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气阀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49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气阀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气阀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已用者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571078号的「胎压测压装置」,包括有一为中空的胎压计本体,于内壁向中心凸设有一环缘,并将该中空分隔为一中空容室及一组接容室,该胎压计本体以设有组接容室的端部可组设于轮胎的气嘴;一通气体,是在一触压杆一端设有一板体,该板体上设有一气孔,整体由中空容室开放端置入,触压杆穿过该环缘,而凸出在组接容室中,板体隔绝中空容室与组接容室,仅气孔使中空容室与组接容室相连通;一可形变顶体,是在一环缘内周缘向中心连设有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的内有可形变空间的薄膜袋,整体由该中空容室开放端置入,该环缘与薄膜袋并隔绝中空容室与组接容室,仅气孔与可形变薄膜袋的可形变空间相连通;一指示单元,整体由中空容室开放端置入,可在该中空容室内位移,第一端可受可形变顶体所顶抵;一弹性组件,由中空容室开放端置入,其第一端顶抵于该指示单元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另包括有一可内视的罩体,为一透明可内视的罩体,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于该封闭面中心向罩体内方向延伸凸设有一调整件座体,该调整件座体为中空并贯通该封闭端,整体组设定位于该胎压计本体设有中空容室的一端部将其封闭;及一调整件,穿设于该可内视的罩体的调整件座体,一端顶抵于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
虽然上述已用的「胎压测压装置」可藉由指示单元供驾驶者观测其胎压;但是由于该「胎压测压装置」于使用时才装设于轮胎的气嘴处,因此造成使用不便;且由于该「胎压测压装置」的体积较小,所以若要在小体积的空间中装设上述所提组件,则会导致制作困难以及测量时精准度不足。
再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574977号的「轮胎压力警示装置」而言,其包括在一连接体上螺装一套帽,连接体由具导电性材质的连接座及非导电性材质的套座一体成型结合而成,所述套帽螺设于套座上;连接体与套帽间所组围的内部空间中,设有发射装置与电源供给装置,发射装置与电源供给装置间设有传导件;一压力开关,包括一第一接点及一受膜片作用并构成第二接点的活动座;一调整件,其与所述活动座间设有弹性组件;一连接第一接点至发射装置的第一线路;一连接第二接点至发射装置的第二组线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具有操作孔的隔座所分隔的接头部份及与接头形成一体的导线体部份;接头内形成第一段螺纹可螺装至轮胎的气嘴上,另形成第二段螺纹可供一阀嘴螺设;所述第二段螺纹与所述隔座间设有挠性膜片,膜片受阀嘴所螺设定位。而以该已用「轮胎压力警示装置」观之,因为其构成的电子电路而有电路故障、以及需更换电池的困扰。
另外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593001号的「轮胎之胎压监测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一环状压力气囊,藉其固定面固装于轮圈的内侧,可随轮胎同步运转,其传感面的隔膜可随其内部承受的压力于轴向产生一对应的位置;一位移传感器,为一非接触式传感器,其装设于靠近环状压力气囊传感面隔膜对应的支轴附件上,侦测隔膜的位置、并产生对应的已调信号;一信号处理器,可供应位移传感器激励信号,并将已调信号解调、滤波、放大及比值处理为对应的胎压值,即送至胎压显示器;一胎压显示器装设于驾驶座前的仪表板上,一接收信号处理器送给的胎压信号,即以模拟方式或数字方式显示胎压状况;一连通管,将轮胎与环状压力气囊连通,令两者内部压力相等。而就此案观之,其同样具有制造组装上的困难,且易因讯号传输产生精准度误差。
再者如美国专利第5,103,670号的「轮胎气阀及胎压计量(TIRE VALVE AND PRESSURE GAUGE)」、以及美国专利第US6,782,740B2号的「轮胎压力指示系统(TIRE PRESSUREINDICATION SYSTEM)」等专利案,虽均能达到量测轮胎的胎压;但却具有制造成本较高、结构较为复杂、以及不便于使用现象。故,上述已用的各案并无法适合实际运用时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随时观测胎压、易于制造组装以及降低成本的轮胎气阀改良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其包括有一套筒和一指示机构,该套筒套设于轮胎的气口处,且该套筒的一端具有一气嘴,并于该套筒的适当处设有一窗口部;该指示机构活动设置于上述套筒中的气口与气嘴间,且与窗口部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藉由套筒中活动设置的指示机构,达到利用窗口部随时观测胎压的功能,并同时利用简单结构达到易于制造组装以及降低成本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剖面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套筒1气嘴11窗口部12刻度121指示机构2、2a囊体21、21a进气口211a伸缩部22
指针23轮胎3气口31局部放大区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其由一套筒1及一指示机构2所构成,可达到随时观测胎压的功能,并同时利用简单的结构达到易于制造组装以及降低成本的功效。
上述所提套筒1的一端具有一气嘴11,并于该套筒1的适当处设有一窗口部12,而该窗口部12设置于套筒1的一侧,且该窗口部12上具有所需的标示刻度121。
该指示机构2活动设置于上述套筒1中,而该指示机构2由一灌注有所需气体的囊体21、一与囊体21连接的伸缩部22、及一设于伸缩部22上的指针23所构成,且该指针23与窗口部12对应。如是,藉由上述结构构成一全新的轮胎气阀改良结构。
请参阅图2及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轮胎3(如图2所示),于局部放大区4中(如图3所示),组装时将套筒1套设于轮胎3的气口31处,而使该指示机构2活动设置于套筒1中,并位于轮胎3的气口31与套筒1一端的气嘴11间。
当充气时该气体由气嘴11进入,经过套筒1后由气口31进入于轮胎3之中,而完成充气动作,此时该轮胎3中的气体压力与指示机构2囊体21中的气体压力相等,于平衡状态下,该指示机构2的指针23指示于窗口部12的刻度121下方,而当轮胎3有泄气现象时,该轮胎3中的气体压力小于囊体21中的气体压力,因囊体21中的气体压力与囊体21体积乘积为常数,此时轮胎3中的气体压力变化使囊体体积变化可使囊体21连接的伸缩部22则会上升,而使指示机构2的指针23指示于窗口部12的刻度121上方,而让驾驶者可得知胎压不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可有效改善已用的种种缺点,可藉由套筒中活动设置的指示机构,达到利用窗口部随时观测胎压的功能,并同时利用简单结构达到易于制造组装以及降低成本功效,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产生能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所需,确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其包括有一套筒和一指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套设于轮胎的气口处,且该套筒的一端具有一气嘴,并于该套筒的适当处设有一窗口部;该指示机构活动设置于上述套筒中的气口与气嘴间,且与窗口部对应。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窗口部设置于套筒一侧,且该窗口部上具有所需的标示刻度。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指示机构由一填充有所需气体的囊体、一与囊体连接的伸缩部、及一设于伸缩部上的指针构成。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指示机构由一具有进气口的囊体、一与囊体连接的伸缩部、及一设于伸缩部上的指针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气阀改良结构,其包括有一套筒和一指示机构,该套筒套设于轮胎的气口处,且该套筒的一端具有一气嘴,并于该套筒的适当处设有一窗口部;该指示机构活动设置于上述套筒中的气口与气嘴间,且与窗口部对应。藉此,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随时观测胎压的功能,并同时利用简单结构达到易于制造组装以及降低成本的功效。
文档编号B60C23/02GK2933929SQ20062005056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0日
发明者林晏庆, 林圆纯 申请人:林晏庆, 林圆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