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2242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修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水性涂料是以水代替溶剂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voc的排放,从溶剂型漆的70%左右降低到15%以下,其环境可接受性大大高于溶剂型的涂料,并且节约石油资源,减少火灾隐患,改善操作环境。

授权公告号为cn102827523b、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09月2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墙面漆,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份和含量为:水18~30%,钛白粉r99615~20%,天然无机材料5~15%,合成硅铝酸钠3~5%,na负离子的矿物1~2%,纯丙乳液30~45%,起遮盖作用的苯丙乳液3%~5%,低气味及环保型的助剂4~5%;其中,所述天然无机材料为重钙、滑石粉、高岭土、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三氧化二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多种;所述低气味及环保型的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润湿剂、ph调节剂、防腐剂和防霉剂。

现有技术采用水、钛白粉r996、天然无机材料、合成硅酸钠、na负离子的矿物、纯丙乳液、苯丙乳液、低气味及环保型的助剂组成,达到消除甲醛的作用。然而,纯丙乳液的含量较大,虽然现有技术在使用涂覆在墙面上时,跟墙面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但其在静置和储存时,流动性较差,难以达到良好的均匀涂抹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工艺,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假塑性、耐擦洗性能、耐候性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20-28份;

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为1.2-1.8份;

ph调节剂bs168为0.5-1份;

有机硅消泡剂0.35-0.6份;

填料30-51份;

分散剂2.1-5.2份;

杀菌剂0.15-3份;

增稠剂rm8w为0.1-0.15份;

去离子水12-18份;

所述填料包括钛白粉r996、煅烧高岭土、纳米重质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钙中的至少三种;

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丙烯酸钠盐、润湿剂ca-09、润湿剂hydropalat436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耐酸碱性、耐紫外线老化性以及良好的混溶性;钛白粉r996、煅烧高岭土、纳米重质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钙中的至少两种填料相互配合,使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并提高各组分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性涂料的粘稠效果。有机硅消泡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液态体系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并同时去除液态体系中可能产生的气泡,减小各组分之间的间隙,并增加各组分之间的粘接效果。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具有优异的调和效果以及吸附效果,而ph调节剂bs168将整个液态体系调节在稳定的ph值范围内,使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在一个具有稳定的ph值范围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内充分分散,不易出现团聚现象,并与有机硅消泡剂、填料、分散剂、杀菌剂、增稠剂rm8w在水的共同作用下,充分混合,不易出现整个液态体系中出现团状结块的现象。

经研究(试验一、试验二)发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ph调节剂bs168、有机硅消泡剂相互进行复配使用,提高本申请中的水性涂料的粘稠的平衡性,即假塑性。当外力搅拌水性涂料时,可使整个体系具有较低的剪切力,使水性涂料在使用时,较易被推动开,均匀涂覆在墙体表面,使墙体表面光滑且具有良好的平整性,经涂覆后的水性涂料的表面形成膜状物,显著提高形成的水性涂料表面的耐擦洗性;同时,还使水性涂料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和粘稠性,在将其涂覆到墙面上时,水性涂料与墙面之间形成优异的粘接效果,不易呈片状脱落。此外,本申请中的水性涂料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中,还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减缓水性涂料的老化,延长水性涂料的使用寿命。

聚丙烯酸钠盐、润湿剂ca-09、润湿剂hydropalat436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有助于促进水性涂料中的其他组分进行相互混合并形成充分的分散。

抗菌剂可使形成的水性涂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在储罐保存过程中,不易出现罐内发霉现象;在涂覆到墙面上后,在多雨潮湿的季节里,也不易出现发霉的现象。

此外,本申请中的水性涂料符合国标、符合环保标准,几乎不含甲醛以及重金属,且voc的排放量约为零,环保且对人体无危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性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23-28份;

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为1.4-1.8份;

ph调节剂bs168为0.5-0.9份;

有机硅消泡剂0.45-0.6份;

填料35-51份;

分散剂2.1-4.7份;

杀菌剂0.15-2份;

增稠剂rm8w为0.12-0.15份;

去离子水14-18份;

所述填料包括钛白粉r996、煅烧高岭土、纳米重质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钙中的至少三种;

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丙烯酸钠盐、润湿剂ca-09、润湿剂hydropalat436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一、试验二)发现,各组分在上述的重量份数比范围内,形成的水性涂料具有更为优异的粘接强度、假塑性、耐擦洗性以及耐候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性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20-28份;

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为1.2-1.8份;

ph调节剂bs168为0.5-1份;

有机硅消泡剂0.35-0.6份;

填料30-51份;

分散剂2.1-5.2份;

杀菌剂0.15-3份;

增稠剂rm8w为0.1-0.15份;

去离子水12-18份;

所述填料包括重量份数为10-20份的钛白粉r996、5-9份煅烧高岭土、15-22份纳米重质碳酸钙;

所述分散剂包括重量份数为2-5份的聚丙烯酸钠盐和重量份数为0.1-0.2份的润湿剂ca-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重量份数范围内的聚丙烯酸钠盐与润湿剂ca-09相互配合,可进一步促进整体的混合均匀性,并且减少形成的水性涂料中出现成团的现象。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水性涂料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5-0.9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所述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中含有1-3wt%的纳米微晶纤维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试验一、试验二)发现,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具有良好的均一稳定性,并且与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相互配合,提高本申请中的水性涂料的成膜效果,进而使整体形成良好的成膜性,提高涂覆到墙体表面的涂料的耐擦洗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形状为棒状,所述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尺寸为150-200n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形状以及尺寸范围内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具有更好的与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配合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水性涂料的成膜性,进而使涂覆到墙体表面的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擦洗性。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相应重量份数的去离子水、ph调节剂bs168、杀菌剂、分散剂以及0.2-0.3份有机硅消泡剂,充分搅拌形成具有一定黏度性的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向步骤一中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填料,充分分散30分钟,获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向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增稠剂rm8w以及0.15-0.3份有机硅消泡剂,充分搅拌,进行200-250目过滤,以形成水性涂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一中将水、ph调节剂bs168、杀菌剂、聚丙烯酸钠盐分散剂、润湿剂ca-09以及0.2-0.3份有机硅消泡剂进行搅拌,较易使以上几种组分进行相互混合与分散,使第一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并且同时减少搅拌过程中出现气泡的可能。

步骤二中加入填料,提高第二混合物的整体粘度。而在步骤三中加入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增稠剂rm8w以及0.15-0.3份有机硅消泡剂,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减少其中的气泡的产生并且促进已经产生的气泡破裂,从而使加入到液态体系中的各项组分之间形成较好的混合,同时也改善了形成的水性涂料的假塑性,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及粘接效果,并使其较易被涂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加入0.5-0.9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使加入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与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相互配合,进而使水性涂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一中搅拌的速度为500-800rmp,搅拌时间为10-15min。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步骤一中加入的组分较易分散,且不易出现团聚等现象,因此,在搅拌速度为500-800rmp,搅拌时间为10-15min,可以使混合物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并且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1550-2380rmp,搅拌时间为23-30min。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三中加入了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增稠剂rm8w、有机硅消泡剂等组分,使液态体系中的粘稠度提高,通过搅拌速度为1550-2380rmp,搅拌时间为23-30min的条件下,可促进各组分的充分接触并均匀分散,使形成的水性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稠性和流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使水性涂料较易被涂覆至墙体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ph调节剂bs168、有机硅消泡剂相互进行复配使用,使形成的水性涂料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假塑性(静置时粘稠,一旦受到作用力,较易搅拌,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耐擦洗性(20000次左右)、耐候性(抗低温);

2.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与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复配作用,从而使水性涂料形成更为紧密的保护膜,当水性涂料被涂覆到墙体表面时,提高水性涂料的耐擦洗性;

3.水性涂料符合国标、符合环保标准,中几乎不含甲醛、重金属,且voc排放量约为零;

4.在制备本申请中的水性涂料时可达到节约能耗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水性涂料,其中组分如表1所示,且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获得:

步骤一,将水、ph调节剂bs168、杀菌剂(异噻唑啉酮杀菌剂)、聚丙烯酸钠盐分散剂、润湿剂ca-09以及0.2份有机硅消泡剂,搅拌的速度为500rmp,搅拌时间为15min,形成具有一定黏度性的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向步骤一中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填料,填料包括了钛白粉r996、煅烧高岭土、纳米重质碳酸钙,充分分散30分钟,获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向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相应重量份数的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增稠剂rm8w以及0.15份有机硅消泡剂,搅拌的速度为1550-2380rmp,搅拌时间为23-30min,进行200-250目过滤,以形成水性涂料。

实施例2-4: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其中组分及其相应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中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实施例5: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煅烧高岭土、二氧化硅,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6: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煅烧高岭土、氧化钙,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7: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纳米重质碳酸钙、二氧化硅,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8: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纳米重质碳酸钙、氧化钙,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9: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二氧化硅、氧化钙,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10: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煅烧高岭土、纳米重质碳酸钙、二氧化硅,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11: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煅烧高岭土、纳米重质碳酸钙、氧化钙,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12: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纳米重质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钙,且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1。

实施例13: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

实施例14: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润湿剂ca-09。

实施例15: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润湿剂hydropalat436。

实施例16: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润湿剂ca-09,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1。

实施例17: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润湿剂hydropalat436,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4∶1。

实施例18: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润湿剂ca-09、润湿剂hydropalat436,两者的重量份数比为1∶5。

实施例19: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润湿剂ca-09、润湿剂hydropalat436,且三者的重量份数比为20∶1∶5。

实施例20: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组分中还包括0.5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且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中,棒状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含量为1wt%,且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尺寸为150-200nm,且在步骤三中加入并充分混合。

实施例21: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20的区别在于,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重量份数为0.6份,其中,棒状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含量为1.5wt%,且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尺寸为150-200nm,且在步骤三中加入并充分混合。

实施例22: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重量份数为0.7份,其中,棒状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含量为2wt%,且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尺寸为150-200nm,且在步骤三中加入并充分混合。

实施例23: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重量份数为0.8份,其中,棒状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含量为2.5wt%,且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尺寸为150-200nm,且在步骤三中加入并充分混合。

实施例24: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纳米微晶纤维素胶体重量份数为0.9份,其中,棒状的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含量为3wt%,且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尺寸为150-200nm,且在步骤三中加入并充分混合。

实施例25: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搅拌的速度为600rmp,搅拌时间为15min。

实施例26: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搅拌的速度为700rmp,搅拌时间为13min。

实施例27: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搅拌的速度为750rmp,搅拌时间为11min。

实施例28: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搅拌的速度为800rmp,搅拌时间为10min。

实施例29: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1650rmp,搅拌时间为25min。

实施例30: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1750rmp,搅拌时间为27min。

实施例31: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1800rmp,搅拌时间为24min。

实施例32: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2000rmp,搅拌时间为23min。

实施例33: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2100rmp,搅拌时间为30min。

实施例34: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2200rmp,搅拌时间为29min。

实施例35: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2380rmp,搅拌时间为24min。

实施例36: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加入0.25份有机硅消泡剂;在步骤三中,加入0.2份有机硅消泡剂。

实施例37: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加入0.25份有机硅消泡剂;在步骤三中,加入0.25份有机硅消泡剂。

实施例38: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加入0.3份有机硅消泡剂;在步骤三中,加入0.3份有机硅消泡剂。

实施例39: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杀菌剂的型号为th-402。

实施例40: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杀菌剂的型号为w-8062。

对比例1-5: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例1-5中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

对比例6: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

对比例7: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煅烧高岭土。

对比例8: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纳米重质碳酸钙。

对比例9: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二氧化硅。

对比例10: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氧化钙。

对比例11: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煅烧高岭土。

对比例12: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纳米重质碳酸钙。

对比例13: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二氧化硅。

对比例14: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钛白粉r996、氧化钙。

对比例15: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煅烧高岭土、纳米重质碳酸钙。

对比例16: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煅烧高岭土、二氧化硅。

对比例17: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煅烧高岭土、氧化钙。

对比例18: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纳米重质碳酸钙、二氧化硅。

对比例19: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纳米重质碳酸钙、氧化钙。

对比例20: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填料为二氧化硅、氧化钙。

对比例21: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分散剂为润湿分散剂byk-190。

对比例22: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ph调节剂的型号为amp-95。

对比例23: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替换成相同重量份数的纯丙乳液。

对比例24: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如下方法制备获得:

将去离子水、ph调节剂bs168、杀菌剂、聚丙烯酸钠盐分散剂、润湿剂ca-09以及0.2-0.3份有机硅消泡剂、填料、羟乙基纤维素natrosolhe-3kb、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增稠剂rm8w,在800-1200rpm的速度下进行搅拌,制得。

对比例25: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的搅拌速度为1200rpm,搅拌时间为20min。

对比例26: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的搅拌速度为4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

对比例27: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的搅拌速度为3000rpm,搅拌时间为10min。

对比例28: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的搅拌速度为1350rpm,搅拌时间为15min。

对比例29:一种水性涂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提纯后的凹凸棒75%、超细轻质碳酸钙10%、聚乙烯醇超细粉末8%、速溶硅酸钠5%、锐钛型钛白粉1.5%、固体有机硅消泡剂0.3%和荧光增白剂vbl0.2%。制备方法是:将凹凸棒内墙粉末涂料的配料混合后,输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颗粒细度小于0.250mm,再将粉碎后的混合物输入超细磨粉机中进行磨粉,磨粉后的颗粒细度小于0.015毫米,包装为凹凸棒内墙粉末涂料的成品。

试验一物理性能试验

试验对象:选取实施例1-40作为试验样1-40,选取对比例1-29作为对照样1-29。

试验方法:选取每种试验样各100组,选取每种对照样各100组,

1.分别观察各组相应的试验样、对照样的状态;

2.分别对每组的试验样、对照样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游离甲醛、可溶性重金属等,根据gb/t9756-2009、gb18582-2008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试验样1-40中,每组中均呈均匀、无硬块的状态,较易搅拌,在涂覆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涂覆效果,涂刷三道无障碍。且voc在0-10g/l的范围内;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含量在0-10mg/kg的范围内;游离甲醛的含量在0-1mg/kg的范围内;可溶性重金属在0-0.5mg/kg的范围内。

而在对照样1-5中,出现非常严重的硬块,且搅拌时难以使硬块被充分分散;在对照样6-10和对照样23-24中,出现较为严重的硬块;对照样11-22中出现较小的硬块,均不够均匀。

对照样1-28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游离甲醛、可溶性重金属等检测结果与试验样1-40的结果类似,但对照样29中的voc为150g/l;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含量为330mg/kg游离甲醛的含量为110mg/kg可溶性重金属为110mg/kg,超出了国家标准,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对照样25-28的制备过程相对于试验样的制备过程较为耗电,提高生产水性涂料的成本。

试验二耐擦洗性、稳定性试验

试验对象:实施例1-40作为试验样1-40,对比例1-29作为对照样1-29。

试验方法:1.选取每种相应的试验样各50组,选取每种相应的对照样各50组,对每组试验样、对照样分别根据gb/t9266-2009的耐擦洗次数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平均处理;

2.选取每种相应的试验样各50组,选取每种相应的对照样各50组,对每组试验样、对照样进行取样检测低温稳定性,先在2~8℃条件下考察2天,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考察2天,循环三次,每次测试低温稳定性的条件相同,观察剥落现象,再对每组的试验样、对照样分别进行涂覆效果测试,记录相应的数据并进行平均处理;

3.选取每种相应的试验样各50组,选取每种相应的对照样各50组,对每组试验样、对照样进行取样检测冻融稳定性,先在-10~-20℃条件下考察2天,然后在40℃加速条件下考察2天,循环三次,每次测试冻融稳定性的条件相同,,观察剥落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平均处理,再对每组的试验样、对照样分别进行涂覆效果测试,记录相应的数据并进行平均处理。

试验结果:试验样1-40的耐擦洗次数、低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涂覆效果、剥落现象如表3所示;试验样1-29的耐擦洗次数、低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涂覆效果、剥落现象如表4所示。由表3和表4可知,试验样的耐擦洗性、低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涂覆效果均达到优异的程度,且经低温或冻融后的试验样涂覆到墙体表面后,未出现剥落现象,具有稳定且优异的整体性,可承受不同程度的气候和温度,具有优异的耐候性,且跟墙面之间具有较好的粘接强度。而对照样中(除了对照样25-28以外),难以使耐擦洗性、低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涂覆效果同步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上,且在经低温或冻融后的对照样涂覆到墙体表面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剥落现象,说明对照样难以达到良好且稳定的粘接性能,且耐候性差。虽然对照样25-28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擦洗性、低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涂覆效果,且不易出现剥落现象,但在制备过程中会造成电能的耗费严重,易增加整体成本,并利于可持续发展。

表3试验样1-40的耐擦洗性、低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涂覆效果、剥落现象

表4试验样1-29的耐擦洗性、低温稳定性、冻融稳定性、涂覆效果、剥落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