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氢表雄酮d环并氨基噻唑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42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去氢表雄酮d环并氨基噻唑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及亚胺还原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癌症是一个世界性的主要死亡原因,世界范围内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预计到203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将增加45%。但由于现有抗肿瘤药物存在着毒副作用大,耐药性等缺点,深入研究高效低毒且与现有抗肿瘤药物没有耐药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已成为非常重要且急迫的课题。留体作为一类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内,其在维持生命、调节性功能、对机体发育、免疫调节、皮肤疾病治疗及生育控制方面有着明确的作用。随着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基于留体的化学结构修饰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生物活性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激素类药理活性如蛋白同化作用、抗炎、拮抗雄激素、避孕等,逐渐表现出抗癌、抗菌等生理活性,如抗肿瘤药物阿比特龙(Abiraterone)已应用于难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参见J.Med.Chem 2003, 46,2345-2351)。噻唑结构单元作为活性基团,广泛存在于天然和人工合成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中,如Epothilone、Dasatinib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参见Prog Heterocycl Chem:Elsevier; 2011.p.259-307 ;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2005; 14:89-91),其中TMC435350作为抗病毒药物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参见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2009;53:1377-85.)。

利用活性片段整合原理,将噻唑类结构单元引入留体母核,合成一类新型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及亚胺还原类化合物,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权利要求
1.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及亚胺还原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及亚胺还原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优选苯基取代的C2-3不饱和烃基,苯基,羟基取代的苯基,甲基苯基,甲氰取代的苯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甲氧基苯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氟或氯或溴代苯基,2-噻吩基,2-吡咯基,2-吡啶基,2-呋喃基或者2-萘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及亚胺还原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优选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之一:
4.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5.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还原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及亚胺还原类化合物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其为活性成份,将其用于制备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结肠癌、直肠癌、甲状腺癌、肺癌、肝癌、甲状腺癌、睾丸癌、肾癌、膀 胱癌、小肠癌、胰腺癌或白血病药物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去氢表雄酮D环并噻唑环亚胺类及亚胺还原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类化合物如式Ⅰ所示,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对多种人癌细胞如EC109、EC9706等具有良好地抑制作用;适用于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或制备新型抗肿瘤药物。其合成方法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Ⅰ 。
文档编号C07J71/00GK103193859SQ2013101376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
发明者刘宏民, 张宝乐, 张恩, 郑甲信, 庞露苹, 李亚飞 申请人:郑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