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防己碱和汉防己碱化合物,合成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88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汉防己碱和汉防己碱化合物,合成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青藤(Sinomenum acutum)是一种木质藤本植物,其广泛分布在中国的中部、东南和西南部,并被包括在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2000)中。它含有大量不同化学结构的生物碱,如汉防己碱、清风藤碱、乙基汉防己碱、双汉防己碱、四氢表小檗碱、青藤碱和木兰花碱(HuangTai-Kang,《常用中药的组成和药理学手册》(Hanabook of the Compositionand Pharmacology of Common Chinese Drugs),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4,北京,1156-1160)。
汉防己碱是一种吗啡样生物碱并是所述植物的主要成分,对它的研究已有很多;尤其是,其可能表现出抗炎、免疫抑制、抗心率不齐和止痛性质(Qiang Liu等,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中草药),1997,28(4),247)。
目前我们发现汉防己碱在动物实验模型中有促进记忆认知的性质。
由预期寿命延长造成的人口老化引起与正常脑老化或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过程中的病理性脑老化有关的认知障碍大大增加。
现今用于治疗与衰老有关的认知障碍的大多数物质通过促进中枢胆碱能系统-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克林、多萘哌齐(donepezil))和胆碱能激动剂(奈非西坦)的情况下直接促进,或在精神功能改善剂(nootropicagent)(吡拉西坦、普拉西坦)和脑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的情况下间接促进。
因此,尤其有价值的是合成能够对抗与衰老相关的认知障碍和/或改善认知活动的新化合物。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汉防己碱 和/或汉防己碱化合物在记忆认知障碍中的用途,另一方面涉及在相同领域具有特别有价值的药理学性质的新化合物的合成。


图1为在本发明中用作原料的式(II)化合物的提取流程图。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 其中●R1是烷基,●R2是氢原子或烷基羰基,●Y是基团NR7或 其中R7是烷基,●R3是羟基或烷氧基,●R4和R’4各是氢原子或一起形成另一键,或R3和R4一起形成氧代基团或=N-OR8,其中R8是氢原子或烷基,●R6是羟基,其中烷基部分可以被羟基、烷氧基、羧基或烷氧羰基取代的烷基羰氧基,或烷氧基,●R5和R’5各是氢原子或一起形成另一键,或R5和R6一起形成氧代基团、=N-ORC9或=N-NR10R11,其中R9、R10和R11可以相同或不同,各是氢原子或烷基,●以及X是卤原子,条件是式(I)化合物不能是1-溴-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应当理解的是-“烷基”是指含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烷氧基”是指含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并涉及式(I)化合物的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
在所述可药用酸中可以提及的有,但不限于,盐酸、氢溴酸、硫酸、膦酸、乙酸、三氟乙酸、乳酸、丙酮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柠檬酸、抗坏血酸、甲磺酸、樟脑酸、草酸等。
在所述可药用碱中可以提及的有,但不限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叔丁基胺等。
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优选构型如式(I’)所示 优选的R1基团是甲基。
有利的是,R2是氢原子或基团EtCO。
Y优选是基团NR7,更优选是基团N-Me。
X非常优选是氯或溴原子。
有利地,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中R3是烷氧基且R4和R’4一起形成另一键。
R5优选是氢原子。
R6有利地是OH或烷基羰氧基,更尤其是乙基羰氧基。
非常优选的是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
其中R’2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是氢原子或烷基羰基,且X’是氯或溴原子。
甚至更优选地,本发明涉及如下式(I)化合物,其是(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和丙酸(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4-(丙酰氧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酯。
本发明优选化合物的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构成了本发明的一个完整部分。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式(II)化合物作为原料 其中所述式(II)化合物是根据附图1从青藤的茎中提取得到的;将所述式(II)化合物与卤化剂如SO2Cl2或Br2反应,获得式(I/a)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特例 其中X如式(I)中所定义,对此式(I/a)化合物进行常规化学反应以获得全部式(I)化合物,其可以根据常规分离技术纯化,并在期望时转化为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而且如果适当的话可以根据常规分离技术分离成其异构体。
除了本发明化合物是新的这一事实外,它们还具有促进认知活动的性质,这使得它们可以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有关的认知缺陷,其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有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并包含一种或多种适当的惰性非毒性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
本申请人还发现汉防己碱和/或汉防己碱化合物具有促进记忆认知的性质。
因此,本发明还涉及汉防己碱和/或汉防己碱化合物在获取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有关的认知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有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
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汉防己碱和/或汉防己碱化合物如式(Ia)的化合物在获取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有关的认知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神经变性疾病有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所述式(Ia)化合物是 其中R1、R2、R3、R4、R’4、R5、R’5、R6和Y如式(I)中所定义,且所述化合物更具体地是(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腙;(7α,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6-酮;(7β,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6-酮;丙酸(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6-氧代-7,8-二脱氢吗啡喃-4-基酯;(9α,13α)-3,4,7-三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肟;(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N-氧化物;(9α,13α)-6-氨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4-醇;4-{[(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氧基}-4-氧代丁酸;丙酸(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4-(丙酰氧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酯。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方面涉及汉防己碱在获取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有关的认知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另一尤其有意义的方面涉及式(Ia)化合物在获取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有关的认知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所述式(Ia)化合物更特别地是(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腙;(7α,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6-酮;(7β,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6-酮;丙酸(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6-氧代-7,8-二脱氢吗啡喃-4-基酯;(9α,13α)-3,4,7-三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肟;(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N-氧化物;(9α,13α)-6-氨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4-醇;4-{[(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氧基}-4-氧代丁酸;丙酸(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4-(丙酰氧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酯。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汉防己碱或其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可药用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认知缺陷。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更为特别地可以提及的是适于口服、胃肠外(静脉内或皮下)或鼻腔给药的那些,片剂或糖衣丸,舌下片,明胶胶囊,锭剂,栓剂,霜剂,软膏,皮肤凝胶,可注射制剂,可饮用悬浮液等。
有用的剂量可以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严重性、给药途径以及患者的年龄和体重的不同而改变。剂量变化范围为每天0.01mg-1g,一次或多次给药。
如下实施例举例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构成限制。
实施例1(9α,13α)-1-氯-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 向100mg式(II)化合物的5ml CHCl3溶液中加入3滴SO2Cl2。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4小时,并用NaHCO3溶液将pH调节至7-8;然后用CHCl3进行萃取。在减压下蒸发有机相,使用CHCl3-MeOH(9∶1)洗脱液在硅胶上对所获残余物进行层析,产生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
熔点126-128℃。
实施例2丙酸(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6-氧代-7,8-二脱氢吗啡喃-4-基酯向500mg实施例1所获化合物和100mg DMAP的15ml吡啶溶液中缓慢加入2ml丙酸酐,室温搅拌此反应混合物3小时。然后蒸发反应混合物并将所获残余物溶解在少量水中。用NaHCO3溶液调节所获溶液的pH至8-9,然后用CHCl3进行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3次,经硫酸钠干燥后进行蒸发。使用CHCl3-MeOH(20∶1)洗脱液在硅胶上对所获残余物进行层析,产生无色油状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3(6β,7β,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4,6-二醇将720mg实施例1化合物和100mgPtO2在50ml无水乙醇中的混合物于室温及H2气氛下搅拌12小时。通过过滤除去PtO2,并真空蒸发乙醇,得到糖浆状残余物。用热的无水乙醇(10ml)洗涤此残余物,通过过滤收集得到的粉末状固体,然后在CHCl3/C2H5OH中结晶,产生白色晶体状标题化合物。
熔点210-212℃。
实施例4(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向500mg实施例1所获化合物的15ml甲醇溶液中加入500mgNaBH4,并搅拌反应混合物1.5小时。然后蒸发掉甲醇,并用CHCl3萃取所获残余物。有机相通过Na2SO4干燥后在减压下蒸发。通过从Et2O中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形式的标题化合物。
熔点118-120℃。
实施例5丙酸(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4-(丙酰氧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酯以实施例4获得的化合物开始,使用实施例2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
油状物。
实施例6丙酸(6β,7β,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4-(丙酰氧基)吗啡喃-6-基酯以实施例3获得的化合物开始,使用实施例2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
油状物。
实施例7(9α,13α)-1-氯-3,4,7-三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用过量的新制备的重氮甲烷在乙醚中的制剂处理400mg实施例1化合物的10ml甲醇溶液,并室温搅拌反应混合物12小时。然后使用冰醋酸分解多余的重氮甲烷,并在减压下蒸发除去溶剂。用饱和NaHCO3溶液将所获残余物的pH调节至8-9,然后用CHCl3萃取。使用Na2SO4干燥有机相并真空干燥,然后在硅胶上层析所获残余物(洗脱液CHCl3-MeOH),得到油状标题产物。
实施例8(9α,13α)-1-氯-3,4,7-三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醇以实施例7所获化合物开始,使用实施例4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无色晶体。
熔点163-165℃。
实施例9(9α,13α)-1-氯-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肟向360mg实施例1所获化合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200mgNH2OH·HCl和300mg乙酸钠。搅拌反应混合物4小时;然后过滤并在减压下蒸发。所获残余物使用NaHCO3溶液调节成碱性,并用CHCl3萃取。有机相经Na2SO4干燥后在减压下蒸发,通过从EtOH中重结晶得到针状标题化合物。
熔点167-169℃。
实施例10(9α,13α)-1-氯-6-乙氧基-4-羟基-3-甲氧基-17-甲基-5,6-二脱氢吗啡喃-7-酮10℃下向1.3g实施例1所获化合物在100mlCHCl3和10ml无水乙醇中的溶液中加入SO2Cl2,并搅拌反应混合物8小时。然后在减压下蒸发掉溶剂,并使用NaHCO3中和残余物,然后用CHCl3萃取。有机相经Na2SO4干燥后在减压下蒸发,通过从CH3CN中重结晶得到淡黄色晶体标题化合物。
熔点190-192℃。
实施例11(9α,13α)-1-氯-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腙90℃下搅拌600mg实施例1所获化合物在10ml85%肼中的溶液8小时。冷却后,过滤反应混合物,用水洗涤所获固体并从EtOH中重结晶,得到淡黄色晶体标题化合物。
熔点235-237℃。
实施例12(9α,13α)-1-溴-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将6.6g实施例1所获化合物在150mlCHCl3中的溶液冷却至0℃,搅拌下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溴,同时使反应混合物维持在5℃。继续该反应几分钟,然后使用NaHCO3进行中和。分离出有机相,经Na2SO4干燥后在减压下蒸发,所获残余物从EtOH中重结晶,得到棕色晶体标题化合物。
熔点163-165℃。
实施例13(9α,13α)-1-溴-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以实施例12所获化合物开始并将NaBH4替换成KBH4,使用实施例4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固体。
熔点144-146℃。
实施例14(9α,13α)-1-溴-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腙以实施例12所获化合物开始,使用实施例11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
固体。
熔点208-210℃。
实施例15(9α,13α)-1-溴-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肟以实施例12所获化合物开始,使用实施例9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
固体。
熔点180-182℃。
实施例16(9α,13α)-1-溴-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N-氧化物室温搅拌实施例12化合物(820mg)在H2O2(10ml)中的混合物24小时,然后用CHCl3萃取3次(30ml×3)。用无水Na2SO4过夜干燥合并的萃取物,并通过蒸发除去溶剂,向所获残余物中加入30ml冷水。过滤收集粉末固体,用冷水洗涤直到水变为无色为止,然后在乙醇中结晶得到固体标题化合物。
熔点170-172℃。
实施例17(9α,13α)-1-氯-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N-氧化物室温搅拌实施例1化合物(720mg)在H2O2(10ml)中的混合物24小时,然后萃取3次(25ml×3)。用无水Na2SO4干燥合并的萃取物,并通过蒸发除去溶剂。将30ml冷水加入所获残余物中。过滤收集产生的白色粉末固体,并在乙醇中结晶得到固体标题化合物。
熔点170-172℃。
实施例18(9α,13α)-1-溴-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4,6-二醇以实施例12所获化合物开始,使用实施例3所述方法获得标题化合物。
熔点160-162℃。
实施例19(9α,13α)-1-氯-6-乙氧基-3-甲氧基-17-甲基-5,6-二脱氢吗啡喃-4,7-二醇以实施例10所获化合物开始并用KBH4替换NaBH4,使用实施例4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
固体。
熔点168-170℃。
实施例20(9α,13α)-1-氯-6-乙氧基-4-羟基-3-甲氧基-17-甲基-5,6-二脱氢吗啡喃-7-酮肟以实施例10所获化合物开始,使用实施例9所述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
固体。
熔点216-218℃。
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实施例A急性毒性研究在给各包含8只小鼠(26±2克)的实验组口服给药后,评价急性毒性。在第一天以及处理后的两周内每天定期观察动物。评价LD50(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证实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低毒性。
实施例B小鼠Morris水迷宫试验使用小鼠Morris水迷宫试验(Morris等,Nature(自然),1986,319,774-776)并以东莨菪碱作为遗忘剂,评价本发明化合物的抗遗忘作用。使用不同性别的昆明(Kumming)系小鼠(18-24g,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将小鼠放入水迷宫(80×50×20cm),并训练其寻找平台。适应一天后,每只小鼠接受每日3次的训练,共7天。小鼠被训练达到如下标准20秒内找到平台,且进入死端的错误小于2次。一旦小鼠达到此标准,即减少训练次数至每天一次直到所有的小鼠均符合标准。将训练过的小鼠随机分组。把待研究的化合物溶解在蒸馏水中,并通过口服途径在行为试验前40分钟给药。试验前30分钟注射东莨菪碱(5mg/kg,腹膜内)。记录出错的次数和达到平台的时间。数据表示为平均值+/-s.e.m。使用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随后进行Duncan氏多范围检验。
结果证实在小鼠Morris水迷宫试验中本发明化合物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20-100mg/kg)抵制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损伤,说明该化合物具有抗遗忘性质。
实施例CWistar大鼠的社会认知社会认知实验最初在1982年由THOR和HOLLOWAY描述过(J.Comp.Physiol.,1982,96,1000-1006),随后被许多作者(DANTZER等,Psychopharmacology(精神药理学),1987,91,363-368;PERIO等,Psychopharmacology,1989,97,262-268)提议用于研究新化合物的记忆认知作用。该实验基于大鼠嗅觉记忆的自然表达和其遗忘的天然倾向,这就使得可以通过成年大鼠对幼年同类动物的识别来评价记忆力。将随机取得的幼年大鼠(21天)放入装有成年大鼠的笼子中5分钟。在视频装置的帮助下,实验员观察成年大鼠的社会认知行为并测量整个持续时间。然后将幼年大鼠从成年大鼠的笼子中取出并在第二次引入实验前将其置于自己的笼子中。给予成年大鼠测试化合物,并在2小时后再次使其和幼年大鼠相处(5分钟)。然后再次观察社会认知行为,并测量持续时间。评价的标准是2次相处的“识别”时间之间的差异(T2-T1),以秒表示。
所获结果表明对于3-30mg/kg的剂量,差异(T2-T1)的范围为(-10)s-(-33)s,这说明本发明化合物极大地增强了记忆力。
实施例DWistar大鼠的物体识别Wistar大鼠的物体识别实验最初由ENNACEUR和DELACOUR建立(Behv.Brain Res.(行为与脑研究),1988,31,47-59)。该实验基于动物的自发探索活动,在人类中具有偶然记忆的特征。该记忆实验对衰老(SCALI等,Eur.J.Pharmacol.(欧洲药理学杂志),1997,325,173-180)和胆碱能功能障碍(BARTOLINI等,Pharm.Biochem.Behav.(药学、生物化学和行为),1996,53(2),277-283)敏感,且基于对形状较类似的2个物体(一个是熟悉的,另一个是新的)进行的探索的差异。在实验前,使动物熟悉环境(没有物体的罩子)。在第一步阶段,将大鼠放入内有两个相同物体的罩内(3分钟)。测量对每个物体的探索持续时间。在24小时后的第二阶段(3分钟),将2个物体中的一个替换成新的物体。测量对每个物体的探索持续时间。评价标准是在第二阶段中对新物体的探索时间与对熟悉物体的探索时间之间的差异(Δ),以秒表示。早先在每个阶段前30分钟通过腹膜内途径用载体处理过的对照动物以相同的方式探索熟悉物体和新物体,这说明较早引入的物体已被忘记。用促进记忆认知的化合物处理的动物优先探索新物体,这说明较早引入的物体已被记住。
所获结果表明对于0.3-10mg/kg的剂量,差异(Δ)范围为5-11s,这说明本发明化合物极大地增强了记忆力。
实施例ENANO2诱导的小鼠缺氧在小鼠中评价本发明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不同性别的昆明系小鼠(清洁级,证书号005)。将重22-28 g的小鼠保持在12小时光照/黑暗周期中,使其可随意获得水和食物。将待研究的化合物溶解在5%聚山梨酸酯80溶液中并在腹膜内给予剂量为225mg/kg的NaNO2之前60分钟口服给予此待测化合物(50mg/kg)。观察致死率,记录存活的延长。所获结果说明本发明化合物(50mg/kg,口服)能够增加腹膜内给予NaNO2后的小鼠存活率。这些结果证实本发明化合物在小鼠中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和神经保护作用。
实施例F药物组合物制备1000片各含有10mg活性成分的片剂的配方(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实施例4).............................................................10g羟丙基纤维素...........................................................2g小麦淀粉..............................................................10g乳糖.................................................................100g硬脂酸镁...............................................................3g滑石...................................................................3g
权利要求
1.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 其中●R1是烷基,●R2是氢原子或烷基羰基,●Y是基团NR7或 其中R7是烷基,●R3是羟基或烷氧基,●R4和R’4各是氢原子或一起形成另一键,或R3和R4一起形成氧代基团或=N-OR8,其中R8是氢原子或烷基,●R6是羟基,其中烷基部分可以被羟基、烷氧基、羧基或烷氧羰基取代的烷基羰氧基,或烷氧基,●R5和R’5各是氢原子或一起形成另一键,或R5和R6一起形成氧代基团、=N-OR9或=N-NR10R11,其中R9、R10和R11可以相同或不同,各是氢原子或烷基,●以及X是卤原子,条件是式(I)化合物不能是1-溴-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应当理解的是-“烷基”是指含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烷氧基”是指含有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1是甲基。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2是氢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2是烷基羰基。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2是乙基羰基。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Y是基团NR7。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X是氯原子。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X是溴原子。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3是烷氧基且R4和R’4一起形成另一键。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5是氢原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6是OH基团。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及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R6是烷基羰氧基。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是(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其是丙酸(9α,13α)-1-氯-3,7-二甲氧基-17-甲基-4-(丙酰氧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酯。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和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其中所述式(I)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构型
16.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式(II)化合物作为原料 其中所述式(II)化合物是从青藤的茎中提取得到的;将所述式(II)化合物与卤化剂如SO2Cl2或Br2反应,获得式(I/a)化合物一式(I)化合物的特例 其中X如式(I)中所定义,对此式(I/a)化合物进行常规化学反应以获得全部式(I)化合物,其可以根据常规分离技术纯化,并在期望时转化为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而且如果适当的话可以根据常规分离技术分离成其异构体。
17.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5之任一项的式(I)化合物或其与可药用酸或碱的加成盐以及一种或多种可药用赋形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记忆缺陷的药物中的用途。
19.汉防己碱和/或汉防己碱化合物在获取旨在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记忆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汉防己碱在获取旨在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记忆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汉防己碱化合物在获取旨在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记忆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式(Ia)的汉防己碱化合物在获取旨在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记忆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其中R1、R2、R3、R4、R’4、R5、R’5、R6和Y如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汉防己碱化合物在获取旨在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记忆缺陷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汉防己碱化合物是(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腙;(7α,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6-酮;(7β,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6-酮;丙酸(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6-氧代-7,8-二脱氢吗啡喃-4-基酯;(9α,13α)-3,4,7-三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肟;(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4,6-二醇;(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酮N-氧化物;(9α,13α)-6-氨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吗啡喃-4-醇;4-{[(9α,13α)-4-羟基-3,7-二甲氧基-17-甲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氧基}-4-氧代丁酸;丙酸(9α,13α)-3,7-二甲氧基-17-甲基-4-(丙酰氧基)-7,8-二脱氢吗啡喃-6-基酯。
24.药物组合物,包含汉防己碱或汉防己碱化合物及一种或多种可药用赋形剂,用于治疗与脑老化及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皮克病、科尔萨科夫精神病以及额叶和皮质下痴呆有关的记忆缺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汉防己碱和其化合物,并涉及式(I)化合物其中R
文档编号C07D221/28GK1504469SQ02153819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8日
发明者秦国伟, 唐希灿, 王蕊, 周天锡, P·莱塔热, D-H·凯尼亚尔, P·勒纳尔, 啥, 嵫嵌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瑟维尔实验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