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

文档序号:347835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甲基丙烯醛收率和选择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选自SiO2或Al2O3中的至少一种为载体,并含有下列通式的活性组分Mo12BiaFebCocSbdXeYfZgOx,其中X为选自W、V、Ni、Cr、Mn、Nb或Re中的至少一种;Y为选自Sn、Sr、Zn、Ti或Zr中的至少一种;Z为选自K、Rb、Na、Li、Tl或Cs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甲基丙烯醛的工业生产中。
【专利说明】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MA)、聚氯乙烯助剂ACR和用作腈纶生产的第二单体,还可以用于生产涂料、粘合剂、润滑剂、纺织染料等。
[0003]MMA传统生产方法是以丙酮和氢氰酸为原料的丙酮氰醇法,但该工艺使用高毒、高腐蚀性的氢氰酸和硫酸,副产大量硫酸氢氨,因此对生产设备要求苛刻并对环境产生较大压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触媒、三菱人造丝和旭化成公司相继开发出以混合C4馏分中异丁烯/叔丁醇为原料制MMA生产工艺,由于该工艺环境污染小,产品成本低,很快成为目前全球第二大MMA生产工艺。近几年,英国Lucite公司开发出以乙烯、甲醇和CO为原料的MMA生产工艺,并于2007年在新加坡建立了工业装置。据该公司称:采用该工艺能够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但其技术成熟性和整体经济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0004]以异丁烯或叔丁醇为原料三步氧化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工艺主要包括:一,异丁烯或叔丁醇在分子氧存在下气相催化氧化成甲基丙烯醛;二,甲基丙烯醛在分子氧存在下气相催化氧化成甲基丙烯酸;三,甲基丙烯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目前,有关异丁烯或叔丁醇氧化合成甲基丙烯醛的专利已有大量报道,几乎所有专利都涉及到Mo、B1、Fe三类元素, 它们是催化剂必不可少的组分;而催化剂的改进主要是从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方面进行的,如在活性组份中加入过渡金属以提高活性,增加产物的单收;加入稀土元素改善氧化还原能力;加入Fe、Co、Ni等元素以抑制Mo的升华,稳定催化剂活性组分,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等。
[0005]对于异丁烯或叔丁醇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醛已有很多专利报道:
US Pat4250339、日本公开特许57-72937和CNl 131059A中使用碲(Te)、铊(TI)等元素作为催化剂的关键部分,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但这些物质在催化剂的长期运转过程中易于飞散流失,从而造成催化剂的性能劣化。
[0006]US Pat5250485A提出通过改进催化剂的成分和它们的用量比例及催化剂制备方法,来提高异丁烯或叔丁醇转化率和目标产品收率。异丁烯转化率达到98.0%,甲基丙烯醛选择性85.3%,甲基丙烯酸选择性4.5%,甲基丙烯醛和甲基丙烯酸为总收率85.0%,仍不够
理相
[0007]JP Pat57_119837通过加入高分子化合物来控制催化剂表面结构,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的选择氧化反应,但仍存在反应活性随反应时间降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异丁烯或叔丁醇氧化制甲基丙烯醛的反应中存在甲基丙烯醛收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该方法具有异丁烯或叔丁醇转化率高、选择性好、甲基丙烯醛收率高的优点。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以异丁烯或叔丁醇和氧为原料,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氧的摩尔比为1: (2~10),在反应温度为350~400°C,反应压力为0.1~0.12 MPa,空速为800~1200小时'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1~4)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醛;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以选自SiO2或Al2O3中的至少一种为载体,并含有下列通式的活性组分:Mo12BiaFebCocSbdXeYfZgOx ;
式中,a、b、C、d、e、f和g分别代表元素铋、铁、钴、锑、X、Y和Z的原子比率,x为满足其它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总数;
a的取值范围为0.05~6.0 ;b的取值范围为0.05~8.5 ;c的取值范围为0.05~15.0 ;d的取值范围为0.01~9.0 ;e的取值范围为O~5.0 ;f的取值范围为0.05~15.0 ;g的取值范围为 0.01~5.0;
X为选自W、V、N1、Cr、Mn、Nb或Re中的至少一种;
Y为选自Sn、Sr、Zn、Ti或Zr中的至少一种;
Z为选自K、Rb、Na、L1、Tl或Cs中的至少一种;
催化剂中载体的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5~40%。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X优选方案为选自W、V、N1、Cr、Nb或Re中的至少一种。Y优选方案为选自Sn、Sr或Zn中的至少一种。a的取值优选范围为0.5~5.0 ;b的取值优选范围为1.0~5.0 ;c的取值优选范围为1.0~10.0 ;d的取值优选范围为0.1~5.0 ;e的取值优选范围为0.01~3.0 ;f的取值优选范围为0.1~10.0 ;g的取值优选范围为0.02~3.0。反应温度优选范围为360~390°C。空速优选范围为900~1100小时 ' 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水的摩尔比优选范围为1: (1.5~3.5),更优选范围为1: (2~3)。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氧的摩尔比优选范围为1: (2~8),更优选范围为1:(2.5~6)。
[0011]本发明方法中采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制备催化剂所需量的钥酸铵溶解在水中,然后将制备催化剂所需量的载体硅溶胶、氧化铝或其混合物加入形成溶液I ;
b)将制备催化剂除锑组分外的活性组分所需量的金属盐溶液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II ;
C)在搅拌下,将溶液II加入溶液I中形成催化剂浆料I ;
d)向浆料I中加入所需量的沉淀剂得浆料II,沉淀剂选自氨水、尿素、乙二胺、丙胺或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沉淀剂的加入量占催化剂重量的0.5-5%。
[0012]e)浆料II通过烘干去除大部分水分后,得到催化剂前体I,将制备催化剂所需量的锑的氧化物加入催化剂前体I中进行机械混合,形成催化剂前体II。催化剂前体II经过挤出成型、焙烧得到催化剂成品。
[0013]本发明中添加锑化合物是用来提高制成催化剂的活性的,加入了组分Sb,Sb5+离子的配位不饱和轨道上易于进行烯烃的化学吸附和晶格氧在H-烯丙基中的插入,为催化反应提供晶格氧物种插入中心,从而更易形成甲基丙烯醛的活性组分。但以往专利中锑化合物的添加复杂且费时,因此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是一种简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选择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反应中,在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氧的摩尔比为1:(2~10),在反应温度为350~400°C,反应压力为0.1~0.12 MPa,空速为800~1200小时―1,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 (I~4)条件下,其异丁烯或叔丁醇转化率可达98.5%,甲基丙烯醛及甲基丙烯酸选择性可达92.5%,产物甲基丙烯醛及甲基丙烯酸收率可达91.1%,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比较例】
将100克(NH4)6Mo7O24.4H20加入到100克70°C的温水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加入103.7克40% (wt.)的硅溶胶制成物料A。
[0016]将38.5克?6(吣3)3*9!120加入到20克的701:热水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4.3克Bi(N03)3.5H20、41.2*Co(N03)2.6H20、25.I 克 Mn (NO3)2 溶液(50%) ,2.1 克 Er (NO3) 3.6Η20、
0.28克Zn (NO3)2.6Η20、0.46克CsNO3搅拌溶解后制成物料B。
[0017]将溶液B在搅拌下加入溶液A中,形成催化剂浆料,加入氨水5.10克,并在80°C下搅拌老化2小时,浆料120°C烘干去除大部分水分后挤出成型,得到Φ3.5x3.5mm的圆柱状物,然后高温焙烧得到催化剂成品,焙烧温度为490°C。该催化剂组成及制备条件列于表1,在异丁烯与氧的摩尔比为1:2 ;在反应温度为350°C ;反应压力为0.1 MPa;空速为1000小时―1 ;异丁烯与水的摩尔比为1:2条件下考评,其结果列于表2。
[0018]【实施例1】
将100克(NH4)6Mo7O24.4H20加入到100克70°C的温水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加入89.4克40% (wt.)的硅溶胶、35.8克20%铝溶胶和19.1克(NH4) 6H5 [H2 (WO4) 6]制成物料A。
[0019]将38.5克Fe(NO3)3.9H20加入到150克的70°C热水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4.3克 Bi(NO3)3.5Η20、41.2 克 Co (NO3) 2.6Η20、2.I 克 Er (NO3) 3.3Η20、0.7 克 Zn (NO3) 2.6Η20、
0.27克CsNO3搅拌溶解后制成物料B。
[0020]将溶液B在搅拌下加入溶液A中,形成催化剂浆料,加入氨水5.13克,并在80°C下搅拌老化2小时,浆料120°C烘干去除大部分水分后,加入0.4克三氧化二锑进行机械混合,最后挤出成型,得到Φ3.5x3.5mm的圆柱状物,然后高温焙烧得到催化剂成品,焙烧温度为400~550°C。该催化剂组成及制备条件列于表1,在异丁烯与氧的摩尔比为1:2 ;在反应温度为350°C;反应压力为0.1 MPa;空速为1000小时―1 ;异丁烯与水的摩尔比为1:2条件下考评,其结果列于表2。
[0021]【实施例2】
将100克(NH4)6Mo7O24.4H20加入到100克70°C的温水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加入78.9克40% (wt.)的硅溶胶、47.7克20%铝溶胶和8.24克NH4VO3制成物料A。
[0022]将38.5克Fe(NO3)3.9H20加入到150克的70°C热水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4.3克 Bi(NO3)3.5Η20、41.2 克 Co (NO3) 2.6Η20、2.I 克 Er (NO3) 3.3Η20、0.7 克 Zn (NO3) 2.6Η20、
0.27克CsNO3搅拌溶解后制成物料B。
[0023]将溶液B和C在搅拌下加入溶液A中,形成催化剂浆料,加入尿素5.60克,并在80°C下搅拌老化2小 时,浆料100°C烘干去除大部分水分后加入0.4克三氧化二锑进行机械混合,最后挤出成型,得到Φ3.5x3.5mm的圆柱状物,然后高温焙烧得到催化剂成品,焙烧温度为400~550°C。该催化剂组成及制备条件列于表1,在叔丁醇与氧的摩尔比为I '2 ;在反应温度为350°C;反应压力为0.1 MPa;空速为1000小时―1 ;叔丁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2条件下考评,其结果列于表2。
[0024]【实施例3~11】
按【实施例2】的各个步骤制得催化剂,具体结果列于表1。在与【实施例2】相同的评价条件下,反应结果列于表2。
[0025]【实施例12~21】
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对【实施例1】催化剂的考评结果列于表3。
[0026]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以异丁烯或叔丁醇和氧为原料,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氧的摩尔比为1: (2~10),在反应温度为350~400°C,反应压力为0.1~0.12 MPa,空速为800~1200小时―1,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1~4)条件下,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醛;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以选自Si02*Al203中的至少一种为载体,并含有下列通式的活性组分=Mo12BiaFebC0eSbdXJfZgOx ; 式中,a、b、C、d、e、f和g分别代表元素铋、铁、钴、锑、X、Y和Z的原子比率,x为满足其它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总数; a的取值范围为0.05~6.0 ;b的取值范围为0.05~8.5 ;c的取值范围为0.05~15.0 ;d的取值范围为0.01~9.0 ;e的取值范围为O~5.0 ;f的取值范围为0.05~15.0 ;g的取值范围为0.01 ~5.0 ; X为选自W、V、N1、Cr、Mn、Nb或Re中的至少一种; Y为选自Sn、Sr、Zn、Ti或Zr中的至少一种; Z为选自K、Rb、Na、L1、Tl或Cs中的至少一种; 催化剂中载体的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5~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选自W、V、N1、Cr、Nb或Re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Y为选自Sn、Sr或Zn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a的取值范围为0.5~5.0 ;b的取值范围为1.0~5.0 ;c的取值范围为1.0~10.0 ;d的取值范围为0.1~5.0 ;e的取值范围为0.01~3.0 ;f的取值范围为0.1~10.0 ;g的取值范围为0.02~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360~390°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空速为900~110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1.5~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水的摩尔比为1: (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氧的摩尔比为1: (2~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甲基丙烯醛方法,其特征在于异丁烯或叔丁醇与氧的摩尔比为1: (2.5~6)。
【文档编号】C07C45/37GK103739468SQ201210393089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李静霞, 汪国军, 陈庆龄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