料的工作性能,降低其干燥收缩变形,提高其后期强度发展,并部分替代水泥降低成本;添加纤维可在保证基层材料抗压强度的基础上,提高其抗拉和抵抗干缩变形的能力;而添加减水剂可以在保证基层材料施工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用水量,促进基层材料强度的提高。通过添加粉煤灰、纤维和减水剂可以提高本发明提供的路面基层材料的劈裂抗拉强度,降低其干缩变形,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限定粉煤灰的添加量为8-20重量份,纤维的添加量为0.4-1.0重量份,减水剂的添加量为0.2-0.7重量份,粉煤灰、纤维以及减水剂的添加量为过多或过少均无法达到应用要求,当三者中的至少一项过少时,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干缩能力,导致其干缩开裂;当三者中的至少一项过量时,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规范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同时工作性能降低,不利于施工应用。

(4)在本发明中,选择水泥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4-30),选择纤维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000-2000),可以使最后得到的路面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抵抗干缩变形能力和工作性能达到平衡。如果水泥添加过多,则会降低路面基层材料的抵抗干缩变形能力,如果水泥添加过少,则路面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不足。当在路面基层材料中添加纤维时,可能会导致基层材料制备时的工作性能降低,本发明通过选择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合适的配比,可以适当的提升基层材料的抗拉、抗干缩变形能力,以达到强度与可工作性的平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30,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20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15%:25%:25%:30%:5%,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晒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20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实施例2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25,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18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20%:20%:25%:30%:5%,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25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实施例3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22,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17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15%:20%:30%:30%:5%,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25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实施例4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20,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16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10%:30%:25%:30%:5%,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30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实施例5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8,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15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15%:25%:25%:30%:5%,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30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实施例6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7,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14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15%:25%:25%:32%:3%,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玻璃棉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30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实施例7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5,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12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20%:20%:25%:32%:3%,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矿棉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30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实施例8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纤维和减水剂组成,其中水泥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4,纤维与全再生砖混骨料质量比为1:1000,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15%:25%:25%:30%:5%,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纤维为矿棉纤维,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粉煤灰、纤维,拌合均匀

步骤3,将减水剂溶入水中,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30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对照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未加纤维、粉煤灰、减水剂材料的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由全再生砖混骨料、水泥、水组成,各组分按重量份包括:

全再生砖混骨料1000重量份

水泥40重量份

水175重量份

其中,全再生砖混骨料再生砖混骨料为拆除砖混类建筑物破碎后产生,包含粒径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各粒径比例为19.0~31.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9.5~19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4.75~9.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75~4.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0~0.075mm的全再生砖混骨料=15%:25%:25%:30%:5%,水泥为42.5级硅酸盐水泥。

制备方法为:

步骤1,将不同粒径的全再生砖混骨料风干,按比例加入,拌合均匀

步骤2,向拌合后的全再生砖混骨料加入水泥,拌合均匀

步骤3,将水倒入上述混合料中,拌合均匀,闷料30分钟,得到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

性能测试

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对实施例1-8提供的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和对照实施例提供的水泥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包括7d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总干燥收缩系数,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测试其坍落度。

对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由实施例和性能测试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具有劈裂抗拉强度高、干燥收缩变形低、流动性好的优点,在满足现行规范对道路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的基础上,还具有较高抗拉强度、抗干缩变形能力以及良好的工作性能,有效延长道路适用寿命。

由实施例1-2和实施例3-4的对比可知,本发明优选水泥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4-30),进一步优选为1:(20-22),此时,本发明最后得到的路面基层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由实施例2-5和实施例6-8的对比可知,本发明优选纤维的质量与全再生砖混骨料的质量比为1:(1000-2000),进一步优选1:(1500-1800),此时,本发明当本发明的最后得到的路面基层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劈裂抗拉强度、抗干缩性能和可工作性能。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纤维增强水泥粉煤灰稳定全再生砖混骨料路面基层材料其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