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阿维菌素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72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产品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阿维菌素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阿维菌素是由阿佛曼链霉菌发酵生产的一组由十六元大环内酯与一个二齐墩果糖所构成的一类杀虫抗生素,其在防治农业病虫害和畜牧业寄生虫病中有独特效果,其衍生物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产品是更安全、更高效、杀虫谱更广的新型杀虫剂,极大的拓宽了阿维菌素使用范围,在市场中表现出逐步替代阿维菌素的趋势。但由于各厂家在精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波动,生产出的阿维菌素精粉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对后续衍生物合成造成较大的影响。如何改进阿维菌素的精制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是各厂家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阿维菌素的平均发酵水平在4000ug/ml左右,就此粗略计算,每生产1吨阿维菌素(Avm)约产生250吨的发酵废水,那么年产1000吨Avm的发酵废水产生量达25万吨。国内现阶段这些废水大都不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有的通过厌氧/耗氧或二级耗氧略加处理后排放。这样势必造成对环境的影响,甚至于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阿维菌素提取的问题,提供一种阿维菌素的制备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阿维菌素的制备装置,包括过滤装置、萃取装置和蒸发结晶装置;所述萃取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萃取装置的第二出液口与所述蒸发结晶装置的第三进料口连接;所述萃取装置包括搅拌装置、萃取筒、第一电磁线圈、第一温控器和过滤网;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萃取筒内;所述第一电磁线圈规则缠绕在所述萃取筒的外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所述第一温控器电连接;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萃取筒的底端;在所述萃取筒的内壁还设有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温控器电连接;在所述萃取筒的顶端还设有第一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通过在萃取筒外周设置第一电磁线圈,以及设置搅拌装置,使萃取剂与菌丝充分混合,提高萃取效率,另外在萃取过程中进行加热处理,能很大程度的节省萃取时间,同时萃取剂在加热过程中带走菌丝中的水分,从而不需要另外设置闪蒸干燥机除水,保护环境并节省了大量的电能和蒸汽的消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萃取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外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量散失,节约电能。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多个不同长度的搅拌臂;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萃取筒顶端的中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萃取筒内;所述的多个搅拌臂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搅拌装置,加快萃取剂与菌丝的混合,提高萃取效率,节约时间。

进一步:所述搅拌电机为变频电机。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改变搅拌电机的转动频率,从而使物料更充分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液压泵、活塞、第一进料口、过滤筒和超滤膜;所述液压泵设置在所述过滤筒的顶端;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过滤筒内、并与所述过滤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活塞与所述液压泵固定连接;所述超滤膜倾斜设置在所述过滤筒的底端;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过滤筒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超滤膜下游处的所述过滤筒上;在所述过滤筒的底端还设有第一出液口。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压泵压缩过滤筒内的空气,增大压力,有效分离菌丝和发酵液,提高过滤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废液收集装置;所述废液收集装置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过滤后的发酵废液进行统一收集处理,进行相关净化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一冷凝收集装置;所述第一冷凝收集装置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凝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冷凝收集装置的气管上;所述第一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凝管设置在所述气管的外周;所述冷却水入口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的底端;所述冷却水出口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的顶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冷凝装置对萃取筒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第一冷凝收集装置对冷凝液进行收集,方便回收再利用,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蒸发结晶装置包括第二温控器、第二电磁线圈、蒸发结晶筒、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电磁线圈规则缠绕在所述蒸发结晶筒的外周;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蒸发结晶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蒸发结晶筒的顶端;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二温控器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电磁线圈对蒸发结晶筒进行加热,热量分布均匀,同时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蒸发结晶筒内的温度,通过第二温控器可根据需要调整蒸发结晶筒内的温度,加快蒸发结晶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蒸发结晶装置还包括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外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量散失,节约电能。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收集装置;所述第二冷凝收集装置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冷凝收集装置的气管上。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冷凝装置用于对蒸发结晶筒内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第二冷凝收集装置用于对冷凝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阿维菌素的制备装置,其包括过滤装置1、萃取装置2和蒸发结晶装置8;所述萃取装置2的第二进料口21与所述过滤装置1的第一出料口17连接,所述萃取装置2的第二出液口29与所述蒸发结晶装置8的第三进料口81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液压泵11、活塞12、第一进料口13、过滤筒14和超滤膜15;所述液压泵11设置在所述过滤筒14的顶端;所述活塞12设置在所述过滤筒14内、并与所述过滤筒14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活塞12与所述液压泵11固定连接;所述超滤膜15倾斜设置在所述过滤筒14的底端;所述第一进料口13设置在所述过滤筒14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料口17设置在所述超滤膜15下游处的所述过滤筒14上;在所述过滤筒14的底端还设有第一出液口16。

还包括废液收集装置9;所述废液收集装置9与所述第一出液口16连接。

具体的,将阿维菌素发酵液通过第一进料口13加入过滤筒14中,通过液压泵11推动活塞12,压缩过滤筒14内的空气,将发酵废液通过第一出液口16排出到废液收集装置9中,进行回收处理,过滤完成后,将得到湿菌丝体通过第一出料口17加入到萃取装置2中,进行萃取工序。

所述萃取装置2包括搅拌装置3、萃取筒27、第一电磁线圈24、第一温控器25和过滤网28;所述搅拌装置3设置在所述萃取筒27内;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4规则缠绕在所述萃取筒27的外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4与所述第一温控器25电连接;所述过滤网28设置在所述萃取筒27的底端;在所述萃取筒27的内壁还设有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2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萃取筒27的内壁的不同位置,以便测量萃取筒27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所述的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3均与所述第一温控器25电连接。在所述萃取筒27内加入的萃取剂为甲苯。

在所述萃取筒27的顶端还设有第一出气口22;第二进料口21设置在所述萃取筒27的顶端;第二出液口29设置在所述萃取筒27的底端,并倾斜设置,方便排出过滤液。在所述萃取筒27的侧面偏下的位置还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倾斜设置。

所述萃取装置2还包括第一保温层26;所述第一保温层26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24的外周,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节省能源。所述萃取装置2还设有真空泵,用于吸出萃取筒27内的空气,使萃取筒27内为真空环境。

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和多个不同长度的搅拌臂33;所述搅拌电机31设置在所述萃取筒27顶端的中部;所述搅拌轴32的一端与所述搅拌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3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萃取筒27内;所述的多个搅拌臂33间隔设置在所述搅拌轴32上,且所述的多个搅拌臂33的长度不相同,方便将物料搅拌均匀,充分混合。所述搅拌电机31为变频电机,可根据需要调整搅拌电机31的频率,提高搅拌混合效率。

还包括第一冷凝装置4和第一冷凝收集装置5;所述第一冷凝收集装置5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口22连接;所述第一冷凝装置4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冷凝收集装置5的气管上;所述第一冷凝装置4包括冷凝管42、冷却水入口43和冷却水出口41;所述冷凝管42设置在所述气管的外周;所述冷却水入口43设置在所述冷凝管42的底端;所述冷却水出口41设置在所述冷凝管42的顶端。

具体的,过滤得到的湿菌丝体通过第二进料口21进入到萃取筒27内,并通过第二进料口21加入萃取剂甲苯,通过真空泵将萃取筒27内的空气吸出,构造真空环境;启动搅拌电机31,使甲苯与湿菌丝体充分混合;通过第一电磁线圈24对萃取筒27进行升温,同时通过第一温控器25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3控制萃取筒27内的温度,将温度控制在甲苯在真空条件下沸腾的温度94℃,保持30分钟。

在加热萃取的过程中,萃取筒27内的蒸汽通过第一出气口22排出到气管中,通过第一冷凝装置4冷凝进入第一冷凝收集装置5中,此时的冷凝液为甲苯与水的混合物,甲苯不溶于水,在第一冷凝收集装置5中分层,将上层的甲苯回收再利用。

将萃取筒27内的甲苯与菌丝体的混合溶液降温至常温,打开第二出液口29,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滤液进入蒸发结晶装置8中,过滤完成后,关闭第二出液口29,向萃取筒27内加入甲苯,重复上述萃取过滤的工序,直至第一冷凝收集装置5中收集的全为甲苯。

所述蒸发结晶装置8包括第二温控器82、第二电磁线圈83、蒸发结晶筒84、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7和第二出气口88;所述第二电磁线圈83规则缠绕在所述蒸发结晶筒84的外周;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7设置在所述蒸发结晶筒84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87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蒸发结晶筒84的内壁的不同位置,以便测量蒸发结晶筒84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所述第二出气口88设置在所述蒸发结晶筒84的顶端;所述第二电磁线圈83、所述的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7分别与所述第二温控器82电连接。第三进料口81设置在所述蒸发结晶筒84的顶端;在所述蒸发结晶筒84的底端还设有第三出料口85。

所述蒸发结晶装置8还包括第二保温层86;所述第二保温层86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磁线圈83的外周,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节省能源。

还包括第二冷凝装置6和第二冷凝收集装置7;所述第二冷凝收集装置7通过气管与所述第二出气口88连接;所述第二冷凝装置6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冷凝收集装置7的气管上。所述第二冷凝装置6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冷凝装置4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还包括混合装置;在混合装置的顶端设有第四进料口,在混合装置的底端设有第四出料口,在混合装置内还设有与搅拌装置3结构相同的第二搅拌装置,用于搅拌混合;为了延长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混合装置的内壁上涂覆有聚乙烯防腐层。

具体的,通过萃取过滤得到的甲苯萃取滤液收集在蒸发结晶筒84内,通过第二电磁线圈83对蒸发结晶筒84进行加热处理,使滤液浓缩得到膏状物半成品,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甲苯蒸汽通过第二冷凝装置6和第二冷凝收集装置7冷凝回收,以备下次使用;通过第二温控器82改变蒸发结晶筒84内的温度,进行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析出的结晶体通过第三出料口85进入混合装置中,与混合装置内的其他辅料一起搅拌混合,制备出阿维菌素成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