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侧气囊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侧气囊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包括侧气囊的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框架,缓冲垫,被上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撑,表皮材料,包括覆盖上述缓冲垫的前面的前方表皮材料及覆盖缓冲垫的侧面的侧面表皮材料,侧气囊模块,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气囊,该气囊一边破坏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侧面表皮材料之间的断裂展开部,一边朝向前方膨胀,前方加强材料,设在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侧气囊模块之间,具有低于上述表皮材料的伸长率,以及侧面加强材料,设在侧面表皮材料和上述侧气囊模块之间,具有低于上述表皮材料的伸长率;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一端部仅在上述断裂展开部附着于上述前方表皮材料,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一端部仅在上述断裂展开部附着于上述侧面表皮材料。
【专利说明】包括侧气囊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更详细地,涉及包括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用于保护乘车人员的侧气囊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情况下,汽车具有在发生碰撞、翻倒等事故时用于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装置,而作为这种安全装置的代表性的装置,具有直接保护就坐于车辆的驾驶座及副驾驶座的乘车人员的气囊装置。
[0003]当车辆碰撞时,气囊装置因外部冲击而向气囊的内部瞬间注入压缩气体,使气囊迅速在乘车人员的前面膨胀,由此从碰撞物中保护乘车人员,而作为展开这种气囊的方式,具有电式和机械式,上述电方式为当碰撞时,由传感器以电方式感应,从而对打气筒进行通电或点火,上述机械式为上述感应装置检测碰撞,并由撞针使点火剂起火。
[0004]最近,随着对轿车的安全基准的强化和对乘车人员的保护逐渐加强的国际趋势,应对上述前方碰撞的前气囊装置、及用于应对车辆侧面部碰撞的侧气囊装置得到普及。
[0005]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具有侧气囊模块4的车辆座椅10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座椅10的A-A方向剖视图。
[0006]参照图1及图2,现有技术公开了在车辆座椅10的侧靠背2、3内置作为侧气囊装置的侧气囊模块4的结构。
[0007]详细地,在座椅靠背框架5中,侧气囊模块4借助螺栓或除此之外的支撑单元固定于与侧靠背2、3的任一侧2的内部相应的位置,并且,在由前方表皮材料6a和侧面表皮材料6b构成的表皮材料6的内侧空间中,侧气囊模块4被前方表皮材料6a和侧面表皮材料6b包围。
[0008]在这种情况下,前方表皮材料6a和侧面表皮材料6b为了引导侧气囊模块4的气囊4a的展开,各个端部一同被缝制处理,从而形成断裂展开部6c,而当气囊4a展开时,断裂展开部6c被破坏,从而使气囊4a向座椅的外部展开。
[0009]并且,在侧气囊模块4和表皮材料6之间填充缓冲垫7,上述缓冲垫7由冲击吸收部件构成,并由前方垫7a和侧面垫7b构成,并且,在缓冲垫7、尤其是配置侧气囊模块4的侦陋垫7b和表皮材料6之间具有加强材料8,更详细地,具有前方加强材料8a和侧面加强材料Sb,上述加强材料其伸长率低于表皮材料6的伸长率,从而作为用于引导气囊4a的展开方向的单元,使气囊4a不在除上述断裂展开部6c之外的部分展开。
[0010]这些前方加强材料8a和侧面加强材料8b由具有呈规定的薄片(sheet)形状的被织制的织物结构的加强布或具有纱网结构的纱网布构成,而为了引导上述气囊4a的展开方向,这些前方加强材料8a和侧面加强材料8b的一端部以与表皮材料6 —同缝制于上述断裂展开部6c的方式构成。
[0011]但是,所示的现有车辆座椅10以前方加强材料8a和侧面加强材料8b利用粘结剂等而分别附着于前方表皮材料6a的内侧面和侧面表皮材料6b的内侧面的方式构成。因此,由于在具有相对高的伸长率的表皮材料6粘结具有相对低的伸长率的加强材料8,因而产生由伸长率的差异引起的皱纹的可能性高,并由此在车辆座椅10的外观产生不良的可會生1? O
[0012]并且,所示的现有车辆座椅10以前方加强材料8a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前方垫7a和侧面垫7b之间的边界部分的方式构成。
[0013]因此,由于前方加强材料8a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刚性相对低的前方垫7a和侧面垫7b之间的边界部分,因而当气囊4a展开时,气囊4a通过前方加强材料8a的另一端部膨胀的可能性尚。
[0014]S卩,由于气囊4a朝向座椅的内侧、即朝向乘车人员而不是朝向外侧展开的可能性高,因此,存在当车辆的侧面部碰撞时,无法有效地保护乘车人员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1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包括侧气囊模块的车辆座椅,上述侧气囊模块能够通过将加强材料和表皮材料之间的附着部位最小化来防止表皮材料产生皱纹之类的外观不良现象。
[0016]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座椅,上述车辆座椅使前方加强材料贯通缓冲垫延伸,并具有用于使所延伸的前方加强材料的端部坚固地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的结构,由此,使气囊朝向座椅的外侧可靠地展开,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乘车人员。
[001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靠背框架,缓冲垫,被上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撑,表皮材料,包括覆盖上述缓冲垫的前面的前方表皮材料、及覆盖上述缓冲垫的侧面的侧面表皮材料,侧气囊模块,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并包括气囊,该气囊一边破坏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侧面表皮材料之间的断裂展开部,一边朝向前方膨胀,前方加强材料,设在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侧气囊模块之间,具有低于上述表皮材料的伸长率,以及侧面加强材料,设在上述侧面表皮材料和上述侧气囊模块之间,具有低于上述表皮材料的伸长率;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一端部仅在上述断裂展开部附着于上述前方表皮材料,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一端部仅在上述断裂展开部附着于上述侧面表皮材料。
[0018]并且,上述前方加强材料设在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缓冲垫之间,上述侧面加强材料设在上述侧面表皮材料和上述缓冲垫之间。
[0019]并且,上述前方加强材料设在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缓冲垫之间,上述侧面加强材料设在上述缓冲垫和上述侧气囊模块之间。
[0020]并且,省略用于在除上述断裂展开部之外的位置使上述前方加强材料附着于上述前方表皮材料的另外的结构、以及用于在除上述断裂展开部之外的位置使上述侧面加强材料附着于上述侧面表皮材料的另外的结构。
[0021]并且,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贯通上述缓冲垫延伸而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
[0022]并且,上述缓冲垫包括供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贯通的贯通开口。
[0023]并且,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包括第一分支部及第二分支部,上述贯通开口包括供第一分支部贯通的第一开口、及供上述第二分支部贯通的第二开口。
[0024]并且,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使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以及第二连接部件,使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
[0025]并且,上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及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的一对第一弯曲部及第二弯曲部;上述第一弯曲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述第二弯曲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件相连接。
[0026]并且,上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及弯曲部,从上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上述弯曲部固定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二弯曲部。
[0027]并且,上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及从上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的一对第一弯曲部及第二弯曲部;上述第一弯曲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述第二弯曲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接。
[0028]并且,上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及弯曲部,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上述弯曲部固定于上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弯曲部。
[0029]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可通过将用于侧气囊模块的加强材料和表皮材料之间的附着部位最小化来防止表皮材料产生皱纹之类的外观不良现象。
[0030]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具有如下效果,S卩,使前方加强材料贯通缓冲垫延伸,并具有用于使所延伸的前方加强材料的端部坚固地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的结构,由此,使气囊朝向座椅的外侧可靠地展开,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乘车人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具有侧气囊模块4的车辆座椅10的立体图。
[0032]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座椅10的A-A方向剖视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立体图。
[00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缓冲垫的主视图及部分扩大图。
[0035]图5为图3所示的车辆座椅的B-B方向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强材料的结构的图。
[0036]图6(a)及图6(b)为图5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扩大图。
[0037]图7为图3所示的车辆座椅的B-B方向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加强材料的结构的图。
[0038]图8(a)及图8(b)为图7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扩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高度连杆保护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40]本实用新型可实施多种变更,并能具有多种实施例,因此,将特定实施例例示于附图中,并在详细的说明中进行具体说明。这应解释为并非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特定实施形态,而是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技术范围所包括的所有变更、等同技术方案至代替技术方案。
[0041]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第一、第二等术语虽然能够使用于对多种结构要素的说明,但上述结构要素可能并不会因上述术语而受到限制。上述术语的目的仅为将一个结构要素与另一个结构要素区别。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结构要素可命名为第二结构要素,相似地,第二结构要素可命名为第一结构要素。
[0042]术语“和/或”可包括多个相关的记载项目的组合或多个相关的记载项目中的某一项目。
[0043]在某一结构要素与另一结构要素“连接”或“接合”的情况下,虽然可以与上述另一结构要素直接相连接或接合,但也可以理解为中间还存在其他结构要素。相反,当某一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合”时,可以理解为中间不存在其他结构要素。
[0044]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仅为了说明特定实施例而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达只要没有在文脉上标出不同的意思,就能包括复数的表达。
[0045]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说明书上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可以理解为并未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功能。
[0046]只要没有不同的定义,以包括技术性或科学性术语的方式在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通常所使用的与词典上所定义的术语相同的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在文脉上所具有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只要在本申请没有明确定义,就不会解释为异常或过度形式性的意义。
[0047]并且,以下实施例为了向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完整地说明而提供,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及大小等可以为了更明确的说明而被夸张。
[004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所具有的缓冲垫70的主视图及部分扩大图。
[0049]参照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包括:座椅靠背框架50 ;缓冲垫70,被上述座椅靠背框架50支撑;表皮材料60,用于覆盖上述缓冲垫70的外面;侧气囊模块40,设于上述缓冲垫70的内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50,包括当车辆侧面碰撞时朝向座椅的前方膨胀的气囊41 ;以及加强材料80,设在上述表皮材料60和上述侧气囊模块40之间,伸长率低于上述表皮材料60的伸长率。
[0050]座椅靠背框架50作为构成相当于乘车人员的背靠部的座椅靠背10的骨架的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未图示的座椅垫框架相连接。
[0051]缓冲垫70为了提高乘车人员的乘车感而由规定的冲击吸收部件构成,并以至少包围座椅靠背框架50的前面及两侧面的方式构成。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50的前面的部分为靠背部,作为构成座椅靠背10的前方垫71,配置于座椅靠背框架50的两侧面的部分相当于构成侧靠背20、30的侧面垫72。
[0052]在侧面垫72的内部形成规定的收容空间,并如同后述,包括气囊41及打气筒42的侧气囊模块40设在侧面垫72的收容空间。
[0053]这种缓冲垫70只要是具有冲击吸收能力的材质,就能不受限制地适用,优选地,可以由通过发泡成型方法来制成的泡沫垫(foam pad)构成,而前方垫71和侧面垫72可以通过发泡成型方法以一体方式成型。
[0054]表皮材料60作为构成车辆座椅100的外皮的部分,为了与上述的缓冲垫70 —同向乘车人员提供良好的乘车感而由具有伸缩性的材质构成。
[0055]如同后述,表皮材料60可分为构成座椅靠背10的前方表皮材料61和构成侧靠背20,30的侧面表皮材料62,前方表皮材料61和侧面表皮材料62在相当于侧靠背20、30的位置形成断裂展开部63,并相互紧固。
[0056]当侧气囊模块40的气囊41膨胀时,加强材料80起到以能够向准确的展开方向、即破坏上述断裂展开部63而向座椅的前方展开的方式进行引导的作用,上述加强材料80的伸长率低于上述的表皮材料60,并由不易撕裂的材质构成,优选为具有被织制的织物结构的加强布或具有纱网结构的纱网布。
[0057]为了准确地引导气囊41的展开方向,加强材料80以包围侧气囊模块40的形态设在表皮材料60的内部,优选地,分为设在前方表皮材料61和侧气囊模块40之间的前方加强材料81、和设在侧面表皮材料62和侧气囊模块40之间的侧面加强材料82,前方加强材料81的一端部81a在上述断裂展开部63附着于前方表皮材料61,而侧面加强材料82的一端部82a在上述断裂展开部63附着于上述侧面表皮材料62。
[0058]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包括用于防止气囊41向座椅的内侧展开的结构。
[0059]S卩,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的前方加强材料81构成为贯通缓冲垫70延伸而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优选地,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分割为第一分支部8Ib-1及第二分支部8lb-2,使得上述第一分支部8Ib-1及第二分支部8lb-2分别坚固地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
[0060]另一方面,如图4所不,在座椅靠垫形成使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贯通的贯通开口 73,优选地,形成供前方加强材料81的第一分支部Slb-1贯通的第一开口及供第二分支部81b-2贯通的第二开口。
[0061]对于将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的结构,参照图5进彳丁叙述。
[0062]图5为图3所示的车辆座椅的B-B方向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加强材料80的结构的图,图6(a)及图6(b)为图5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扩大图。
[0063]参照图5及图6 (a)及图6 (b),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00的前方加强材料81的一端部81a仅在前方表皮材料61和侧面表皮材料62之间的断裂展开部63附着于前方表皮材料61,侧面加强材料82的一端部82a仅在前方表皮材料61和侧面表皮材料62之间的断裂展开部63附着于侧面表皮材料62。
[0064]S卩,如图6 (a)所示,省略用于在除上述断裂展开部63之外的位置使前方加强材料81的一端部81a附着于前方表皮材料61的另外的结构,以及用于在除上述断裂展开部63之外的位置使上述侧面加强材料82的一端部82a附着于上述侧面表皮材料62的另外的结构。
[0065]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将用于侧气囊模块40的加强材料80和表皮材料60之间的附着部位最小化,从而能够防止表皮材料60产生皱纹等外观不良现象。
[0066]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前方加强材料81可在前方表皮材料61和上述缓冲垫70之间紧贴于侧面垫72的外侧面,侧面加强材料82可在侧面表皮材料62和上述缓冲垫70之间紧贴于侧面垫72的外侧面。
[0067]g卩,由前方加强材料81和侧面加强材料82包围包括气囊41及打气筒42在内的侧气囊模块40的整个周围,详细地,包围在内部形成侧气囊模块40的收容空间的侧面垫72的整个外侧面。
[0068]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在通过打气筒42注入气体,从而使气囊41膨胀的情况下,能够引导气囊41只通过断裂展开部63向座椅的外侧膨出。
[0069]并且,用于引导气囊41的膨出方向的展开引导件72a,以从侧气囊模块40的收容空间朝向断裂展开部62延伸的形状,设在侧面垫72的内部。如图5所示,当气囊41膨胀时,气囊一边断裂展开引导件72a的上端部和断裂展开部63之间的侧面垫72部位,一边只通过断裂展开部63向座椅的外部容易地膨出。
[0070]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还包括用于使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坚固地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的结构。
[0071]如图6(b)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00包括:第一连接部件81c,与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相连接,用于使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 ;以及第二连接部件82c,与侧面加强材料82的另一端部82b相连接,用于使侧面加强材料82的另一端部82b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
[0072]详细地,如图所示,前方加强材料81的第一连接部件81c包括:第一主体部Slc-Ι,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相连接,以及一对第一弯曲部81c-2及第二弯曲部81c-3,从第一主体部81c-l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第一弯曲部81c-2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第二弯曲部81c-3与侧面加强材料82的第二连接部件82c相连接。
[0073]并且,第二连接部件82c包括:第二主体部82c-l,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侧面加强材料82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及弯曲部82c-2,从上述第二主体部82c-l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弯曲部82c-2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件81c的第二弯曲部81c-3。
[0074]像这样,能够通过具有简单形状的第一连接部件81c将前方加强材料81坚固地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并且,通过借助第二连接部件82c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件81c而将侧面加强材料82间接地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的结构,可将座椅靠背框架50的结构简单化。
[0075]进而,作为用于防止第一连接部件81c和第二连接部件82c之间的脱离的结构,在第一连接部件81c的第二弯曲部81c-3设有卡止突起81c-4,上述卡止突起81c_4朝向第一主体部81c-l突出,并具有钩(hook)形状,在第二连接部件82c的弯曲部82c-2设有卡止突起82c-3,上述卡止突起82c-3朝向第二主体部82c_l突出,并具有与第二弯曲部81c_3的卡止突起81c-4相对应的形状。
[0076]通过这些卡止突起81c-4、82c_3的结构,能够容易地防止在第二连接部件82c与第一连接部件81c相结合之后,第二连接部件82c从第一连接部件81c脱离。
[0077]图7为图3所示的车辆座椅100的B-B方向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加强材料的结构的图,图8(a)及图8(b)为图7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扩大图。
[0078]参照图7及图8 (a)及图8 (b),与图5及图6 (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侧面加强材料82设在缓冲垫70即侧面垫72和侧气囊模块40之间。即,使侧面加强材料82设在侧面垫72的内部空间。
[0079]在这种情况下,在断裂展开部63中附着于侧面表皮材料62的侧面加强材料82的一端部82a,对形成于侧面垫72的展开引导件72a进行贯通而延伸至侧面表皮材料62。
[0080]如图8 (a)所示,展开引导件72a考虑侧面加强材料82的结构,具有从侧气囊模块40的收容空间贯通至断裂展开部63为止的形状。
[0081]另一方面,虽然图7以前方加强材料81设在侧面垫72的外侧面的方式进行了图示,但可以与侧面加强材料82相似地设在侧面垫72的内部空间,而这种实施例也应理所当然地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82]另一方面,与图5及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可以在将侧面加强材料82的另一端部82b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的第二连接部件82c固定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Slbo即,可以以相互交替图5及图6(b)所示的第一连接部件81c和第二连接部件82c的方式构成。
[0083]详细地,使侧面加强材料82的第二连接部件82c包括:第二主体部82c_4,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前方加强材料81的另一端部81b相连接,以及一对第一弯曲部82c-5及第二弯曲部82c-6,从第二主体部82c-4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将第一弯曲部82c_5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50,将第二弯曲部82c-6与前方加强材料81的第一连接部件81c相连接。
[0084]在这种情况下,前方加强材料81的第一连接部件81c可包括:第一主体部81c-5,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侧面加强材料82的另一端部82b相连接,以及弯曲部81c-6,从第一主体部81c-5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弯曲部81c-6可固定于侧面加强材料82的第二连接部件82c的第二弯曲部82c-6。
[0085]并且,虽然图8(b)未图示,但图5及图6(b)所示的卡止突起81c-4、82c_3的结构当然也能设在本实施例,并且,具有卡止突起的实施例当然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86]像这样,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结构可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或必备特征的情况下实施为其他具体形态。
[0087]因此,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应理解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而与上述的详细说明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根据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来表示,并且,权利要求的意义、范围以及从其等同概念中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座椅, 包括: 座椅靠背框架, 缓冲垫,被上述座椅靠背框架支撑, 表皮材料,包括覆盖上述缓冲垫的前面的前方表皮材料、及覆盖上述缓冲垫的侧面的侧面表皮材料, 侧气囊模块,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并包括气囊,该气囊一边破坏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侧面表皮材料之间的断裂展开部,一边朝向前方膨胀, 前方加强材料,设在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侧气囊模块之间,具有低于上述表皮材料的伸长率,以及 侧面加强材料,设在上述侧面表皮材料和上述侧气囊模块之间,具有低于上述表皮材料的伸长率; 上述车辆座椅的特征在于, 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一端部仅在上述断裂展开部附着于上述前方表皮材料, 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一端部仅在上述断裂展开部附着于上述侧面表皮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方加强材料设在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缓冲垫之间, 上述侧面加强材料设在上述侧面表皮材料和上述缓冲垫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方加强材料设在上述前方表皮材料和上述缓冲垫之间, 上述侧面加强材料设在上述缓冲垫和上述侧气囊模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省略用于在除上述断裂展开部之外的位置使上述前方加强材料附着于上述前方表皮材料的另外的结构、以及用于在除上述断裂展开部之外的位置使上述侧面加强材料附着于上述侧面表皮材料的另外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贯通上述缓冲垫延伸而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垫包括供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贯通的贯通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包括第一分支部及第二分支部, 上述贯通开口包括供第一分支部贯通的第一开口、及供上述第二分支部贯通的第二开□ O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件,使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以及 第二连接部件,使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及 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的一对第一弯曲部及第二弯曲部; 上述第一弯曲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述第二弯曲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件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 第二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及 弯曲部,从上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 上述弯曲部固定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二弯曲部。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 第二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前方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及 从上述第二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的一对第一弯曲部及第二弯曲部; 上述第一弯曲部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框架,上述第二弯曲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 第一主体部,呈平板形状,一端部与上述侧面加强材料的另一端部相连接,以及 弯曲部,从上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部弯曲而成; 上述弯曲部固定于上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弯曲部。
【文档编号】B60R21-231GK204279331SQ201420521096
【发明者】郑镐振 [申请人]达世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