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假交替单胞菌及其应用以及利用其处理油田污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924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菌种生化和mbr结合处理污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油手段从单纯的注水开采发展到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并举的多样化方式,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采出废水,具有温度高(一般都在45℃以上)、含盐、排放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特别是稠油油田、聚合物采油油田、高盐油田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常规生物处理方法是行不通的。采油废水的达标处理一直是困扰国内各大油田的一个难点。目前,国内外采油废水外排达标处理的方法一般都是将废水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再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或其它生物法处理,既加大了初期一次性投资,又提高了运行费用。

例如中国专利cn201410117330.9,一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一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步骤为:首先将油田污水加入到缓冲池中,再将污水通过提升泵加入到负压冷却塔中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后的污水依次经过一级缺氧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一级好氧池进行硝化处理、沉淀池进行沉淀和第二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处理,最后将污水加入mbr反应池,污水即可达标排放,其中水解酸化处理、硝化处理、反硝化处理过程中的所采用的微生物为黄色短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施氏假单孢杆菌和短短芽孢杆菌。本发明通过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的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油田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出水水质;并且选用的两个菌种共同处理油田污水时存在协同效果,对油田污水中污染物能够有效的降解。采用sbr工艺+膜处理工艺,由于其生化反应的菌种为低温菌种,在45℃以上的废水中无法存活,导致其需要将污水泵入冷却塔冷却,工艺步骤增加,处理难度和成本也相应增加,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油田污水处理需要增加冷却塔以及处理效率低、能耗高的不足问题的耐高温假交替单胞菌及其应用以及利用其处理油田污水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假交替单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命名为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bjq-112,于2017年7月12号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no.1441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该菌种应用于mbr处理油田污水领域,能适应65℃以下的高温。

为实现本发明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利用耐高温假交替单胞菌处理油田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高于45℃低于65℃油田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部分悬浮物和油,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在生化池中接入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bjq-112,去除乳化油、溶解油,接着通过提升泵进入管式膜过滤系统去除悬浮物,最后出水。

作为优选,在生化过程中,根据污水水质情况适当补充n、p或者生物解毒剂如aeo-9或np-10一种或两种。

作为优选,预处理方法包括曝气收油、气浮收油、隔油池、除铁装置、预沉降罐或池等一种或几种组合。

作为优选,以生化池中的污水的质量百分比100%计,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bjq-112以0.5%~1%接种量接入生化池中,保持温度在55-60℃之间,ph为6.0-7.5,通气量为1:15,水力停留时间8~10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管式膜过滤系统内的管式膜为低能耗管式超滤膜,是在常规管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增强了膜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使其具有反冲洗特性,降低了错流流速(由原来的3-5m/s降低至1-2m/s)。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耐高温微生物菌群,由于高温菌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其降解性能好,代谢效率高。使得高温菌产生的酶、蛋白质或其它代谢产物在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利用高温菌降解污水还具有污泥产量少、对病原菌去除作用明显等优点,环境效益显著。并且保藏了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bjq-112,简化了油田污水的处理工艺,无需加入冷却塔进行冷却,并将其与mbr膜过滤方法结合,利用低能耗管式超滤膜,大大提高了出水效果,并且使用寿命长,能耗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从油站的污水沉降罐的来水,水温为60℃,ph为7,悬浮物128mg/l,油含量450mg/l,该来水进入溶气气浮装置水力停留20分钟,回流比20%,去除70%油和悬浮物;然后溶气气浮装置出水依靠水位重力差自流进入生化池,生化池中以生化池中的污水的质量百分比100%计,接入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bjq-112,以0.5%接种量接入生化池中,保持温度在55-60℃之间,ph为6.5-7.5,通气量为1:15,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在生化池进行分解后进一步去除水体中剩余的99%以上乳化油、溶解油;生化池出水通过提升泵进入低能耗管式膜过滤系统去除悬浮物,采用的过滤介质为纤维滤布,纤维转盘过滤系统,能够实现不停产反冲洗;出水经过滤后,油含量1.35mg/l,悬浮物1mg/l,粒径中值0.9um。

实施例2:

首先从油站的污水沉降罐的来水,水温为55℃,ph为6,悬浮物228mg/l,油含量95mg/l,依靠水位重力差自流进入生化池,生化池中以生化池中的污水的质量百分比100%计接入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bjq-112,以1.0%接种量接入生化池中,保持温度在50-55℃之间,ph为6.0-7.0,通气量为1:12,水力停留时间10小时,在生化池进行分解后进一步去除水体中剩余的96%以上乳化油、溶解油;生化池出水通过提升泵进入低能耗管式膜过滤系统去除悬浮物,采用的过滤介质为纤维滤布,纤维转盘过滤系统,能够实现不停产反冲洗;出水经过滤后,油含量3.8mg/l,悬浮物0.95mg/l,粒径中值1.0um。

上述实施例中,假使不接入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bjq-112,仅接入其他种类的耐高温菌,也可完成本发明技术方案,但效果会大大降低,导致无法达到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耐高温假交替单胞菌及其应用以及利用其处理油田污水的方法,所述菌株命名为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BJQ‑112,于2017年7月12号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GMCC No.14412,其处理油田污水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高于50℃低于65℃油田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油,然后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在生化池中接入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BJQ‑112,去除乳化油、溶解油,接着通过提升泵进入管式膜过滤系统去除悬浮物,最后出水。

技术研发人员:吴倩;杜郭君;王鹏;王玲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0
技术公布日:2018.0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