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的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0896发布日期:2021-01-15 11:4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保温的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的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防水卷材除了需要具备防水性能之外,由于使用地点的改变,还要求防水卷材具有保温性能。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保温的防水卷材,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之外,还有具有保温性能,扩大防水卷材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保温的防水卷材。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保温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耐磨层、抗拉层、胎基层、自粘层和隔离层;

其中,所述胎基层包括上胎基层和下胎基层,以及设置于所述上胎基层和所述下胎基层之间的保温层,所述上胎基层和所述保温层之间,所述保温层和所述下胎基层之间设有弹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之间的无纺布复合层,所述第二粘结层与所述自粘层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还包括隔离膜,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上方和所述第二粘结层的下方,所述第二粘结层的下方的所述隔离膜与所述隔离层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包括:

弹性支撑体,包括弧形段和平面段,所述弧形段与所述保温层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平面段和所述上胎基层之间,所述平面段和所述下胎基层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其中,所述上胎基层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胎基层的上表面均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胎基层还包括:

填充剂,所述填充剂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填充所述弹性支撑体和所述弹性体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剂为阻燃剂。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包括:

第一耐磨层,设置于所述抗拉层的上方,所述第一耐磨层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凹口;

第二耐磨层,设置于多个所述凹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耐磨层为彩色砂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胎基层里设置保温层,实现防水卷材的保温性能,扩大防水卷材的适用范围,并通过在上胎基层和保温层之间,保温层和下胎基层之间设置弹性层,实现对保温层的保护,提高防水卷材的保温寿命和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温的防水卷材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胎基层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耐磨层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耐磨层,11第一耐磨层,12第二耐磨层,2抗拉层,3胎基层,31上胎基层,32下胎基层,33保温层,34弹性层,341弹性支撑体,342弹性体,35填充剂,4自粘层,5隔离层,6连接部,61第一粘结层,62第二粘结层,63无纺布复合层,64隔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温的防水卷材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胎基层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耐磨层1、抗拉层2、胎基层3、自粘层4和隔离层5;

其中,胎基层3包括上胎基层31和下胎基层32,以及设置于上胎基层31和下胎基层32之间的保温层33,上胎基层31和保温层之33间,保温层33和下胎基层32之间设有弹性层34。

通过在胎基层3里设置保温层33,实现防水卷材的保温性能,扩大防水卷材的适用范围,并通过在上胎基层31和保温层33之间,保温层33和下胎基层34之间设置弹性层34,实现对保温层33的保护,提高防水卷材的保温寿命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胎基层3为聚酯胎,聚酯胎具有具体的国家标准,目前是防水卷材中使用最广泛、生产和施工技术最成熟的建材产品;保温层33为泡沫塑料制成,泡沫塑料是由大量气体微孔分散于固体塑料中而形成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质轻、隔热、吸音、减震等特性,且介电性能优于基体树脂,不仅能够保温隔热,还能够达到降噪减震的作用;抗拉层2为金属网,金属网相当于一个支撑架支撑着整个防水卷材,避免安装过程中防水卷材被拉扯变形,影响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自粘层4为改性沥青层,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提高自粘层的粘性和寿命,进而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防水卷材还包括连接部6,设置于防水卷材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连接部6包括:第一粘结层61和第二粘结层62,以及设置于第一粘结层61和第二粘结层62之间的无纺布复合层63,第二粘结层62与自粘层4对齐设置。

通过连接部6实现横向或纵向的两张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通过无纺布复合层63的设置能够提高连接部6的抗拉性能,避免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拉扯到时连接部6变形而影响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部6还包括隔离膜64,隔离膜64设置于第一粘结层61的上方和第二粘结层62的下方,第二粘结层62的下方的隔离膜64与隔离层5对齐设置。

在铺设的时候撕下第二粘结层62下方的隔离膜64,实现防水卷材与待铺设物之间的固定连接,当需要两张防水卷材连接时,再撕下第一粘结层61上方的隔离膜64,实现两张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6的宽度在8cm以上。

进一步地,弹性层34包括:

弹性支撑体341,包括弧形段和平面段,弧形段与保温层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平面段和上胎基层31之间,平面段和下胎基层3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

弹性体342,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

其中,上胎基层31的下表面和下胎基层32的上表面均设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内。

其中,弹性支撑体341为弹性板,在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弹性体342,弹性体342可以是多个弹性体分布在第一容纳空间内,也可以是与第一容纳空间相匹配的形状的弹性体342,通过弹性体342和弹性支撑体341实现对上胎基层31和下胎基层32的支撑,并对上胎基层31和下胎基层32之间的保温层33起到弹性保护的作用,避免保温层33在压力的作用下被破坏,提高保温层33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连接凸起的设置提高上胎基层31和下胎基层32与第二容纳空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胎基层3的连接紧密性,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胎基层3还包括:

填充剂35,填充剂35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填充弹性支撑体341和弹性体342之间的缝隙。

其中,填充剂35为阻燃剂。

通过阻燃剂将弹性支撑体341和弹性体342之间的缝隙填满,提高防水卷材的阻燃性能,避免防水卷材的燃烧导致其铺设的区域发生火灾危险,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安全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耐磨层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耐磨层1包括:

第一耐磨层11,设置于抗拉层2的上方,第一耐磨层1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凹口;

第二耐磨层12,设置于多个凹口中。

通过设置耐磨层1提高防水卷材表面的耐磨性能,进而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当耐磨层1仅具有第一耐磨层11时,凹口的最下端为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的最低限度,即当防水卷材的上表面被磨损到与凹口最底端平齐时,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结束,当设有第二耐磨层12时,第二耐磨层12设置在凹口内固定,第二耐磨层12的最上端高出第一耐磨层11的上端,此时进一步增加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二耐磨层12为彩色砂砾。

当第二耐磨层12为彩色砂砾时,不仅能够增加防水卷材的耐磨性,还能提高防水卷材的美观度,还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定制不同的图案,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范围。

其中,第一耐磨层11为橡胶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各层之间通过胶粘层进行固定连接,提高各层之间的连接紧密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