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发酵缸泵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00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醋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醋发酵缸泵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食醋是用各种酵后产生的酸味调味剂,是弱电解质。酿醋主要采用大米或者高粱作为原料,采用合适的酵使含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的液体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再受某种细菌的作用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醋酸和水。

食醋的生产工艺中,发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为了保证发酵质量,需要人工定时对发酵缸内的物料进行翻动搅拌,同时补充氧气,使得发酵的生化反应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人工搅拌的劳动强度很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无法保证搅拌质量。但传统的利用搅拌杆进行的机械搅拌不能使发酵所得的食醋风味较人工搅拌会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醋发酵缸泵搅拌装置,可极大的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搅拌质量,同时也保证了发酵缸内的发酵质量。

一种食醋发酵缸泵搅拌装置,包括发酵缸和过渡缸,所述发酵缸的下部与所述过渡缸的上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输出管道上设置有输出球阀;所述发酵缸的上部与过渡缸的顶部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发酵缸的顶部安装有进料管道;所述过渡缸的顶部设有进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输出球阀,使发酵缸内的液体经输出管道流至过渡缸内;空气经进气管道进入过渡缸内,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过渡缸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再通过泵的作用,使得过渡缸内的液体经循环管道流入发酵缸中;从而实现发酵缸中液体的泵搅拌,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发酵缸内的氧气进行了补充,保证了发酵缸内的发酵质量,发酵所制得醋成品能够与人工制醋的口感媲美。

优选地,所述过渡缸的顶部设有出气孔,避免了过渡缸内部出现气压影响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出气孔上配设有活动的孔盖,可避免一些灰尘或杂物落入其中,对过渡缸内的液体带来污染。

优选地,所述进料管道上设有进料球阀,可有效地控制来料的添加,以及添料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进气球阀,可以控制空气的进入量和进气速度。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道靠发酵缸的一端设有循环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发酵缸中液体的泵搅拌,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发酵缸内的氧气进行了补充,保证了发酵缸内的发酵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食醋发酵缸泵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发酵缸,11-输出管道,12-输出球阀,13-进料管道,14-进料球阀,2-过渡缸,21-进气管道,22-进气球阀,23-出气孔,24-孔盖,3-循环管道,31-循环球阀,32-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醋发酵缸泵搅拌装置,包括发酵缸1和过渡缸2,发酵缸1的下部与过渡缸2的上部通过输出管道11连接,输出管道11上设置有输出球阀12。发酵缸1的上部与过渡缸2的顶部通过循环管道3连接,循环管道3上设置有循环泵32,循环管道3靠发酵缸1的一端设有循环球阀31。发酵缸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管道13,进料管道13上设有进料球阀14,可有效地控制来料的添加,以及添料的速度。过渡缸2的顶部设有进气管道21,进气管道21上设有进气球阀22,可以控制空气的进入量和进气速度。过渡缸2的顶部设有出气孔23,避免了过渡缸2内部出现气压,从而影响正常工作;出气孔23上配设有活动的孔盖24,可避免一些灰尘或杂物落入其中,对过渡缸2内的液体带来污染。

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输出球阀12,使发酵缸1内的液体经输出管道11流至过渡缸2内;空气经进气管道21进入过渡缸2内,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与过渡缸2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再通过循环泵32的作用,使得过渡缸2内的液体经循环管道3流入发酵缸1中;从而实现发酵缸1中液体的泵搅拌,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发酵缸1内的氧气进行了补充,保证了发酵缸1内的发酵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