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22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特别是一种能适用于上置式电源插头或侧置式电源插头的汲水器。
公知为了将水箱中的水被汲出后,经由管路导至前车窗或后车窗之边缘处,配合雨刷的摆动动作,将玻璃表面上的污物清除;如


图1与图2所示,系第一种公知的汲水器,在汽车的引擎室内设有一水箱2,水箱2系固定于车子的引擎室(图中未示)处,由于水箱2需配合引擎室的空间,可以形成许多种型式,但水箱2主要有一水室20,水室20顶面的箱体设有一定位槽座21,定位槽座21能定位一汲水器1,定位槽座21通常为一直条状的凹槽形式,图中所示为一条长沟与一条短沟,那是为了表示可具有两种有同型态的定位槽座,但是厂商真正制造时仅会挑选其中的一种情形设置,也就是仅设置长沟式定位槽座或是仅设置短沟式定位槽座,即以前述的任一种定位槽座将汲水器1固定于水箱2上,由于在定位槽座21设有一穿透孔22,穿透孔22卡接有一卡固环圈23,运用卡固环圈23将汲水器1下伸的一吸水导管11固定密接,这是因卡固环圈23为橡胶材质,其汲水体与水箱都是塑料类材质制成,其间会因密接产生固着性。
而汲水器1具有一如筒状的主体10,在主体10的一端接设有管径较粗的吸水导管11与一管径较细的排水导管12,同时主体10设有导管部份的端面以一封闭体13封盖住;这是因为要形成主体10内水传递停驻的一房室101,在该房室101内设有一转轮14,该转轮14的转动,让水由水箱2不断地被吸入房室101,同时在主体10中穿入具有马达壳之一马达15,让马达15的转轴151经由位于主体10中一固定座102之一轴孔103伸穿而过,使该转轴151与该转轮14相接,当转轴151转动即带动转轮14转动,水经吸水管11进入主体10的转轮14房室101处,藉转轮14的推动导引转向由排水导管12排出至导管(图中未示)。
其中马达15另一端设有一对接电点152以与一设在一封盖16上之一对正极片18、负极片17相接,该对的正极片18与负极片17均是以一铜片压制而成,而正极片与负极片的外端为朝外穿出封盖16,两电极排列为呈T状的使用状态,但是其缺点为该二电极只能设置于后端,也就是定位槽座的后端内方处,而此处受限于要将主电线的接电套套接入该对电极,由于空间有限,使用起来并不容易,也使电线的插拔相形困难,甚至因此不容易让汲水器与水箱接合;而且该对电极片的内端对接电点152是采用与焊接卡固的方式。由此看来,公知技术于组接结合的制造过程较繁杂,若欲达到组合定位,需先将马达与封盖结合,再将马达连同封盖一起插入主体中,最后封闭主体与封盖的间隙;且此种公知的结构仅适用于长沟式定位槽座使用,而导致需专为此种结构制造一种型式,因而此种型式仍有一些缺点。
另如图3与图4所示,为二种公知的汲水器,汽车的引擎室内设有一水箱2,水箱2有一水室20,水室20箱体的顶面上设有一短沟式的定位槽座21,定位槽座21定位有一汲水器3,汲水器3具有一主体30,主体30一侧设有一吸水导管31与一排水导管32及一封闭体33,主体30为两端开口,主体30设有导管31、32的一端设有一房室301,作为水流的转换停留场所。
房室301中有一转轮34,于主体30内有一固定座302,固定座302中有一轴孔303,在主体30另一端内接有一磁环35,磁环35借一环圈351定位于主体30内,具有一电枢36与一转轴37,将电枢36定位于磁环35内方,使电枢36配合转轴37接设有一整流器38,而转轴37一端穿过固定座302之轴孔303,并与房室301中的转轴34相接,主体30的顶面开设有一插入口39,于插入口39插入有一上置式电源插头4;电源插头4有一本体40。
通常该插入口39为一圆孔,且具有一四方的突出框45,该电源插头4具有一对以T状排列的电极,分别为正极片41与负极片42,在各电极片的一端相向各接有一电刷43,电刷43伸入主体30内,以形成一对定子与主体30于转轴37之整流器38相配合,借以将电流经过电刷43定子传至整流器38,使电枢36相对于磁环35而转动,由于电源插头4于本体40内一对薄的导引片44,导引片44之一端与电刷43相接,导引片44另一端插入于本体40与该电极片41、42之内端相接,然后以本体40中之一环垫圈46将本体40之下半段塞插入主体30中,让转轴37另一端枢接于一封盖47的一轴环48处,封盖47固接于主体30。
其中因于本体40与主体30间并无很牢固的定位结构,其接合定位状态不稳固,又,由于此种结构,不设置有马达外壳,虽减少设置总组件数,但也需要将相关组件移至不同的组件处设置,并没有增加其它功能,仅具有能由主体上方处于电源插头相接的便利性。所以,其本身结构上仍有许多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让汲水器可以同时适用于上置式电源插头与侧置式电源插头的使用,以能分别适用于不同厂牌水箱所预先设置的定位槽座处,若其为长条型定位槽座,则将本实用新型组装成侧置式电源插头型,若其为短条型定位槽座,则其本实用新型组装成上置式电源插头型,如此,只要一种壳体,便能适用于不同型式的插头型态,而且采用壳型式马达,更方便装配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蓄水箱,其装设在汽车的引擎室,蓄水箱设有至少一汲水器固定槽座,该固定槽座中有一开孔;及一汲水器,其有一壳体,壳体近一端的周面设有一入水管与一出水管,入水管与壳体内一进水室相接,进水室与出水室相通,出水室中设有一转轮,壳体于近出水室之端面以一端盖密封,并由出水室接出水管,壳全权的另一端嵌入一马达,马达的转轴接该转轮,并以一外盖封住该壳体的另一端面,更于壳体的内上侧设有一电源槽,使能于壳体的外接有一电源插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便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其中
图1为公知的第一种汲水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
图1之部分组合剖视图;(封盖不剖)图3为公知的第二种汲水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2的部份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部分组合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电源插头与壳体的组合部分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如图5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在汽车的引擎室装设有一蓄水箱5,蓄水箱5设有至少一汲水器固定槽座51,该固定槽座51中有一开孔52,开孔52定位有一汲水器6,将汲水器6的一入水管61卡插于开孔52中,其中开孔52处亦以一软质的卡固环圈53先定位,再与呈箭头状的入水管61的端头相接。
由于汲水器6具有一壳体60,使入水管61的另一端与汲水器6壳体60内一进水室62相接,进水室62与一出水室63相通,出水室63中能定位有一转轮64,壳体6的近出水室63外的端面以一端盖65密封,并且出水室63设有一出水管66,壳体60另一端嵌入一马达7,马达7一转轴71接转轮64,系于壳体60中由入水管61内端朝壳体60中逐渐收缩以于壳体60内形成一固定座67,固定座67中有一轴孔68,使转轴71由此轴孔68穿过,并与该转轮64的中心相套固定,并以一外盖69封住该壳体60的另一端面,更于壳体60的内上侧设有一电源槽72,该电源槽72提供与马达7的电线85通过空间,使能于壳体的外表上端接有一上置式电源插头8,也能于外盖69的外表处接一侧置式电源插头9。
于是,本实用新型需分成两份予以说明,也就是在使用上置式电源插头8,这时电源插头8是由设在壳体60顶面的一接合孔80插入,电源插头8之上半为一方块体81,方块体81中接有一对的正极片82与负极片83,由于接合孔80为一圆孔,所以,于方块体81接有一盘体84,让该对正极片82、负极片83之下端伸突出盘体84的底面,而分别与电线85相接,此时的电线85经由电源槽72与马达7相接,于是此种结构与公知第二种结构相比较,无需进行马达部分的组件分解设至电源插头处,如此,便能进行直接装配,减少制作与组装的工作量。其中盘体84的底面接设有向下延伸的各一对卡勾86、87,以内卡勾86卡住横伸至接合孔80下方之一横突条88,再以外卡勾87卡于由壳体60内面延伸之一斜突条89,如此便能将上置式电源插头8接于壳体60处。
另一种侧置式电源插头9,此时的接合孔80处设有一塞子,也就是盘体84以上之方块体81与正极片82、负极片83不设置,改设置至外盖69之处,如图8所示。如此便是交上置式电源插头改设成侧置式电源插头。也就是于外盖69外接设有一方块体91与正极片92与负极片93,正、负极片与电线85相接,借由电线85接至马达7的正极与负极,或是如图3般以正、负极片与马达之正极与负极相接。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一通用型的壳体,具有配线方便的功能,也就是在宙体上设有一接合孔以适用于上置式电源插头,以较适用于短沟式的固定槽座,且能将上置式电源插头其改设成侧置式电源插头以适用于长沟式固定槽座,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并能形成双重的适用模式,此为与公知完全不同的组成方式,也是与公知完全不同的机构。
以上所述为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凡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和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与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蓄水箱,其装设在汽车的引擎室,蓄水箱设有至少一汲水器固定槽座,该固定槽座中有一开孔;及一汲水器,其有一壳体,壳体近一端的周面设有一入水管与一出水管,入水管与壳体内一进水室相接,进水室与出水室相通,出水室中设有一转轮,壳体于近出水室之端面以一端盖密封,并由出水室接出水管,壳体的另一端嵌入一马达,马达的转轴接该转轮,并以一外盖封住该壳体的另一端面,更于壳体的内上侧设有一电源槽,于壳体之外接有一电源插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电源插头系为上置式电源插头,在壳体顶面设一接合孔,电源插头有一方块体,方块体接有一对之正极片与负极片,于该方块体下方接有一盘体,以该盘体定位于接合孔处,即该对正极片与负极片突出盘体的底面,而分别与一电线相接,各电线经由壳体的电源槽与马达的正极与负极相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电源接头于盘体的底面接设有向下延伸的各一对的外卡勾与内卡勾,以内卡勾卡住由壳体横伸至接合孔下方的一横突条,以外卡勾卡于由壳体内面延伸设置的一斜突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电源插头系为侧置式电源插头,为接设于外盖的外表面,在外盖嵌入有一正极片与一负极片,该对正极片与负极片的内端突出外盖的内表面,而分虽与马达的正极与负极相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在壳体顶面设有一接合孔,以一塞子封住该接合孔。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用汲水器改良结构,在汽车的引擎室装设有蓄水箱,蓄水箱设有一至少一汲水器固定槽座,该固定槽座中有一开孔,开孔定位汲水器的入水管,入水管与汲水器壳体内一进水室相接,使水室与一出水室相通,出水室中有一转轮,壳体靠出水室的端面以一端盖密封,出水室设有一出水管,壳体的另一端嵌入马达,,马达的转轴接转轮,壳体内上侧设有一电源槽,使能于壳体的外表上端接上置式电源插头,也能于外盖处接一侧置式电源插头。
文档编号B60S1/48GK2450035SQ0025769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7日
发明者陈仲达 申请人:信睦五金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