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3932发布日期:2018-07-04 02:0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装置,尤其涉及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属非硅型抗泡剂,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在轻、重质油品中均有良好的抗泡性,对油品空气释放性的不利影响比硅油抗泡剂小,适于以轻质油料为基础油而调和的液压油、透平油、机床用油和齿轮油。现有的生产装置大多比较复杂,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作为抗泡剂,其生产装置优劣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副产物含量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反应釜(d101)、储罐(f101~f104)、泵(j101~j104),其中,泵(j101)分别与储罐(f101)、反应釜(d101)相连接,泵(j104)分别与储罐(f104)、反应釜(d101)相连接,其中,反应釜(d101)夹套容量770-800l,储罐(f102)筒体直径1200-1250mm,泵(j103)进水口直径230-240mm。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生产流程为:在已装有甲苯的反应釜d101内依次加入引发剂、丙烯酸乙酯、乙烯酸-2-乙基己酯和乙烯基正丁醚三种单体,升温至70~76℃,搅拌下三种单体经过无规则共聚反应1-2h,然后降温至10-16℃,即得成品。本发明优点在于:减少了反应中间环节,降低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收率。附图说明图1是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反应釜(d101)、储罐(f101~f104)、泵(j101~j1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例1:生产原料与用量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反应釜(d101)、储罐(f101~f104)、泵(j101~j104),其中,泵(j101)分别与储罐(f101)、反应釜(d101)相连接,泵(j104)分别与储罐(f104)、反应釜(d101)相连接,其中,反应釜(d101)夹套容量770l,储罐(f102)筒体直径1200mm,泵(j103)进水口直径230mm。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生产流程为:在已装有甲苯的反应釜d101内依次加入引发剂、丙烯酸乙酯、乙烯酸-2-乙基己酯和乙烯基正丁醚三种单体,升温至70℃,搅拌下三种单体经过无规则共聚反应1h,然后降温至10℃,即得成品。产品质量外观淡黄色透明黏性液体相对分子质量>5200密度(20℃)≥0.92g/cm3溶剂含量(%)≤46运动黏度(20℃)≥410mm2/s实例2:生产原料与用量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反应釜(d101)、储罐(f101~f104)、泵(j101~j104),其中,泵(j101)分别与储罐(f101)、反应釜(d101)相连接,泵(j104)分别与储罐(f104)、反应釜(d101)相连接,其中,反应釜(d101)夹套容量800l,储罐(f102)筒体直径1250mm,泵(j103)进水口直径240mm。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的生产装置,生产流程为:在已装有甲苯的反应釜d101内依次加入引发剂、丙烯酸乙酯、乙烯酸-2-乙基己酯和乙烯基正丁醚三种单体,升温至76℃,搅拌下三种单体经过无规则共聚反应2h,然后降温至16℃,即得成品。产品质量外观淡黄色透明黏性液体相对分子质量>5300密度(20℃)≥0.93g/cm3溶剂含量(%)≤48运动黏度(20℃)≥420mm2/s以上实施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