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06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各种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或制冷的联合系统,特别是各种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是各类机动车辆首选的空调设施,也可用于火车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产量猛增,而且品种齐全款式各异。诸如各类货车、特种车以及高中低档的大小轿车一应俱全,为广大用户提供广泛的选择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用户的购买欲望。然而尽管如此,以往的各类汽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急待改进。首先说各类货运汽车通常是没有空调设施,这样就给汽车司机带来极大的烦恼,在气温30多度的炎热季节,驾驶室里如同蒸笼一般,闷热难熬,尽管采取如凉垫等一些防暑降温措施,整日里还是汗流夹背,渍透衣裤,特别是长途货运的汽车司机更是叫苦连天。同时由于在如此环境下工作,使司机容易犯困和有疲劳感,往往也因此酿成交通事故,另外在滴水成冰的北方冬季,驾驶室内的温度很低,人的手脚不得施展,不利于司机灵活而顺利的处理紧急情况。基于上述情况中高档的大小轿车内通常设有空调装置,这样尽管给司机和乘客提供了一个较舒适的工作和乘车环境,可是由于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压缩机是以汽车发机为动力源而工作的,这样就增加能耗,提高了运行成本。另外以往的车用空调装置,功能单一,只能制冷,而不能制热,冬季的暖风是将水箱与发动机的余热通过风扇吹入室内来供取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消耗能源,巧妙地将汽车悬挂装置上下巅簸的势能取出来转换为驱动压缩机的动力源,进而实现驾驶室内或车内冬暖夏凉、降低成本、利于安全运行多功能的各种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至少设有一个缸的制冷压缩机、制冷、热转换器、毛细管和两个冷凝、蒸发器组成,其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的活塞连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动力转换传递机构包括一端与汽车后桥上板弹簧中间的上部相连,另一端与扇形齿轮Z1轴相连的连接臂,扇形齿轮Z1与相邻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与其同轴上的大齿轮Z2与输出轴上的小齿轮Z3相啮合,配重块设于输出轴上,并通过拐臂、销轴与活塞杆相连。
所述的制冷、热转换器,包括其上下两侧开有若干个接口的壳体,阀芯装于壳体内,其一端设有A、B位转换的转换手柄盘,阀芯上开有换位时分别与壳体上的相应接口相匹配的通道a和通孔b。
所述的毛细管与其中一个冷凝、蒸发器之间设有一个贮冷器,并与该冷凝、蒸发器并接,贮冷器的另一端与两个冷凝、蒸发器的尾首端相连,贮冷器内添加蓄冷液。
所述的动力转换器机构是一端与板弹簧的上部相连的齿条,齿条与齿轮Z4相啮合,与其同轴上的大齿轮与输出轴上的小齿轮Z5相啮合,与其同轴上的配重块通过其上的拐臂、销轴与活塞连杆相连。
所述的动力转换传递机构也可以是一端与板弹簧的上部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活塞连杆相连的连接件。
所述的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总传动比为8-3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汽车悬挂机构上下巅簸的力巧妙的取出作为制冷压缩机的动力源,并设有制冷、热转换器和在封闭的循环回路中增设有贮冷器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并经样机装车试验证明有制冷、热速度快,满足机动车冬夏季运行或临时停车时的空调要求,性能稳定可靠,不消耗能源,降低运行成本、明显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利于安全运行等优点,并实施容易利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制冷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臂安装时相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冷热转换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6是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另两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连接臂1是用高强合金钢经加工成型,其一端与货运汽车后桥的悬挂机构中的板弹簧25上部中间相连,另一端与扇形齿轮Z1轴端相连,扇形齿轮Z1相邻轴的小齿轮相啮合,与其同轴上的大齿轮Z2与输出轴上的小齿轮Z3相啮合,输出轴上的配重块18通过拐臂、销轴与制冷压缩机2的活塞连杆19的下端相连,活塞连杆19的另一端与活塞24相连,如图4所示的制冷、热转换器6它包括其上下两侧设有若干个接口7、8、9、23,10、11、12、13、14、15的壳体,其上开有换位时分别与壳体上的相应接口相匹配的通道a和通孔b的阀芯27装于壳体内,其一端设有A、B位转换的转换手柄盘5。制冷、热转换器6上的接口7、8通过接管分别与制冷压缩机2上的冷凝器高压回管4和蒸发器低压输出管3相连,接口10与接口9相连,接口11与接口23相连,接口13通过毛细管16、接口12与冷凝、蒸发器22的一端相连;接口15通过毛细管17、接口14与贮冷器20和冷凝、蒸发器21两者的相连端相连,贮冷器20的另一端与冷凝、蒸发器21、22的彼此相连端相连。所述的贮冷器20内添加有蓄冷液。图5所示的是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另一实施例。齿条28的一端通过联接座与板弹簧25上边的中部相连,齿条28与小齿轮Z4相啮合,与其同轴上的大齿轮与输出轴上的小齿轮Z5相啮合,配重块18通过其上的拐臂、销轴29与活塞杆19相连。图6所示的是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直接传递的实施例。连接件30的一端与板弹簧25的上边相连,另一端与活塞杆19相连。所述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总传动比为8-30。本发明可根据需要用拐臂带动曲轴,制成多缸的制冷压缩机。所述的蓄冷液是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和含有汽车防冻液的水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使用时,以解放牌货运汽车为例,其制冷制热的工作过程、原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先将制冷压缩机2装于后桥车架框26的下边,连接臂1的一端与板弹簧25的相应部位固定好,另一端与扇形齿轮Z1轴相连。所用的制冷剂是无氟或氟利昂F12均可,其中冷凝、蒸发器22置于室外的适当部位,冷凝、蒸发器21、贮冷器20置于驾驶室两侧的上部,封闭循环管路经抽真空、添加制冷剂后,如夏季使用将制冷、热转换器6的转换手柄盘5的手柄置于A位即制冷系统工作,该车在沈阳市内一级沥青路面以40公里/小时速度,当时环境气温31℃,驾驶室窗关闭,自开车试验开始到28分钟时,驾驶室内温度降到21℃,继续运行驾驶室内的温度在18---24℃之间波动,司机及试验人员都很满意,感到凉爽舒适,精力集中利于司机安全驾驶。当运行到2个小时时停车1个小时,驾驶室内的温度在22---24℃之间,这时是由于贮冷器20发挥作用了,将所贮存的冷量释放出来所致,因此说临时短时间停车仍会享受舒适凉爽的环境,这是以往技术所不及的。当冬季时,将制冷、热转换器6的转换手柄盘5的手柄置于B位,就可制热供暖,只是相当于封闭循环回路调换一下接头,此时即制冷、热转换器6上的接口7、8分别直接与接口10、11相通,接口9与接口13相通,接口23与接口14相通,制热系统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各种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它包括至少设有一个缸的制冷压缩机(2)、制冷、热转换器(6)、毛细管(16)、(17)和两个冷凝、蒸发器(21)、(2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压缩机(2)的活塞连杆(19)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动力转换传递机构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转换传递机构包括一端与汽车后桥上板弹簧(25)中间的上部相连,另一端与扇形齿轮Z1轴相连的连接臂(1),扇形齿轮Z1与相邻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与其同轴上的大齿轮Z2与输出轴上的小齿轮Z3相啮合,配重块(18)设于输出轴上,并通过拐臂、销轴与活塞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热转换器(6),包括其上下两侧开有若干个接口(7、8、9、23,10、11、12、13、14、15)的壳体,阀芯(27)装于壳体内,其一端设有A、B位转换的转换手柄盘(5),阀芯(27)上开有换位时分别与壳体的相应接口相匹配的通道a和通孔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17)与其中一个冷凝、蒸发器(21)之间设有一个贮冷器(20),并与该冷凝、蒸发器(21)并接,贮冷器(20)的另一端与两个冷凝、蒸发器(21、22)的尾首端相连,贮冷器(20)内添加蓄冷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转换器机构是一端与板弹簧(25)的上部相连的齿条(28),齿条(28)与齿轮Z4相啮合,与其同轴上在大齿轮与输出轴上的小齿轮Z5相啮合,与其同轴上的配重块(18)通过其上的拐臂、销轴(29)与活塞连杆(19)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转换传递机构也可以是一端与板弹簧(25)的上部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活塞连杆(19)相连的连接件(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总传动比为8-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或制冷的联合系统,特别是各种机动车辆的空调装置。它包括至少设有一个缸的制冷压缩机,制冷、热转换器、毛细管和两个冷凝、蒸发器组成,其所述的制冷压缩机的活塞连杆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动力转换传递机构的输出端相连,它具有制冷、热速度快,满足机动车冬夏运行或临时停车时的空调要求,性能稳定可靠,不消耗能源,降低运行成本,明显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利于安全运行,是各类机动车辆首选的空调设施。
文档编号B60H1/32GK1579824SQ0313365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8日
发明者步世荣, 张翠兰 申请人:步世荣, 张翠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