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8219发布日期:2018-12-19 06:4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拼板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拼板胶是指用于拼接集成材等木制品的粘合剂,适合用于非结构材及结构材用集成材等的拼板粘合。

现有市面上有很多相关的拼板胶,性能也大同小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拼板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粘结强度以及阻燃的性能上,现有的拼板胶应用于木板上时,其粘结强度以及阻燃已然不能满足现在较为“苛刻”的要求,且现有的拼板胶制备方法较为繁杂,且在反应时间久,时间成本很高,原料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的制备方法。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为:

将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40-50℃,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78-86℃;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00-28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5-9min后,加入引发剂,保温20-30min后,加入乳化剂,再保温15-22min后,加入偶联剂以及填充剂,继续保温30-40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5-10min,得到拼板胶。

优选地,所述方法为:

将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44-48℃,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95-115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81-84℃;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20-26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6-8min后,加入引发剂,保温23-27min后,加入乳化剂,再保温18-21min后,加入偶联剂以及填充剂,继续保温33-37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6-9min,得到拼板胶。

优选地,所述方法为:

将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46℃,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10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82℃;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4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7min后,加入引发剂,保温26min后,加入乳化剂,再保温19min后,加入偶联剂以及填充剂,继续保温35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7min,得到拼板胶。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乳化剂或者阴离子乳化剂。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氧丙烯醚以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叔丁基或者偶氮二异丁腈。

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或者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偶联剂kh560,偶联剂kh570,偶联剂kh792以及偶联剂dl602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为氧化铝粉、玻璃粉、石棉粉以及云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的本发明提供了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拼板胶应用于木板之间,进行结构的固定及定型,具有非常高的粘接强度,大大提高了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牢靠程度,且阻燃性好,可以防患火灾;制备方法简单,所用时间短,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且用的原料便宜,反应条件温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实施例1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乙酸乙酯、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硼酸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过氧化二叔丁基、钛酸酯偶联剂、氧化铝粉以及去离子水,备用;

将去离子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50℃,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80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78℃;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0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9min后,加入过氧化二叔丁基,保温30min后,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再保温15min后,加入钛酸酯偶联剂以及氧化铝粉,继续保温40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5min,得到拼板胶;

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出料过筛,称重,分装。

实施例2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乙酸乙酯、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硼酸锌、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偶氮二异丁腈、硅烷偶联剂kh560、玻璃粉以及去离子水,备用;

将去离子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44℃,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95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84℃;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2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8min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腈,保温27min后,加入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再保温21min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以及玻璃粉,继续保温37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6min,得到拼板胶;

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出料过筛,称重,分装。

实施例3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乙酸乙酯、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硼酸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过氧化二叔丁基、偶联剂kh570、石棉粉以及去离子水,备用;

将去离子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40℃,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20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86℃;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8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5min后,加入过氧化二叔丁基,保温20min后,加入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再保温22min后,加入偶联剂kh570以及石棉粉,继续保温30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10min,得到拼板胶;

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出料过筛,称重,分装。

实施例4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乙酸乙酯、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硼酸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过氧化二叔丁基、偶联剂kh792、云母粉以及去离子水,备用;

将去离子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48℃,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15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81℃;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6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6min后,加入过氧化二叔丁基,保温23min后,加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再保温18min后,加入偶联剂kh792以及云母粉,继续保温33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9min,得到拼板胶;

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出料过筛,称重,分装。

实施例5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份为:

高粘结强度阻燃拼板胶制备方法为:

称取组份量的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乙酸乙酯、聚乙烯醇、甲基丙烯酸、硼酸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氧丙烯醚、偶氮二异丁腈、偶联剂dl602、玻璃粉以及石棉粉以及去离子水,备用;

将去离子水加入至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升温,升温至46℃,将聚乙烯醇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器,搅拌速度为110r/min,同时进行冷凝回流,继续升温至82℃;

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以及乙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将搅拌速度调至为240r/min,至完全溶解;

将甲基丙烯酸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7min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腈,保温26min后,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氧丙烯醚,再保温19min后,加入偶联剂dl602以及玻璃粉以及石棉粉,继续保温35min;

将硼酸锌加入至反应釜中,搅拌7min,得到拼板胶;

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出料过筛,称重,分装。

将实施例1-5制备方法制备的拼板胶与市售的拼板胶对比例1,对比例2进行粘结强度、阻燃及抗水煮性(在煮不同时间后的粘结强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由上述的表可以得知:与现有市售的拼板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粘结强度较对比例大幅度提高,可以达到18mpa以上,且阻燃等级也上升了一到两个等级,耐水煮性强,即使在经过16h的水煮,粘结强度也没有大幅度的下降。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