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6767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犁头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业微生物,其菌丝体与根霉相似,有匍匐枝和假根,但孢囊梗在匍匐枝中间,不与假根对生。孢囊梗大多2~5个成簇,常呈轮状或不规则分支枝。孢子囊基部有明显的囊托,囊轴锥形或半球形。接合孢子着生在匍匐枝上,此属菌广泛分布于土壤、酒曲和各种粪便中,是制酒生产的污染菌,有些能在37摄氏度生长的种类是人、畜的病原菌,有些菌株为转化甾族化合物的重要菌株。该菌株在现有技术的培养中存在着增殖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同时易发生染菌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犁头霉增殖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麦芽汁8份,枇杷花6份,甘遂2份,紫花地丁1份,瞿麦1份,水红花子1份,高岭土1份。

优选的,还包括1重量份的亮氨酸。

优选的,还包括1重量份的卷柏。

优选的,还包括1重量份的翠云草。

优选的,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

优选的,该培养基的pH为6~8;更优的,其pH是7.0.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基是将配方量的各成分混合后粉碎、再加水得到的,所述粉碎可以利用本技术领域公知的各类物料粉碎手段实现。

本发明通过实验手段广泛筛选了作为犁头霉培养基的营养物质,依据犁头霉自身代谢特性和实际使用效果确定了本发明配方。该配方在培养基常用物料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的中药材成分,意外获得了突出的培养效果,使得犁头霉增殖速率显著提升,同时不易发生染菌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麦芽汁8份,枇杷花6份,甘遂2份,紫花地丁1份,瞿麦1份,水红花子1份,高岭土1份,亮氨酸1份,卷柏1份,翠云草1份。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其pH为7。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麦芽汁8份,枇杷花6份,甘遂2份,紫花地丁1份,瞿麦1份,水红花子1份,高岭土1份,亮氨酸1份,翠云草1份。该培养基的pH为6。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麦芽汁8份,枇杷花6份,甘遂2份,紫花地丁1份,瞿麦1份,水红花子1份,高岭土1份,卷柏1份。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其pH为8。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犁头霉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麦芽汁8份,枇杷花6份,甘遂2份,紫花地丁1份,瞿麦1份,水红花子1份,高岭土1份。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