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858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背景技术:

在将电线的导体捆绑在一起的电线捆扎部中,例如,使用热熔树脂等来防水并保护电线。然而,存在当加热至高温时热熔树脂可能再次熔化,导致在热熔树脂中发生滑移的担忧。

因此,已经提出了防水气密用的压敏胶粘片以弥补上述的热熔树脂的缺点(例如,日本特许第4920400号公报)。所述压敏胶粘片由交联的固体型增粘剂组合物构成,所述组合物包含:(a)橡胶状聚合物、(b)增粘剂和(c)交联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204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上述压敏胶粘片需要围绕电线捆扎部以多重缠绕。由于包含在压敏胶粘片中的橡胶状聚合物是交联的,所以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比较高,这会相对地增加使用所述压敏胶粘片的操作者的负担。此外,由于如上所述橡胶状聚合物是交联的,因此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小,并存在在卷绕压敏胶粘片的操作期间压敏胶粘片有可能断裂的担忧。此外,由于橡胶状聚合物因加热而软化,所以压敏胶粘片可能在高温下在自重作用下滑移。此外,由于当经受高温环境时橡胶成分容易劣化,因此存在压敏胶粘片可能从被粘物剥离的担忧。

在这些情况下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其拉伸强度比较低、拉伸伸长率比较大、能够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并且显示优异的胶粘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实现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包含:未交联橡胶成分,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50000~3000000的范围内;油成分,所述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1000~20000的范围内;和炭黑。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25质量%~65质量%,油成分的含量为35质量%~75质量%,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质量份~40质量份。

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拉伸强度比较低,拉伸伸长率比较大,能够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并显示优异的胶粘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包含:未交联橡胶成分,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50000~3000000的范围内;油成分,所述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1000~20000的范围内;和炭黑。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25质量%~65质量%,油成分的含量为35质量%~75质量%,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质量份~40质量份。

由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包含未交联的橡胶成分,因此伸长率得以保持。此外,通过将未交联橡胶成分、油成分和炭黑的含量设定为预定值,可以获得比较低的拉伸强度和比较大的拉伸伸长率。此外,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通过将炭黑的含量设定为预定值,可以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此外,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通过将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设定在预定范围内,即通过将油成分的含量设定在预定范围内,并通过调整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各自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可以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并可以相对地提高剥离强度。

因此,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拉伸强度比较低,拉伸伸长率比较大,能够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并且显示优异的胶粘性。

术语“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是指在其中横轴表示分子量且纵轴表示具有所述分子量的分子的数量的分子量分布中分子数量最大的峰位置。在此,最大峰位置的分子量对应于数均分子量。当在分子量分布中存在一个局部极大峰(極大ピ一ク)时,峰位置对应于“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当分子量分布包括多个局部极大峰时,将局部极大峰中具有最大分子数量的峰位置定义为“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此,能够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获得分子量分布。在某些情况下,“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也可以称为“分子量最大峰”。

所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优选还含有炭黑以外的无机填料,且所述无机填料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所述油成分的含量优选为大于0质量份且小于等于200质量份。通过进一步含有炭黑以外的无机填料并且将无机填料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所述油成分的含量设定为大于0质量份且小于等于200质量份,能够促进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高温下的滑移抑制效果。

无机填料可以为选自由碳酸钙、滑石、粘土、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使用上述物质作为无机填料,能够进一步促进所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高温下的滑移抑制效果,并且可以容易地对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硬度和手感进行微调。此外,通过将所述无机填料添加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以减少更昂贵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使用量,并实现成本降低。

所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以优选还含有软化点为50℃~150℃且分子量为100~1300的增粘剂,且所述增粘剂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所述油成分的含量优选为大于0质量份且小于等于30质量份。通过进一步含有软化点为50℃~150℃且分子量为100~1300的增粘剂并将所述增粘剂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所述油成分的含量设定为大于0质量份且小于等于30质量份,可以进一步提高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剥离强度并且可以促进其胶粘效果。

炭黑可以为选自由炉黑、科琴黑和乙炔黑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通过使用选自由炉黑、科琴黑和乙炔黑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所述炭黑,能够进一步促进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滑移抑制效果。

优选地,拉伸强度为0.5mpa以下,且拉伸伸长率为2000%以上。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平行于重力的表面上于130℃下加热7天之后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优选为1mm以下。通过将拉伸强度设定为0.5mpa以下并将拉伸伸长率设定为2000%以上,操作者的作业效率提高,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可操作性提高。此外,当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1mm以下时,可以使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持续比较长时间地连续保护被粘物。

[本发明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包含:未交联橡胶成分,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50000~3000000的范围内;油成分,所述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1000~20000的范围内;和炭黑。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25质量%~65质量%,油成分的含量为35质量%~75质量%,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质量份~40质量份。作为任选成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以包含炭黑以外的无机填料、和增粘剂。

由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包含未交联的橡胶成分,因此伸长率得以保持。此外,通过将未交联橡胶成分、油成分和炭黑的含量设定为预定值,可以获得比较低的拉伸强度和比较大的拉伸伸长率。此外,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通过将炭黑的含量设定为预定值,可以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此外,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通过将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设定在预定范围内,即通过将油成分的含量设定在预定范围内,并通过调整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各自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可以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并可以相对地提高剥离强度。

因此,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拉伸强度比较低,拉伸伸长率比较大,能够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并且显示优异的胶粘性。下面将对包含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

(未交联橡胶成分)

未交联橡胶成分具有赋予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以弹性的功能。由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包含未交联橡胶成分,所以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具有橡胶性质。也就是说,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具有抵抗所施加应力的推回力,并且能够通过拉伸而伸长。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包含未交联的橡胶成分(下文中也称作“未交联橡胶成分”)。例如,在制造包含交联橡胶成分的压敏胶粘片的情况下,在橡胶成分中添加交联剂,并将所得到的混合物混炼且然后加工成片状。通过向橡胶成分中添加交联剂,进行橡胶成分的交联。如果在设定混炼步骤中的温度中出现错误,则由于交联的橡胶成分不能再次使用,所以存在所有产物都必须要被废弃的可能性。此外,如果在设定加工步骤中的加工时间时出现错误,则如上所述所有产物都必须要被废弃。然而,当橡胶成分未交联时,即使在设定混炼步骤中的温度或加工步骤中的加工时间时出现错误,仍可重新使用。此外,由于不需要交联步骤,所以能够减少步骤的数量,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未交联橡胶成分的例子包括乙丙橡胶(下文中也称作“epr”)、丁基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等。其中,优选epr、丁基橡胶和聚异丁烯橡胶,且特别优选聚异丁烯橡胶。通过使用聚异丁烯橡胶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相对降低,并且能够提高操作者的作业效率。此外,可以将两种以上的未交联橡胶成分混合使用。通过使用两种以上的未交联橡胶成分,能够容易地调节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

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50000~3000000的范围内。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的下限优选为65000,且更优选为200000。此外,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的上限优选为800000。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小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可能相对增加且剥离强度可能降低的担忧。另一方面,在最大峰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即使以等于或大于上述添加范围的量添加油,仍难以进行强度调整,且易于发生其中油成分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析出即渗出的现象。

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25质量%~65质量%。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30质量%,且更优选为35质量%。另一方面,所述含量的上限优选为60质量%,且更优选为50质量%。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低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过于柔软而造成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可能会相对增加的担忧,并且还存在油成分可能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析出的担忧。此外,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可能相对增加的担忧,并且还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能从被粘物剥离的担忧。此外,存在使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使用者的作业效率可能会下降的担忧。

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密度的下限优选为0.70g/ml,且更优选为0.80g/ml,且进一步优选为0.85g/ml。另一方面,密度的上限优选为1.10g/ml,更优选为1.00g/ml,且进一步优选为0.95g/ml。通过将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密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包覆用压敏胶粘片能够具有优异的柔性,并且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作业效率。

(油成分)

油成分使未交联橡胶成分软化,并且通过使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含有所述油成分,可以赋予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以柔性并控制拉伸强度。

能够使用任何油成分,只要其与未交联橡胶成分相容即可,且其例子包括矿物油、聚异丁烯、聚丁烯、植物油等。作为油成分,优选聚异丁烯和聚丁烯,且特别优选聚丁烯。通过使用聚丁烯作为油成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能够具有比较高的柔性,并且能够控制拉伸强度。此外,可以将两种以上油成分混合使用。通过使用两种以上的油成分,能够容易地调节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柔性。

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1000~20000的范围内。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的下限优选为1500,且更优选为2000。此外,最大峰的上限优选为15000,且更优选为10000。在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小于所述分子量范围的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剥离强度可能相对降低的担忧,并且存在橡胶成分与油成分可能彼此分离,导致油成分泄漏的担忧。另一方面,在最大峰大于所述分子量范围的上限的情况下,由于不可能获得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柔性,所以拉伸强度增加,这可能导致使用该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操作者的作业效率降低。

油成分的含量为35质量%~75质量%。油成分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40质量%,且更优选为45质量%。另一方面,所述含量的上限优选为70质量%,且更优选为65质量%。在油成分的含量小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可能相对增加并且压敏胶粘片可能从被粘物剥离的担忧。此外,存在使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使用者的作业效率可能降低的担忧。此外,在含量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可能相对增加并且油成分可能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表面上析出的担忧。

油成分的密度的下限优选为0.70g/ml,更优选为0.75g/ml,且进一步优选为0.80g/ml。另一方面,密度的上限优选为1.10g/ml,更优选为1.05g/ml,且进一步优选为1.00g/ml。通过将油成分的密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具有优异的柔性,并且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作业效率。

(炭黑)

向包覆用压敏胶粘片添加炭黑以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炭黑在橡胶成分和油成分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并且通过将炭黑加入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改善触变特性。因此,认为当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放置在高温环境中时,能够抑制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此外,一般而言,已知二氧化硅显示触变特性。然而,即使将二氧化硅添加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仍存在无法获得适当的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率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发明中,需要使用炭黑。

可以使用能够抑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由于高温而造成的滑移的任何炭黑,且其例子包括科琴黑、炉黑、乙炔黑等。作为炭黑,优选科琴黑和炉黑,且更优选炉黑。炉黑含有许多具有能够令人满意地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的粒径的颗粒。因此,通过使用炉黑作为炭黑,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的效果。此外,由于炉黑是廉价的,因此可以降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材料成本。

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炭黑的含量为1质量份~40质量份。炭黑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5质量份,且更优选为8质量份。另一方面,含量的上限优选为35质量份,且更优选为30质量份。在含量小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可能难以获得抑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高温下的下垂的效果的担忧。另一方面,在含量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可能显著降低的担忧,并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导电性增加,这可能造成短路。

炭黑的算术平均粒径的下限优选为25nm,更优选为30nm,且进一步优选为35nm。另一方面,算术平均粒径的上限优选为55nm,更优选为50nm,且进一步优选为45nm。在炭黑的算术平均粒径小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高温处理之后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可能增加的担忧。在炭黑的算术平均粒径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可能降低的担忧。需要说明的是,炭黑的算术平均粒径根据jis-z-8901(2006)确定。这同样适用于下面将进行说明的无机填料和其它粒子的粒径。

炭黑的比表面积的下限优选为30m2/g,更优选为40m2/g,且进一步优选为45m2/g。另一方面,所述比表面积的上限优选为1000m2/g。通过将炭黑的比表面积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具有适度的粘度,并可以抑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高温下的下垂。需要说明的是,炭黑的比表面积根据jis-z-8830(2013)确定。这同样适用于下面将进行说明的无机填料和其它粒子的比表面积。

(炭黑以外的无机填料)

被添加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以调节所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硬度、手感等的炭黑以外的无机填料是任选的成分。通过使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含有无机填料,能够促进抑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高温下的滑移的效果,并可以容易地对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硬度和手感进行微调。此外,通过使用非导电性无机填料作为所述无机填料,能够降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导电性。此外,通过将无机填料添加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可以减少更昂贵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使用量,并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无机填料的例子包括碳酸钙、滑石、粘土、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作为无机填料,优选碳酸钙和滑石,且更优选碳酸钙。由于碳酸钙和滑石廉价,因此可以降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材料成本。此外,在许多情况下,炭黑以外的无机填料不显示触变特性。如上所述,虽然二氧化硅显示触变特性,但是存在不能获得适当的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率的可能性。因此,需要与无机填料一起添加炭黑。

无机填料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优选大于0质量份。所述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30质量份,且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份。所述含量的上限优选为200质量份,更优选为170质量份,且进一步优选为140质量份。在含量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可能相对增加并且拉伸伸长率可能降低的担忧。

无机填料的算术平均粒径的下限优选为50nm,更优选为100nm,且进一步优选为150nm。另一方面,算术平均粒径的上限优选为10.0μm,更优选为7.0μm,且进一步优选为5.0μm。通过将无机填料的算术平均粒径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具有比较低的拉伸强度和比较大的拉伸伸长率。

无机填料的比表面积的下限优选为0.10m2/g,更优选为1.0m2/g,且进一步优选为2.0m2/g。另一方面,比表面积的上限优选为200m2/g,更优选为100m2/g,且进一步优选为50m2/g。通过将无机填料的比表面积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具有比较低的拉伸强度和比较大的拉伸伸长率。

(增粘剂)

为了提高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胶粘性而添加到所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的增粘剂是任选的成分。通过使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含有增粘剂,使得包覆用压敏胶粘片易于包覆被粘物。

能够使用任何增粘剂,只要其与未交联橡胶成分相容即可,且其例子包括烯烃类树脂、酚类树脂、松香类树脂、萜烯类树脂等。作为增粘剂,优选萜烯类树脂和松香类树脂,且特别优选萜烯类树脂。萜烯类树脂与未交联橡胶成分的相容性高,通过使用萜烯类树脂作为增粘剂,能够提高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胶粘性。

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增粘剂的含量优选大于0质量份。所述含量的下限更优选为4质量份,且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份。另一方面,所述含量的上限优选为30质量份,更优选为25质量份,且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份。在所述含量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可能降低的担忧。

增粘剂的分子量的下限优选为100,更优选为150,且进一步优选为200。另一方面,分子量的上限优选为1300,更优选为1000,且进一步优选为800。通过将增粘剂的分子量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提高增粘剂与未交联橡胶成分的相容性,并能够提高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胶粘性。

增粘剂的软化点的下限优选为50℃,更优选为55℃,且进一步优选为60℃。另一方面,软化点的上限优选为150℃,更优选为145℃,且进一步优选为140℃。通过将增粘剂的软化点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提高增粘剂与未交联橡胶成分的相容性,并能够提高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胶粘性。

(其他成分)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以包含上述成分以外的成分。这样的成分的例子包括增塑剂、抗氧化剂、发泡剂、发泡助剂、着色剂、分散剂、阻燃剂等。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性质]

(平均厚度)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平均厚度的下限优选为0.20mm,更优选为0.40mm,且进一步优选为0.60mm。另一方面,平均厚度的上限优选为3.0mm,更优选为2.0mm,且进一步优选为1.5mm。在平均厚度小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可能发生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破裂而导致作业效率降低的担忧。另一方面,在平均厚度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缠绕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操作可能变得困难而导致作业效率降低的担忧。在此,通过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上测量至少10个点的厚度并求测量值的平均值而获得平均厚度。

(拉伸强度)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优选为0.5mpa以下。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05mpa,更优选为0.10mpa,且进一步优选为0.15mpa。另一方面,拉伸强度的上限更优选为0.45mpa,且进一步优选为0.40mpa。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小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能太软而导致断裂的担忧。另一方面,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能变得不易伸长的担忧。通过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抑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断裂,并能够减轻使用该压敏胶粘片的操作者的作业负担,导致作业效率显著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jis-k-6251(2010),通过以1000mm/分钟的拉伸速率对平均厚度为1mm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端部进行拉伸,并测量这样做所需的力,获得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

(拉伸伸长率)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优选为2000%以上。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的下限更优选为3000%,且进一步优选为4000%。另一方面,拉伸伸长率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8000%,更优选为7000%,且进一步优选为6000%。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小于所述下限的情况下,存在使用该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使用者的作业负担可能增加而导致作业效率明显降低的担忧。另一方面,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大于所述上限的情况下,存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能过度伸长而导致作业效率降低的担忧。需要说明的是,根据jis-k-6251(2010),通过以1000mm/分钟的拉伸速率对平均厚度为1mm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端部进行拉伸并测量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相对于原来的自然长度的伸展程度,获得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

(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优选为1mm以下。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的下限为0mm。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的上限更优选为0.5mm,且进一步优选为0.1mm。通过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可以持续保护被粘物变得可能。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是指在包覆有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被粘物的平坦表面或弯曲表面与重力平行放置,并且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粘附到所述平坦表面或弯曲表面上并在130℃以上的高温下静置预定时间(7天)的情况下,所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因重力而垂直向下移动的距离。

(剥离强度)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剥离强度优选为10mn/mm2以上。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剥离强度的下限更优选为15mn/mm2,且进一步优选为20mn/mm2。另一方面,剥离强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50mn/mm2,更优选为45mn/mm2,且进一步优选为40mn/mm2。通过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剥离强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抑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从被粘物的剥离。需要说明的是,根据jis-k-6854-2(1999)获得剥离强度。

[用于制造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方法]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能够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造方法得到:

(1)通过使用混炼机将未交联橡胶成分、油成分和炭黑与作为任选成分的无机填料和增粘剂一起进行混炼的步骤(混炼步骤);和

(2)通过从挤出机挤出将在所述混炼步骤中得到的混炼混合物形成为期望形状的步骤(成形步骤)。

根据制造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方法,通过将未交联橡胶成分、软化所述未交联橡胶成分的油成分、和炭黑混合,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得到拉伸强度比较低、拉伸伸长率比较大、能够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并显示优异的胶粘性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1)混炼步骤

在该步骤中,将未交联橡胶成分、油成分、炭黑、炭黑以外的无机填料和增粘剂供给到混炼机中,并使用混炼机进行混炼。

作为混炼机,能够使用已知的混炼机,且其例子包括加压混炼机、开放式混炼机、辊式混炼机等。作为混炼机,优选加压混炼机和开放式混炼机,且特别优选加压混炼机。由于加压混炼机在向被粘物施加压力的同时对被粘物进行混炼,因此通过混炼而获得的混炼混合物的分散性比较高。

(2)成形步骤

在该步骤中,将在混炼步骤中获得的混炼混合物引入挤出机中并从挤出机挤出而成为期望的形状。

作为挤出机,能够使用已知的挤出机,且其例子包括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多螺杆挤出机等。作为挤出机,优选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且更优选单螺杆挤出机。

[其他实施方案]

应当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案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而是由附属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旨在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体。

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制作]

(实施例1)

如表1中所示,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准备分子量最大峰为100000且密度为0.88g/ml的epr(橡胶成分1)。此外,作为油成分,准备分子量最大峰为3200且密度为0.898g/ml的聚丁烯(油成分1)。此外,作为炭黑,准备算术平均粒径为38nm且由氮吸附法所确定的比表面积为49m2/g的炉黑。如表2中所示,橡胶成分1的含量为40质量%,油成分1的含量为60质量%,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1和油成分1的含量为10质量份。通过用加压混炼机/开放式混炼机将这些材料混合,制作混炼混合物。将混炼混合物从挤出机中挤出而形成挤出厚度为1mm、宽度为10mm且长度为50mm的带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2)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2中,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600000且密度为0.92g/ml的丁基橡胶(橡胶成分2)。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2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2代替橡胶成分1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3)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3中,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400000且密度为0.92g/ml的丁基橡胶(橡胶成分3)。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3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3代替橡胶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4)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4中,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2600000且密度为0.92g/ml的聚异丁烯(橡胶成分4)。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4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4代替橡胶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5)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5中,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200000且密度为0.92g/ml的聚异丁烯(橡胶成分5)。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5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5代替橡胶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6)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6中,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50000且密度为0.92g/ml的聚异丁烯(橡胶成分6)。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6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6代替橡胶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7)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7中,作为油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9000且密度为0.910g/ml的聚丁烯(油成分2)。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7中,除了使用油成分2代替油成分1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8)

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8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5代替橡胶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9)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9中,作为油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1600且密度为0.913g/ml的石蜡系矿物油(油成分3)。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9中,除了使用油成分3代替油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0)

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10中,除了将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从10质量份变更为4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1)

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11中,除了将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从10质量份变更为1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2)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12中,作为无机填料,使用bet比表面积为10.5m2/g且平均粒径为4000nm的滑石(无机填料1)。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12中,除了进一步添加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为50质量份的无机填料1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3)

如表2中所示,在实施例13中,除了将无机填料1的含量由50质量份变更为20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4)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14中,作为无机填料,使用bet比表面积为11.5m2/g且平均粒径为200nm的碳酸钙(无机填料2)。如表3中所示,除了使用无机填料2代替无机填料1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5)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15中,作为增粘剂,使用软化点为80℃且分子量为700的萜烯类树脂(增粘剂1)。如表3中所示,在实施例15中,除了进一步添加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为10质量份的增粘剂1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实施例16)

如表1中所示,在实施例16中,作为增粘剂,使用软化点为125℃且分子量为700的萜烯类树脂(增粘剂2)。如表3中所示,在实施例16中,除了使用增粘剂2代替增粘剂1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1)

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1中,除了将橡胶成分2的含量设为20质量%并将油成分1的含量设为80质量%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2)

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2中,除了将橡胶成分2的含量设为70质量%并将油成分1的含量设为30质量%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3)

如表1中所示,在比较例3中,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30000且密度为0.92g/ml的聚异丁烯(橡胶成分7)。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3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7代替橡胶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4)

如表1中所示,在比较例4中,作为油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150且密度为0.882g/ml的石蜡系矿物油(油成分4)。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4中,除了使用油成分4代替油成分1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5)

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5中,除了不使用炭黑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6)

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6中,除了将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从10质量份变更为50质量份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7)

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7中,除了不使用炭黑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8)

如表1中所示,在比较例8中,作为未交联橡胶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4000000且密度为0.92g/ml的聚异丁烯(橡胶成分8)。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8中,除了使用橡胶成分8代替橡胶成分2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9)

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9中,除了将橡胶成分8的含量从40质量%变更为10质量%并将油成分1的含量从60质量%变更为90质量%以外,与比较例8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比较例10)

如表1中所示,在比较例10中,作为油成分,使用分子量最大峰为25000且密度为0.92g/ml的聚异丁烯油(油成分5)。如表3中所示,在比较例10中,除了使用油成分5代替油成分1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

[表2]

**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以质量份表述。

[表3]

**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以质量份表述。

[拉伸强度]

对于如上所述制作的实施例1~16和比较例1~9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进行测定。通过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一端固定,将另一端以1000mm/分钟的速度进行拉伸,并测量相对于该伸长的抗拉强度的方法来计算拉伸强度。

[拉伸伸长率]

对包覆用压敏胶粘片进行拉伸伸长率试验。在拉伸伸长率试验中,将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一端固定,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以1000mm/分钟的速度对另一端进行拉伸,并对另一端在与所述一端相反的方向上从其原始位置移动的程度进行测量。

[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

对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进行测定。将各个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缠绕在电线的导体部分被捆扎在一起的试样上,各个导体部分通过从导体直径为0.8mm且包括保护层的电线的外径为1.6mm的电线除去保护层而得到。以试样的轴线与垂直方向平行的方式保持该试样并在130℃的环境中静置7天。对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下端移动的距离进行了测量,并将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1mm以下时的试样评价为合格。

[在剪切剥离期间的剥离形式和剥离强度]

将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夹在宽度为10mm的两张铜板之间,并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压制铜板,制作了用于确认剪切剥离的试样。在室温(25℃)下对铜板施加1mpa的压力5秒。将一个铜板固定,并通过以50mm/分钟的速度牵拉另一个铜板,确认剥离强度。此外,当进行这种剥离试验时,对被粘物与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之间的界面处的剥离形式进行观察。在表4~6中,剥离形式栏下的“a”表示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发生内聚破坏,且“b”表示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发生从被粘物的界面剥离。术语“内聚破裂(凝集破壊)”是指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与被粘物之间的界面处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内发生破裂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不从被粘物剥离。此外,术语“界面剥离”是指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与被粘物之间的界面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从被粘物剥离且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内不发生破裂。在b(界面剥离)的情况下,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与被粘物之间的粘合力弱,并且断定,包覆用压敏胶粘片未发挥其功能。另一方面,在a(内聚破坏)的情况下,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与被粘物之间的胶粘性足够强,并且断定,包覆用压敏胶粘片良好地发挥其功能。

[结果]

表4~6显示了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剥离强度和剥离形式。需要说明的是,表6中的“*”表示发生了橡胶成分与油成分的分离。

[表4]

[表5]

[评价]

(由于未交联橡胶成分的最大峰位置处的分子量的差异而造成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力差异)实施例1~6和比较例3和8的共同之处在于,橡胶成分的含量为40质量%,油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在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为3200,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0质量份;而不同之处在于,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不同。在比较例3的最大峰在分子量为30000处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55mm,而在最大峰在1000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1中、在最大峰在6000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2中、在最大峰在4000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3中、在最大峰在26000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4中、在最大峰在2000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5中和在最大峰在500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6中,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分别为0mm、0mm、0mm、0mm、0mm和0.3mm。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50000以上的分子量处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极小,并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性非常高。相反,在最大峰在小于50000的分子量处的情况下,例如,在30000分子量处的情况下,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极大,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性非常低。以上显而易见的是,当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50000以上的范围内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性非常高。

此外,在比较例8的情况下,拉伸强度为0.70mpa,而在实施例1~6中,拉伸强度分别为0.21mpa、0.31mpa、0.28mpa、0.45mpa、0.24mpa和0.15mpa。由此显而易见的是,当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3000000以下的范围内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非常低。此外,在比较例8的情况下,拉伸伸长率为1800%,而在实施例1~6中,拉伸伸长率为5000%以上。由此显而易见的是,当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3000000以下的范围内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非常大。

(由于油成分的最大峰位置处的分子量的差异而造成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力的差异)

实施例2、7和9以及比较例4和10的共同之处在于,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40质量%,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为600000,油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0质量份;而不同之处在于,在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不同。在比较例4的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的最大峰在150的分子量处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85mm,而在最大峰在32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2中、在最大峰在90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7中和在最大峰在1600的分子量处的实施例9中,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分别为0mm、0mm和0.1mm。在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1000以上的分子量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极小,并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性非常高。相反,在最大峰在小于1000的分子量的情况下,例如,在150的分子量的情况下,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极大,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性非常低。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油成分与未交联橡胶成分彼此分离,并且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不能发挥其功能。由以上可知,当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1000以上的范围内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粘合性非常高,并且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仍可以抑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未交联橡胶成分与油成分的分离。

此外,在比较例10的情况下,拉伸强度为0.65mpa,而在实施例2、7和9的情况下,拉伸强度分别为0.31mpa、0.32mpa和0.28mpa。由此可以看出,当在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20000以下的范围内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强度非常低。此外,在比较例10的情况下,拉伸伸长率为1600%,而在实施例2、7和9的情况下,拉伸伸长率为50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当在油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中的最大峰在20000以下的范围内时,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拉伸伸长率非常大。

(由于未交联橡胶成分与油成分含量的差异而造成的性能差异)

实施例2和比较例1的共同之处在于,未交联橡胶成分为橡胶成分2,油成分为油成分1,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0质量份,而不同之处在于,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不同。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20质量%且油成分的含量为80质量%的比较例1中,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15mm,而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40质量%且油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的实施例2中,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0mm。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小于25质量%,即油成分的含量大于75质量%的情况下,包覆用压敏胶粘片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极大,而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25质量%以上,即油成分的含量为75质量%以下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极小。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实施例2和比较例2的共同之处在于,未交联橡胶成分为橡胶成分2,油成分为油成分1,且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0质量份;而不同之处在于,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不同。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70质量%且油成分的含量为30质量%的比较例2中,拉伸强度为0.64mpa,而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40质量%且油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的实施例2中,拉伸强度为0.31mpa。此外,在比较例2中,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与被粘物之间的界面处发生界面剥离,而在实施例2中,不发生界面剥离,而是在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发生了内聚破坏。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大于65质量%,即油成分的含量小于35质量%的情况下,拉伸强度比较高,并且发生界面剥离,而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65质量%以下,即油成分的含量为35质量%以上的情况下,拉伸强度比较低,且不发生界面剥离,而是发生内聚破坏。由以上显而易见的是,在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25质量%~65质量%,即油成分的含量为35质量%~75质量%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非常小,拉伸强度比较低,并且能够抑制界面剥离。需要说明的是,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和油成分的含量总计为100质量%。

(由于炭黑含量的差异而造成的性能差异)

实施例2、10和11以及比较例5的共同之处在于,未交联橡胶成分的含量为40质量%,未交联橡胶成分为橡胶成分2,油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且油成分为油成分1;而不同之处在于,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不同。在炭黑的含量为0质量份的比较例5中,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为2.5mm,而在含量分别为1质量份、10质量份和40质量份的实施例11、2和10中,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分别为0.2mm、0mm和0mm。在炭黑的含量小于1质量%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比较大,而在炭黑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比较小。另一方面,在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50质量份的比较例6中,拉伸强度为0.53mpa,且拉伸伸长率为1600%,而在实施例11、2和10中,拉伸强度分别为0.26mpa、0.31mpa和0.47mpa,且拉伸伸长率为5000%以上。由以上显而易见的是,在炭黑的相对于总计100质量份的未交联橡胶成分和油成分的含量为1质量份~40质量份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量非常小,并且粘合力比较高。另外显而易见的是,由于拉伸强度比较低,因此不容易发生界面剥离。

产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包覆用压敏胶粘片中,拉伸强度比较低,拉伸伸长率比较大,能够抑制由于高温造成的滑移和劣化,并且显示优异的胶粘性,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缠绕包覆用压敏胶粘片的操作。因此,所述包覆用压敏胶粘片能够适合用于包覆电线等的捆扎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