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3938发布日期:2018-07-04 02:05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装置,尤其涉及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缩甲醛主要用作建材的粘接增强剂,耐潮、耐霉菌,防老化。也可以用于粘贴墙纸、墙布、瓷砖、地砖,墙面和地坪的刷浆、喷浆和装饰的胶料,用于胶接纸张、纤维制品、印刷装订、翻砂等。现有的生产装置大多比较复杂,聚乙烯醇缩甲醛作为胶黏剂,其生产装置优劣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副产物含量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储罐(f101)、储罐(f102)、原料泵(j101)、原料泵(j102)、原料泵(j103)、反应釜(d101)、冷凝器(c101)、储罐(f103),其中,储罐(f101)用于储存氢氧化钠溶液,储罐(f102)用于储存盐酸,储罐(f103)用于储存甲醛,其中,储罐(f102)筒体直径800-900mm,原料泵(j103)进水口直径260-280mm,冷凝器(c101)换热管管径0.013-0.014m。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生产流程为:将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15%溶液,储存在f102备用。将水加入带夹套的容积1000升的反应釜d101中,加热至60-65℃,在搅拌下加入聚乙烯醇,升温至80-83℃,保温至全部溶解。向夹套内注入冷水使釜内液体降温至70-75℃,在搅拌下,以细流方式加入盐酸。继续搅拌40-50min,加入甲醛,保持82-86℃,反应80-100min。加入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即得产品。本发明优点在于:减少了反应中间环节,降低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附图说明图1是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储罐(f101)、储罐(f102)、原料泵(j101)、原料泵(j102)、原料泵(j103)、反应釜(d101)、冷凝器(c101)、储罐(f1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例1:生产原料与用量聚乙烯醇2099或2088型300氢氧化钠工业级适量甲醛工业级,35%水溶液800水自来水2800盐酸工业级,30%适量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储罐(f101)、储罐(f102)、原料泵(j101)、原料泵(j102)、原料泵(j103)、反应釜(d101)、冷凝器(c101)、储罐(f103),其中,储罐(f101)用于储存氢氧化钠溶液,储罐(f102)用于储存盐酸,储罐(f103)用于储存甲醛,其中,储罐(f102)筒体直径800mm,原料泵(j103)进水口直径260mm,冷凝器(c101)换热管管径0.013m。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生产流程为:将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15%溶液,储存在f102备用。将水加入带夹套的容积1000升的反应釜d101中,加热至60℃,在搅拌下加入聚乙烯醇,升温至80℃,保温至全部溶解。向夹套内注入冷水使釜内液体降温至70℃,在搅拌下,以细流方式加入盐酸。继续搅拌40min,加入甲醛,保持82℃,反应80min。加入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即得产品。产品质量外观透明状微白色黏稠液体ph值7.2固含量13%游离甲醛含量≤2.2%黏度(20℃)3200mpa·s缩甲醛含量9%粘接强度(木材-木材)1.4mpa实例2:生产原料与用量聚乙烯醇2099或2088型310氢氧化钠工业级适量甲醛工业级,35%水溶液830水自来水3000盐酸工业级,30%适量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储罐(f101)、储罐(f102)、原料泵(j101)、原料泵(j102)、原料泵(j103)、反应釜(d101)、冷凝器(c101)、储罐(f103),其中,储罐(f101)用于储存氢氧化钠溶液,储罐(f102)用于储存盐酸,储罐(f103)用于储存甲醛,其中,储罐(f102)筒体直径900mm,原料泵(j103)进水口直径280mm,冷凝器(c101)换热管管径0.014m。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生产装置,生产流程为:将氢氧化钠加水配置成15%溶液,储存在f102备用。将水加入带夹套的容积1000升的反应釜d101中,加热至65℃,在搅拌下加入聚乙烯醇,升温至83℃,保温至全部溶解。向夹套内注入冷水使釜内液体降温至75℃,在搅拌下,以细流方式加入盐酸。继续搅拌50min,加入甲醛,保持86℃,反应100min。加入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即得产品。产品质量外观透明状微白色黏稠液体ph值7.5固含量15%游离甲醛含量≤2.4%黏度(20℃)3600mpa·s缩甲醛含量10%粘接强度(木材-木材)1.7mpa以上实施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