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利用微藻藻渣用于生产富含多糖螺旋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6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利用微藻藻渣用于生产富含多糖螺旋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微藻藻渣与水充分混合搅拌浸润后,调节固液质量比1:8~1:30置于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以1~3℃/min的速度加热反应釜从室温至195℃~210℃,恒温2h~4h;用冷却循环水以2~6℃/min的速度冷却反应釜至室温,将反应液与固相残渣分离,用0.01-2倍反应液体积的水清洗固相残渣,并收集合并固液分离后的反应液和清洗液,得到水热碳化液;

将螺旋藻藻种液经离心或过滤洗涤后得到的藻泥接入无机盐培养基中,并调整初始接种密度OD560为0.3~0.5;或原螺旋藻藻种液经无机盐培养基直接稀释至初始接种密度OD560为0.3~0.5;向接种后的藻液中添加水热碳化液,使藻液培养基中的初始总氮浓度控制在10~30mg/L;温度20~35℃,pH值8~12,自然条件下光照或人工光暗比12h:12h~24h:0h光照,培养液受光面光照强度30~3000μmol/(m2·s),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或稳定期收获螺旋藻细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藻藻渣可以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或太阳下自然晒干的干燥固体,也可以为湿藻渣浆;

微藻藻渣来自于下述方法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1)微藻经过水浸提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藻渣;2)微藻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藻渣;3)微藻先经过水浸提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A、固体A再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藻渣;4)微藻先经过有机溶剂萃取和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A,固体A再经过水浸提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藻渣。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为螺旋藻、集胞藻、聚球藻、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四爿藻、微拟球藻、三角褐指藻、莱茵衣藻、小球藻、雨生红球藻、栅藻、绿球藻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正己烷、甲醇和乙醇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微藻藻渣混合的水和清洗反应固相残渣的水可以为自来水、地下水、纯净水或蒸馏水,也可以为微藻培养收获后的废水、水提分离纯化水溶性活性物质和生物能源原料后的残余废水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液与固相残渣分离的方法为重力过滤、膜过滤、离心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培养基中每升水体含:NaHCO33~20g,NaNO30~18mg,KCl 0~1g,MgSO4·7H2O 0~0.1g,CaCl2·2H2O 0~0.1g,H3PO4(85%w/w)0~0.1g,FeSO4·7H2O 0~0.05g,H3BO30~3mg,MnCl2·4H2O 0~2mg,Na2MoO4·2H2O 0~0.5mg,ZnSO4·7H2O 0~0.3mg,CuSO4·5H2O 0~0.3mg。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藻藻种液为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机盐培养基或Zarrouk培养基培养得到的螺旋藻液,也可以是经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或稳定期收获的螺旋藻液,螺旋藻 液中的螺旋藻其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20%~70%,碳水化合物含量占干重的5%~70%,其余成分主要为脂质、核酸和灰分。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培养基的水体来源为天然盐碱水、地下水、自来水或经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细胞收获后的废水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