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7289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加入细菌培养物、菌丝或其他类似物的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



背景技术:

将畜禽粪便、废弃物秸秆、生活垃圾以及污泥等进行生物发酵是进行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而且经微生物发酵的物料有机质含量高,并且虫卵和病菌被清除,被普遍用于基肥施入。

现常见的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以及em菌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有发酵周期长、虫卵多、有机质含量低等缺点,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有机肥厂而言,发酵周期的增长对于厂家而言无疑会降低其经济效益,而且未经高温充分处理的物料施入土壤后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增加生产农资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成本低、可快速腐熟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一的制备:

1)称取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豆粕26~28份、米糠31~34份、鱼粉8~10份、复合菌种1~1.3份、糖蜜1~1.3份、复合微量元素0.04~0.06份、nacl0.007~0.01份、中草药0.02~0.05份和水28~31份;

2)混合液的制备:将糖蜜加入24~26份水中混匀,待糖蜜完全溶于水中后,分别加入复合微量元素、nacl和中草药,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复合菌种,得到混合液;

3)将豆粕、米糠以及鱼粉摊匀在干净地面上并混合均匀得到固体堆料,将混合液均匀喷洒至固体堆料中并不断进行翻堆;待混合液体喷洒完毕后,再喷洒剩余的水,即得到物料一;

(2)物料二的制备:

1)将秸秆置于露天环境中,越接近自然环境越好,向秸秆表面喷洒水,并翻堆,使秸秆与水充分接触;

2)堆置发酵15~30d(夏季约需15d,春、秋需30d左右,冬季不适宜),待秸秆内部温度达到48~52℃进行翻堆,并喷洒水浸湿;

3)将秸秆中心菌丝体积百分数超过90%区域的物料取出,即为物料二;

(3)耗氧菌剂发酵:

1)称取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分别称取小麦35份、玉米35份、水16~19份、物料二10~13份;

2)将小麦与玉米混合烘烤失水,烘烤完毕后添加水,使其调节至含水量至23%~28%,加入好氧菌剂原料质量的10%的物料二,通气搅拌使其进好氧发酵;

3)发酵2d(2d后即可看到菌丝出现),即得到好氧菌剂;环境温度以不低于25℃为宜;

(4)复合菌剂的制备:

1)将物料一与耗氧菌剂按照质量比为2:1进行混合,然后调节含水量至30%~35%,得到物料三,将物料三放入横卧滚动式发酵设备;罐外温度为20~35℃,每隔5h滚动搅拌一次,每次15min,同时通风加氧,待原料含水率降至16%即可出罐,得到物料四;

2)粉碎:将物料四进行粉碎,过30目筛子,过筛后物料即为本发明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

优选地,所述复合菌种包括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盐放线菌、干酪乳杆菌(l.casei)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

优选地,所述嗜盐放线菌包括玫瑰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roseum)、新加坡多态放线菌(actinopolymorphasingaporensis)和耐盐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halotoleransal-zarbanetal)。

优选地,所述中草药包括板蓝根、枸杞、人参、莲子和黄连。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是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

本发明所述生物发酵复合菌剂是以精细有机质为培养基和载体,分厌氧和好氧两步发酵而成的活菌生物制剂。厌氧发酵是以乳酸菌类和酵母菌类为菌种来发酵米糠、油粕和鱼粉等精细有机质的混合基质;然后再加入高热纤维分解菌,木质素分解担子菌、腐草霉菌(物料二中含有),进行耗氧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其中的厌氧微生物可以帮助淘汰弱高热纤维菌等耗氧分解菌的弱势菌株;剩余复壮的强势菌株,提高发酵效果。

本发明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

1、本发明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加入畜禽粪便后可快速起温,24~48h迅速升温至55℃以上,可充分分解畜禽粪便中的营养物;充分搅拌均匀后,2~3d可以消除粪便中产生的氨气、有机氮、硫化氢等臭味。

2、本发明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加入堆肥中,堆肥高温持久,能杀灭发酵物中的病菌、虫卵、杂草种子,有机质高,堆肥周期短,10~15天完全发酵。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和验证试验对本发明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物料一的制备:

1)称取原料:分别称取豆粕26kg、米糠31kg、鱼粉8kg、复合菌种1kg、糖蜜1kg、复合微量元素0.04kg、nacl0.007kg、中草药0.02kg和水28kg;

2)混合液的制备:将糖蜜加入24kg水中混匀,待糖蜜完全溶于水中后,分别加入复合微量元素、nacl和中草药,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复合菌种,得到混合液;

3)将豆粕、米糠以及鱼粉摊匀在干净地面上并混合均匀得到固体堆料,将混合液均匀喷洒至固体堆料中并不断进行翻堆;待混合液体喷洒完毕后,再喷洒剩余的水,即得到物料一;

(2)物料二的制备:

1)将秸秆置于露天环境中,越接近自然环境越好,向秸秆表面喷洒水,并翻堆,使秸秆与水充分接触;

2)堆置发酵15d(夏季),待秸秆内部温度达到48℃进行翻堆,并喷洒水浸湿;

3)将秸秆中心菌丝体积百分数超过90%区域的物料取出,即为物料二;

(3)耗氧菌剂发酵:

1)称取原料:分别称取小麦35kg、玉米35kg、水16kg、物料二10kg;

2)将小麦与玉米混合烘烤失水,烘烤完毕后添加水,使其调节至含水量至23%~28%,加入好氧菌剂原料质量的10%的物料二,通气搅拌使其进好氧发酵;

3)发酵2d(2d后即可看到菌丝出现),即得到好氧菌剂;环境温度为28℃;

(4)复合菌剂的制备:

1)将物料一与耗氧菌剂按照质量比为2:1进行混合,然后调节含水量至30%,得到物料三,将物料三放入横卧滚动式发酵设备;罐外温度为20℃,每隔5h滚动搅拌一次,每次15min,同时通风加氧,待原料含水率降至16%即可出罐,得到物料四;

2)粉碎:将物料四进行粉碎,过30目筛子,过筛后物料即为本发明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

本实施例中复合菌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盐放线菌、干酪乳杆菌(l.casei)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其中嗜盐放线菌为玫瑰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roseum)、新加坡多态放线菌(actinopolymorphasingaporensis)和耐盐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halotoleransal-zarbanetal);中草药为质量比为1:1:1:1:1的板蓝根、枸杞、人参、莲子和黄连。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物料一的制备:

1)称取原料:分别称取豆粕28kg、米糠34kg、鱼粉10kg、复合菌种1.3kg、糖蜜1.3kg、复合微量元素0.06kg、nacl0.01kg、中草药0.05kg和水31kg;

2)混合液的制备:将糖蜜加入26kg水中混匀,待糖蜜完全溶于水中后,分别加入复合微量元素、nacl和中草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复合菌种,得到混合液;

3)将豆粕、米糠以及鱼粉混合均匀得到固体堆料,将混合液均匀喷洒至固体堆料中并不断进行翻堆;待混合液体喷洒完毕后,再喷洒剩余的水,即得到物料一;

(2)物料二的制备:

1)将秸秆置于露天环境中,向秸秆表面喷洒水,并翻堆,使秸秆与水充分接触;

2)堆置发酵30d(春季),待秸秆内部温度达到52℃进行翻堆,并喷洒水浸湿;

3)将秸秆中心菌丝体积百分数超过90%区域的物料取出,即为物料二;

(3)耗氧菌剂发酵:

1)称取原料:称取小麦35kg、玉米35kg、水19kg、物料二13kg;

2)将小麦与玉米混合烘烤失水,烘烤完毕后添加水,使其调节至含水量至28%,加入好氧菌剂原料质量的10%的物料二,通气搅拌使其进好氧发酵;

3)发酵2d(2d后即可看到菌丝出现),即得到好氧菌剂;

(4)复合菌剂的制备:

1)将物料一与耗氧菌剂按照质量比为2:1进行混合,然后调节含水量至35%,得到物料三,将物料三放入横卧滚动式发酵设备;罐外温度为35℃,每隔5h滚动搅拌一次,每次15min,同时通风加氧,待原料含水率降至16%即得到物料四;

2)粉碎:将物料四进行粉碎,过30目筛子,过筛后物料即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

本实施例中复合菌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盐放线菌、干酪乳杆菌(l.casei)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其中嗜盐放线菌为玫瑰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roseum)、新加坡多态放线菌(actinopolymorphasingaporensis)和耐盐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halotoleransal-zarbanetal);中草药为质量比为1:1:1:1:1的板蓝根、枸杞、人参、莲子和黄连。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物料一的制备:

1)称取原料:分别称取豆粕27kg、米糠32.5kg、鱼粉9kg、复合菌种1.2kg、糖蜜1.2kg、复合微量元素0.05kg、nacl0.009kg、中草药0.03kg和水30kg;

2)混合液的制备:将糖蜜加入25kg水中混匀,待糖蜜完全溶于水中后,分别加入复合微量元素、nacl和中草药,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复合菌种,得到混合液;

3)将豆粕、米糠以及鱼粉混合均匀得到固体堆料,将混合液均匀喷洒至固体堆料中并不断进行翻堆;待混合液体喷洒完毕后,再喷洒剩余的水,即得到物料一;

(2)物料二的制备:

1)将秸秆置于露天环境中,向秸秆表面喷洒水,并翻堆,使秸秆与水充分接触;

2)堆置发酵22d(秋季),待秸秆内部温度达到50℃进行翻堆,并喷洒水浸湿;

3)将秸秆中心菌丝体积百分数超过90%区域的物料取出,即为物料二;

(3)耗氧菌剂发酵:

1)称取原料:分别称取小麦35kg、玉米35kg、水17.5kg、物料二11.5kg;

2)将小麦与玉米混合烘烤失水,烘烤完毕后添加水,使其调节至含水量至25%,加入好氧菌剂原料质量的10%的物料二,通气搅拌使其进好氧发酵;

3)发酵2d(2d后即可看到菌丝出现),即得到好氧菌剂;

(4)复合菌剂的制备:

1)将物料一与耗氧菌剂按照质量比为2:1进行混合,然后调节含水量至32%,得到物料三,将物料三放入横卧滚动式发酵设备;罐外温度为28℃,每隔5h滚动搅拌一次,每次15min,同时通风加氧,待原料含水率降至16%即得到物料四;

2)粉碎:将物料四进行粉碎,过30目筛子,过筛后物料即为本实施例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

本实施例中复合菌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嗜盐放线菌、干酪乳杆菌(l.casei)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其中嗜盐放线菌为玫瑰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roseum)、新加坡多态放线菌(actinopolymorphasingaporensis)和耐盐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halotoleransal-zarbanetal);中草药为质量比为1:1:1:1:1的板蓝根、枸杞、人参、莲子和黄连。

验证试验

采用上述实施例1-3中制备得到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加入畜禽粪便后可快速起温,24~48h迅速升温至55℃以上,可充分分解畜禽粪便中的营养物;充分搅拌均匀后,2~3d可以消除粪便中产生的氨气、有机氮、硫化氢等臭味。

采用上述实施例1-3中制备得到的用于堆肥处理的生物发酵复合菌剂加入堆肥中,堆肥高温持久,能杀灭发酵物中的病菌、虫卵、杂草种子,有机质高,堆肥周期短,10~15天完全发酵。

2016年8月份,在昌平苹果园发酵200方牛粪,添加15%的辅料,并按照1kg/吨的量加入该制剂,42h后堆料温度上升至56℃,基本无臭味,54h后温度上升至70℃。115h后翻堆1次,温度下降至65℃,120h温度再次上升至70℃,160h、230h时分别再次翻堆。240h温度开始下降并进行翻堆散热,253h温度下降至43℃,260h下降至38℃,堆放在空旷区成品备用。

2016年11月,在北京植物园发酵5方树枝草屑,按照1kg/方的规格添加该制剂,36h温度即上升至65℃,翻堆3次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25h后制得发酵成品。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