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体化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3327发布日期:2020-05-29 13: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配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化合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配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中间体1的制备: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咔唑与4-溴苯甲醛发生buchwald-hartwig反应,得到中间体1;

s2.中间体2的制备:将中间体1、对氰基苯乙酮和无机碱混溶于醇类有机溶剂中反应,然后再加入氨水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分离产物,得到中间体2;

s3.目标化合物的制备:将溶有中间体2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加入叠氮化钠水溶液中,然后在120~150℃及搅拌条件下,回流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分离产物,得到式(ⅰ)所示目标化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配体化合物在制备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中的应用。

4.一种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分子式为c37h32cdn10o4,为单斜晶系,所属单斜晶系的空间群为c2/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以式(ⅰ)化合物为配体,与氯化镉经过自组装形成。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ⅰ)化合物和氯化镉混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醇水溶液中,在80~100℃条件下密封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分离产物,得到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化合物和氯化镉的质量比为5~10: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化合物和氯化镉的质量比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醇与水的质量比为1:0.5~2:0.5~2。

10.权利要求1所述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在制备发光器件、防伪材料和/或氧气传感器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体化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配体化合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以其为配体,与氯化镉经过自组装形成一种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其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长的室温磷光寿命,具有发射强度大、发光性能稳定的优点;并且在真空条件下,关掉激发光源后仍有长时间的持续发光。所述LIFM‑ZCY‑1不含水银,无毒性、不挥发,且容易回收利用,具有环境友好性;所述复合物可以通过室温磷光特性用于防伪,同时展现出与氧气含量负相关的光学性质,可制备成为发光器件、防伪材料和/或氧气传感器进行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潘梅;朱诚逸;王政;扶鹏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