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稀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1140发布日期:2020-03-17 15:3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稀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脂稀释系统。



背景技术:

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饱和聚酯树脂在生产时,需先将反应物料投入反应釜中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完成后将产物投入稀释釜中进行稀释,最后经过过滤得到最终成品。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193940公开了一种树脂稀释釜及其树脂生产系统,包括稀释釜体、搅拌电机和搅拌桨,搅拌电机设在稀释釜体顶端外壁上,搅拌桨设在稀释釜体内部并由搅拌电机驱动,稀释釜体底端设有出料口、顶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通过进料管道与反应釜相连通,还包括稀释剂投放管道和乳化设备,乳化设备上设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及用于投放包括触变剂的树脂助剂的投料入口,投料入口设在乳化设备顶部并在其上适配安装有卡扣盖;流体入口设在乳化设备底端并通过入口管道与稀释釜体相连通,流体出口设在乳化设备侧壁顶端并通过出口管道与稀释釜体相连通,流体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出料口的水平高度。该技术方案中稀释釜体在稀释树脂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溶剂,溶剂使用完后直接作为废液排出,造成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稀释系统浪费较多溶剂的问题,提供一种树脂稀释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并且除去树脂中混合的杂质,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稀释系统,包括稀释釜、反应釜、过滤器和分离罐,所述反应釜的出口与稀释釜的顶部连通,所述稀释釜的出口与过滤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分离罐的底部连通,所述稀释釜与分离罐之间设有第一冷凝器,所述分离罐的顶部与第一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稀释釜的顶部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树脂稀释系统中依次设置反应釜、稀释釜、过滤器和分离罐,反应完成后,向反应釜中不断通入溶剂,树脂和溶剂进入稀释釜中进行稀释,稀释完成后经过过滤器,过滤器将树脂截流,溶剂和树脂聚合副反应产生的杂质通过过滤器的出口流出,然后进入分离罐中对溶剂和杂质进行分离,利用溶剂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热水通入分离罐的夹层中对分离罐进行加热,溶剂相较与杂质沸点低,从而将溶剂蒸发,蒸发后的溶剂进入第一冷凝器中进行充分冷凝为液体,然后回流到稀释釜中对树脂进行回流稀释,节省大量的溶剂,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回流稀释的溶剂由于经过除杂处理,得到的溶剂较为纯净,不会对稀释釜中的树脂造成进一步的污染,过滤完成后,从稀释釜中回流产生的溶剂较为纯净,可以直接回收再次使用,不用进行除杂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稀释釜的顶部设有冷凝进口和冷凝出口,所述稀释釜的上方设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与冷凝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冷凝进口相连通。

稀释釜中的溶剂会有部分挥发,通过第二冷凝器对挥发性的溶剂进行回流处理,从而减少稀释釜中溶剂的用量,降低原料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稀释釜的出口与过滤器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成品输送泵。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下方设有废料桶,所述废料桶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

树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参数对反应尤其重要,微小参数的变动就会导致树脂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偶尔会出现树脂次品,当检测到参数控制不当出现次品后,及时将树脂和溶剂通入废料桶中,终止过滤器过滤流程。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分离罐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溶剂输送泵。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上方设有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三冷凝器的进口与过滤器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三管道连通。

过滤器在过滤过程中部分溶剂挥发,通过第三冷凝器将挥发的溶剂冷凝成液体后通入第三管道中进入分离罐,提高溶剂的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分离罐下方设有废液收集桶,所述废液收集桶与分离罐的底部连通。

稀释过滤完成后,分离罐中残留有杂质液体,将杂质液体通入废料桶中进行收集,防止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稀释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可以循环使用,减少溶剂的用量;(2)回流稀释的溶剂由于经过除杂处理,得到的溶剂较为纯净,不会对稀释釜中的树脂造成进一步的污染,过滤完成后,从稀释釜中回流产生的溶剂较为纯净,可以直接回收再次使用,不用进行除杂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稀释釜1、反应釜2、过滤器3、分离罐4、第一冷凝器5、冷凝进口11、冷凝出口12、第二冷凝器6、第一管道71、成品输送泵72、废料桶8、第二管道73、第三管道74、溶剂输送泵75、第三冷凝器9、废液收集桶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树脂稀释系统,包括稀释釜1、反应釜2、过滤器3和分离罐4,所述反应釜的出口与稀释釜的顶部连通,所述稀释釜的出口与过滤器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7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成品输送泵72,所述反应釜下方设有废料桶8,所述废料桶通过第二管道73与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稀释釜的顶部设有冷凝进口11和冷凝出口12,所述稀释釜的上方设有第二冷凝器6,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口与冷凝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冷凝进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口与分离罐的底部通过第三管道74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溶剂输送泵75,所述分离罐下方设有废液收集桶41,所述废液收集桶与分离罐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器上方设有第三冷凝器9,所述第三冷凝器的进口与过滤器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稀释釜与分离罐之间设有第一冷凝器5,所述分离罐的顶部与第一冷凝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稀释釜的顶部与第一冷凝器的出口连通。

工作原理:单体原料在反应釜中完成聚合反应后形成树脂,然后向反应釜中不断通入溶剂,树脂和溶剂进入稀释釜中进行稀释,稀释完成后经过过滤器,过滤器将树脂截流,溶剂和树脂聚合副反应产生的杂质通过过滤器的出口流出,然后进入分离罐中对溶剂和杂质进行分离,利用溶剂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热水通入分离罐的夹层中对分离罐进行加热,溶剂相较与杂质沸点低,从而将溶剂蒸发,蒸发后的溶剂进入第一冷凝器中进行充分冷凝为液体,然后回流到稀释釜中对树脂进行回流稀释,节省大量的溶剂,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回流稀释的溶剂由于经过除杂处理,得到的溶剂较为纯净,不会对稀释釜中的树脂造成进一步的污染,过滤完成后,从稀释釜中回流产生的溶剂较为纯净,可以直接回收再次使用,不用进行除杂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