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氟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749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识别氟离子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光学检测氟离子的荧光探针,尤其是水环境中的氟离子的荧光探针。
背景技术
生物体中的阴离子在信号传导,维持电荷平衡等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致使对阴离子的检测也尤为重要,氟离子作为生物阴离子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其含量的多少对身体健康影响重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安全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lppm,长期饮用氟离子浓度过高的饮用水人群常会患有氟斑牙,甚至氟骨病;若饮用水中氟离子的浓度过低则会导致龋齿。迄今为止,对氟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利用与氟离子形成氢键从而改变共轭结构,光学性质来进行检测 ’第二类利用与路易斯酸作用检测氟离子; 第三类通过氟离子的特征反应来检测。通常通过第一类和第二类设计原理的到得荧光探针往往会受到其他阴离子的干扰,对定量测量造成一定的困扰;第三类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两类方法的缺陷,但是它与前两类方法一样,很难应用于水体系,且不能即时检测。以上方法在实际检测中都存在着不足,本发明经过理论及实验验证,发现硅烷基化的质子转移化合物可以克服上述氟离子荧光探针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快速,定量的检测水溶液中的氟离子,同时还可以将检测试剂做成试纸,更方便使用和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类快速选择性检测氟离子的荧光化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这类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由这类化合物所制备的氟离子检测试纸。 本发明提供了式I化合物
权利要求
1.式I所示的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选自
3.式II所示的化合物,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水无氧的条件下,首先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式II化合物与金属钠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过量的金属钠;2)向反应体系1)中加入氯硅烷式III,并加热回流;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式I化合物检测氟离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式I化合物与含有氟离子的体系混合,紫外灯下目测或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光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为纳米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1)配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水溶液(浓度优选 0. 5-5mM);2)配制式I化合物的有机溶液(浓度优选0.5-5mM);3)将适量的2、加入到一定量的1)中,最终配置成式I化合物的的纳米颗粒。
8.一种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式I化合物制备得到的氟离子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 将滤纸浸于式I化合物配制的有机溶液中,取出晾干。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纸检测氟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含有氟离子的待测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CTAB,混合均勻后,将试纸放入其中,之后取出(优选l-30min),干燥,测试吸收光谱或在紫外灯下目测。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式I化合物用于检测氟离子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检测结合裸眼识别氟离子的探针化合物及试纸。该化合物是以激发态质子转移化合物为母体,经过硅烷基化后形成的新的化合物,其可以用于氟离子的检测,尤其是用于水环境中氟离子的检测,由该化合物制备的浸润试纸快速便捷,检测极限低,且可以根据激发波长的不同,分别选择强度识别与色度识别两种模式,有利于仪器检测和裸眼检测。
文档编号C07F7/18GK102250134SQ2010101791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李沙瑜, 杨国强, 王双青, 胡睿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