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羧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3971发布日期:2018-06-15 23:0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型抗氧化稳定剂化合物发明和制备技术领域,尤其 涉及一种羧酰胺或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它们作为新型高分子 材料抗氧化稳定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全世界抗氧化稳定添加剂销售市场非常庞大,单一塑料抗氧剂在 2011年全球就消耗42万吨左右。目前亚太地区用量最大,其次为欧 洲和北美,预计2016年亚太地区材料抗氧化稳定剂产品销售额将达 48亿美元。材料抗氧化稳定添加剂的需求和生产陆续地从美国、西欧 和日本转移到亚洲的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目前国内抗氧 剂的消耗量增长较快。但是,少数大的国际供应商仍然控制着材料抗 氧化稳定剂世界市场价格。抗氧化稳定添加剂市场特别是热稳定剂市 场在印度,亚太增长率很快。专用抗氧化稳定剂随着聚合物材料应用 的增长和技术发展而增长。

目前,汽车业,有机电子、农业,影片,塑料、橡胶,纤维,计 算机材料等行业需要特殊专用抗氧化添加剂和稳定剂来扩大这些相 应材料的使用期限和应用。抗氧化稳定添加剂的需求还大量应用于塑 料工业,特别烯类聚合物,氯化高聚物(PVC)领域的发展。PVC产品主 要用于建筑领域,特别是用于管道和缆绳制造。超过85%的抗氧化添 加剂用于这一行业。预期亚太地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轻型抗氧化 添加剂增长将更为迅速。特别是用于聚丙烯和聚乙烯产品的增量将更 为可观。然而大多数聚合物材料需要在2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加工 或处理,而由于其在连续经受高温和强光环境中,通常材料会出现使 用寿命缩短,颜色容易受到破坏,强度削弱或材料表面脆化龟裂等问 题。

特别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宽,改性塑料,工程塑料的 使用已经在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和航空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材料所处自然环境条件前所未有的更大挑战,随着更多高科技材 料的出现,市场上的抗氧化稳定剂的性能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市场新 材料的需求。当前国内市场抗氧剂种类少,分子量小,与相应材料匹 配性不够好。尤其我国在这一领域中还没有自主专利产品在市场上, 无法与国际大公司形成市场公平竞争能力。现市场产品一般多为单一 功能抗氧剂,而且一般以酯键增加分子量链长调整与高分子匹配方式, 因此现抗氧化稳定剂在材料里具有迁移,容易萃取,容易水解,较弱 的抵抗酸解抗碱解抗水解抗污染环境降解能力,这样导致对材料品质 性能保护能力差,材料使用寿命变短,对材料应用范围等都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挥发性,与高分子材料匹配性好, 高分子保护能力强,材料使用寿命长,环保性好,抗氧化能力强且在 强酸,强碱,强化学污染环境下稳定的羧酰胺或胺类化合物作为抗氧 化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新型高分子材料抗氧化稳定剂的应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羧酰胺或胺类化合 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X为CH2、SO、NH或NR,

n为正整数;

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X为S、O、NH或NR1

Y为X、S、O、NH、NR1

R为Me、

n为大于等于5的正整数;

其中X为S、O、NH或NR1

n为正整数

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的羧酰胺或胺类化合物优选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羧酰胺或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制备式1、式2的方法

1.0mmol的3,5-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和过量5%-35% mmol的胺反应物溶于60-90℃沸点的石油醚(1:20w/v),加入 催化剂(1-10%w/w),其中,催化剂为甲苯磺酸,盐酸,羧酸,稀 硫酸,也可以是Lewis酸,也可以是甲醇钠等强碱。在氮气保护 下回流24-96小时。TLC跟踪反应进程直道甲酯100%转化。在 搅拌下冷却至0-5℃,过滤产生的白色固体,浓缩滤液重结晶得到 更多固体产品;

制备式3、式4的方法

羧酸甲酯或羧酸二甲酯溶于90-120℃石油醚或甲醇或乙醇或 乙氰或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加入10-3%的对甲苯磺酸或盐酸 或羧酸或稀硫酸或Lewis酸作为催化剂,加入4-氨基-2,2,6, 6-四甲基哌啶。混合物加热至回流,跟踪反应直至羧酸酯转化完 全。

制备式5的方法

三聚氯氰溶于无水丙酮或石油醚或乙氰或乙醇或二氯甲烷, 氮气保护下升温至35-75度,加入等当量无机碱或有机碱,然后滴 加与三聚氯氰等摩尔的R-(CH2)-YH,反应保持这一温度3-15小时, TLC跟踪反应进程至R-(CH2)-YH原料消失;向反应体系中加入2, 6-二叔丁基-4-OH-苯甲基胺或硫醇或醇,反应混和物继续在其温 度下搅拌过夜。TLC跟踪反应进程,直至完全转化为三取代反应 产物。

制备式6的方法

丙烯酸甲酯溶于石油醚或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或甲基丁基醚或 丙酮或乙酸乙酯,加入十二硫醇和N,N-二甲胺基-4-吡啶或三乙胺, 混合物室温搅拌5小时,40摄氏度过夜。TLC跟踪反应进程,直到反应 完全。加入盐酸水溶液,再加入乙酸乙酯,洗去有机碱,有机相水洗。 干燥有机相,过滤,真空除去有机溶剂,干燥粗产物,进一步纯化。 用高压反应瓶称取适量丙烯酸甲酯与十二硫醇反应的粗产物和N-甲 基甲酰胺,在N2的保护条件下,称取适量金属钠加入到烧瓶中,再加 入干燥的甲醇进行反应,氮气保护,待金属钠全部反应完,将反应液 全部转移到高压反应瓶中。在N2保护条件下,将二乙基三胺加入到高 压反应瓶中,反应在外温油浴为80℃反应时间为15-30小时。反应完 毕,加入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或甲基叔丁基醚重结晶给出白色固体产 物。

制备式7的方法

称取适量Na2S加入到反应烧瓶中,然后向烧瓶中加入乙醇或甲醇 或丙酮或四氢呋喃,溶液变成乳白色,当向烧瓶中滴加稀硫酸水溶液 或稀盐酸水溶液,溶液开始变黄,pH调到9-12溶液变成黄色。冰水浴 搅拌下向烧瓶中加入丙烯酸甲酯,溶液由半黄乳白色变成无色,烧瓶 底部有固体沉淀,氮气保护下冰水浴进行搅拌反应,反应时间为6-18 小时,TLC跟踪反应直到完全。反应结束后,抽滤除去里面的固体, 然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将产品萃取到二氯甲烷相中进 行分液,分离二氯甲烷相进行干燥之后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无色或浅 黄色的液体备用。

将适量的十八胺加入到反应烧瓶中,然后加入高沸点石油醚 (90-120摄氏度)或甲苯或乙醇,对甲苯磺酸或盐酸或冰醋酸或 盐酸和上述所得溶液。置于恒温油浴锅中进行搅拌反应,温度设 置为125℃,通氮气保护加上冷凝分水器。(反应时间完成时间为 36-48小时,当反应结束时,冷却至室温烧瓶中的液体全部变成固 体。搅拌下向反应烧瓶中加入适量的甲醇,然后再进行抽滤,用 甲醇进行洗涤2-4次,抽干后真空加热40摄氏度干燥得到白色固体。

制备式8的方法

将十二硫醇加入到反应烧瓶中,然后将其溶解在乙醇或甲醇或四 氢呋喃中,在冰水浴和氮气保护下分批加入克NaOMe,搅拌后滴加2- 氯乙胺盐酸盐,滴加完毕后反应在冰水浴下搅拌3-6小时。TLC跟踪反 应直至反应完全。真空下除去溶剂,用石油醚溶解预期产物使其与其 它不容杂质分离。干燥过滤之后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 产品。

3-硫代十六胺和上述产物加入到50毫升反应烧瓶中,然后加入高 沸点石油醚(90-120摄氏度)或甲苯或乙醇和对甲苯磺酸或盐酸或冰 醋酸或盐酸,通氮气保护加上冷凝分水器,反应在120度恒温油浴锅 中进行搅拌反应36-48小时,TLC检测反应进程,当反应结束时冷却至 室温,烧瓶中的液体全部变成固体。搅拌下向反应烧瓶中加入适量的 甲醇,然后再进行抽滤,用甲醇进行洗涤2-4次,抽干后真空加热40 摄氏度干燥得到白色固体。

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所述的羧酰胺或胺类化合物作为新型抗氧化剂的应用,特别 是新型高分子材料抗氧化剂的应用。

所述的羧酰胺或胺类化合物在建筑材料、有机电子、塑料、 橡胶、油漆、石油系列产品、涂料或纤维中的应用。

式1和式2结构式中通过稳定的羧酰胺或胺键相连接使得加 大了分子量的抗氧剂更加稳定,因而能够对高分子材料保护性能 更强,更长久,这类位阻酚类抗氧化稳定剂与国际市场上大多酯 类键连的相应产品相比抵抗水解,抵抗酸解,抵抗碱解以及抵抗 化学污染环境降解的能力更强。在式1中调节CH2的n值就可产生 脂肪连长短不同的抗氧剂,使之产生与特定高分子性能匹配的位 阻酚抗氧化稳定剂;改变式二中的n值可产生高位阻酚密度的抗 氧化稳定剂,其位阻酚密度可相当于或高于Irganox 1010位阻酚 抗氧化稳定剂,

式3和式4的通过羧酰胺或胺键连接使得光稳定剂分子量的增 加,调整了与高分子材料匹配性引进的脂肪侧链通过羧酰胺或胺 键连接,这种连接片段使分子稳定性大大提高,因而这新一类新 型光稳定剂可以帮助材料保持原有性能抵抗外界影响更加持久, 具备较强的化学稳定性,抗水解,抗酸解,抗化学降解的能力。 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即市场上产品光稳定剂770,光稳定剂 3853都是市场上高分子材料中广泛使用的稳定高分子材料由光 引发引起的游离基氧化过程,770和3853的结构中增大分子量调 整与高分子匹配性的连接片段均为羧酸酯,羧酸酯的化学稳定性 和抗水解,抗酸解,抗碱解抗化学降解的能力较弱。

式5通过胺键连接广泛的UV吸收功能基三嗪母核和位阻酚热 稳定功能基连接在同一分子中。将主抗氧剂与辅抗氧剂杂化天然 浑成了新型主辅协同抗氧化稳定剂,它们中集位阻酚,硫醚于一 体。已知三嗪母核结构是一个广泛UV光吸收母核结构,它的紫外 光吸收范围很宽(参见http://webbook.nist.gov/chemistry), 比苯甲酮,苯并三唑类吸收效果好。紫外吸收母核三嗪都出现在 同一高分子量的抗氧化稳定剂分子中。这类多功能协同抗氧化稳 定剂可以调整结构中侧链达成与高分子材料的匹配性能,可以有 效的防止抽出现象,能充分发挥出对高分子材料的保护作用。此 外通过酰胺和胺键稳定键连可以有效的提高这些杂化协同功能分 子的稳定性,抗水解,抗酸解,抗碱解,抵抗化学污染环境的降 解。

式6、式7和式8中稳定羧酰胺键连的硫醚高温抗氧化稳定剂 克服了相应羧酸酯键连的产品(DSTDP,DSTLP等)易降解的缺 点,产品无嗅气味,对环境保护和操作使用带来方便。此外,稳 定键连的上两类硫醚抗氧剂分子更加稳定,有更好的抗水解,抗 酸解,抗碱解,抗环境污染降解性能。因此它们可以满足更广泛 材料抗老化保护需求。

本发明的化合物都具备稳定的羧酰胺或胺键连接形成不同稳 定结构的抗氧化稳定剂剂,同时通过调节n值产生脂肪链的长短 不同产品,使之与特定高分子材料性能完好匹配,解决了小分子 稳定剂在高分子材料中挥发快,易抽出等问题,大大延长材料使 用寿命,体现了本发明更强更持久的高分子材料保护性能。本发 明的稳定高分子抗氧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抵抗水解,抵抗酸解,抵 抗碱解以及抵抗化学污染环境降解的能力更强,这些特性为现代 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好的抗氧剂选择范围。此外此类羧酰 胺或胺类化合物还具有不易挥发,与高分子材料匹配性能好,高 分子保护能力强,环保性能好,美观耐用,成本低廉等特点。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化学结构式:

2,合成路线:

3,产物(Ⅰ)制备方法:

5.00克(17.0992mmol)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 和5.0克至7.76克(过量)十八胺溶解在100-280mL 60-90℃石 油醚或甲苯或甲醇或四氢呋喃或乙二醇二甲醚或二甲基甲酰胺中, 加入0.3-1.7克对甲基苯磺酸或盐酸或冰醋酸或稀硫酸。氮气保护 下反应回流18-38小时,TLC跟踪反应进程至到甲酯转化完全。搅 拌下冷却反应至0-10摄氏度,过滤产生的白色固体粉沫,干燥给 出8.07克产物(Ⅰ),产率89.07%。

1H NMR(Bruker,400MHz)在CDCl3中,化学位移δ(ppm): 0.88(m,3H),1.21-1.35(m,30H),1.41-1.50(m,18H),1.98 (m,2H),2.48(t,2H),2.87(t,2H),3.23(m,2H),6.99(s,2H), 7.26(s,CHCl3在CDCl3里)。

实施例2

1,化学结构式:

2,合成路线:

3,产物(Ⅱ)制备:

硬脂酸甲酯(5克,16.75毫摩尔)溶于(50毫升)溶剂里, 溶剂可以是石油醚或甲苯或乙醇或甲醇或乙氰或二甲基甲酰胺。 在搅拌氮气保护下加入4-氨基-2,2,6,6-四甲基哌啶(3.14克, 20.10毫摩尔)和5%(W/W)催化剂酸对甲苯磺酸或羧酸或盐酸或 稀硫酸或Lewis酸。混合物加热回流直至反应完全。真空下除掉 溶剂,粗产物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1:3)中重结晶得到产物(Ⅱ) 6.58克,产率92.9%.

1H NMR(Bruker,400MHz)在CDCl3中,化学位移δ(ppm): 0.89(t,3H),1.16-1.35(m,40H),1.57-1.77(m,4H),1.89(dd, 2H),2.13(t,2H),4.26(m,1H),7.26(CHCl3在CDCl3里)。

实施例3

1,化学结构式:

2,合成路线:

3,中间体(III)的制备:

三聚氯氰(5克,27.11毫摩尔)溶于无水丙酮或乙氰或四氢 呋喃或乙醇或甲醇(30毫升),氮气保护下加入28.47毫摩尔碳酸 钠或碳酸钾或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基胺,然后在50摄氏度下,在 20毫升无水丙酮或乙氰或四氢呋喃或乙醇或甲醇中滴加2,6-二叔 丁基-4-羟基卞硫醇(6.84克,27.11毫摩尔)。反应混合物在50摄 氏度搅拌5小时,升温至65度搅拌3小时;

4,产物(III)的制备

温度降至50摄氏度,在10毫升上述中间体(Ⅲ)中滴加十二 胺(5.03克,27.11毫摩尔),滴加完毕反应65摄氏度过夜。降至 室温,过滤去固体,用溶剂洗粘在固体上产品,滤液在真空条件 下浓缩,粗产物在二氯甲烷石油醚混合溶剂(1:2)里重结晶得 到预期产物(Ⅲ),产率87.2%。

1H NMR(Bruker,400MHz)在CDCl3中,化学位移δ(ppm): 0.96(t,3H),1.28-1.36(m,54H),1.53(m,2H),3.07(t,2H), 4.16-4.19(dd,4H),7.02(s,4H),7.26(CHCl3在CDCl3里)。

实施例4

1,化学结构式:

2,合成路线:

3,中间体(Ⅳ)制备:

丙烯酸甲酯(3克,34.85毫摩尔)溶于10-25毫升石油醚或二氯 甲烷或四氢呋喃或甲基丁基醚或丙酮或乙酸乙酯,加入十二硫醇(克, 34.85毫摩尔)和2-10%N,N-二甲胺基-4-吡啶或三乙胺,混合物室 温搅拌5小时,40摄氏度过夜。TLC跟踪反应进程,直到反应完全。加 入0.1N盐酸水溶液20毫升,加入乙酸乙酯20毫升,洗去有机碱,有 机相水洗。干燥有机相,过滤,真空除去有机溶剂,干燥粗产物,进 一步纯化待下步使用。

4,产物(Ⅳ)的制备

首先用350ml的高压反应瓶称取50.0g(173.37毫摩尔)的丙 烯酸甲酯与十二硫醇反应的粗产物和21.64g的N-甲基甲酰胺.在N2的保护条件下,称取4.78克(207.82毫摩尔)的金属钠加入到500ML 的烧瓶中,再加入60ML的干燥的甲醇反应,氮气保护,待金属钠 全部反应完,将反应液全部转移到高压反应瓶中。在N2保护条件下, 将5.9g(56.89毫摩尔)二乙基三胺加入到高压反应瓶中,反应在 外温油浴为80℃反应时间为15-30小时。反应完毕,加入乙酸乙酯 或二氯甲烷或甲基叔丁基醚重结晶给出白色固体产物(Ⅳ)42.85 克,产率86.3%。

1H NMR(Bruker,400MHz)在CD3OD中,化学位移δ(ppm): 0.82-0.93(m,3CH3,9H),1.23-1.42(m,30CH2,60H),1.56(m,3CH2, 6H),2.42(t,3SCH2,4H),2.53(t,3COCH2,4H),2.69-2.2,78(m, 3SCH2,4NCH2,14H),3.30(CH3OH在CD3OD里),4.87(H2O在CD3OD里)。

实施例5

1,化学结构式:

2,合成路线:

3.中间体V的合成

称取71.82g Na2S.9H2O(0.2990摩尔)加入到500ml的反应烧瓶 中,然后向烧瓶中加入40ml-100毫升的乙醇或甲醇或丙酮或四氢呋喃, 溶液变成乳白色,当向烧瓶中滴加1mol/L的稀硫酸水溶液或稀盐酸水 溶液,溶液开始变黄,pH调到9-12溶液变成黄色。冰水浴搅拌下向烧 瓶中加入50g的丙烯酸甲酯(0.5808摩尔),溶液由半黄乳白色变成无 色,烧瓶底部有固体沉淀,氮气保护下冰水浴进行搅拌反应,反应时 间大概为6-18小时,TLC跟踪反应直到完全。反应结束后,抽滤除 去里面的固体,然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氯甲烷将产品萃取到二 氯甲烷相中进行分液,分离二氯甲烷相进行干燥之后真空下除去溶剂 得到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即为产品,产率79-95%。

4.目标产物V的制备方法

26.16g(0.1411摩尔)的十八胺加入到250毫升反应烧瓶中,然 后加入100ml的高沸点石油醚(90-120摄氏度)或甲苯或乙醇,1-10% (摩尔比)的对甲苯磺酸或盐酸或冰醋酸或盐酸和10g(0.04848摩尔) 的中间体产品V。置于恒温油浴锅中进行搅拌反应,温度设置为125℃, 通氮气保护加上冷凝分水器。(反应时间完成时间大概为36-48小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瓶中的固体溶解成液体,当反应结束时,冷却至 室温烧瓶中的液体全部变成固体。搅拌下向反应烧瓶中加入适量的甲 醇,然后再进行抽滤,用甲醇进行洗涤2-4次,抽干后真空加热40摄 氏度干燥得到白色固体,产率86-97%。1H NMR(Bruker,400MHz) 在CDCl3中,化学位移δ(ppm):0.0(s,内标SiMe4), 0.83-0.91(m,2CH3,CH2,8H),1.23-1.39(m,29CH2,58H), 1.467-1.59(m,2CH2,4H),2.43-2.51(m,SCH2,2H),2.79-2.86(t,SCH2, 2H),2.89-2.95(t,SCH2,2H),3.26(m,2NCH2,4H),7.261(CHCl3in CDCl3里)。

实施例6

1,化学结构式:

2,合成路线:

3,中间体(VI)制备:

将10克十二硫醇(0.0531摩尔)加入到100ml的反应烧瓶中,然 后将其溶解在40ml-100毫升的乙醇或甲醇或四氢呋喃,在冰水浴和氮 气保护下分批加入6.1克NaOMe(0.1122摩尔),搅拌10分钟后滴加2- 氯乙胺盐酸盐,滴加完毕后反应在冰水浴下搅拌3-6小时。TLC跟踪反 应直至反应完全。真空下除去溶剂,用石油醚溶解预期产物使其与其 它不容杂质分离。干燥过滤之后真空下除去溶剂得到浅黄色油状液体 产品,产率85-96%。

4.目标产物VI的制备方法

5克3-硫代十六胺(0.0203摩尔)和中间体V加入到50毫升反应烧 瓶中,然后加入20-30ml的高沸点石油醚(90-120摄氏度)或甲苯或 乙醇和1-10%(摩尔比)的对甲苯磺酸或盐酸或冰醋酸或盐酸。,通氮 气保护加上冷凝分水器,反应在120度恒温油浴锅中进行搅拌反应 36-48小时,TLC检测反应进程,当反应结束时冷却至室温,烧瓶中的 液体全部变成固体。搅拌下向反应烧瓶中加入适量的甲醇,然后再进 行抽滤,用甲醇进行洗涤2-4次,抽干后真空加热40摄氏度干燥得到 白色固体,产率86-97%。

1H NMR(Bruker,400MHz)在CDCl3中,化学位移δ(ppm):0.0 (s,内标SiMe4),0.91-0.99(t,2CH3,6H),1.33-1.42(m,18CH2,36H), 1.62-1.67(m,2CH2,4H),2.39-2.48(m,2SCH2,4H), 2.53-2.60(m,2CH2,4H),2.69-2.75(m,4SCH2,8H), 3.56-3.62(m,2NCH2,4H),7.26(CHCl3in CDCl3里),8.02(bm,NH).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 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 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