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858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自行车部件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既可用于联体飞轮式花毂(简称联轴飞),亦可与碟刹配套的两用型花毂筒。
传统的联轴飞花毂与普通花毂结构差异较大,零部件不能互换;而碟刹花毂是近年来出现的产品,设计及结构上各自不同,零部件均须专门制造。两种不同结构的花毂筒不能互换。因此制造商若要生产以上两种不同型号的自行车,则必须配备与型号相应的花毂筒。无疑,这会使自行车制造商增加备件的库存量和产品转型上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花毂筒结构上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既可用于普通自行车,亦适用于碟刹自行车配套安装的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包括中管、花毂叶片和珠碗,其特征在于中管的一端以压配方式安装有一凸状过渡衬套,凸状过渡衬套内设有珠碗,凸状过渡衬套上过盈配合方式安装的花毂叶片;中管的另端过盈配合安装花毂叶片,中管的伸出端为螺纹管,中管的伸出端通过与螺纹套配合安装飞轮,螺纹套的一端设计成珠碗状。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将珠碗设计在凸状过渡衬套内,既减少部件数量,亦简化了安装作业;若将花毂筒中管的伸出端以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固定座,并在固定座上安装碟片,即成为碟刹花毂筒。本两用型花毂筒设计科学,凸状过渡衬套结构合理,可增加配合强度,并可使安装在中管两端的花毂叶片对称、更趋协调,从而使整体装配强度得到提高。由于该两用花毂筒的结构简化,在安装过程中减少了工装夹具,简化了组装操作程序,更有利于专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


图1是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所示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应用示意图。
实施例从
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的渡衬套3由小管口12与大管口13构成;凸状过渡衬套3的小管口12过盈配合安装在中管4上;凸状过渡衬套3大管口13内设有珠碗2,凸状过渡衬套3大管口13外圈过盈配合安装花毂左叶片1。中管4的另端过盈配合安装花毂右叶片5,中管4的伸出端6设有螺纹,飞轮7内圈设有一可与中管4的伸出端6设有螺纹配合安装的螺纹套8,螺纹套8的一端设计成珠碗9状,飞轮7通过螺纹套8与中管4的伸出端6螺纹的配合安装。为使珠碗2安装到位,珠碗2设有凸缘外圈10,珠碗2的凸缘外圈10被夹持在凸状过渡衬套3与花毂左叶片1之间,可使珠碗2定位更加准确。凸状过渡衬套3由小管口与大管口构成,为进一步简化结构,凸状过渡衬套3的大管口13内与小管口12的过渡凹槽14设计成珠碗状以替代单独珠碗2之功能。
图2所示是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用作碟刹花毂时的装配实例,该两用型花毂筒的左端车牙,并装上飞轮作为右端使用,而将中管伸出的螺纹部位旋上固定座,装上碟片,即成为碟刹花毂。
权利要求1.一种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包括中管(4)、花毂叶片(1)、(5)和珠碗(2),其特征在于中管(4)的一端以压配方式安装有一凸状过渡衬套(3),凸状过渡衬套(3)内设有珠碗(2),凸状过渡衬套(3)上过盈配合方式安装的花毂叶片(1);中管(4)的另端过盈配合安装花毂叶片(5),中管(4)的伸出端(6)为螺纹管,中管(4)的伸出端(6)通过与螺纹套(8)配合安装飞轮(7),螺纹套(8)的一端设计成珠碗(9)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其特征在于凸状过渡衬套(3)由小管口(12)与大管口(13)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其特征在于凸状过渡衬套(3)的大管口(13)与小管口(12)的过渡凹槽(14)为可替代珠碗(2)之功能的珠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其特征在于珠碗(2)设有凸缘外圈(10)。
专利摘要一种联轴飞—碟刹两用型花毂筒,中管的一端以压配方式安装有一凸状过渡衬套,凸状过渡衬套内设有珠碗,凸状过渡衬套上过盈配合方式安装的花毂叶片;中管的伸出端以螺纹配合方式安装飞轮。本两用型花毂筒设计科学,凸状过渡衬套结构合理,可增加配合强度,并可使安装在中管两端的花毂叶片对称、更趋协调,从而使整体装配强度得到提高。由于该两用花毂筒的结构简化,在安装过程中减少了工装夹具,简化了组装操作程序,更有利于专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B60B27/00GK2419069SQ0020873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1日
发明者萧博文 申请人:萧博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