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料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177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浆料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子元器件等被涂布体涂布粘结剂、导电性粘结剂、外部电极及焊剂等浆料的浆料涂布装置及浆料涂布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已知有日本专利特开平10-41339号公报揭示的装置。这如图8所示,包括使涂布区A的圆周速度V2为一定并使浆料3沿一定方向循环移动的涂布体(辊)2,贮存浆料3并使该浆料与涂布体2接触的贮存槽1,使得涂布区A中涂布体2上的浆料厚度即层厚为一定而调整涂布体上浆料液厚的刮浆板4,以及在被涂布体6横穿涂布区A时为了使得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V与涂布体的圆周速度V2相等而使被涂布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头5。
另外,以往还知道例如专利第313115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6-296929号公报)揭示的装置。这如图9所示,在旋转的薄圆板状涂布盘7的外周附着规定量的浆料3,一面使作为被涂布体的片状元器件C沿前述涂布盘7的切线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一面将附着在前述涂布盘7的外周的浆料转印在片状元器件C的侧面,同时能够通过控制该转印时的前述涂布盘7外周的圆周速度与片状元器件C的移动速度的差,适当改变涂布在该片状电子元器件上的浆料e的形状。
另外,作为上述浆料涂布装置,还已知有如图24(a)及(b)所示的结构的装置,它将宽度相当于涂布宽度的涂布辊103浸渍在贮存浆料2的浆料槽101中,并使其旋转,通过这样在涂布辊103的外周形成所希望厚度的浆料层102,使被涂布体106与该浆料层102a接触,这样转印涂布浆料。具体来说,作为对电子元器件等涂布对象物的一面涂布浆料的浆料涂布装置,有日本专利特开平10-41339号公报揭示的装置。
该浆料涂布装置,包括对外周面供给浆料并单方向旋转的辊子,以及将涂布对象物送到该辊子上方所需要的位置并处于其一面朝向辊子外周面的状态的移送机构,通过辊子在涂布对象物的一面涂布浆料。在该浆料涂布装置的情况下,根据浆料对辊子外周面的附着厚度,决定浆料对涂布对象物的一面的涂布厚度。
再有,在该浆料涂布装置中,对单方向旋转的辊子的外周面供给浆料。将涂布对象物送到辊子上方所需要的位置,并处于其一面朝向辊子外周面的状态。这样,通过辊子对涂布对象物涂布浆料。
该浆料涂布装置具体来说是图53所示的装置,具有圆筒状的辊子412,贮存浆料的浆料贮存槽419,将涂布对象物417移动并使其与辊筒上的浆料层414接触的移动机构改416,以及将辊412外周部附着的浆料调整为一定厚度的刮浆板415。
在该浆料涂布装置411中,若使辊子412旋转,则贮存在浆料贮存槽419内的浆料附着在辊子412的外周部。附着在辊子外周部的浆料,利用刮浆板415调整为规定的厚度,形成浆料层414。另一方面,移动机构416将吸附的涂布对象物417在辊子412的上方水平移动,其高度是使其一部分浸渍在浆料层414中,在涂布对象物417的下表面通过浆料层中时,浆料就涂布在涂布对象物417上。
再有,在其它的以往例子的浆料涂布装置中,还有日本专利特开平8-19752号公报揭示的装置。在该浆料涂布装置中,通过水平的圆盘状底座对涂布对象物涂布浆料。浆料沿底座上的圆孤状路径供给,达到所需要的厚度。涂布对象物按压底座上的浆料。
这样涂布的浆料在片状电子元器件中,是涂布在上面侧部或下面侧部,前侧部及后侧部的浆料,希望对其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即例如浆料是导电性粘结剂的情况,在将其被涂布后的被涂布体即电子元器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时,使元器件的电极对于基板的布线在前后均匀粘结,通过这样来抑制安装不良情况的发生。
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前者的涂布装置的情况下,由于辊子等涂布体具有圆孤状的外周面,因此在与辊子旋转的同时浆料层移动的过程中,在利用移动头的水平移动对被涂布体进行浆料涂布时,被涂布体在涂布区(浆料中)相对于浆料表面具有垂直方向及水平方面的两价目方向的移动分量。而且,其中利用水平方向的移动分量,被涂布体刮去浆料。另外,涂布体的浆料层表面即使以与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相等的速度移动,该水平方向的移动分量(水平移动量)在被涂布体的前侧部与后面侧问好民产生差异。因而,由于该水平移动量的差,使得在被涂布体的前侧部与后侧部的刮去量产生差异,结果涂布量产生差异。
下面根据图5说明其理由,在该图5中,将与辊子旋转的同时移动的浆料层表面的任意一点作为假设基准点0,图5表示的是以它为中心对被涂布体的前进方向从侧面来看的坐标系的直角坐标。这里,对于浆料层表面,将该假设基准点0作为切点的切线作为横轴,将通过假设基准点0并与该切线垂直的方向(相对于浆料层表面的法线方向)作为纵轴。该横轴将被涂布体的前进方向作为正,纵轴将从浆料层表面离开的方向作为正。另外,设被涂布体的长方体。然后,图5将长方体的被涂布体对浆料层的浸渍过程分别用被涂布体的前面下端位置及后面下端位置相对于前述假设基准点0的相对移动轨迹a2及b2表示。即该图5所示的移动轨迹a2及b2表示,将实际上与浆料层表面相同以一定速度移动的假设基准点0固定在坐标中心来看时的该假设基准点0与前述前面下端位置及后面下端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这里,在被涂布体浸渍浆料层最多时,设定假设基准点0通过该被涂布体前进方向上的前后宽度的中心位置,同时通过前述法线上。而且,浆料层表面的移动速度P的沿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设定为与圆孤状移动路径中处于最上面位置的被涂布体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在假设基准点0到达最上面位置的前后,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比浆料层表面的移动速度分量中沿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要高。由于这一原因,被涂布体的前侧部在从它浸渍开始到浸渍结束的期间,相对来说比浆料层的移动速度要快,因此被涂布体的前侧部相对于浆料层来看的更向前面水平方向移动的量L1,与被涂布体的后侧部相对于浆料层来看的更向后面水平方向移动的量L2要大。
因而,在该以往技术的情况下,在被涂布体的前侧部的浆料挤出量增大,另一方面在被涂布体的后侧部的浆料挤出量反的减小。所以,被涂布体的前侧部的浆料涂布量大于后侧部,不适合想要使前侧部与后侧部的浆料涂布量均匀的要求。因此,存在的问题是,为了在被涂布体的前侧部与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必须将涂布了一次的被涂布体的前后方向反过来,再进行一次涂布作业,作业效率低。
另外,在图9所示的涂布装置的情况下,是以在被涂布体C的后侧部特别集中附着浆料e为目的,使涂布浆料的涂布盘7的浆料表面速度V2大于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V1,不是想要对被涂布体C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的装置。
另外,在别的以往的浆料涂布装置中,由于使用宽度相当于涂布宽度的涂布辊103,因此在改变涂布宽度时,必须进行包含拆除与旋转驱动机构的联接或轴承部解体等大规模的涂布辊更换作业,进行该更换作业需要花费相当多的劳动力及时间。另外,特别是在涂布宽度很小时存在的问题是,如图24(b)所示,涂布辊103变薄盘状,涂布辊本身的刚性降低,涂布辊103容易产生旋转振动及变形,涂布位置及涂布尺寸差异。另外,在采用这样的盘状涂布辊3的情况下,由于涂布辊本身的刚性低,因此很难用刮浆板等调整辊子外周形成的浆料层的厚度,所以采用的方式是使涂布辊103浸渍在浆料贮存槽中旋转,按照辊子外周部附着的形状,照原样对被涂布体转印涂布。但是,如图24(b)中的放大图所示,辊子外周部附着的浆料层102a其厚度及侧面的涂布宽度形状不稳定,对被涂布体转印涂布的浆料尺寸容易产生差异,很难进行高精度的涂布。
另外,在以往技术中,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特开2001-53086号公报所揭示的装置,它是对向上方互相扩展而倾斜的一对固定倾斜面分别涂布浆料,在使被涂布体位于该一对倾斜面上方后,使该被涂布体下降,使该被涂布体的两端部的下表面与侧面形成的边缘部分别与对应的倾斜面接触,通过这样对涂布体的两端部的下表面及侧面涂布浆料。
但是,由于在该以往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对被涂布体涂布浆料,必须进行使保持该被涂布体并移动的移动头的水平移动及其停止和移动头的上下移动等操作,因此存在问题是,不能够声速进行浆料涂布作业,生产效率低。
另外,在涂布对象物中,有的不仅其一面要求涂布,对另一面也要求涂布。例如,在压电振动元器件中,为了抑制其不需要的振动,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基板上。因此,对压电振动元器件必须涂布大量的粘结剂。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浆料涂布装置中,必须增加附着在辊外周面的浆料量,使其附着的厚度加厚。
在这种情况下,若对辊子外周面的浆料附着量加厚,则随着辊子的旋转,浆料的离心力增加,浆料有可能脱离辊子外周面向周围飞溅,可以考虑使辊子的转速降低。
但是,右使辊子的转速降低,则即使能防止浆料飞溅,但浆料的涂布速度变慢,作业效率下降。另外,浆料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延长,使浆料的劣化提前。这样,若采用上述浆料涂布装置,很难不降低辊子转速的情况下,增加浆料对辊外周面的附着厚度。
另外,日本专利特开平9-225369号公报揭示了利用辊子对带状涂布对象物涂布浆料的装置。在该浆料涂布装置中,如图39所示,在辊221的外周面沿轴向平行形成槽宽狭窄的许多槽222。利用这许多槽,可以增加附着保持在辊子221外周面的浆料量。
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即使能够增加辊子外周面的浆料保持量,但也不能够使得对于辊子外周面的浆料附着厚度达到足够的厚度,在对片状或块状的涂布对象涂布浆料的情况下,在浆料涂布时,涂布对象物被辊子外周的凹凸的突出部挡住,不能将涂布对象物的浆料涂布侧部深入到侧面,浸渍在浆料中。
另外,在利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10-41339号公报的浆料涂布装置的情况下,由于附着在辊子外周面的浆料中,外周面的哪一个位置的浆料在涂布位置涂布在涂布对象物上,对于这一点是没有规律性的,因此取决于辊子外周而上的位置,出现有的浆料到向涂布对象物进行涂布为止需要较长时间。
另外,附着在辊子外周面的浆料中,未涂布在涂布对象物上的浆料虽再一次通过浆料供料部,但一般附着在辊子外周面的浆料,即使通过浆料供料部,也不能与其它浆料充分混合。
因而,很多情况下在辊子外周面长时间附着浆料,该浆料表层与外气接触,容易引起粘度变化。特别是高粘度浆料,难以与浆料供料部的浆料混合的倾向更为明显,将更快地引起粘度变化。若浆料粘度变化,则对涂布对象物的浆料涂布量产生大小变化,因此存在的问题是,浆料很难长时间连续使用。
再有,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8-19752号公报的浆料涂布装置中,设置将与涂布对象物接触结束后的浆料从底座刮去分成两边的括板。在该刮浆板的后方,浆料相互混合进行自搅拌。因此,由于浆料干燥而导致的粘度上升能够降低至较低程度。
但是,前述括板至少前端部由橡胶那样的弹性体形成,该前端部产生摩损,基摩损粉末将混入浆料,使浆料质量下降。另外,由于浆料附着面与括板的磨擦垫,而促使浆料劣化及硬化,浆料寿命将缩短,另外存在问题是,必须频繁将前前端摩损的括板进行位置调整或更换,维护很费事等。
再有,在图53所示的以往的浆料涂布装置411中,若为了提高浆料涂布速度,而提高辊412的转速,则存在的问题是,在利用刮浆板415调整浆料膜厚时,由于括析板415与浆料的间产生的摩擦垫,使得浆料温度上升。若这样,则浆料的粘度下降,涂布量不稳定。另外,例如浆料是垫硬化性树脂时,则若温度持续上升,达到硬化开始温度,则浆料将硬化,有可能浆料不能够涂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作业分别对被涂布体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的浆料涂布装置及浆料涂布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进行高精度涂布,同时能够简单且迅速进行涂布宽度改变,而且能够力图提高生产效率的浆料涂布装置。
再有,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防止浆料从辊子飞溅,对涂布对象物涂布大量浆料的浆料涂布装置。
再有,本发明是想要能够长时间连续使用浆料,而且解决上述各种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再有,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即使使辊子高速旋转时也能够抑制浆料温度上升,维持浆料有一定粘度而且对涂布对象物进行长时间稳定的浆料涂布的浆料涂布装置。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包括下述构成。
即本发明一种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受到旋转驱动的圆柱形辊子;向所述辊子的表面供给浆料的供给部;使涂布于所述辊子表面的浆料层的层厚为一定的层厚调整部;将被涂布体送入所述辊子上方所需位置的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定所述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与所述浆料层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的设定装置,使得在对所述被涂布体涂附浆料的浆料涂布时,对所述被涂布体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
根据本发明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由于通过设定被涂布体在浆料涂布时的移动速度与浆料层在浆料涂布时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对涂布体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因此能够通过仅仅单纯附加该速度差这样的简单的速度控制,进行所希望的理想的浆料涂布。
再有,最好所述圆孤状路径利用圆柱形辊子的外周面设定,所述浆料层涂布在所述圆孤状路径的表面,同时具有对所述圆孤状路径的表面供给浆料的供料部及使所述圆孤状路径表面浆料层的层厚为一定的层厚调整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浆料层移动的圆孤状路径利用圆柱形辊子的外周面设定,在浆料层沿该圆孤状路径移动时,设定该浆料层的移动速度与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使涂布体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因此能够通过仅仅单纯附加该速度差这样的简单的速度控制,进行所希望的理想的浆料涂布。
再有,最好所述设定装置根据对所述被涂布体涂布浆料的位置处的从所述圆孤状路径的圆孤中心至所述浆料层表面的距离,所述被涂布体向所述浆料层中的浸渍深度,以及所述被涂布体的外形尺寸,设定浆料涂布时的所述浆料层的移动速度与所述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浆料涂布时的浆料层圆孤状路径的移动速度与被涂布体移动速度的速度差,能够利用从圆孤状路径的圆孤中心到浆料层表面的距离,被涂布体向浆料层中的浸渍深度及被涂布体的外形尺寸的参数求出,能够简单地设定,因此即使各种条件改变,也能够仅仅通过计算而简单求出所述速度差。
另外,最好所述基体由旋转驱动的圆柱形辊子构成,同时具有对所述辊子表面供给浆料的供料部及使所述辊子表面的浆料层的层厚为一定的层厚调整部。在这种情况下,在使辊表面涂布的浆料层随辊旋转而旋转移动的状态下,使被涂布体相对于该旋转移动的浆料层沿其切线方向通过移动时,将辊表面的浆料层的浆料对被涂布体进行涂布。
另外,最好所述设定装置根据对所述被涂岂有此理体涂布浆料的位置处的从所述辊子的中心至所述浆料层表面的距离,所述被涂布体向所述浆料层中的浸渍深度,以及所述被涂布体的外形尺寸,设定浆料涂布时的所述浆料层的移动速度与的述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浆料涂布时的浆料层圆孤状路径的移动速度与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能够利用从辊子上至浆料层表面的距离,被涂布体向浆料层中的浸渍深度及被涂布体的外形尺寸的参数求出,能够简单地设定,因此即使各种条件改变,也能够仅仅通过计算而简单求出所述速度差。
另外,最好在浆料涂布时,所述设定装置将所述浆料层的移动速度设定为大于所述被涂布体移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浆料层的圆孤状路径的移动速度设定为大于所述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能够使被涂布体的前面部与后面部的涂布量均匀。
另外,最好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述速度差使得在所述被涂布装置的移动方向的所述前侧部与所述后侧部浸渍在所述浆料层中时,在分别对所述浆料层浸渍的移动轨迹中,其浸渍开始位置及浸渍结束位置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在被涂布体的前侧部及后侧部浸渍在浆料层状态下的前后分别的移动量相同,各自表面部的浆料涂布量相等。
本发明有关的浆料涂布方法,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定层厚的浆料层,将所述浆料层与基体一起移动的路径成为侧视的圆孤状路径,被涂布体沿所述浆料层移动的所述圆孤状路径的切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借助于所述被涂布体对所述浆料层进入到一定深度,对被涂布体进行浆料涂布,在所述浆料涂布方法中,设定所述被涂布体的浆料涂布时的移动速度与所述浆料层在浆料涂布时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对所述被涂布体的前侧部与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这样对所述被涂布体涂布浆料。
根据本发明有关的浆料涂布方法,由于通过设定被涂布体在浆料涂布时的移动速度与浆料层在浆料涂布时移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对涂布体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因此能够通过仅仅单纯附加该速度差这样的简单的速度控制,进行所希望的理想的浆料涂布。
即上述其它发明的浆料涂布装置,包括对被涂布体转印涂布浆料的涂布辊,对涂布辊的外周部供给浆料的装置,刮去供给辊子外周部的浆料的多余部而在涂布辊的外周形成规定截面的形状的浆料层的浆料层形成构件,设定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的形状,使得浆料层形成宽度小于涂布辊的轴心方向宽度的浆料层,所述被涂布体利用能够移动吸附头保持,同时所述吸附头在旋转所所述涂布辊上移动时,将所述被涂布体浸渍在所述浆料层中,对所述被涂布体涂布浆料,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由前端部具有凹入部的固定刮浆板构成。
根据该结构,利用浆料层形成构件刮去供给涂布辊外周部的浆料的多余部,这样能够在涂布辊的外周形成宽度小于涂布辊的轴心方向宽度的浆料层,通过使被涂布体与该浆料层接触,能够以所希望的宽度转印涂布浆料。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涂面辊本身的宽度不受涂布宽度的限制,因此即使在进行小宽度涂布时,也能够使用刚性强,宽度宽的涂布辊,不产生涂布辊旋转振动或变形等问题。
另外,由于涂布宽度是由浆料层形成构件的形状决定的,因此为了改变涂布宽度,只要仅仅更换浆料层形成构件即可,不需要更换涂布辊。
再有,由于被涂布体在旋转的涂布辊上移动时,通过被涂布体浸渍在涂布辊的浆料层中,对被涂布体涂布浆料,因此涂布工序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对被涂布体的浆料涂布作业能够高效进行,能够提高生产率。
再有,由于利用板状刮浆板(浆料层形成构件)进行浆料刮去的前端部的下部形状及位置未设定浆料刮去用的边缘,因此能够在涂布辊外周部的任意位置形成任意宽度及厚度的浆料层,只要预先准备与各种被涂布体对应的刮浆板,在被涂布体改变时相应更换固定刮浆板即可。
再有,所述浆料层形成是由外周具有环形凹槽的旋转辊构成。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定旋转辊(浆料层形成构件)外周形成的环形凹槽的形状及位置,能够在涂布辊外周部的任意位置形成任意宽度及厚度的浆料层。另外,即使使旋转辊与涂布辊的外周接触,从涂布辊的外周完全除去多余的浆料,但由于涂布辊与旋转辊仅仅是转动接触,因此不产生磨擦垫及摩损,即使连续运转也能够事先避免浆料因温度上升而劣化,或者摩损粉末混入浆料那样的情况。
再有,其特征在于,最好在所述涂布辊的外周具有环形凸条,同时在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上形成该环形凸条嵌入的凹入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浆料层形成构件刮去从给涂布辊外周部的浆料中的多余部,能够在涂布辊的环形凸条外周部以形状稳定的状态形成所希望厚度的浆料层,通过使被涂布体接近涂布辊,使涂布辊的环形凸条进入被涂布体的凹入部,就能够在被涂布体的凹入部底部以所希望的宽度转印涂布浆料。
再有,最好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由前端部具有锥形凹入部的固定刮浆板构成。
这里,在固定刮浆板的前端部具有的凹入部为所谓锥形,是指刮去涂布辊一侧的浆料层多余部的凹入部侧壁边缘相对于涂布辊的轴心方向及该辊的径向为倾斜的边缘。
因而,形成的凹入部在刮去涂布辊一侧的浆料层多余部时,在浆料层形成倾斜的倾面部。
根据该结构,利用具有锥形凹入部的固定刮浆板,在涂布辊的浆料层形成倾斜的侧面部,使被涂布体浸渍在该浆料层的倾斜的侧面部,进行浆料涂布。这样在浆料层的倾斜侧面部成为被涂布体被保持在移动头的状态下移动的空间部,只要用浆料涂布用的移动头使该被涂布体移动这样的简单作业,就能够对被涂布体进行浆料涂布。
再有,由于通过被移动体在旋转的涂布辊上移动时,被涂布体浸渍在涂布辊的浆料层中,这样对被涂布体涂布浆料,因此在该涂布时的被涂布体的移动能够在涂布辊一侧的一对倾斜面的间例如沿水平方向等的一定方向向一侧移动,所以涂布工序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对被涂布体的浆料涂布作业能够高效进行,能够提高生产率。
再有,最好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由前端部具有锥形的环形凹槽放旋转辊构成。
这里,在旋转辊的前端部具有的环形凹槽为所谓锥形,是指刮去涂布辊一侧的浆料层多余部的环形凹槽侧面相对于涂布辊的轴心方向及该辊的径向为倾斜的面。因而,在刮去涂布辊一侧的浆料层多余部时,成为形成与浆料层倾斜的侧面部的环形凹槽。
根据该结构,利用具有锥形的环形凹槽的旋转辊,在涂布辊的浆料层形成倾斜的侧面部,使被涂布体浸渍在该浆料层的倾斜的侧面部,进行浆料涂布。因而,这样的浆料层的倾斜侧面部成为被涂布体被保持在移动头的状态下移动的空部部,只要用浆料涂布用的移动头使该被涂布体移动这样的简单作业,就能够对被涂布体进行浆料涂布。
再有,最好具有对被涂布体转印涂布浆料的涂布辊,对该涂布辊的外周部供给浆料的装置,刮去供给辊子外周部的浆料的多余部而在涂布辊的外周形成规定截面形状的浆料层的浆料层形成构件,在所述涂布辊的外周的两边缘部具有锥形的环形凸条,同时在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形成该环形凸条嵌入的凹入部。
这里,所谓环形凹条为锥形,是指其侧面为相对于涂布辊的轴心方向及该辊的径向倾斜的面。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浆料层形成构件供给涂布辊外周部的浆料中的多余部,能够在涂布辊的锥形的环形凸条以形状稳定的状态形成所希望厚度的浆料层,通过使被涂布体移动,使其能够对涂布辊的环形凸条锥形部的浆料层浸渍,就能够对被涂布体转印涂布浆料。另外,被移动体保持的被涂布体即使在横向稍微有移位,若被移动体与一对环形凸条的一方接触,则也可以利用该接触来限制位置并在该状态下修正用移动头的保持姿势,能够抑制对被涂布体的浆料涂布产生的偏移。
再有,最好是具有在外周面供给浆料的辊子,以及将涂布对象物送至该辊子上方所需要位置的移送机构的浆料涂布装置,构成的所述辊子的外周面设置涂布对象物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进入而且能够保持浆料的浆料保持部的涂布装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浆料保持在辊子外周面的浆料保持部,涂布对象物的一部分浆料涂布侧部进入该浆料中,因此涂布对象物深深地浸渍在浆料中,对涂布对象物可涂布大量的浆料。
在上述结构中,浆料保持部是在辊了外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的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大小设定为涂布对象物的浆料涂布侧部能够进入并存在间隙这样的大小。在该环形槽保持较厚的液厚的浆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环形槽与浆料的接触面积相对于浆料的量较大,因此能够抑制浆料的飞溅。
作为浆料保持部,另外还有在辊子外周面利用柔软构件形成,而在内侧具有浆料保持间隙的浆料柔软保持层。
在浆料涂布时,涂布对象物对该柔软保持层压紧。该柔软保持层因让开涂布对象物而变形。这时,在柔软保持层内侧的浆料保持间隙所含的浆料向涂布对象物一侧流动,附着在涂布对象物上。
所述柔软保持层,更具体来说,是由在辊子外周面设置的多条柔性线状体构成的,是由从辊子外周面呈放射状突出的多条弹性突起构成的,或者是由具有在外径侧开口的许多间隙的弹性体构成的。
采用这些柔软保持层,都能够在该柔软保持层向辊外周面一侧可压缩变形的范围内确保浆料的厚度,同时由于与浆料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可抑制浆料的飞溅。
再有,最好是具有对外周面供给浆料的辊子,将涂布对象物的至少一部分浸渍在该辊子外周面的浆料中所需要深度的涂布位置设定机构,以及刮去辊子外周面的浆料的刮去构件的浆料涂布装置,所述刮去构件这样构成,即对辊外周面以非接触状态,以比浸渍在附着浆料中的涂布对象物的浸渍深度还要深的刮去深度刮去浆料。
上述涂布对象物若是对其表面涂布浆料的涂布对象物,则不限定于电子元器件,什么都可以。
上述辊子具有旋转面并具有使该旋转面附着浆料的功能的构件,则什么都可以,其外周面形状不限定于圆筒形等。
上述浆料不限定于其名称,只要是能够附着在辊外周面,具有对涂布对象物进行涂布所需要的粘度的涂布材料,则什么都可以,例如只要是粘结剂,导电性粘结剂,焊剂或其它涂布材料,则什么都可以。
根据上述结构,涂布对象物体对附着在辊外周面的浆料进行浸渍,对涂布对象物涂布浆料的一部分。浆料的表层部或者暴露在外气中,或者涂布对象物进行浸渍,而涂布后,该表层部利用刮去构件刮去,与例如贮存在浆料供料部的其它浆料混合及搅拌。通过这样,位于涂布位置的浆料始终是新鲜的,将抑制因浆料干燥而引起的粘度变化,对涂布对象物的浆料涂布量得到稳定。
另外,附着在辊外周面的浆料中,利用刮去构件未刮去的内层部虽未置换成足够新鲜的浆料,但由于与对涂布对象物进行浆料涂布无关,因此对于涂布对象物的浆料涂布量没有影响。
利用刮去构件刮去的附着浆料的表层部也有的被取出到外部,但若采用刮去构件的至少前端部配置在所述浆料供料部的上方的结构,使得利用刮去构件刮去的浆料利用自重流入浆料供料部,则刮去的浆料与多余的浆料在浆料供料部混合,整个浆料自己进行搅拌。因此,将抑制整个浆料的粘度变化,对涂布对象物的浆料涂布量得到稳定。另外,由于刮去的浆料返回浆料供料部,因此浆料的减少量抑制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能够长时间地连续用浆料。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刮去构件与辊不接触,因此没有摩损,不产生因摩损粉末而引起的浆料质量下降的情况。另外,刮去构件也不产生与辊的磨擦垫,不产生因两者的磨擦垫而引起的浆料劣化及硬化的情况。再有,由于刮去构件不摩损,因此不需要调整与辊的间隔,刮去构件本身的更换频次也可以很少。
在上述结构中,刮去构件不一定必须是前端尖锐的刮浆板状的板体,也可以使用有厚度的构件,其形状不限定于实施形态中所图示的形状。
另外,作为浆料供料部可以是上部开口,并在该开口侧的内部设置辊子的浆料槽,也可以是由调整辊外周面的浆料附着厚度的液厚调整构件及辊外周面形成的浆料供料部。形成浆料供料部的兴高采烈厚调整构件设置在刮去构件的下方。
所述液厚调整构件不一定必须是刮浆板状的板体,也可以使用能够旋转的辊子,其形状不限定于实施形态中图示的形状。
在刮去构件的下方具有液厚调整构件的装置中,若其结构是在液厚调整构件的两侧垂直设置使浆料阻挡在液厚调整构件侧面的横向阻挡体,形成从两侧包围所述刮去构件的形状,则在液厚调整构件上形成的浆料部的两侧形成侧壁,能够在该浆料供料部贮存更多的浆料。另外由于能够将用刮去构件刮去的浆料存放在浆料供料部内再利用,因此能够有效地使用浆料。
本发明的浆料涂布装置,可以具有对辊的外周面供给浆料的浆料供料部作为装置的一部分,而这也可以与装置分开,另外准备。涂布位置设定机构可以相对于辊的外周面将涂布对象物沿左右方向移送,也可以沿上下方向移送。
再有,最好是包含具有轮圈状外周部的辊子,在所述辊子外周上供给浆料并形成浆料层的浆料供料机构,以及设定所述辊子与所述涂布对象物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辊了的浆料层与涂布对象物接触而在所述涂布对象物的表面附着浆料的位置设定机构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是所述辊子具有利用该辊子旋转产生气流的送风板的浆料涂布装置。


图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2为侧视的原理说明图。
图3表示浆料涂布时每隔规定时间的被涂布体位置侧视图。
图4表示被涂布体在浆料涂布时的移动轨迹的侧视图。
图5表示以往的被涂布体在浆料涂布时的移动轨迹的侧视图。
图6表示其它实施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7表示别的其它实施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8表示以往的浆料涂布装置一个例子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9表示以往的浆料涂布装置另一个例子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10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简要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11为主要部的平面图。
图12为主要部的纵向剖面正视图。
图13(a)为利用其它刮浆板的实施形态的主要部正面图,(b)为其纵向剖面正视图。
图14(a)为利用别的其它刮浆板的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平面图,(b)为其纵向剖面正视图。
图15表示刮浆板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平面图。
图16(a)为浆料层形成构件利用旋转辊的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平面图,(b)为其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17(a)为其它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平面图,(b)为其纵向剖面正视图。
图18表示其它浆料供料装置的主要部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19表示其它实施形态的浆料涂布装置,(a)表示简要纵向剖面侧视图,(b)表示其简要平面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浆料涂布装置的侧视图,表示假设整个圆周形成浆料层的状态。
图21表示将被涂布体浸渍在图19所示浆料涂布装置的浆料层的情况的正视图,(a)表示浸渍量小的情况,(b)表示浸渍量大于(a)的情况。
图22表示其它实施形态的浆料涂布装置,(a)表示其简工平面图,(b)表示对被涂布体涂布浆料的情况的简要正视图。
图23表示其它实施形态的浆料涂布装置,(a)表示其简要平面图,(b)表示其简要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24表示以往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正视图,(a)表示用具有较大宽度的涂布辊进行浆料涂布的情况,(b)表示有宽度狭窄的盘状涂布辊进行浆料涂布的情况及涂布位置的放大图。
图25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26为图25的装置中主要部即辊子部的平面图。
图27为图25的装置的作用说明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变形例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辊了部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辊子部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30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31为图30的装置中主要部即辊子的平面图。
图32为图30的装置的作用说明图。
图33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形态有关的装置的辊子侧视图。
图34为图33的辊子的平面图。
图35为图33的辊子的作用说明图。
图36为本发明第6实施例形态有关的装置的辊子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37为图36的辊子的平面图。
图38为图36的辊子的作用说明图。
图39为以往的涂布辊的立体图。
图40为本发明第7实施例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41为图40的装置的平面图。
图42表示图40的装置的一部分即辊子与其它构件的位置关系的配置说明图。
图43为图40的装置的一部分即刮去构件及液厚调整构件等从辊子一侧来看的正视图。
图44为本发明第8实施例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
图45为图44的装置的平面图。
图46表示图44的装置的一部分即辊子与其它构件的位置关系的配置说明图。
图47为图44的装置的一部分即液厚调整构难看及横向阻挡体从辊子一侧来看的正视图。
图48为沿图47的(9)-(9)线的横向剖面平面图。
图49为本发明第9实施例形态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简要剖视图。
图50表示本发明的浆料涂布装置的辊子部,图50(a)为其平面图,图50(b)为图50(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1表示本发明的浆料涂布装置的辊子部变形像,图51(a)为其平面图,图51(b)为图51(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2为本发明第10实施例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简要剖视图。
图53为以往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简要剖视图。
标号说明2 辊子(基体)3 浆料层6 被涂布体102浆料102a 浆料层103涂布辊103a 环形凸条104刮浆板(浆料层形成构件)104a 浆料刮去边缘105吸附头106被涂布体107凹入部108环形凹槽109旋转辊(浆料层形成构件)201辊子202浆料槽(浆料供料部)203移送机构206环形槽(浆料保持部)P 柔软保持层W 涂布对象物
301 辊子302 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6 刮去构件307 浆料供料部310 浆料槽(浆料供料部)P浆料W涂布对象物D刮去构件与辊子外周面的间隔E涂布对象物与辊子外周面的间隔401 浆料涂布装置402,403 辊子402a,403a 中心轴402b,03b外周部403c,403c 送风板403d 板状本体404 浆料层406 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a 吸嘴406b 吸附头407 涂布对象物409 底座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至图4表示与本发明有关的第1实施形态。图1表示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2为侧视的原理说明图,图3表示浆料涂布时每隔规定时间的被涂布体位置侧视图,图4表示被涂布体的浆料涂布时的移动轨迹的侧视图。
在图1中,1为作为供给浆料的供料部的浆料槽,2为作为涂布浆料的基体的旋转驱动的辊子,3为浆料层,4为作为调整浆料厚度的厚度调整部的刮浆板,5为吸附头,6为被涂布体,例如是片状电子元器件。
辊子2沿箭头方向(在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绕中心旋转,通过这样浆料槽1内的浆料与辊子2一起被卷起,在辊子2的表面形成浆料层3,同时该浆料层3利用刮浆板4调整为一定层厚。由于使浆料与辊子2一起旋转,因此在形成该一定层厚的浆料层3的表面形成与辊子2的转速对应的表面圆周速度V2。
然后,通过吸附保持在吸附头5的被涂布体6以速度V1沿箭头方向(在图1中是从左向右的方向)在其底面高度比辊子2的顶点略高(0.01-1.0mm左右)的位置水平移动,在通过辊子2的顶点附近时,用辊子2表面的浆料进行涂布。即辊子2顶点的浆料层3的表面位置成为浆料层3的最高位置,被涂布体6一面沿通过该最高位置的切线方向即水平方向移动,一面涂布浆料。
另外,作为浆料可以根据用途使用导电性粘结剂,绝缘性粘结剂及焊剂等。
再有,在该浆料涂布装置中具有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这样构成,即能够控制浆料涂布时的吸附头5的移动速度,进而控制被涂布体6的移动速度,同时控制辊子2的转速。若详细来说,则控制装置这样构成,即具有设定被涂布体6的移动速度即前述速度V1与浆料层3的表面圆周速度V2的速度差的设定装置,同时控制吸附头5的移动速度及辊子2的转速使得达到该设定的速度差。
这里给出利用控制装置的速度控制及利用设定装置的速度差设定的具体例子。例如,由辊子2及浆料层3构成的从涂布体的辊子2的中心到浆料表面的距离(辊子半径+浆料厚度)为10mm,被涂布体6的高度尺寸a为0.5mm,被涂布体6的移动方向(前后方向)尺寸为1.0mm,浸渍深度为0.25mm,这时若设定被涂布体6的移动速度V1为2000m/s,则使被涂布体移动速度V1与涂布体的浆料表面圆周速度V2的比为V2/V1=1.008。因而,涂布体的浆料表面圆周速度V2为2016mm/s。另外,将这种情况下的被涂布体6浸渍在浆料层3的过程中浸渍最深的时刻,即被涂布体6在前后方向的宽度的中心通过浆料层3表面的最高位置的时刻作为0,图3表示在0的前后每隔0.001秒的被涂布体6的位置。
然后,根据该条件,画出被涂布体6相对于浆料层表面的特定点0的相对移动路径,图4表示该路径描绘的轨迹a1及b1。图4中所描绘的曲线的轨迹a1及b1分别是图2中被涂中体6的侧视图的前面下端角的顶点3及后面下端角的顶点P2描绘的轨迹。在上述条件情况的该各轨迹a1及b1中,对浆料层表面的进入位置及离开位置一致。另外,从该进入到离开的间在浆料层内的各轨迹a1及b1成为前后近似对称的轨迹,可以理解为被涂布体6的前侧部及后侧部中的在浆料层3内的前后方向的刮目相看去移动量L1及L2(在图4中,分别作为前面水平移动量L1及后面水平移动量L2表示)相同。
下面参照图2说明对浆料表面圆周速度V2与被涂布体6的移动速度V1通过如上所述设定速度差就能够对被涂布体6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均匀涂布浆料的原理,以及根据各参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在图2所示的模型中,被涂布体6相对于辊子2上的浆为的位置(在坐标系1中的被涂布体位置(Xpn,Ypn)可以用式(1)表示,这里,坐标系1是以浆料层表面上假设设定的特定点0为中心的坐标系,如前所述,相对于该特定点0的被涂布体6的移动轨迹a1及b1是作为前述P3及P2描绘的轨迹示于图4中。
Z1Pn→=(V1t+XPn)coswt-(R+Ypn)sinwt(V1t+Xpn)sinWt+(R+Ypn)coswt-R]]>…式(1)式中,R表示辊子2的半径r与浆料层3形成一定层厚时的厚度l的和,即从辊子中心到浆料层3表面的距离,w表示辊子2的转速,t表示将被涂布体6在前后方向的宽度中心通过浆料层3的表面最高位置的时刻作为0的时间。
下面对式(1)的推导进行补充说明。
首先,在下面说明前提条件。在图2中,Pn表示被涂布体侧视中的各顶点P1,P2,P3及P4。设被涂布体中心(前后宽度的中心)通过辊子顶点的时刻t=0。这里,a为被涂布体6的上下宽度尺寸,b为被涂布体6的移动方向宽度尺寸,d为被涂布体6对浆料层3的浸渍深度。Xpn及Ypn表示=0时在坐标系1中来看的被涂布体6的侧视各顶角位置。Xp1=-b/2,Yp1=a-d,Xp2=-b/2,Yp2=-d,Xp3=b/2,Yp3=-d,Xp4=b/2,Yp4=-a-d。因而,若浸渍深度d改变,则Xpn及Ypn也变化。
坐标系0为将辊子2的中心作为原点的X轴及Y轴的直角坐标系。
坐标系1为将t=0时辊子2的顶点(最高位置点)上的浆料层3表面作为原点的X轴及Y轴的直角坐标系。
∑0Z1Pn表示将线段Z1Pn向坐标系0的X轴及Y投影时的长度。
∑1Z1Pn表示将线段Z1Pn向坐标系1的X轴及Y轴投影时的长度,即以坐标系1来看的Pn位置。
因此,被涂布体相对于辊子γ上的浆料层3表面的位置(在坐标系1中的被涂布体的位置)可以用∑1Z1Pn表示。
式(1)是通过将∑0Z1Pn从坐标系0进行坐标变换为坐标系1而求得∑1Z1Pn的式子。
即式(1)是通过下述所示进行推导的。
Σ11Z1Pn=coswt-sinwtsinwtcoswtΣ10Z1Pn]]>……将Z0坐标系变换成Z1坐标=coswt-sinwtsinwtcoswtV1t-Rsinwt+XpnR-Rcoswt+Ypn]]>=(V1t-Rsinwt+Xpn)coswt-(R-Rcoswt+Ypn)sinwt(V1t-Rsinwt+Xpn)sinwt+(R-Rcoswt+Ypn)coswt]]>=(V1t+Xpn)coswt-(R+Ypn)sinwt(V1t+Xpn)sinwt(R+Ypn)coswt-R]]>…式(1)根据式(1),被涂布体相对于浆料层表面的位置通过将时刻t作为参数,可画出轨迹,该轨迹表示将随V1,R,ω(与V2成正比关系),Xpn及Ypn的值而变化。另外,Xpn及Ypn如同在前提条件所示,由于随被涂布体6的尺寸及浸渍深度d而变化,因而轨迹也随被涂布体b的尺寸及浸渍深度d而变化。
若用式(1)表示被涂布体相对于辊子上的浆料表面的运动状态,则为前述图3所示的状态。以被涂布体6的侧视位置表示时刻t=-0.003-0.003每隔0.001秒间隔的被涂布体的位置。
下面说明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与浆料层表面沿圆孤状路径移动时的移动速度的最佳速度差的求取方法。
所谓该最佳速度差,如上所述,是涂布体进入浆料层内到离开的间使相对于浆料的涂布体的前侧部水平移动量与涂布体的后侧部水平移动量相等的速度差。
换名话说,在被涂布体相对于浆料表面的运动轨迹中,被涂布体的前后端进入浆料层表面的点与从浆料层表面离开的点一致,这由本发明者通过仿真得到确认。
因而,上述最佳速度差是预先袋子任意设定被涂布体的移动速度V1,进行描绘被涂布体的前面端及后面端相对于浆料表面的运动轨迹的计算,求出对该浆体表面被涂布体进入位置与离开位置成为一致的浆料层表面的移动速度V2。然后,通过求得该移动速度V1与V2的速度比V2/V1而得到。与这样的速度差对应的速度比V/V1是通过操作者向控制装置的设定装置输入上述各参数而自动进行运算的。
另外,作为比较例,图5表示设定被涂布体6的移动速度与浆料层表面的移动速度为相同速度时的被涂布体相对于浆料层表面的特定点的相对移动路径。
在上述想要解决的问题的段落中也同样如图5说明的那样,由于从进入浆料层到离开的间的被涂布体前侧部的水平移动量L1与后侧部的水平移动量L2如图5所示,构成L1>L2的关系,因而浆料在前面的涂布量大于后面的涂布量,前面与后面的浆料涂布量变得不均匀。
这样,前述速度差是根据从辊子中心到浆料层表面的距离R,被涂布体向前述浆料层中的浸渍深度d(最深浸渍处的浸渍深度),以及前述被涂布体在移动方向的宽度尺寸b进行设定的,即使这些R,d及b的各个参数在与前述实施形态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预先计算出最佳速度差,然后用设定装置设定涂布体的移动速度V1及浆料层表面的移动速度V2,使得达到该最佳速度差。表1表示其具体例。另外,速度差以速度比V2/V1表示。
表1


R从辊子中心到浆外表面的距离(mm)b被涂布在移动方向的尺寸(mm)d向浆料的浸渍深度(mm)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也可以以下述的变形例实施。
(1)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是对旋转的转上表面涂布浆料层,但例如供给浆料的形态,除了图1所示预先在浆料槽中贮存浆料并利用辊子卷起供料的形态外,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作为层厚调整部的刮浆板4的上方构成供料部,使其贮存浆料P,并能对辊子表面涂布供给浆料。
(2)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是采用辊子作为基体构成涂布体的,但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这样构成,即在驱动辊8与此同时动辊9的间张紧设置以一定速度旋转驱动的作为基体的带状物10,在带状物10的表面附着贮存在浆料槽1的浆料并卷起,在其途中用括板4刮去,涂布形成一定层厚的浆料层3,利用中间设置的自由旋转的辊子11,带状物10能够在圆孤状移动路径上移动。采用该结构的装置,在该圆弧状移动路径中,使被涂布体6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这样能够将带状物10表面的浆料层的浆料涂布在被涂布体6上。在这种情况下,也对被涂布体6的移动速度与带状物10表面的浆料层表面圆孤状移动路径的移动速度设定速度差,使得对被涂布体6的前面与后面的涂布量相等。
图10表示本发明有关的第2浆料涂布装置的简要侧视图。该浆料涂布装置这样构成,即将贮存在浆料槽101的粘结剂,导电性粘结剂,焊剂等浆料102利用向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旋转驱动的涂布辊103卷起,用固定在浆料槽101上端的作为浆料层形成构件的刮浆板104刮去多余的浆料,在辊子外周部形成规定厚度的浆料层102a,使被吸附头105吸附保持并以规定速度移动通过辊子顶部附近的被涂布体106的下面一部分向辊子外周部的浆料层102a浸渍接触,通过这样将浆料层102a对被涂布体106进行转印涂布。
如图11及图12所示,使用前述涂布辊103的轴心方向宽度大于涂布宽度的辊子,同时在前述括板104的前端部形成矩形的凹进部107,该凹进部107的边缘及不是凹进部107的前端的边缘形成刮去浆料用的刮去边缘104a,通过这样使得在涂布辊103的外周部形成相当于凹进部107的宽度的小宽度的浆料层102a。
这样,被涂布体106与辊子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利用刮浆板104刮去形成的浆料层102a浸渍接触,通过这样浆料102b以相当于该浆料层102a宽度的宽度对被涂布体106进行转印涂布。
本发明也可以以下面的形态实施。
(1)如图13(a)所示,在刮浆板4前端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凹进部7,在该边缘形成刮去边缘104a,通过这样如图13(b)所示,在涂布辊103的外周部的两端部形成小宽度的浆料层102a,能够对被涂布体106两端102的部位进行涂布,另外,如图14(a)所示,在刮浆板104前端在宽度方向的3个部位或3个以上的多个部位并排形成小宽度的凹进部107,在它们的边缘形成刮去边缘104a,通过这样如图14(b)所示,在涂布辊103的外周部并排形成多个小宽度的浆料层102a,能够同时对被涂布体106的多个部位进行涂布。
(2)在刮浆板104的前端形成的凹进部107不限定于矩形截面形状,例如可以如图15(a)所示,形成为尖角形截面形状,或者如图15(b)所示,形成为半圆形截面形状。因而在涂布辊103的外周部形成任意截面形状的浆料层102a,它们的边缘成为刮去浆料用的刮去边缘104a。
(3)也可以如图16所示,作为浆料层形成构件,是利用外周具有任意截面形状的环形凹槽108的旋转辊109,通过这样在涂布辊103的外周部形成小宽度的冰料层102a。在这种情况下,使旋转辊109自由旋转并与涂布辊103接触,或者以与涂布辊103的圆周速度相等的圆周速度反向驱动旋转辊109并与涂布辊103接触,通过这样能够使旋转辊109相对于涂布辊103几乎无磨擦地旋转接触,完全去除多余的浆料,在涂布辊103仅形成所希望宽度及厚度的浆料层102a。
(4)也可以如图17(a)所示,在涂布辊103的外周具有环形凸条103a,同时在刮浆板104刮去边缘104a形成所述环状条103a嵌入的深的凹入部107,通过这样如图17(b)所示在涂布辊103的环形凸条103a的外周部形成所希望厚度的浆料层102a,使被涂布体106接近涂布辊103,使涂布辊103的环形凸条形码103a进入被涂布体106的凹入部106a,通过这样能够在被涂布体106的凹入部106a的底部转印涂布所希望宽度的浆料。
(5)作为对涂布辊103的外周部供给浆料的装置,除了如上所述的将贮存在浆料槽101的浆料卷起的形态以外,也可以如图18所示,以在刮浆板104上贮存浆料102的形态实施。
(6)如图19(a),(b),图20及图21所示,是具有与上述(5)相同结构的装置,对其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符号。
该浆料涂布装置这样构成,即将贮存在浆料槽1的粘结剂,导电性粘结剂,焊剂等浆料102利用向一定方向以一定速度旋转驱动的涂布辊103卷起,用固定在浆料槽101上端的作为浆料层形成构件的刮浆板114刮去多余的浆料,在辊子外周部形成规定截面形状的浆料层102a,使被吸附头105吸附保持并以规定速度移动通过辊子顶部附近的被涂布体106的下面一部分向辊子外周部的浆料层102a浸渍,通过这样将浆料层102a对被涂布体106进行转印涂布。
若详细叙述,则如图19(b)所示,对于圆柱形涂布辊103,刮浆板114的前端部的形状为在顶视图中靠近宽度方向中间部位向涂布辊103一侧突出的前端变窄的锥形部。该锥形部的前端边缘为与涂布辊103的轴心近拟平行的直线部115。在该直线部115的轴向两端,形成向离开涂布辊103的一侧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倾斜边缘116a及116b。利用该倾斜边缘116a,116b及直线部115形成顶视图中的梯形形状,该倾斜边缘116a及116b形成的部别形成凹进部117及117。
利用该刮浆板114形成的浆料层102a的截面形状为图21(a)及(b)所示,即在涂布辊103的外周面形成倾斜面,该倾斜面是在涂布辊103的轴向靠近两端处的浆料层102a的厚度大,靠近中间部位的浆料层102a的厚度小,从该靠近中间部位到轴向两端的过程中,浆料层102a的厚度慢慢增大。
在对被涂布体106涂布浆料时,被涂布体106利用吸附头(未图示)保持,该被涂布头106与吸附头一起在规定高度位置水平移动。图21(a)及图21(b)分别表该例子。在图21(a)的情况下,被涂布体106的移动高度位置(图中用点划线表示)相对于涂布辊103的顶点,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因此被涂布体106对于浆料层102a的浸渍量比较小。在图21(b)的情况下,被涂布体106的移动高度位置(图中用点划线表示)处于比图21(a)的情况更靠近涂布辊103顶点的较低的位置,被涂布体106对于浆料量的浸渍量大于图21(a)的情况。另外,即使被涂布体106的尺寸改变,也可以通过适当改变被涂布体106移动的高度位置,来进行涂布量等的调整。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倾斜面的截面是画成直线的倾斜状态,但也可以其截面是画成曲线的倾斜状态。
另外,图20为涂布辊103的整个外周形成浆料层102a的假想状态侧视图,图中虚线表示和刮浆板114在浆料层102a形成凹下的环形槽的底部。
(7)如图22(a)及(b)所示,涂布辊123不是上述(b)所示的圆柱形,而为线轮形。即涂布辊123在其轴向的两端,其外周直径大,而在靠近轴向中间部位,其外周直径小。在涂布辊123中,其轴向两端部的外周直径大的部是整个外周呈向径向外侧突出形状的环形凸条123a及123a。该各环形凸条123a及123a的轴向中间侧的侧面形成越靠近轴向中间直径越小的倾斜面K及K。另外,刮浆板124的形状与涂布辊123的外周形状一致,成为靠近轴向中间的部位突出的状态。该形状具有与上述(6)的实旋形态相同的结构(参照图22(a))。
参照图22(b),在该实施形态的情况下,由于在涂布辊123一侧设置一对倾斜面K及K,形成山谷形状,因此在被吸附头(未图示)吸附的状态下使被涂布体106移动时,若被涂布体106相对于吸附头在轴向有一点位置偏移,则使得该偏移侧的一端先与一边的倾斜面K接触。由于在发生该接触的同时,被涂布体106在被吸附头105吸附保持的状态下产生横向移动,被涂布体106的另一端与另一边的倾斜面K接触,这样横向移动也受到限制,因此能够修正位置偏移,使得处于能很好进行浆料涂布的位置。通过这样,例如被涂布体106为长方体形状的片状元器件件,通过对环形凸条123a及123a的倾斜面K及K的表面浆料层102a浸渍,就在该被涂布体106的两端部的下面及侧面涂布浆料。
(8)如图23(a)及(b)所示,在该实施形态中所示的,是利用辊子134代替刮浆板,刮去浆料多余部,调整浆料的形状。辊子134是将其轴心方向的中间部形成大直径部134a,将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形成小直径部134b及134b。大直径部的侧面形成倾斜K1及K1。另外,涂布混凝土03形成圆柱形。通过这样,在涂布辊103的外周面形成的浆料层的形状如图23(a)所示,形成轴向中间部在整个外周凹下的环形凹槽138。
辊子134也与涂布辊103一起旋转驱动,这时辊子134一面去除多余的浆料,一面在涂布辊103上形成有规定截面形状的浆料层。
另外,关于该辊子134,不限定于旋转驱动的辊子,也可以是固定不转的,或者也可以是自由旋转的。
被涂布体106在利用吸附头105吸附保持的状态下,水平通过涂布辊103上浆料层102a的环形凹槽138部位。这时,环形凹槽138的内侧面是向外扩大倾斜的倾斜面,在被涂布体的两端部通过时,分别浸渍在环形凹槽138的内侧面,对该各部位涂布浆料。
下面根据

本发明有关的第3浆料涂布装置。图25至图27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图25为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26为前述装置的主要部即辊子部的平面图,图27为作用说明图。
在这些图中,符号201为辊子,202为对前述辊子201供给浆料P的供料部即浆料槽,203为涂布对象物W的移送机构,在图25中给出了其吸附头部。204为刮去辊子201外周面的多余浆料以调整浆料P的液厚的液厚调整板。该液厚调整板204安装在浆料槽202的体205上。
前述辊子201设置在浆料槽202内,使其上部露出在外面,沿单方向(图25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在浆料槽202内贮存浆料P,下列使辊子201的大约下半部浸渍的程度。移动机构203利用气体吸附,将涂布对象物W吸附保持,沿着与辊子201的轴成直角相交的水平单方向(图1的箭头B的方向)移动,将涂布对象物W移送至辊子201上方的浆料涂布位置。
在前述辊子201的外周面,如图26所示,在整个外周形成截面呈J字形的环形槽206。该环形槽206是为了在内部以厚的液厚保持浆料P用的部(浆料保持部)。该环形槽206的宽度D设定比涂布对象物W的宽度d要宽,使得涂布对象物W进入该环形槽206内时,保持两侧存在间隙的状态。
在上述结构中,浆料槽202内的浆料P附着在辊子201的整个外周面,即附着在大直径部的外周面及环形槽206的内表面,在辊子201的外周面形成厚的浆料P层,在这样的状态下,随着辊子201单方向旋转,向液厚调整板201一侧卷起,对该浆料P层由于液厚调整板204的作用,多余浆料P被刮去,在辊子201外周面附着的浆料P中,几乎仅仅只有填充在环形槽206内的部被送至涂布对象物W的通过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环形槽206内的浆料P具有比涂布对象物W的高度足够厚的液厚。该浆料P由于在环形槽206的宽度D内与环形槽206的底面及两侧壁面接触,因此相对其数量来说,与辊子201的接触面积大,对辊子201的附着力大,即使辊子高速旋转,也处于不飞溅的状态,保持在环形槽206内。
另外,在辊子201的上部,利用移送机构203水平移送过来的涂布对象物W进入环形槽206内,该浆料涂布侧部浸渍在环形槽206内的浆料P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环形槽206的大小相对于涂布对象物W有余量,因此如图27所示,涂布对象物W深深地浸渍在环形槽206内的浆料P中,同时环行槽206内的浆料P从涂布对象物W的下面侧绕回到侧面,因此也附着在侧面。因此,对涂布对象物W涂布大量浆料P。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在辊子201外周面形成的环形槽,所示的是截面为I字形的环形槽206,但也可以采用外径一侧敞开的环形槽,或截面为U字形的环形槽等形状各异的环形槽,环形槽206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图示的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例中所示的是宽度为一定的环形槽206,但若辊子201分成几部构成,则环形槽206的宽度D为可变的。例如,辊子201若由环形槽206的底部为外径的轴及嵌入该轴的外周的2个环形大直径部构成,则通过改变轴上大直径部的间的间隔,可改变环形槽206的宽度D。因而,本发明中也包含环形槽206的宽度D为可变的情况。
另外,对辊子201外周面供给浆料P的供料部不限定于图25所示的浆料槽202,如图28及图29所示,也可以采用不同结构的浆料浆料供料部。
图28为上述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辊子部纵向剖面侧视图。在该变形例中,辊子201的外周面及与该辊子201的外周面以接触或不接触状态设置的液厚调整板204构成对辊子201外周面的浆料供料部207,在两者的间上面敞开的空间贮存浆料P。符号208为接受多余浆料的浆料接受部,209为其壳体。
另外,在辊子201的外周面形成作为浆料保持部的环形槽206这一点,与上述实施例中图示的辊子201相同。另外,在辊子201上设置涂布对象物的移送机构,这在图28中的图示省略。
图29为上述第3实施例的其它变形例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辊子部纵向剖面侧视图。在该变形例中,辊子201的外周面及与该辊子201的外周面接触旋转的辅助辊210构成对辊子201的外周面的浆料供料部211,在两者的间上面敞开的空间贮存浆料P。辊子201与辅助辊210设置在浆料接受部208内。
另外,在该其它变形例中,在辊子201的外周面形成作为浆料保持部的环形槽206这一点,以及图示省略的在辊子201上设置的涂布对象物的移送机构这一点,也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相同。
下面,图30至图32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图30为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31为前述装置的主要部即辊子的平面图,图32为作用说明图。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浆料保持部是在辊子201的外周面设置多条纤维状的丝或软树质制成的线等那样的柔性线状体12,通过这样形成浆料P的柔软保持层213。该柔软保持层213的线条体212的相互的间有相互连续的间隙214,该间隙214成为保持浆料P的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浆料供料部有浆料槽202,另外在辊子201上设置涂布对象物W的移送机构203,这一点与上述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因而,与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公共的部附加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由线状体212构成的柔软保持层213以相当于线状体212竖立高度的液厚保持浆料P。涂布对象物W利用移送机构203送入该柔软保持层213。由于构成柔软保持层213的线状体212是柔软的,因此如图32所示,为了避开涂布对象物W而产生变形,允许涂布对象物W深入柔软保持层213内。与此同时,浸渍在线状体212的间的间隙214包合的浆体P中,浆体P附着在涂布对象物W上。这样,涂布对象物W深深地浸渍在浆料P层中,在其下面到侧面部涂布大量的浆料P。
图33至图35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图33为辊子侧视图,图34为辊子平面图,图35为作用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从辊子201外周面呈放射状突出的多条弹性突起215形成柔软保持层213。在弹性突起215的相互的间是相互连续的间隙216,该间隙216成为保持浆料P的间隙。弹性突起215可以设置在辊子201的外周面,也可以用同一弹性体构成辊子201的外周侧的部,将该部与弹性突起215进行一体成形。辊子201及柔软保持层213以外的部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弹性突起215构成的柔软保持层213以相当于弹性突起215竖立高度的液厚保持浆料P。若涂布对象物W被送入该柔软保持层213,则弹性突起215如图35所示,为了避开涂布对象物W而产生变形,与此同时,弹性突起215的间的间隙216包含的浆体P向涂布对象物W一侧流动起来,附着在涂布对象物W上。通过这样,对涂布对象物W涂布大量的浆料P。
图36至图38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例,图36为辊子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37为辊子平面图,图38为作用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由在外径一侧具有敞开的许多间隙217的弹性体218形成浆料P的柔软保持层213。作为构成该柔软保持层213的材料有海棉或用海棉加工的树脂形成有连续气泡的材料等。弹性体218中的间隙217成为保持浆料P的间隙。辊子201及柔软保持层213以外的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弹性体218构成的柔软保持层213以相当于弹性体218的厚度的液厚保持浆料P。若涂布对象物W被送入该柔软保持层213,则弹性体218如图38所示,产生凹下变形,与此同时,弹性体218的间隙217包含的浆体P向涂布对象物W一侧流动起来,附着在涂布对象物W上。通过这样,对涂布对象物W涂布布大量的浆料P。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浆料P的柔软保持层213是由柔性线状体212,弹性突起215或海棉状弹性体218构成的,但是柔软保持层213也可以利用其它材料构成。柔软保持层213只要在辊子213的外周而利用柔软的构件形成内侧具有浆料保持间隙的即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也如图30中所示,采用浆料槽202作为浆料供料部,但也可以采用图28图示的浆料供料部207或图29图示的浆料供料部211。
下面根据

本发明有亲的第7浆料涂布装置。图40至图43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例,图40为第7实施例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41为其平面图,图42表示图40装置的一部分即辊子与其它构件的位置关系的配置说明图,图43为从辊子一侧来看图40装置的一部分即刮去构件及液厚调整构件等的正视图。
在这些图中,符号301为辊子,302为涂布位置设定机构,在图40中表示其吸附头部。303为接受从辊子1一侧滴下的浆料P的浆料接受部,304为其壳体。
所述辊子301设置在浆料接受部303内,使其上部露出外面,并沿单方面(图40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在该实施例中,是利用气体吸附将涂布对象物W吸附保持,将它送到辊子301外周面上方所需要位置处设定的涂布位置。该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可以相对于前述涂布位置沿左右方向移送涂布对象物W,也可以上下移送。
在比涂布对象物W的浆料涂布位置的辊子301旋转方向A的前方,在与辊子301外周面相对面的位置,设置液厚调整构件305及刮去构件306。
液厚调整构件305是刮去辊子301外周面的多余浆料P以调整附着浆料P的液厚的构件。因而,该液厚调整构件305的前端与辊子301外周面的间隔(图42所示)与辊子301外周面的浆料P的附着厚度对应。图示的液厚调整构件5为前端尖锐的刮浆板状的板体。安装在浆料接受部303的壳体304上。
在该第7实施例中,液厚调整构件305及与其相对面的辊子301外周而形成对辊子301外周面供给浆料P的浆料供料部307,在两者的间上方敞开的空间贮存浆料P。
刮去构件306是刮去辊子301外周面附着的浆料P的构件。如图41所图示,其宽度A比液厚调整件305的宽度B要窄,比涂布对象物W的宽度C要宽(B>A>C)。
该刮去构件306隔着垫片308配置在前述液厚调整构件305的上方位置,其前端相对于辊子301外周而为非接触。然后,如图42所图示,刮去构件306的前端与辊子301外周面的间隔D设定为利用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定位在涂布位置的涂布对象物W与辊子301外周面的间隔E要窄(E>D)。另外,定位在涂布位置的涂布对象物W与辊子301外周面的间隔E比液厚调整构件305的前端与辊子301外周面的间隔F要窄(F>E)。
在前述液厚调整构件305的两侧,设置在液厚调整构件305一侧阻挡浆料P的横向阻挡体309及309。这些横向阻挡体309及309面向辊子301张开,同时从液厚调整构件305竖起,使其从两侧包围前述刮去构件306,两横向阻挡体309与309的间的间隔随着沿辊子301的旋转方向前进而变窄。另外,横向阻挡体309在辊子301一侧的前端边缘与辊子301外周面对应,呈圆孤状凹进去的形状。
在上述结构中,从液厚调整构件305上形成的浆料供料部307对辊子301外周面供给浆料P,同时该浆料P的附着厚度利用液厚调整构件305调整为规定的厚度,该附着浆料P随着辊子301旋转,向辊子301外周的上方送去。
利用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将涂布对象物W移送到辊子301外周的上方所需要的位置然后涂布对象物W的下面部浸渍在辊子301外周面的附着浆料P中,在其下面部涂布浆料P。
通过该涂布位置的附着浆料P面向刮去构件306一侧,在刮去构件306的位置,利用刮去构件306括去附着浆料P的表层部。该表层部是从附着浆料P的表面到比涂布对象物W的浸渍深度更深层为上的部,是暴露在外气或在涂布对象物W浸渍区域不对涂布对象物W涂布的多余部。
附着浆料P中的括去的表层部从刮去构件306的两侧向其下边的浆料供料部307流去。在这种情况下,在刮去构件306两侧的一对横向阻挡体309及309进行导向,使得流下的浆料P不流出到浆料供料部307的外面。比附着浆料P的表层部更内层的部一旦露出在外面后,则进入浆料供料部307。在浆料供料部7,附着浆料P的表层部及其内层部与贮存在浆料供料部307的其它浆料P互相混合。
这样,由于利用刮去构件306将附着浆料P强强分开,而在浆料供料部307又与其它浆料混合因此整个浆料P自己充分搅拌,这样将抑制因整个浆料P干燥而引起的粘度变化,对涂布对象物W的浆料涂布量稳定。另外,由于括去的表层部的冰料P返回浆料供料部307,因此浆料P的减少量抑制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因此,能够长时间连续使用浆料P。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刮去构件306不与辊子301接触,因此无摩损,不会产生因摩损粉末而引起的浆料P的质量下降。另外,括去构件306与辊子301也不产生磨擦热,不会产生因两者的磨擦热而引起的浆料P的劣化及硬化。再有,括去构件306由于不摩损,因此不需要调整与辊子301的间隔,括去构件306本身更换的频次也只要很少即可。
下面,图44至图48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图44为第8实施例有关的浆料涂布装置的纵向剖面侧视图,图45为其平面图,图46表示图44装置的一部分即辊子与其它构件的位置关系的配置说明图。图47为从辊子一侧来看图44装置的一部分即液厚调整构件及横向阻挡体的正视图,图48为图47的(9)-(9)线的横向剖面平面图。
在这些图中,与图40至图43的第7实施例装置的各部对应的部用与第7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表示。在该第8实施例中,贮存浆料P的浆料槽310是对辊子301外周面供给浆料P的浆料供料部,该浆料槽310的上部是开口的,在该开口内部设置辊子301。该辊子301沿单方向(图44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使其处于上部从浆料槽310露出在外部的状态。符号311为浆料槽310的壳体。
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与第7实施例相同,是利用气体吸附将涂布对象物W吸附保持,将它送到辊子301外周面上方所需要位置处设定的涂布位置,是设置在辊子301的上方位置。图44中给出该吸附头部。该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是相对于所述涂布位置沿左右方向移送涂布对象物W,也可以上下移送。
在辊子301外周面相对面的位置,在比涂布对象物W的浆料涂布位置沿辊子的旋转方向A靠近该位置前的一侧配置液厚调整构件305,在比涂布对象物W的浆料涂布位置沿辊子的旋转方向A向前一侧配置刮去构件306。
液厚调整构件305与第7实施例相同,是刮去辊子301外周面的多余浆料P以调整附着浆料P的液厚的构件,该液厚调整构中305的前端与端子301外周面的间隔,与辊子301外周面的浆料P的附着厚度P对应。图示的液厚调整构件305前端尖锐的刮状的板体,但也可以是有厚度的块状体,其形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
在液厚调整构件305的两侧,设置在液厚调整构件一侧阻挡浆料P的横向阻挡体312及312。这些横向阻挡体312及312面向辊子301张开,同时从液厚调整构件305一侧向浆料槽310的内部下垂。两个横向阻挡体312与312的间的间隔随着沿辊子301的旋转方向前进而变窄。横向阻挡体312在辊子301一侧的前端边缘与辊子301外周面对应,呈圆孤状凹进去的形状。
括去构件306与第7实施例相同,是刮去附着在辊子301外周面的浆料P的构件,其前端相对于辊子301外周周为非接触状态。该刮去构件306的宽度A比液厚调整构件305的宽度V要窄,比涂布对象物W的宽度C要宽(B>A>C)。该刮去构件306的前端突出在浆料槽310上。
然后,如图46所图示,括去构件306的前端与辊子301外周面的间隔D设定为比利用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定位在涂布位置的涂布对象物W与辊子1外周面的间隔E要窄(E>D)。另外,定位在涂布位置的涂布对象物W与辊子301外周而的间隔E比液厚调整构件305的前端与辊子301外周面的间隔F要窄(F>E)。
在上述结构中,从浆料槽310对辊子301外周面供给并附着的浆料P随着辊子301旋转,向液厚调整构件305一侧送去,利用该液厚调整构件305,将该附着厚度调整为规定厚度,送向辊子301外周的上方。在辊子301外周的上方所需要位置,由于利用涂布位置设定机构302移送过来的涂布对象物W的下面部浸渍在辊子301外周面的附着浆料P中,因此涂布对象物W的下面部涂布浆料P。
通过该涂布位置的附着浆料P接着受到刮去构件306的作用,从附着浆料P中,刮去从表面到比涂布对象物W的浸渍深度更深的层为止的表层部。
在辊子301外周面的附着浆料P中括去的表层部,从刮去构件306的两侧流下,流入在它下方的浆料槽310。比表层部更内层的部,一旦露出在外面后,就进入浆料槽310。在浆料槽310的内部,附着浆料P的表层部,其内层部与贮存在浆料槽310的其它浆料P互相混合。
这样,整个浆料P自己充分搅拌,将抑制因整个浆料P干燥而引起的粘度变化,对涂布对象物W的浆料涂布量稳定。另外,由于括去的表层部的浆料P返回浆料供料部310,因此浆料P的减少量抑制到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结果,能够长时间连续使用浆料。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刮去构件306不与辊子301接触,没有摩损,因此不会产生因摩损粉末而引起的浆料P的质量下降,不会产生因两者的磨擦热而引起的浆料P的劣化及硬化。另外,不需要调整括去构件306与辊子301的间隔,刮去构件306本身更换的频次也只要很少即可。
另外,浆料槽310内的浆料P虽由于其粘性的作用,将跟着辊子301的旋转,向液厚调整部305一侧移动,但由于在液厚调整构件305的下方有横向阻挡体312,因此很多的浆料P集中在液厚调整构件305的下方,从液厚调整构件305的前端供给辊子301外周面,成为辊子301外周面的附着浆料。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有关的第9浆料涂布装置。图49表示第9实施形态401的简要剖视图。另外,图50表示浆料涂布装置的主要部即辊子部,图50(a)为其平面图,图50(b)为其A-A’面的剖视图。另外,图51表示浆料涂布装置的主要部即辊子部的变形例,图51(a)为其平面图,图51(b)为其B-B’面的剖视图。
图49所示的浆料涂布装置401具有底座部409,设置在底座部409的半圆形凹入部409b的能够旋转的辊子402,相对于辊子402设置一定的间隙并设置在底座部409的刮浆板405,以及浆料供料机构(图中省略)。另外,浆料涂布装置401在辊子402的上方具有由吸附涂布对象物407的吸嘴406a及吸附头406b构成的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
辊子402具有中心轴402a,轮圈状外周部队402b,以及将中心轴402a及外周部队402b连接的叶片状送风板402c。该送风板402c随着辊子402的旋转,面向辊子402的外周部402b产生空气流动,对外周部402b进行空气冷却,同时送风板402c本身受到风吹,因而起到用热的作用,关于构成辊子40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金属,树脂,陶瓷等各种材料。最好采用不与使用的浆料反应产生溶解,溶胀或变形的材料。特别希望采用耐腐蚀性及防锈性能优异的不锈钢,或热导率高及空气冷却效果也的铜,铅待金属。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耐腐蚀及防锈性能优异的不锈钢。另外,送风板402c的形状及片数不限定图示的情况,可以有各种应用及变形。
另外,还可以采用图51所示的辊子403,以代替辊子402。该辊子403具有轮圈状的外周部403b及板状本体403d,本体403d具有沿本体403d的轴向突了的形状而配置的送风板403c。随着辊子403的旋转,送风板403c产生空气流动,起以对辊子403的外周部403b进行空气冷却的作用,另外送风板403c本身受到风吹,因而起到散热的作用。另外,送风板的形状及片数等不限定于图示的情况,可以有各种应用及变形。
刮浆板405是设置在底座部409的平板,使其相对于辊子402具有一定的间隙。材料虽没有特别限定,但最好是不与使用的浆料反应产生溶解,溶胀或变形等的金属,树脂,陶瓷等。
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使涂布对象物407移动至规定位置,使得涂布对象物407的下面附着浆料,具有利用真空吸附将涂布对象物407附着浆料,具有利用真空吸附将涂布对象物407吸附保持的吸嘴406a,以及使吸嘴406a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吸附头406b。吸嘴406a沿吸附头406b的驱动方向,在吸附头406b上设置4个。另外,吸嘴406a是分别上下驱动,取出涂布对象物407或放下,吸附头406b沿着在与辊子402的中心轴垂直的水平方向(箭头N1方向)设置的导轨(图中省略)进行往复驱动。
浆料供料机构(图中省略)是气动式分料器,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向浆料贮存处410供给浆料。另外,浆料供料机构配置在浆料贮存处410与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的间,要使其不妨碍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的移动,从浆料供料口向浆料贮存处410供给浆料。
底座部409为具有半圆形凹入部409b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在该凹入部409b设置能够旋转的辊子402,辊子402的上半部从底座部409露出。另外,在底座部409设置支持辊子402的中心轴402a的辊子支持部(未图示)。
下面用上述浆料涂布装置401说明涂布浆料的方法。首先,使辊子402沿单方向(图49中箭头N2的方向)旋转。另外,从浆料供料机构供给浆料,在外周部402b附着浆料。再利用刮浆板405的作用,将附着的浆料中的多余浆料刮去,在辊子402的外周部402b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浆料层404。
另一方面,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用吸嘴406a吸附涂布对象物407,沿与辊子402的中心贺方向垂直相交的水平单方向(图49中箭头N1的方向)移送涂布对象物407。涂布对象物407保持规定的高度,在辊子402的上方浸渍在浆料层404中,对涂布对象物407的浆料涂布过程结束。
另外,在本发明中是使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移动,也可以构成为是使辊子402移动,也可以使涂布位置设定机构406及辊子402的两方面移动。另外,除布对象物407浸渍在浆料层404中,不限于在辊子的上方,也可以构成为在横向或下方与浆料层404接触。
然而,在浆料涂布装置401中,在利用刮浆板405的作用将浆料层404调整为一定厚度时,在刮浆板405的旋转,该磨擦热增大,浆料层404的温度将上升,但是由于送风板402c也与辊子402一起旋转,因而能够抑制辊子402的外周部402b的温度上升,将外周部402b形成的浆料层404的温度保持一定。
本发明在辊子圆周速度在200mm/s以上时,能够得到一定的效果,特别是辊子的圆周速度在1000mm/s以上时,能够得到更高的效果。
图52为本发明有关的第10浆料涂布装置的简要剖视图。该涂布装置401的特征在于,在底座部409形成的半圆形凹入部409b贮存辊子402的下部浸渍那样程度数量的浆料。随着辊子402的旋转,贮存的浆料附着在辊子402的外周面402b,附着在辊子402上的浆料利用刮浆板405调整为规定的厚度。另外,由于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被涂布体转印涂布浆料的涂布辊,对涂布辊的外周部供给浆料的装置,以及刮去供给辊子外周部的浆料的多余部而在涂布辊的外周形成规定截面形的浆料层的浆料层形成构件,设定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的形状,使得浆料层形成宽度小于涂布辊的轴心方向宽度的浆料层,所述被涂布体利用能够移动的吸附头保持,同时所述吸附头在旋转的所述涂布辊上移动时,借助于将所述被涂布体浸渍在所述浆料层中,对所述被涂布体涂布浆料,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由前端部具有凹入部的固定刮浆板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由外周具有环形凹槽的旋转辊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布辊的外周具有环形凸条,同时在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形成该环形凸条能够嵌入的凹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布辊的外周具有环形凸条,同时在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形成该环形凸条能够嵌入的凹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由前端部具有锥形凹入部的固定刮浆板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由前端部具有锥形的环形凹槽的旋转辊构成。
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辊外周的两边缘部具有锥形的环形凸条,同时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形成该环形凸条能够嵌入的凹入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辊外周的两边缘部具有锥形的环形凸条,同时在所述浆料层形成构件形成该环形凸条能够嵌入的凹入部。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外周面供给浆料的辊子,设定所述辊子与所述涂布对象物的相对位置使得涂布对象物的至少一部分浸渍在所述辊子外周面附着的装置料中所需要深度的涂布位置设定机构,以及刮去构件,所述刮去构件相对于所述辊子外周面处于非接触状态,以比浸渍在所述附着浆料的涂布对象物的浸渍深度还要深的刮去深度,刮去浆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辊子外周面供给浆料的浆料供料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去构件的至少前端配置在所述浆料供料部的上方,使得利用所述刮去构件刮去的浆料利用自重流入所述浆料供料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供料部是上部开口,并在该开口侧的内部设置所述辊子的浆料槽。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供料部是上部开口,并在该开口侧的内部设置所述辊子的浆料槽。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刮去构件的下方设置调整所述辊子外周面附着浆料的附着厚度的液厚调整构件,在该液厚调整构件的上面与所述辊子外周面形成所述浆料供料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刮去构件的下方设置调整所述辊子外周面附着浆料的附着厚度的液厚调整构件,在该液厚调整构件的上面与所述辊子外周面形成所述浆料供料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厚调整构件的两侧垂直设置使浆料阻挡在液厚调整构件一侧的横向阻挡块,形成从两侧包围所述刮去构件的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厚调整构件的两侧垂直设置使浆料阻挡在液厚调整构件一侧的横向阻挡体,形成从两侧包围所述刮去构件的形状。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位置设定机构是保持所述涂布对象物,并将它相对于所述辊子外周面向所述所需要的涂布位置移送的机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位置设定机构将所述涂布对象物在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移送。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轮圈状外周部的辊子,对所述辊子外周部上供给浆料并形成浆料层的浆料供料机构,以及设定所述辊子与所述涂布对象物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辊子上的浆料层与涂布对象物接触而在所述涂布对象物的表面附着浆料的涂布位置设定机构,所述辊子具有利用该辊子旋转产生气流的送风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具有中心轴,轮圈状外周部,以及连接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外周部的叶片状的送风板。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浆料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具有板状本体及轮圈状外周部,所述本体具有以向该本体轴向突出的形状配置的送风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作业在被涂布体的前侧部及后侧部分别相等涂布浆料的浆料涂布装置。它是这样构成,即基体2表面的一定层厚的浆料层3以一定速度沿侧视的圆孤状路径移动,在被涂布体6沿浆料层3移动的圆孤状路径的切线方向以一定速度移动过程中,对浆料层3进入至一定深度,通过这样对该被涂布体6涂布浆料,在这样的浆料涂布装置中,设置设定被涂布体6浆料涂布时的移动速度与浆料层3在浆料涂布时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差对被涂布体6涂布浆料的设定装置,使得对被涂布体6的前侧部与后侧部相等涂布浆料。
文档编号B05C11/00GK1757437SQ200510116188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9日
发明者桶師一之, 森哲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