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3408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色氨酸在医药、食品、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L-色氨酸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早为人们所知。而D-色氨酸由于其显著的生理特性,被用来合成多种多肽药物,在医药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色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很多,主要是从吲哚出发,经过3-吲哚醛,再与马尿酸、乙内酰脲、硫代乙内酰脲等物质进行缩合;缩合物经还原、水解得到色氨酸。另一种合成方法为,由芦竹碱与胺基或硝基取代的丙二酸酯缩合,缩合物经脱羧、还原、水解制得色氨酸,所用原料价格昂贵,反应条件苛刻,步骤冗长。

因此对于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改进现有合成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的新方法。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的合成步骤多,原料价格高,反应条件苛刻。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结构式如式(A)所示,其中R为4位、5位或6位取代的氟、氯、溴、甲氧基或氰基;更优选的,R=5-F、5-Cl,5-Br、5-CN、6-F、6-Cl、6-Br或4-OCH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吲哚-3-甲醛的衍生物为原料,与叠氮乙酸乙酯反应得到中间体,经过钯碳还原,然后水解得目标化合物。吲哚-3-甲醛的衍生物结构式如式(B):

吲哚-3-甲醛的衍生物在4位、5位或6位被卤素、甲氧基或氰基取代;优选为,在4位被甲氧基取代,在5位被氟、氯、溴或氰基取代,在6位被氟、氯或溴取代。即,R为4位、5位或6位取代的氟、氯、溴、甲氧基或氰基;更优选的,R=5-F、5-Cl,5-Br、5-CN、6-F、6-Cl、6-Br或4-OCH3

所述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吲哚-3-甲醛的衍生物与叠氮乙酸乙酯溶解于有机溶剂,除氧、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温度降至-30~-15℃,滴加醇钠与醇的混合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5℃反应4~8小时,反应完全后淬灭反应,萃取洗涤干燥,得到粗产品化合物2。

吲哚-3-甲醛的衍生物与叠氮乙酸乙酯、醇钠的摩尔比为1:4~8:4~8,优选为1:4.5~5.5:4.5~5.5,更优选为1:5:5。

(2)化合物2、Boc酸酐溶解于有机溶剂,加入钯碳催化剂,通入氢气反应6~10小时,反应完全后过滤取滤液,浓缩重结晶得到化合物3。

化合物2与Boc酸酐的摩尔比为1:1~1.8,优选为1:1.1~1.3,更优选为1:1.2;钯碳催化剂的用量为化合物3的5wt%~12wt%,更优选为10wt%;钯碳催化剂中,钯的含量为3wt%~8wt%,更优选为5wt%。

(3)化合物3溶解于有机溶剂,通入氯化氢气体直至无固体析出,过滤取固体得到化合物4。

(4)化合物4溶解于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剂,加入氢氧化锂,反应完全后将pH调节为5.8~6.0,过滤取固体。

优选的,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醇钠与醇的混合溶液中,醇钠含量为40wt%~55wt%,醇钠为乙醇钠,醇为乙醇。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醇,更优选为甲醇或乙醇。

优选的,步骤(3)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优选的,步骤(4)中,化合物3与氢氧化锂的摩尔比为1:2.5~3.5;所述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四氢呋喃与水的体积比为2.5~4:1,优选为3:1。

优选的,步骤(2)至步骤(4)的反应在室温、常压(1atm)下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计新的合成路线,提供了一种制备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的新方法。

(2)本发明所用的的原料和试剂均市售可得,起始原料成本低,;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后处理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收率较高,并且容易放大生产,更为环保,大幅度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所用的原料和实际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4-甲氧基-DL色氨酸的反应合成路线如下:

(1)化合物2的制备

将4-甲氧基-吲哚-3-甲醛即化合物1(200g,0.85mol)和叠氮乙酸乙酯(548g,4.25mol)溶解在15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中,氮气置换2次,冷却反应液至-25℃左右,向反应液滴加50%的乙醇钠的乙醇溶液600ml(乙醇钠4.25mol)。滴加完毕后,将反应液升温至0℃反应5小时,TCL检测反应完全后,用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800ml*2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和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有机相,得到粗产品化合物2(197.1g),收率约为81%。

(2)化合物3的制备

将上步得到的化合物3(230g,约0.80mol)、Boc酸酐(209.52g,0.96mol)溶解在1L的甲醇中,加入5%Pd/C(23g),氢气置换2次,室温、常压(1atm)反应8小时。TLC检测反应完全后,过滤反应,浓缩得到粗产品3,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液(体积比1:1)重结晶得到纯的化合物3(173.9g),收率约为60%。

(3)化合物4的制备

将化合物3(150g,0.41mol)溶解到750ml的乙酸乙酯中,向反应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至不再有固体析出,过滤反应液得到粗产品烘干得到化合物4(108g),收率约为88%,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4)化合物5的制备

将上步化合物4(108g,0.36mol)溶于四氢呋喃和水(3:1体积比)的混合溶剂600ml,加入氢氧化锂水合物(45.5g,1.08mol),室温反应,TLC检测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加入1mol/L的HCl水溶液调节PH约为5.8-6.0,此时析出较多的固体,过滤得到粗产品,真空干燥后得到化合物5(40.8g),收率约为48%。

1H NMR(400MHz,DMSO)δ10.84(s,1H),7.34(s,2H),7.00(d,J=2.0Hz,1H),6.93(m,2H),6.43(d,J=7.0Hz,1H),3.82(s,3H),3.49(m,2H),2.84(m,1H).

分别用5-溴-吲哚-3-甲醛、6-氯-吲哚-3-甲醛和5-氰基-吲哚-3-甲醛代替实施例1中的4-甲氧基-吲哚-3-甲醛,其他反应条件不变,获得相应的非天然色氨酸衍生物,总收率20%~25%。产物及其1H NMR谱图如表1所示。

表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