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无环核苷膦酸酯及其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65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的无环核苷膦酸酯及其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效抗乙肝病毒活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的新的无环核苷膦酸酯衍生物及其作为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全球范围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4亿人口,每年约有4000万人口死于由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或肝癌。目前临床有效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但是,干扰素治疗的有效率只有30-50%,而且常伴随流感样症状及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 拉米夫定治疗易产生耐药性,连续治疗2年后发生率高达40-50%。核苷酸类似物如阿德福韦酯在细胞内毋需磷酸化,自身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能够克服拉米夫定的耐药性。但是阿德福韦酯临床应用能够产生肾脏毒性。因此,临床急需新的抗乙肝药物。
本发明以先导化合物MCC-478(结构式II) MCC-478 (II)为基础,进行了结构改造,得到了一些衍生物。化合物MCC-478描述在以下文献中Ono-Nita SK,et al.Novel Nucleoside analogue MCC-478(LY582563)is effectiveagainst wild-type or lamivudine-resistant hepatitis B virus.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 2002;4626025。
Colledge D,et al.The purine nucleotide analogue LY592563(MCC-478)inhibitsreplication of wild type and drug resistant hepatits B virus.Journal of Hepatol2002;36(Suppl 1)88.
Wise S,et al.Potent antiviral activity of LY582563(MCC-478)in chronic hepatitis Binfected patients.Journal of Hepatol 2002;36(Suppl 1)137.
化合物MCC-478的优点是在体内不用磷酸化就可以产生抗病毒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与拉米呋定不产生交叉耐药性。我们对MCC-478进行了适当的结构改造,合成了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化合物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药理实验证明,我们合成的系列化合物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都优于先导化合物MCC-47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无环核苷膦酸酯衍生物,含有它们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这些化合物作为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式I) 其中,R1代表H或C1-C3的烷基,R2代表H、CH2CF3、OCH2-OOR3、OCOOR3;R3代表iPr,、tBu;X代表O、CH2;n=1-3本发明的化合物,还包括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相应的结晶形态的物质。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和相应的结晶形态的物质可以是他们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或铵类物质的盐,如果必要,也可以是酸式盐,如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甲磺酸、苯磺酸、马来酸、酒石酸、柠檬酸、丁二烯酸、乳酸、乳糖酸、富马酸等药学上常用的酸形成的盐。溶剂化物可以是水合物,包括一水合物、二水合物、三水合物等。
本发明优选的化合物为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化合物1)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化合物2)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化合物3)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化合物4)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化合物5)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化合物6)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备 其中,R1代表H或C1-C3的烷基,R2代表H、CH2CF3、OCH2-OOR3、OCOOR3;R3代表iPr,、tBu;X代表O、CH2;n=1-3首先合成相应的侧链试剂及相应的巯基衍生物,然后将2-氨基-6-氯嘌呤与相应的侧链缩合,最后再与巯基衍生物缩合,得到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本发明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和相应的结晶形态的物质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必要时含有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制成药剂时可以制成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滴剂、贴剂。本发明的制剂,优选的是口服剂型,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更优选的是胶囊剂、片剂。
在制备成药剂时可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服三次,每次1-20剂,如1-20粒或片。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成药剂时,单位剂量的药剂可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和相应的结晶形态的物质0.1-1000mg,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重量计可以是制剂总重量的0.1-99.9%。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无环核苷膦酸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而没有细胞毒性;2、本发明的无环核苷膦酸酯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解释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I1)的制备1.1 2,3-二氢苯并呋喃-5-硫醇在机械搅拌下,将2.64克邻-甲氧基苯甲醚,于20分钟内分批缓慢加到5克氯磺酸中。搅拌20分钟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40ml冰水中,待冰全部融化,用二氯甲烷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以无水硫酸钠干燥。滤去干燥剂,将滤液减压旋转蒸干得到白色固体,用少量乙醚洗,得3,4-二甲氧基苯磺酰氯3.3克,熔点72-73℃。
将3.3克3,4-二甲氧基苯磺酰氯,加于90ml冰水中,加入5.5ml浓硫酸,剧烈搅拌,分批加入5克Zn粉,回流1.5小时,冷却至室温,滤去未反应的Zn粉,将滤液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以无水硫酸钠干燥。滤去干燥剂,将滤液减压旋转蒸去溶剂,将残留物分馏得到3,4-二甲氧基苯硫酚1.5克,沸点86-88℃/0.4mmHg。
1.2 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氯在搅拌下,将32克三氯化磷缓慢加于70克三氟乙醇中,在85℃搅拌5小时。减压分馏,收集120-1251℃/70-74mmHg的组份,得三-(2,2,2-三氟乙基)亚磷酸酯62克。
在80ml二氯甲烷中加入39克2-氯乙醇和15克多聚甲醛,冰浴冷却;在搅拌下通氯化氢10小时,继续搅拌过夜。然后分去水层,将有机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滤去固体后减压蒸去溶剂,分馏,收集75-78℃/24-26mmHg的组份,得氯乙基氯甲醚38克。
将27克氯乙基氯甲醚加于60克三-(2,2,2-三氟乙基)亚磷酸酯中,于156℃搅拌反应6小时。分馏得到,收集125-128℃/3mmHg的组份,得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乙基氯。
1.3 2-氨基-6-氯-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在28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2克2-氨基-6-氯嘌呤和11ml 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DBU),于80℃搅拌1.5小时。再加入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乙基氯33克,于100℃搅拌反应6小时,减压蒸去溶剂。将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氯仿/甲醇(95∶5)洗脱,收集所需要的洗脱组份,蒸干后得标题化合物10.2克,熔点101-102℃。氢谱数据δ(ppm,CDCl3)7.81(s,1H);5.16(b,2H);4.35-4.43(m,4H);4.26-4.30(t,2H);3.93-3.95(m,4H)。
1.4 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I1)合成在4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3.5克2-氨基-6-氯-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1.1ml三乙胺和2.6克2,3-二氢苯并呋喃-5-硫醇,于100℃搅拌反应3小时,减压蒸去溶剂。将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以氯仿/甲醇(95∶5)洗脱,收集所需组份,蒸干后得I12.8克,熔点143-146℃;核磁共振氢谱δ(ppm,CDCl3)7.71(s,1H);7.20-7.22(dd,1H);7.13(d,1H);6.90-6.92(d,1H);4.86(b,2H);4.33-4.42(m,4H);4.26-4.28(t,2H);3.92-3.94(m,4H);3.88(s,3H);3.84(s,3H)。
实施例2 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I2)的制备2.1 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醇在充分搅拌下,向27克1,3-二甲氧基苯中滴加29克浓硫酸,15分钟内加完。继续搅拌1小时,缓慢倾于250毫升饱和碳酸钾水溶液中。滤取沉淀,125℃干燥,研细后,取30克加入35克三氯氧磷中。将混合物于蒸汽浴中反应2小时。冷至室温,倾入300毫升碎冰中。待冰全部融化,以150毫升乙醚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用饱和盐水洗,干燥后减压蒸干,所得固体用乙醚洗,得18克2,4-二甲氧基苯磺酰氯,熔点69-72℃。
参照方法1.1,将上述3,4-二甲氧基苯磺酰氯用浓硫酸+Zn粉还原,得到2,4-二甲氧基苯硫酚,沸点96-100℃/0.6mmHg。
2.2 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I2)的合成参照方法1.4,2,4-二甲氧基苯硫酚与2-氨基-6-氯-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缩合,制得2-氨基-6-(2,4-二甲氧基苯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核磁共振氢谱δ(ppm,CDCl3)7.68(s,1H);7.47-7.49(dd,1H);6.55-6.56(d,1H);6.54(d,1H);4.76(b,2H);4.36-4.42(m,4H);4.23-4.26(t,2H);3.91-3.93(m,4H);3.85(s,3H);3.77(s,3H)。
实施例3 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I3)的制备3.1 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醇将5克2-氟苯甲醚溶于6.6毫升二氯甲烷中,室温搅拌下,滴加6.34克溴。滴加完毕,再搅拌1小时。加入5毫升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终止反应。分出水层,将有机层用10毫升水洗,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蒸干得7.32克2-氟-4-溴苯甲醚。
将0.87g镁屑悬浮于30ml无水四氢呋喃中,在氮气下,于1小时内滴加7.32克2-氟-4-溴苯甲醚溶于10毫升四氢呋喃的溶液。滴加完毕,再回流反应30分钟。然后,将反应液冷却到-45℃,加入1.18g粉末硫,于-45℃搅拌反应1.5小时,再于室温搅拌反应1.5小时,加入2ml水和12ml 6M盐酸。用乙醚提取3次,20ml/次,合并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再用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干,分馏,得3.38g 3-氟-4-甲氧基苯硫醇,沸点75-78℃/0.3mmHg。
3.2 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I3)合成参照方法1.4,3-氟-4-甲氧基苯硫醇与2-氨基-6-氯-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缩合,制得2-氨基-6-(3-氟-4-甲氧基苯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熔点121-123℃;核磁共振氢谱δ(ppm,CDCl3)7.72(s,1H);7.38-7.39(d,1H);7.34-7.36(dd,1H);6.98-7.02(t,1H);4.90(b,2H);4.3-4.4(m,4H);4.26-4.29(t,2H);3.94(s,3H);3.91-3.92(m,4H)。
实施例4 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I4)的制备参照方法1.2,由1-氯-2-丙醇与三聚甲醛反应得到1-氯-2-氯甲氧基丙基,后者与三-(2,2,2-三氟乙基)亚磷酸酯反应,得到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丙基氯,沸点80-84℃/25-30mmHg。
参照方法1.3,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丙基氯与2-氨基-6-氯嘌呤缩合得到2-氨基-6-氯-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熔点119-120℃。核磁共振氢谱δ(ppm,CDCl3)7.85(s,1H);5.20(b,2H);4.35-4.40(m,4H);4.96-4.06(m,2H);3.78-3.82(m,1H);3.53-3.57(d,2H),1.28-1.30(d,3H)。
参照方法1.4,2-氨基-6-氯-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与3,4-二甲氧基苯硫酚缩合,得到2-氨基-6-(3,4-二甲氧基苯硫基)-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核磁共振氢谱δ(ppm,CDCl3)7.76(s,1H);7.18-7.20(dd,1H);7.12(d,1H);6.78-6.90(d,1H);4.85(b,2H);4.42-4.48(m,4H);4.00-4.03(m,2H);3.90(s,3H);3.86(s,3H);3.76-3.80(m,1H);3.51-3.55(d,2H),1.27-1.29(d,3H)。
实施例5 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I5)的制备参照方法1.1,由1,3-二甲基苯与氯磺酸反应,制备2,4-二甲基-苯磺酰氯,用浓硫酸+Zn粉还原,得到2,4-二甲基-苯硫醇。
参照方法1.4,2,4-二甲基-苯硫醇与2-氨基-6-氯-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缩合,制得2-氨基-6-(2,4-二甲基-苯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I5)。熔点80-83℃;核磁共振氢谱δ(ppm,CDCl3)7.70(s,1H);7.47-7.49(d,1H);7.15(s,1H);7.04-7.06(d,1H);4.79(b,2H);4.35-4.42(m,4H);4.26(m,4H);2.34(s,6H)。
实施例6 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I6)的制备参照方法3.1,由3,5-二甲氧基苯甲醚经溴代反应、格氏反应制得2,4,6-三甲氧基苯硫醇。
参照方法1.4,2,4,6-三甲氧基苯硫醇与2-氨基-6-氯-9-[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缩合,制得2-氨基-6-(2,4,6-三甲氧基苯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核磁共振氢谱δ(ppm,CDCl3)7.64(s,1H);6.20(s,2H);4.72(b,2H);4.34-4.38(m,4H);4.25-4.27(m,2H);3.92-3.94(m,4H);3.89(s,6H);3.80(s,3H)。
实施例7 药效学实验验证化合物1-6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一、药物化合物1-6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为白色粉末,生理盐水配制。阳性药物MCC-478由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为白色粉末,生理盐水配制。
阿德福韦酯由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为白色粉末,生理盐水配制。
联苯双酯 北京协和药厂生产 批号030514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二、病毒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强阳性鸭血清,采自上海麻鸭,-70℃保存。
三、动物1日龄北京鸭,购自北京前进种鸭饲养场。
Wistar大鼠,合格证号医动字第(01)3084。
昆明种小鼠合格证号医动字第(01)3082,均由首都医科大学提供四、试剂Q-32P-dCTP购自北京福瑞生物技术工程公司。缺口翻译药盒购自普洛麦格公司(Promega Co.)SephadexG-50,Ficoll PVP购自瑞典Pharmacia公司;SDS西德Merck公司产品;鱼精DNA、牛血清白蛋白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产品;硝酸纤维素膜0.45um,Amersham公司产品。
五、实验方法5.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中的抗病毒作用5.1.1药物治疗试验1日龄北京鸭,经腿胫静脉注射上海麻鸭DHBV-DNA阳性鸭血清,每只0.2ml,在感染后7天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待检。
DHBV感染雏鸭7天后随机分组进行药物治疗试验,每组6只,给药组分3个剂量组分别为5、10、15mg/kg组,口服,1天2次,10天。设病毒对照组(DHBV),以生理盐水代替药物。阳性药用MCC-478和阿德福韦酯,口服给药剂量分别为50mg/kg和20mg/kg,1天2次共给药10天。在感染后第7天,即用药前(T0),用药第5天(T5),用药第10天(T10)和停药后第3天(P3),自鸭腿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70℃保存待检。
5.1.2检测方法取上述待捡鸭血清。每批同时点膜,测定鸭血清中DHBV-DNA水平的动态。按缺口翻译试剂盒说明书方法,用32P标记DHBV-DNA探针,并作鸭血清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膜片斑点。在酶标检测仪测定OD值(滤光片为490nm),计算血清DHBV-DNA密度,以杂交斑点OD值作为际本DHBV-DNA水平值。
5.1.3药效计算5.1.3.1计算每组鸭不同时间血清DNA OD值的平均值(X±SD),并将每组鸭用药后不同时间(T5、T10)和停药后第3天(P3)血清DHBV-DNA水平与同组给药前(T0)OD值比较,采用配对t险验,计算t1、P1值。分析差异的显著性,判断药物对病毒感染的抑制效果。
5.1.3.2计算每组鸭用药后不同时间(T5、T10)和停药第3天(P3)血清DHBV-DNA的抑制%,并作图。比较各组鸭血清DHBV-DNA抑制率的动态。
5.1.3.3 将给药治疗组不同时间DHBV-DNA抑制率分别与病毒对照组相同时间DHBV-DNA抑制率比较,采用成组t险验,作统计学处理,计算t2、P2值,分析差异的显著性,判断药效。结果见表1.1-1.6。
5.2在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的保肝作用取体重120-150g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六组,每组20只,设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损伤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化合物三个剂量组,实验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大鼠均皮下注射25%的四氯化碳2ml/Kg,每周两次,连续注射3个月。在四氯化碳注射一个月后开始药物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等容积的自然水,阳性药组灌胃联苯双酯100mg/kg,化合物三个组灌胃剂量为60、30、15mg/kg。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两个月。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每组随机选10只大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ST、ALT、碱性磷酸酶、白蛋白、总蛋白、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A/G比值,处死动物,取肝左叶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损伤程度。血清九项生化检测指标各组算出均值,与损伤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1-2.6。
5.3对D-氨基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取体重20-258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六组,每组10只,设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和化合物三个剂量组。实验开始第十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等体积自来水三次,四个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联苯双酯200mg/kg,化合物120,60,30mg/kg一日三次。第二天同样灌胃一次,一小时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小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胺800mg/kg。第三天全部小鼠断头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LT、AST、ALP、GGT。然后取同一叶肝脏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块固定于10%福尔马林液,常规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做病理切片检查。血清四种酶每组求均值与模型组比较。结果见表3.1-3.6。
表1.1化合物1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 OD值比较

统计处理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与化合物1 15mg/kg组比较,p1<0.05。
表1.2化合物2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 OD值比较


统计处理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FRK-02组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表1.3化合物3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 OD值比较

统计处理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化合物3组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表1.4化合物4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 OD值比较

统计处理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化合物4组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表1.5化合物5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 OD值比较

统计处理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化合物5组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表1.6化合物6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鸭血清DHBV-DNA OD值比较

统计处理t1,p1给药组不同时间(T5、T10,P3)鸭血清DHBV-DNA OD值与感染前(T0)OD值比较(配对t检验)。*p1<0.05,**p1<0.01,***p1<0.001。与化合物1 15mg/kg组比较,p1<0.001。
表2.1化合物1对四氯化碳大鼠慢性肝中毒的影响(x±SD)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表2.2化合物2对四氯化碳大鼠慢性肝中毒的影响(x±SD)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表2.3化合物3对四氯化碳大鼠慢性肝中毒的影响(x±SD)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表2.4化合物4对四氯化碳大鼠慢性肝中毒的影响(x±SD)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表2.5化合物5对四氯化碳大鼠慢性肝中毒的影响(x±SD)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表2.6化合物6对四氯化碳大鼠慢性肝中毒的影响(x±SD)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表3.1化合物1对D-氨基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3.2化合物2对D-氨基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模型组相比P<0.01表3.3化合物3对D-氨基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模型组相比P<0.01表3.4化合物4对D-氨基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模型组相比P<0.01表3.5化合物5对D-氨基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 模型组相比P<0.01表3.6化合物6对D-氨基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p<0.01 与模型组相比P<0.05实施例12急性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灌胃化合物1的LD50为3948.4(3588.5-4308.3)mg/kg,其口服给药的毒性小于MCC-478(2517.3-3067.3mg/kg)而与和阿德福韦酯(3275.1-3782.1mg/kg)相当。
昆明种小鼠灌胃化合物2的LD50为4815.9(4381.5-5293.5)mg/kg。其口服给药的毒性小于MTT(2517.3-3067.3mg/kg)和阿德福韦酯(3275.1-3782.1mg/kg)。
昆明种小鼠灌胃化合物3的LD50为4591.1(4170.5-5054.1)mg/kg。其口服给药的毒性小于MTT(2517.3-3067.3mg/kg)和阿德福韦酯(3275.1-3782.1mg/kg)。
昆明种小鼠灌胃化合物4的LD50为4745.3(4310.3-5224.2)mg/kg。其口服给药的毒性小于MTT(2517.3-3067.3mg/kg)和阿德福韦酯(3275.1-3782.1mg/kg)。
昆明种小鼠灌胃化合物5的LD50为3805.8(3378.7-4286.9)mg/kg,其口服给药的毒性小于MTT(2517.3-3067.3mg/kg)和阿德福韦酯(3275.1-3782.1mg/kg)。
昆明种小鼠灌胃化合物6的LD50为4721.3(4141.5-5382.1)mg/kg。其口服给药的毒性小于MTT(2517.3-3067.3mg/kg)而与和阿德福韦酯(3275.1-3782.1mg/kg)相当。
权利要求
1.结构如下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结晶形态物、光学活性物, 其中,R1代表H或C1-C3的烷基,R2代表H、CH2CF3、OCH2-OOR3、OCOOR3;R3代表iPr,、tBu;X代表O、CH2;n=1-3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结晶形态物、光学活性物,是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
3.含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结晶形态物、光学活性物的药物组合物。
4.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还含有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5.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含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结晶形态物、光学活性物0.1-1000mg。
6.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是口服剂型。
7.权利要求4的组合物是片剂、胶囊剂。
8.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结晶形态物、光学活性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结晶形态物、光学活性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反应 其中,R1代表H或C1-C3的烷基,R2代表H、CH2CF3、OCH2-OOR3、OCOOR3;R3代表iPr,、tBu;X代表O、CH2;n=1-3
10.权利要求9的制备方法,其中式I化合物是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乙基]-嘌呤、2-氨基-6-(2,3-二氢苯并呋喃-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2-氨基-6-(1,3-苯并二噁环戊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2-氨基-6-(1,4-苯并二噁环己烯-5-硫基)-9-[2-[双(2,2,2-三氟乙基)膦酰基甲氧基]丙基]-嘌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这些化合物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可以作为抗乙肝病毒药物,其中,R
文档编号C07F9/00GK1704424SQ20041004273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进京 申请人: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