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5264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合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部地区自然生态极端脆弱,主要症结在于干旱缺水。由于黄土的风成特点,其颗粒组成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从而使土壤水分的物理特性与土壤水分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形成特有的土壤水分背景。在年降水200-400mm的干旱地区,由于自然蒸发旺盛,土壤干燥板结严重,土层坚硬使水的渗透力下降,致使原以不充足的降水不能有效地渗入地下,导致土壤深层干旱加剧,植被大面积死亡。这也是当前生态恢复建设中树木成活率低和难以成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拦蓄、接纳降水于土壤中,为林草植被提供水分,是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恢复的重要途径。
目前西部大开发的生态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主要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解决了上水问题,而未来的恢复治理一是立地条件更差,二是大多无法实现上水条件。所以,如何利用自然降水实现林木的成活成为未来治理的关键所在。为此,针对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土壤干燥板结严重,土层坚硬,入渗性能差,地表水不能有效地渗入地下,导致土壤深层干旱,植被成活率低的特点,开发新型高效的地表水输导材料,通过在植树造林中的实际应用,为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土壤板结严重、地表水不能有效地渗入地下和树木成活率低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在无上水地区植树造林中,解决水的有效入渗等实际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下列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主要是由变性淀粉和水玻璃等经发泡制成的多孔材料。
一种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原料由变性淀粉10-20%、水玻璃5-10%、表面活性剂0.01-0.1%、醛1-10%以及余量的水组成,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本发明所述的变性淀粉选自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氧化淀粉、磷酸酯淀粉、接枝淀粉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OP-10、吐温-80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醛选自甲醛、乙醛、戊二醛中的一种。
一种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它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百分含量称取变性淀粉10-20%、水玻璃5-10%、表面活性剂0.01-0.1%、醛1-10%以及余量的水;将变性淀粉溶于水中,然后加入水玻璃和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倒入管状模具中,于50-80℃固化6-18小时、浸泡、烘干。
材料在干态时坚硬,遇水后变软,并将水有效的疏导到树的根部,可适用于节水型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的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的使用方法是将材料切成长度30-40cm,在植树造林时与树木平行埋入树坑中,下端接近于树的根部,上端刚露出所填土层。为了收集雨水可在树坑上面覆盖地膜,在靠近材料上端的地方开一个小洞。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1)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2)产品在干态时坚硬,遇水后变软,水通透性强。(3)遇到有效降雨时可及时将雨水输送到树木的根部,输水材料上端干燥后又可以恢复到干时的性状,防止了下面水分的进一步蒸腾。(4)上下端分别与地膜覆盖和保水剂结合,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重量份数计,将糊化淀粉15份溶于67份水中,然后加入10份水玻璃和0.0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8份甲醛,搅拌均匀后倒入管状模具中,于70℃固化18小时,浸泡,烘干。
实施例2按重量份数计,将羧甲基淀粉18份溶于69份水中,然后加入8份水玻璃和0.05份OP-10以及5份戊二醛,搅拌均匀后倒入管状模具中,于80℃固化6小时,浸泡,烘干。
将所制备的材料切成长度30-40cm左右,在植树造林时与树木平行埋入树坑中,下端接近于树的根部,上端刚露出所填土层。为了收集雨水可在树坑上面覆盖地膜,在靠近材料上端的地方开一个小洞。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计,将磷酸酯淀粉11份溶于77.9份水中,然后加入9份水玻璃和0.1份甘油以及2份乙醛,搅拌均匀后倒入管状模具中,于65℃固化15小时,浸泡,烘干。
实施例4按重量份数计,将氧化淀粉18份溶于份水中,然后加入66.9份水玻璃和0.1份吐温-80以及9份乙醛,搅拌均匀后倒入管状模具中,于60℃固化10小时,浸泡,烘干。
实施例5按重量份数计,将接枝淀粉14份溶于71.9份水中,然后加入7份水玻璃和0.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7份甲醛,搅拌均匀后倒入管状模具中,于75℃固化13小时,浸泡,烘干。
权利要求
1.一种植树造林用输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原料由变性淀粉10-20%、水玻璃5-10%、表面活性剂0.01-0.1%、醛1-10%以及余量的水组成,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变性淀粉变性淀粉选自糊化淀粉、羧甲基淀粉、氧化淀粉、磷酸酯淀粉、接枝淀粉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OP-10、吐温-80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醛选自甲醛、乙醛、戊二醛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重量百分含量,称取变性淀粉10-20%、水玻璃5-10%、表面活性剂0.01-0.1%、醛1-10%以及余量的水;将变性淀粉溶于水中,然后加入水玻璃和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倒入管状模具中,于50-80℃固化6-18小时、浸泡、烘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树造林输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是由变性淀粉和水玻璃等经发泡制成的多孔材料。在干态时坚硬,遇水后变软,并将水有效的疏导到树的根部,可适用于节水型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的植树造林。
文档编号C08J5/00GK1786061SQ200410100809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爱勤, 邵士俊, 张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