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肉桂酸双酚a双酯光控取向膜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68363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温肉桂酸双酚a双酯光控取向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的光控取向技术领域,涉及光控取向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溶解肉桂酸双酚A双酯,配成单体预聚物胶体溶液。这种胶体溶液涂膜后,可不经过溶剂挥发的常规热处理过程,获得完全室温的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液晶器件(LCD)中液晶分子排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器件的质量,而传统上用绒布轮摩擦高分子膜表面制备取向膜,进行液晶分子排列的方法虽然简便,但摩擦会引进灰尘和静电荷,能对薄膜晶体管(TFT)阵列造成伤害,甚至击穿,导致成品率降低。因此接触性的摩擦技术与TFT-LCD生产工艺是不相匹配的。此外,因为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产业上一般使用摩擦处理的聚酰亚胺作为取向膜,但形成聚酰亚胺时200℃的高温亚胺化过程,同样对TFT驱动电路造成伤害。光控取向膜工艺与传统的聚酰亚胺膜工艺相比,省去了高温亚胺化过程,同时光控取向是非接触性取向方法,没有静电与摩擦染尘的问题。
光控取向的思想最早提出于1991年,到1996年M.Schadt用线偏振紫外光照射高分子膜,使其发生定向光交联反应,表面产生各向异性,来诱导液晶分子均匀排列。光控取向是最有希望替代摩擦取向的方法,而且能够掩膜制作取向各异的多畴像元,解决液晶显示器视角狭窄的问题,为开阔液晶光电器件市场提供途径。
目前各国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光控取向材料的探索研究,对肉桂酸、香豆素、偶氮类分子、光敏聚酰胺酸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这些材料都是大分子预聚物,普遍存在着位阻高、光交联效率低、取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今年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双端具有碳碳双键单体的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CN 1367404A,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和“一种双端光敏单体的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CN 1367403A,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两项专利申请。这两项专利申请,所用单体两端带有光敏性基团,为解决光交联效率问题提供了途径。但这些小分子预聚物涂膜后,仍存在着传统的溶剂挥发热处理问题,通常这一温度约100℃,仍对液晶器件中的TFT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预聚物在涂膜后挥发溶剂的高温处理过程,本发明选择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配制肉桂酸双酚A双酯预聚物溶液,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室温的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
本发明选择了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即保证室温下的挥发性,又保证很好的溶解性。在室温下将肉桂酸双酚A双酯溶解在混合溶剂中,配成预聚物胶体溶液。将预聚物胶体溶液旋涂于基板上成膜,立即用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基板上的薄膜,使单体分子双端发生[2+2]环加成反应,在常温下出现定向链状聚合,形成能够诱导液晶分子均匀排列的取向膜。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下面详述室温下肉桂酸双酚A双酯光控取向膜的制备过程(一)合成肉桂酸双酚A双酯预聚物单体1、取一定量的分析纯trans-肉桂酸固体,放入反应器皿中,加入4倍当量的二氯亚砜,有大量的气泡生成。在室温下搅动约2小时,直至不再有气泡生成,得到微淡黄色液体。将得到的微淡黄色液体减压蒸馏,使未反应的二氯亚砜挥发,得到微淡黄色的肉桂酰氯固体。再将肉桂酰氯溶于乙醇重结晶,得到纯度较高的肉桂酰氯。将肉桂酰氯纯品溶于无水四氢呋喃溶剂中备用。
2、将一定量的双酚A溶于无水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等当量的三乙胺用以吸收生成的酸。用冰水冷却反应体系,将“1”中制得的等当量肉桂酰氯溶液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有大量白色不溶物生成。反应完成后,过滤,弃去白色不溶物。将溶液注入0℃的、大量的、约2wt%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即为产物肉桂酸双酚A双酯。
3、将“2”中制得的肉桂酸双酚A双酯溶于三氯甲烷重结晶,得到更纯品。
(二)配制预聚物胶体溶液1、配制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溶剂中NMP的含量为10wt%~20wt%。
2、在室温下,将肉桂酸双酚A双酯溶于“1”所述的NMP和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即预聚物胶体溶液。
(三)将配制好的胶体溶液,旋涂在基板上成膜。
将预聚物胶体溶液旋涂于基板上成膜后,由于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能在室温下迅速挥发,可立即用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薄膜,单体分子双端发生[2+2]环加成反应,出现定向链状聚合,形成能够诱导液晶分子均匀排列的取向膜。使单体进行直链光聚合反应的光源为汞氙灯,在297nm处的线性偏振光功率密度为1.2~20mw/cm2,照射时间为15~30分钟。
本发明采用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配制肉桂酸双酚A双酯溶液,涂膜后可不经过溶剂挥发的常规热处理过程,获得完全在室温下的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


图1是本发明正交偏振片下明暗度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合成、提纯肉桂酸双酚A双酯单体材料。
配制NMP和四氢呋喃混合溶剂,其中NMP的含量为20wt%。将肉桂酸双酚A双酯单体溶解在混合溶剂中,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wt%。将溶液超声振荡完全溶解后,旋涂于玻璃基板上。旋涂的速度为1500rps,旋涂时间为10s。将涂膜基板垂直光照20分钟。
光源采用300W汞氙灯,格兰棱镜偏振片,平行偏振光在297nm处的光功率密度为1.2mw/cm2。
使用光照后的两块基板,以光偏振方向为基准做成平行取向液晶盒。注入液晶以检验取向效果。液晶选择石家庄实力克公司生产的TEB30A,在液晶清亮点62℃注入到液晶盒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液晶盒每旋转45°,视场中交替出现鲜明的明场和暗场,如图1所示,说明被诱导的液晶取向度很高。这样的液晶盒被保存10天,观察液晶的取向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取向膜的时间稳定性很好。
权利要求
1.一种室温肉桂酸双酚A双酯光控取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合成肉桂酸双酚A双酯预聚物单体,配制预聚物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旋涂在基板上成膜,光照射薄膜四个过程,其特征是配制预聚物胶体溶液过程中,先配制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然后在室温下,将肉桂酸双酚A双酯溶于NMP和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将配制好的胶体溶液,旋涂在基板上成膜;立即用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薄膜,单体分子双端发生[2+2]环加成反应,使单体进行直链光聚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肉桂酸双酚A双酯光控取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NMP和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NMP的含量为10wt%~2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温肉桂酸双酚A双酯光控取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预聚物胶体溶液在基板上旋涂成膜后,直接用偏振紫外光照射,光功率密度在297nm处为1.2~20mw/cm2,照射时间为15~3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液晶的光控取向技术领域,涉及光控取向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溶解肉桂酸双酚A双酯,配成单体预聚物胶体溶液。这种胶体溶液涂膜后,由于NMP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能在室温下迅速挥发,可不经过溶剂挥发的常规热处理过程,立即用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薄膜,单体分子双端发生[2+2]环加成反应,出现定向链状聚合,形成能够诱导液晶分子均匀排列的取向膜。本发明的光控取向膜制备过程,可完全消除高温对液晶器件中TFT造成的伤害,是一种较理想的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C09K19/10GK1508217SQ0214499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9日
发明者宣丽, 于涛, 彭增辉, 张力, 刘永刚, 阮圣平, 鲁兴海, 宣 丽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