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6774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介电性、尺寸稳定性好、较小的收缩率和品种多样性等特点,广泛用作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封装材料。占据了整个微电子封装材料97%以上的市场。环氧树脂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制造中非常重要,没有环氧树脂就没有电子封装。
制备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主要是通过加成、缩合反应制备环氧树脂。这种工艺的缺点是环氧氯丙烷单体消耗量大,反应周期长及污染严重等。近年来,两步法合成环氧树脂的工艺逐渐问世。与一步法相比,两步法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周期短,原料消耗低和污染较小的优点。本发明中,第一步没有用任何有机溶剂,减少了环境污染,大过量未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可通过减压蒸馏重新回收利用。
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结构如(1)所示。

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是一种新型热固性树脂,除具有普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坚韧、耐水耐腐、良好的抗冲击及电气性能外,由于极性砜基的存在,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还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良好的粘接能力和低的热膨胀系数。并且最终的产物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为固体颗粒或粉末,易于包装,存储和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所采用的路线具有产率高,纯度高,成本低等特点。
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反应方程式如(2)所示。

其制备方法如下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3000ml三口瓶中加入0.3~2mol的双酚S、5~30mol环氧氯丙烷和0.01~0.1mol催化剂,搅拌使双酚S充分溶于环氧氯丙烷中,然后加热至95~120℃,保持2~9个小时;将剩余未发生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减压蒸出,再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搅拌情况下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5~30mol有机溶剂、0.9~8mol浓度为30~60wt%的碱液,升温至60~80℃,保持2~9个小时;再出料在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去掉有机层后用去离子水煮沸0.5~1小时,之后过滤,重复3~5次,直至无Cl-为止(使用AgNO3检验);然后在100~150℃温度条件下真空干燥24~36小时,即得到高环氧值、低粘度的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产品,产物为白色固体,产率85~95%,环氧值0.50~0.53。
前面步骤中所述的催化剂为季铵盐或三苯基磷,进一步的季铵盐为四丁基氯化铵或者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碱液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
这个反应采用两步法,第一步双酚S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环氧氯丙烷既为反应物又为溶剂,不需要另外加溶剂溶解反应物质。第二步反应中加入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苯、乙苯、二乙苯、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产品稳定性好,粘度低,环氧值高。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易溶于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丙酮、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



图1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红外(FTIR)谱图。
图2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核磁(1H-NMR)谱图。
图3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示差量热扫描仪(DSC)谱图。
从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红外谱图可以看出1593cm-1,1499cm-1,699cm-1附近的吸收峰,对应于苯环的骨架吸收;1292cm-1,1128cm-1附近对应于砜基弯曲振动;917cm-1附近的吸收峰是环氧结构的特征吸收。经过第二步加入氢氧化钠闭环反应后,羟基峰基本消失,闭环很完全。
通过对单体核磁共振氢谱(图2)的测试,列出各个氢的化学位移和峰面积的积分(1H-NMR300MHz,DMSO-d6)δH1=2.68-2.81ppm,(4.6H);δH2=3.3ppm,(与H2O的化学位移峰重合);δH3=3.9-4.4ppm,(3.93H);δH4=7.1ppm,(4.0H);δH5=7.8ppm,(4.1H)。
通过DSC(图3)的测定,结果表明,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是一种结晶性环氧树脂,它的熔点是169℃,熔程短,说明产物纯度非常高。
以上三种表征都证明了我们已经合成了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并且纯度很高。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250g的双酚S、1500ml环氧氯丙烷和8.34g四丁基氯化胺,搅拌,使双酚S充分溶于环氧氯丙烷中,加热至95℃,保持5个小时后,将剩余未发生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减压蒸出。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搅拌情况下,加入1500ml苯,654g浓度为30wt%的KOH水溶液于体系中,升温至80℃,反应体系回流,保持2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出料在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去掉有机层。再用去离子水煮沸半个小时,之后过滤,重复5次,直至无Cl-为止(使用AgNO3检验)。然后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30小时,得到白色固体颗粒(337g,产率93%,环氧值0.51,170℃下粘度为0.092Pa·s)。
实施例2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125g的双酚S、750ml环氧氯丙烷和9.12g三苯基磷,搅拌,使双酚S充分溶于环氧氯丙烷中,加热至95℃,保持5个小时后,将剩余未发生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减压蒸出。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搅拌情况下,加入750ml苯,327g浓度为30wt%KOH水溶液于体系中,升温至80℃,反应体系回流,保持2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出料在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去掉有机层。再用去离子水煮沸半个小时,之后过滤,重复5次,直至无Cl-为止(使用AgNO3检验)。然后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30小时,得到白色固体颗粒(158g,产率87%,环氧值0.48,170℃下粘度为0.103Pa·s)。
实施例3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125g的双酚S、750ml环氧氯丙烷和4.19g四丁基氯化胺,搅拌,使双酚S充分溶于环氧氯丙烷中,加热至95℃,保持5个小时后,将剩余未发生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减压蒸出。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搅拌情况下,加入750ml乙苯,327g浓度为30wt%KOH水溶液于体系中,升温至80℃,保持2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出料在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去掉有机层。再用去离子水煮沸半个小时,之后过滤,重复5次,直至无Cl-为止(使用AgNO3检验)。然后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30小时,得到白色粉末固体(163g,产率90%,环氧值0.52,170℃下粘度为0.101Pa·s)。
实施例4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250g的双酚S、1500ml环氧氯丙烷和6.81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搅拌,使双酚S充分溶于环氧氯丙烷中,加热至95℃,保持5个小时后,将剩余未发生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减压蒸出。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搅拌情况下,加入750ml乙苯和750ml四氯化碳,175g浓度为40wt%NaOH水溶液于体系中,升温至80℃,保持2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出料在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去掉有机层。再用去离子水煮沸半个小时,之后过滤,重复5次,直至无Cl-为止(使用AgNO3检验)。然后在120℃条件下真空干燥30小时,得到白色粉末固体(156g,产率86%,环氧值0.50,170℃下粘度为0.089Pa·s)。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0.3~2mol的双酚S、5~30mol环氧氯丙烷和0.01~0.1mol催化剂季铵盐或三苯基磷,搅拌使双酚S充分溶于环氧氯丙烷中,然后加热至95~120℃,保持2~9个小时;
2)将剩余未发生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减压蒸出,再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搅拌情况下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5~30mol有机溶剂、0.9~8mol浓度为30~60wt%的碱液,升温至60~80℃,保持2~9个小时;
3)出料在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去掉有机层后用去离子水煮沸0.5~1小时,之后过滤,重复3~5次,直至无Cl-为止;然后在100~150℃温度条件下真空干燥24~36小时,即得到高环氧值、低粘度的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季铵盐为四丁基氯化铵或者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液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苯、乙苯、二乙苯、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其是采用二步法,第一步以双酚S作为原料、环氧氯丙烷既为原料也为溶剂,季铵盐、三苯基磷酸盐等作为催化剂,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适当大小的三颈瓶中,加热,搅拌;反应溶液升至一定温度后恒温一定时间,将剩余未发生反应的环氧氯丙烷减压蒸出。第二步加入有机溶剂,并将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碱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升温至60~80℃,保持2~9个小时,然后倒入去离子水中出料,去掉有机层,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抽滤,真空烘干,得到白色固体,产率85-95%。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所采用的路线具有产率高,纯度高,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C07D303/27GK101812037SQ20101015920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9日
发明者那辉, 刘中国, 张刚, 赵森, 赵成吉, 马文佳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