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海藻肥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915751阅读:来源:国知局
份、植酸酶5份、甜菜碱5份。 所述混合菌为质量比为I :3. 7 :5. 3的酵母菌:木霉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茶叶 渣为红茶、黑茶和乌龙茶中的至少一种经浸泡后所剩的茶渣。
[003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7] 实施例4 海藻肥的原料包括:海藻200份、甘蔗渣30份、茶叶渣70份、茶树叶20份、楮树叶10 份、冬青叶30份、菌糠20份、鱼塘污泥20份、蒜皮30份、石榴皮10份、蛋壳5份、浮萍15 份、豆渣5份、苦参20份、苍术20份、瑞香狼毒2份、混合菌10份、植酸酶1份、甜菜碱10 份。所述混合菌为质量比为I :3. 7 :5. 3的酵母菌:木霉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 茶叶渣为红茶、黑茶和乌龙茶中的至少一种经浸泡后所剩的茶渣。
[003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9] 对比例1 海藻肥的原料包括:海藻200份、甘蔗渣32份、楮树叶12份、冬青叶25份、菌糠16份、 鱼塘污泥25份、石榴皮12份、蛋壳6份、浮萍16份、苦参22份、苍术16份、混合菌12份、 植酸酶3份、甜菜碱6份。所述混合菌为质量比为I :3. 7 :5. 3的酵母菌:木霉菌和胶质芽 孢杆菌的混合物。
[004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1] 对比例2 海藻肥的原料包括:海藻200份、甘蔗渣32份、茶叶渣60份、茶树叶25份、楮树叶12 份、冬青叶25份、菌糠16份、鱼塘污泥25份、蒜皮25份、石榴皮12份、蛋壳6份、浮萍16 份、豆渣6份、苦参22份、苍术16份、瑞香狼毒2份、混合菌12份、植酸酶3份、甜菜碱6份。 所述混合菌为质量比为I :3. 7 :5. 3的酵母菌:木霉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物,所述茶叶 渣为红茶、黑茶和乌龙茶中的至少一种经浸泡后所剩的茶渣。
[0042] 海藻肥的制备方法如下: (1) 将海藻洗净、粉碎成2cm左右的小块,加入海藻质量8倍的无水乙醇,先超声 15-20min,然后浸泡过夜,浸泡后过滤,将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备用; (2) 花椒放入其质量15-20倍的水中煮沸20-30min,得花椒水,备用; (3) 将茶树叶、楮树叶、冬青叶、蒜皮、石榴皮、浮萍、苦参、苍术、瑞香狼毒混合,用花椒 水浸泡l_2h,然后放入质量比为1:8的淘米水和豆腐黄水的混合物中浸泡过夜; (4) 将步骤(1)的海藻渣、甘蔗渣、茶叶渣、菌糠、鱼塘污泥、蛋壳、豆渣与步骤(3)浸泡 过夜后的各原料混合均匀,喷入豆腐黄水使混合物含水量为20-30%,然后加入混合菌,搅拌 混合均勾,在45_55°C、125rpm的通风条件下发酵3-5天。
[0043] (5)将步骤(4)的发酵产物与步骤(1)的海藻浸膏、植酸酶和硝酸稀土混合均匀, 30-45 °C干燥至无水,粉碎,得海藻肥。
[0044] 本发明肥料可以用于花丼、果木、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上,可以与底肥一起施用, 也可以单独在苗期、开花期、结果期施用,也可以用水稀释进行拌种。使用后,可有促进作物 的生长,缩短果实生长期,提高种子存活率,具有明显的增产和降低虫害的作用。用量40-60 斤/亩。
[0045] 药效实验 1、对黄瓜增产和降低虫害的研宄 1. 1实验方法 以春季黄瓜进行实验,选取5块黄瓜田,每块20m2,其中4块为实验区,另一块为对照 区。实验从黄瓜种植开始,实验区分别将本发明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的海藻肥用800 倍的水稀释后,对黄瓜种进行拌种,对照区不进行拌种处理。种植后,在黄瓜幼苗时、结果时 用800倍水稀释喷于黄瓜叶面,对照区在黄瓜幼苗、结果时喷施同样的清水做对照。其他处 理实验区和对照区相同。
[0046] L 2实验结果 1. 2. 1实验期间,实验区黄瓜生长速度和结果数量均好于对照区,其中使用实施例1的 海藻肥的黄瓜田生长速度最快,结果最多,使用实施例2的的海藻肥的黄瓜田次之,使用对 比例2的黄瓜田最次。此外,实验区的病虫害情况明显比对照区低,发病株数和虫害数量明 显低于对照区,经计算,使用实施例1的海藻肥的黄瓜田与对照区黄瓜田相比黄瓜白粉病 降低38. 8%,使用实施例2的海藻肥的黄瓜田与对照区黄瓜田相比黄瓜白粉病降低27. 4%, 使用对比例1的海藻肥的黄瓜田与对照区黄瓜田相比黄瓜白粉病降低10. 8%,使用对比例2 的海藻肥的黄瓜田与对照区黄瓜田相比黄瓜白粉病降低20. 5%。
[0047] 1. 2. 2实验区和对照区黄瓜亩产量如下表1所示。所述增产率=(实验区产量-对 照区产量)/对照区产量 表1
2、 对棉花增产和降低虫害的研宄 1. 1实验方法 试验于当地进行,选取5块棉花田,每块一亩,其中4块为实验区,另一块为对照区。实 验从棉花种植开始,实验区进行2次海藻肥施肥,第一次在棉花幼苗时分别用本发明实施 例1、2和对比例1、2的海藻肥进行土壤施肥,每亩50斤,第二次在开花时将本发明实施例 1、2和对比例1、2的海藻肥用800倍水稀释喷于棉花叶面,对照区在棉花幼苗、开花时以同 样的清水做对照。其他处理实验区和对照区相同。
[0048] I. 2实验结果 1. 2. 1实验期间,实验区棉花生长速度均好于对照区,其中使用实施例1的海藻肥的棉 花生长速度最快,同一时期植株比清水对照区高出7. 2cm,使用实施例2的的海藻肥的棉花 同一时期植株比清水对照区高出5. 0cm,使用对比例1的棉花同一时期植株比清水对照区 高出3. 8cm,使用对比例2的棉花同一时期植株比清水对照区高出3. 2cm。此外,实验区的 病虫害情况明显比对照区低,发病株数和虫害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区,经计算,使用实施例1 的海藻肥的棉花田与对照区棉花田相比棉花枯萎病降低25. 8%,棉铃虫降低20. 7% ;使用实 施例2的海藻肥的棉花田与对照区棉花田相比棉花枯萎病降低15. 2%,棉铃虫降低11. 8% ; 使用对比例1的海藻肥的棉花田与对照区棉花田相比棉花枯萎病降低9. 1%,棉铃虫降低 6. 4% ;使用对比例2的海藻肥的棉花田与对照区棉花田相比棉花枯萎病降低10. 2%,棉铃虫 降低7. 2%。
[0049] 1. 2. 2实验区和对照区棉花亩产量如下表2所示。所述增产率=(实验区产量-对 照区产量)/对照区产量 表2
【主权项】
1. 一种复合海藻肥,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有效原料:海藻200份、甘蔗渣30-35 份、茶叶渣50-70份、茶树叶20-30份、楮树叶10-15份、冬青叶20-30份、菌糠15-20份、鱼 塘污泥20-30份、蒜皮20-30份、石榴皮10-15份、蛋壳5-10份、浮萍15-20份、豆渣5-10 份、苦参20-25份、苍术15-20份、瑞香狼毒1-5份、混合菌10-15份、植酸酶1-5份、甜菜碱 5-10 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海藻肥,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有效原料:海藻200 份、甘蔗渣32份、茶叶渣60份、茶树叶25份、楮树叶12份、冬青叶25份、菌糠16份、鱼塘 污泥25份、蒜皮25份、石榴皮12份、蛋壳6份、浮萍16份、豆渣6份、苦参22份、苍术16 份、瑞香狼毒2份、混合菌12份、植酸酶3份、甜菜碱6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海藻肥,其特征是:所述混合菌为质量比为I:3. 7 :5. 3 的酵母菌:木霉菌和胶质芽孢杆菌的混合物。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海藻肥,其特征是:所述茶叶渣为红茶、黑茶和乌龙茶中 的至少一种经浸泡后所剩的茶渣。5. -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海藻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海藻洗净、粉碎成小块,加无水乙醇,超声15-20min,然后浸泡过夜,过滤,将乙醇 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备用; (2) 将茶树叶、楮树叶、冬青叶、蒜皮、石榴皮、浮萍、苦参、苍术、瑞香狼毒混合,用花椒 水浸泡l_2h,然后放入淘米水和豆腐黄水的混合物中浸泡过夜; (3) 步骤(2)中的混合物取出,加入豆渣,在太阳下暴晒48h,然后密封,在15-20°C下无 氧发酵,得发酵产物; (4) 将海藻渣、甘蔗渣、茶叶渣、菌糠、蛋壳混合均匀,与鱼塘污泥混合搅拌均匀,喷入豆 腐黄水使混合物含水量5-10%,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发酵3-5天; (5) 将步骤(3)和(4)的发酵产物混合,用豆腐黄水控制含水量为20-30%,然后加入木 霉菌和胶质芽孢杆菌,搅拌混合均勾,在45-55°C发酵3-5天; (6) 将步骤(5)的发酵产物与步骤(1)的海藻浸膏、植酸酶和甜菜碱混合均匀,30-45°C 干燥至无水,粉碎,得海藻肥料。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切成2cm左右的小块;步 骤(2)中,花椒水是将花椒放入其质量15-20倍的水中煮沸20-30min得到的。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淘米水和豆腐黄水的质量比为1:5-10。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发酵时间为25-30天;步 骤(4)中,保持环境温度在25-35°C。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发酵时,在通风情况下进 行,并且不断搅拌,搅拌速度100_150rpm。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海藻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海藻、甘蔗渣、茶叶渣、茶树叶、楮树叶、冬青叶、菌糠、鱼塘污泥、蒜皮、石榴皮、蛋壳、浮萍、豆渣、苦参、苍术、瑞香狼毒、混合菌、植酸酶、甜菜碱等原料。本发明海藻肥将海藻中的所有成分都进行了利用,并且采用了大量的废弃物成本低。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对原料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将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都溶解出来,还产生了大量的土壤有益菌,使所得的海藻肥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降低虫害、提高作物产率和品质的作用。
【IPC分类】C05G3/00, C05G3/02, C05F17/00
【公开号】CN104892086
【申请号】CN201410835362
【发明人】张鹏, 张坤, 付在秋, 张英, 聂洪臣
【申请人】山东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