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98073发布日期:2018-10-02 19:4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属于淀粉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它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储藏形式。淀粉在餐饮业中又称芡粉,通式是(c6h10o5)n,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化学式是c12h22o11,完全水解后得到单糖(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α-1,6-糖苷键。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这并非是淀粉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reaction),产生相互作用(interaction),而是淀粉螺旋中央空穴恰能容下碘分子,通过范德华力,两者形成一种蓝黑色络合物。实验证明,单独的碘分子不能使淀粉变蓝,实际上使淀粉变蓝的是碘分子离子(i3)。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较高。淀粉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高聚体。淀粉除食用外,工业上用于制糊精、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等,也用于调制印花浆、纺织品的上浆、纸张的上胶、药物片剂的压制等。可由玉米、甘薯、野生橡子和葛根等含淀粉的物质中提取而得。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食品保质和保鲜及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检测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纳米食品相继问世。1995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g,fao),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nternationallifescienceinstitute,ilsi)从营养科学的角度正式对纳米食品进行讨研并制定了纳米食品制造准则。我国在1995年开始将纳米材料添加到传统原料中,对食品功能进行改进,有的已获得中试研究成果,总体研究水平出国际前列。

现有的纳米淀粉种类还比较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大米淀粉:将大米用碱液浸泡24h,去掉浸泡液,再加入新的碱液磨碎,再浸泡24h,过筛后离心分离,进行多次洗涤,得到大米淀粉;

2)制备纳米大米淀粉:将淀粉搅拌分散在水中,80-100摄氏度搅拌0.5-1h,等溶液转为透明,然后加入戊二醇水溶液,继续搅拌,得到淀粉糊状溶液。

本发明的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大米淀粉,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吸湿性能好,溶液度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大米淀粉:将大米用碱液浸泡24h,去掉浸泡液,再加入新的碱液磨碎,再浸泡24h,过筛后离心分离,进行多次洗涤,得到大米淀粉;

2)制备纳米大米淀粉:将淀粉搅拌分散在水中,80摄氏度搅拌1h,等溶液转为透明,然后加入戊二醇水溶液,继续搅拌,得到淀粉糊状溶液。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大米淀粉:将大米用碱液浸泡24h,去掉浸泡液,再加入新的碱液磨碎,再浸泡24h,过筛后离心分离,进行多次洗涤,得到大米淀粉;

2)制备纳米大米淀粉:将淀粉搅拌分散在水中,100摄氏度搅拌0.5h,等溶液转为透明,然后加入戊二醇水溶液,继续搅拌,得到淀粉糊状溶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大米淀粉:将大米用碱液浸泡24h,去掉浸泡液,再加入新的碱液磨碎,再浸泡24h,过筛后离心分离,进行多次洗涤,得到大米淀粉;2)制备纳米大米淀粉:将淀粉搅拌分散在水中,80‑100摄氏度搅拌0.5‑1h,等溶液转为透明,然后加入戊二醇水溶液,继续搅拌,得到淀粉糊状溶液。本发明的纳米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大米淀粉,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吸湿性能好,溶液度好。

技术研发人员:缪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通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14
技术公布日:2018.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