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工件摆放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79189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工件摆放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工件摆放装置,用于将工件摆放在传送网带上,该装置包括:滑道;储料匣,其工件入口与上述滑道下端相对接,该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位于上述传送网带一侧的上方;上拨叉,其可移动地设于上述储料匣与传送网带之间,该上拨叉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上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工件位孔,该工件位孔的形状与待摆放工件相匹配,该上拨叉相对上述储料匣移动使工件通过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依次落入这些工件位孔中;以及挡板,其可移动地设于上述上拨叉与传送网带之间,该挡板与上述上拨叉形状相匹配,该挡板相对上述上拨叉移动,以挡住工件位孔承载工件或打开工件位孔使工件落入上述传送网带。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工件摆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外观尺寸规则的工件自动摆放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钕铁硼电机磁钢生产领域中,使用达克罗喷涂进行工件表面处理工艺中,大部分都是人工摆片,并且还需要制作摆片的料盘。人工摆片的弊端主要有:(1)生产效率低;(2)在人工摆片过程中,操作人员手上的汗溃、油溃容易粘到工件表面上,再对工件进行喷涂后会影响工件的耐腐蚀性和结合力;(3)增加了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合理配置的自动摆放装置,能够对外观尺寸规则的工件实现自动摆放,从而避免了因人工摆片造成的缺陷,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及操作强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工件摆放装置,用于将工件摆放在传送网带上,该装置包括:滑道;储料匣,其工件入口与上述滑道下端相对接,该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位于上述传送网带一侧的上方;上拨叉,其可移动地设于上述储料匣与传送网带之间,该上拨叉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上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工件位孔,该工件位孔的形状与待摆放工件相匹配,该上拨叉相对上`述储料匣移动使工件通过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依次落入这些工件位孔中;以及挡板,其可移动地设于上述上拨叉与传送网带之间,该挡板与上述上拨叉形状相匹配,该挡板相对上述上拨叉移动,以挡住工件位孔承载工件或打开工件位孔使工件落入上述传送网带。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储料匣包括:弯道段,其一端为工件入口,该弯道段为弧形通道,尺寸与待摆放工件的形状相匹配;以及储存段,其一端与上述弯道段的另一端相对接,储存段的另一端为工件出口,该储存段呈斜四棱柱状,其底面与工件尺寸相匹配;其中,滑道中的待摆放工件通过工件入口经由弯道段进入储存段。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与上拨叉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摆放工件的厚度。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工件摆放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其带动上拨叉和挡板同步地沿工件位孔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移动;第二气缸,其带动上拨叉沿垂直于工件位孔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移动;第三气缸,其带动挡板沿垂直于工件位孔排列的方向相对于上拨叉运动。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自动工件摆放装置为无磁不锈钢结构。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工件为矩形片状结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储料匣、上拨叉及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工件快速准确的自动摆放,从而避免了因人工摆片造成的缺陷,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及操作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工件摆放装置轴测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工件摆放装置与图1相对方向的轴测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工件摆放装置中上拨叉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工件摆放装置中储料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结合附图在其上标注以下附图标记:
[0016]1-滑道,2-储料匣,21-工件出口,3-上拨叉,31-工件位孔,4_挡板,51-第一气缸,52-第二气缸,53-第三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工件摆放装置,主要包括滑道1、储料匣
2、上拨叉3、挡板4及多个用于驱动上拨叉3和/或挡板4的气缸。滑道I 一端与振动盘(图中未示出)相连接 ,另一端连接储料匣2。储料匣2固定在传送网带(图中未示出)的一侧不动,储料匣2的工件出口 21 (参见图4)与上拨叉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Cl1小于待摆放工件的厚度t,即d^t,上拨叉3能够相对于储料匣2前后或者左右运动。如图3所示,上拨叉3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上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工件位孔31,例如可以是20个,每个工件位孔31的形状与工件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上拨叉3的下方设有挡板4,挡板4为矩形板状结构,能够相对于上拨叉3前后运动,以挡住或者打开工件位孔31。第一气缸51 (为简明起见,图中未示出气缸的活塞杆结构)能够带动上拨叉3和挡板4同步地沿工件位孔31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2左右运动,该方向与传送网带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第二气缸52能够带动上拨叉3沿垂直于工件位孔31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2前后运动,该方向即传送网带的传送方向;第三气缸53能够带动挡板4单独相对于上拨叉3前后运动。
[0019]进一步结合图4说明储料匣2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储料匣2包括工件入口 22、弯道段23、储存段24以及工件出口 21。滑道I中的待摆放工件通过工件入口 22经由弯道段23进入储存段24。其中,弯道段23为弧形通道,其尺寸与待摆放工件的形状相匹配,使工件可以一个个通过并且不会造成卡片;储存段24为斜四棱柱,其底面为与工件尺寸相匹配的矩形即工件出口 21。工件在储存段24中层层叠置在一起,当工件出口 21位于上拨叉3的其中一个工件位孔31的正上方时,储存段24中最底层的一个工件便通过工件出口 21落入该工件位孔31中。而由于工件出口 21与上拨叉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Cl1小于待摆放工件的厚度t,在上拨叉3相对储料匣2移动的过程中,若工件出口 21未对准工件位孔31,储存段24中最底层的一个工件将无法落下,而是在储料匣2侧壁的限制下保留在储存段24中。
[0020]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工件摆放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振动盘(图中未示出)的振动使其上的待喷涂工件通过滑道I进入储料匣2,当储料匣2储存满工件之后,振动盘依然持续振动,使滑道I中也布满工件,以确保有足够工件能够依序摆放。第一气缸51带动上拨叉3和挡板4沿工件位孔31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2移动,使上拨叉3的工件位孔31中最右端的一个与储料匣2的工件出口 21在左右方向上对齐。接着第二气缸52和第三气缸53分别带动上拨叉3和挡板4沿垂直于工件位孔31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2前后移动,使得上拨叉3和挡板4重叠,并且最右端的一个工件位孔31完全对准储料匣2的工件出口 21。进而储料匣2中最底层的工件落入这个工件位孔31中,第一气缸51带动上拨叉3和挡板4沿工件位孔31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2向右移动,使得工件依次落入工件孔位31中,直到全部工件位孔31都储有工件,即储料匣2对应于上拨叉3的左端。此时,第二气缸52和第三气缸53分别带动上拨叉3和挡板4同步地沿垂直于工件位孔31排列的方向相对于储料匣2向后移动(从图1中看为右上方的方向),使得工件出口 21在前后方向上不再与工件位孔31对齐。第三气缸53带动挡板4相对于上拨叉3向前移动(从图1中看为左下方的方向),使得上拨叉3的工件位孔31中的工件落在下方的网带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工件摆放工作,工件会随着网带传送进行下一步的喷涂工作。以此循环操作便实现工件的自动摆放。
[0021]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外观尺寸规则的工件自动摆放,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工件为示例性的矩形片状结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到,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以此为限。
[0022]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工件带有弱磁性,为了防止摆放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自动工件摆放装置的材料需要选择为无磁不锈钢。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工件线宽和厚度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造成储料匣和滑道出现卡片现象。
[0023]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工件摆放装置,用于将工件摆放在传送网带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道; 储料匣,其工件入口与上述滑道下端相对接,该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位于上述传送网带一侧的上方; 上拨叉,其可移动地设于上述储料匣与传送网带之间,该上拨叉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上设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工件位孔,该工件位孔的形状与待摆放工件相匹配,该上拨叉相对上述储料匣移动使工件通过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依次落入这些工件位孔中;以及 挡板,其可移动地设于上述上拨叉与传送网带之间,该挡板与上述上拨叉形状相匹配,该挡板相对上述上拨叉移动,以挡住工件位孔承载工件或打开工件位孔使工件落入上述传送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工件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匣包括: 弯道段,其一端为所述工件入口,该弯道段为弧形通道,尺寸与待摆放工件的形状相匹配;以及 储存段,其一端与上述弯道段的另一端相对接,储存段的另一端为所述工件出口,该储存段呈斜四棱柱状,其底面与工件尺寸相匹配; 其中,所述滑道中的待摆放工件通过工件入口经由弯道段进入储存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工件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匣的工件出口与所述上拨叉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摆放工件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工件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气缸,其带动所述上拨叉和挡板同步地沿工件位孔排列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储料匣移动; 第二气缸,其带动所述上拨叉沿垂直于工件位孔排列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储料匣移动; 第三气缸,其带动所述挡板沿垂直于工件位孔排列的方向相对于所述上拨叉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工件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工件摆放装置为无磁不锈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工件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矩形片状结构。
【文档编号】B05C13/02GK203470296SQ20132054162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胡晓伟, 李震, 贺旭起 申请人: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