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787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板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板消音器。更详细地讲,是涉及一种这 样的地板消音器,即,安装于车辆的地板地毯与车身外板之间 来使用,具有可弯曲的带状凹部,能以平板的状态输送,并且, 可以沿着带状凹部弯曲而组装于车辆的车底斗反。
背景技术
如图13所示,以往,使用将地板地毯2与由无纺布等构成 的隔音材料4接合为 一体而成的构件来作为车辆用地板材料。 另外,在车辆的车底板3上配设有多个构件,形状复杂,并且, 为了使地板地毯表面平坦且带有充分的緩沖性,在隔音材料4 与车底板3之间安装有垫高材料5来一起使用。作为该垫高材料 5,可采用利用由树脂纤维构成的粘合剂将发泡聚氨基甲酸酯 等树脂发泡体的片屑粘合为一体而成的构件(例如,参照专利 文献1)等,该垫高材料5除了垫高的功能之外,还同时具有隔 音性及緩沖性。
专利文献l:曰本净争开2001 — 60091号7>才艮 如上所述,将地板地毯2和隔音材料4接合而成的构件与垫 高材料5各自成形为不同体,它们从各自的生产现场被分别输 送,在制造车辆时与车底板3组装为一体。由此,车辆的地板 面平坦化,且该地板材料同时具有隔音性及緩冲性等。但是, 将地板地毯2和隔音材料4接合而成的构件形成追随车底板的 复杂的形状,且具有相当的厚度,因此,输送效率较低。另夕卜, 在接合的隔音材料4是粘合多张无纺布而成的材料的情况下, 零件件数较多,该隔音材料4会降低地板地毯的生产效率。
因此,尝试开发出一种使隔音材料与地板地毯不同体、且 使该隔音材料与垫高材料成形为 一体而成的地板消音器。由此, 不需要将隔音材料接合于地板地毯的工序,可改善地板地毯的 输送效率。此外,由于隔音材料与垫高材料的必要的功能、例 如隔音性、緩冲性等重复,因此,即使是相同材质且成形为一 体的地板消音器也具有与以往同样的功能。并且,由于以往在 需要的部位分别配设有许多垫高材料,因此,塾高材料的输送 效率较低,且组装时的作业性也不佳,但若是相同材质的一体 成形品,则可以大幅度地削减地板材料整体的零件件数,从而 可以同时大幅地提高输送效率及组装的作业性。
但是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使以往的隔音材料与垫高材 料一体化而成的地板消音器必然形成追随车底板的复杂且立体
的形状,输送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提供一种这样 的地板消音器,即,由于在输送时能以平板的状态输送,并且 在组装时可以沿着带状凹部弯曲地组装,因此,输送效率优良, 组装在 一起等操作时的作业性良好。
另外,在做成这样的地板消音器的情况下,隔音材料不同 体,也提高了成为单体的地板地毯的输送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地板消音器,使该地板消音器一面侧接触于地 板地毯,并使其另 一面侧接触于车辆的车底板来使用,其特征 在于,该地板消音器沿厚度方向具有带状凹部,并可沿该带状 凹部弯曲。
(2) 根据上述(1 )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在上述
带状凹部处以-见定的间隔i殳有多个开口 。
(3) 根据上述(1 )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
状凹部处的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压缩部偏置于弯曲时伸长的一侧。
(4) 根据上述(1 )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 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 为0.5~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之比
(t/T)为0.1~ 0.5。
(5) 根据上述(1 )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在输送 时不弯曲而以平^1的状态输送,并且,在组装时可沿着上述带 状凹部弯曲来4吏用。
(6) 根据上述(2)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 状凹部处的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压缩部偏置于弯曲时伸长的一 侧。
(7) 根据上述(2)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 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 为0.5~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之比
(t/ T)为O.l ~ 0.5。
(8) 根据上述(3)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压 缩部是〗叉从弯曲时纟皮压缩的一面侧一皮按压而形成的。
(9) 根据上述(3)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 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 为0.5 ~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之比
(t/ T)为O.l ~ 0.5。
(10) 根据上述(4)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多个上 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与该带 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4-0.8。
(11) 根据上述(6)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压 缩部是仅从弯曲时^皮压缩的一面侧被按压而形成的。
(12) 根据上述(6)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 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 为0.5~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1消音器的厚度(T)之比
(t/ T)为O.l ~ 0.5。
(13) 根据上述(7)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多个上 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与该带 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4-0.8。
(14) 根据上述(8)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 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 为O.5-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之比
(t / T )为O.l ~ 0.5。
(15) 根据上述(9)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多个上 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与该带 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4~0.8。
(16) 根据上述(11 )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 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 为0.5~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之比
(t/ T)为O.l ~ 0.5。
(17) 根据上述(12)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多个
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与该 带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4~0.8。
(18) 根据上述(14)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多个 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与该 带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4-0.8。
(19) 根据上述(16)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多个 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与该 带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4~0.8。
(20) 根据上述(19)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在输送 时不弯曲而以平板的状态输送,并且,在组装时可沿着上述带 状凹部弯曲来^f吏用。
本发明的地板消音器是以往使接合于地板地毯的隔音材料 与不同体的垫高材料成形为 一体而成的成形品,使其 一 面侧接 触于地板地趙,并使其另 一面侧接触于车辆的车底板来使用。 该地板消音器能以平板的状态输送,输送效率较高,且由于可 沿着带状凹部弯曲,因此,可以沿着车辆的车底寺反的立起部弯 曲地组装,组装时的作业性也良好。另外,隔音材料不同体, 也可以同时^是高作为单体的地板地逸的输送效率。
另夕卜,在带状凹部处以规定的间隔设有多个开口的情况下, 可以更容易地弯曲,提高了组装时的作业性。
并且,在带状凹部处的厚度方向上的压缩部偏置于弯曲时 伸长的一侧的情况下,易于向与伸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弯曲, 并且,在弯曲部位的内侧,带状凹部的两侧部的上端缘部接近, 可抑制隔音性降低。
另外,在压缩部是仅从弯曲时被压缩的一面侧被按压而形 成的情况下,易于向与伸长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弯曲,并且,在 弯曲部位的内侧,带状凹部的两侧部的上端》彖部4妄触,可抑制
隔音性降低。
并且,在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
比(W / d)为0.5 2.0、且带状凹部处的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 与同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地板消音器的厚度(T)之比(t/ T )为0.1 ~ 0.5的情况下,以及多个开口在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 上的合计尺寸(Lo)与带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 为0.4~ 0.8的情况下,在输送时及组装时等情况下,不存在沿 着带状凹部断裂、或过硬而不易弯曲等问题,组装等操作时的 作业性良好。
另外,在输送时不弯曲而以平板的状态输送、且组装时沿 着带状凹部弯曲来使用的情况下,输送效率较高,并且,可以 沿着车辆的车底板容易弯曲而组装,作业性优良。


图l是在车辆的车底板的通道上表面不配设地板消音器的 部位的地板消音器的、仅是通道的单侧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l的部位的车底板、地板消音器及地板地 毯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在车辆的车底板的通道上表面配设有地板消音器的 部位的地板消音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3的部位的车底板、地板消音器及地板地 毯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未设置带状凹部、过硬而无法沿着车辆的 车底板组装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过于柔软、沿着车辆的车底板组装时向侧 方倒伏的、作业性较差的状况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地板消音器所具有的带状凹部、及设置于带状
凹部的开口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是易于理解地描画凹部的示意图。
图9是在地板消音器的上表面侧及下表面侧设有带状凹部 的形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IO是仅在地板消音器的下表面侧设有带状凹部的形态 的截面示意图。
图ll是仅在地板消音器的上表面侧设有带状凹部的形态 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仅在地板消音器的上表面侧设有带状凹部、向上方 弯曲且带状凹部的两侧部的上端缘部"l妻触的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将地板地毯与隔音材料接合为一 体而成的构件、垫高材料以及车辆的车底板的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地板消音器1使其一面侧接触于地板地趙2,并使 其另 一面侧接触于车辆的车底板3来使用,其沿厚度方向具有 带状凹部ll,并可沿该带状凹部ll弯曲(参照图l、 3)。
本发明的地板消音器l在以往是与地板地趙2接合为 一体 而成的隔音材料4、和不同体配设的垫高材料5形成一体而成的 构件(隔音材料4及垫高材料5参照图13 ),其具有隔音性及緩 冲性,并且,同时起到塾高材料的作用。在将其组装于车辆时, 将具有与车辆的车底板3同样立体形状的另 一 面侧朝向车底板 3载置,在其一面侧铺设地板地毯2来使用(参照图2、 4)。
对于地板消音器1的材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做成由
粘合多张无纺布等而成的层叠材料、树脂发泡体构成的成形体 等。更具体地讲,可以做成与同地板地毯2接合为 一体而成的
以往的隔音材料4、或者不同体配设的垫高材料5同样的材质。 从而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成形。该以往的隔音材津+4大多是粘 合多张无纺布而成的层叠材料,垫高材料5大多是利用粘合剂 热粘接由树脂发泡体构成的片屑而成的成形体。因而,地板消 音器l也可以做成与同以往同样的层叠材料或者成形体同样的 材质,从而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成形。
另外,由层叠材料构成的以往的隔音材料4的零件件数较 多,生产效率也较低,因此,地板消音器l优选为,像以往的 垫高材料5那样地利用粘合剂热粘接由树脂发泡体构成的片屑 而成的成形体。并且,只要可以做成规定品质的地板消音器l, 也可以再利用废料来作为由树脂发泡体构成的片屑。
在再利用废料的情况下,对于该废料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但例如可以使用自车辆的粉碎垃圾中除去金属、玻璃、配线束 等垃圾的残余物。特别优选使用自车辆的粉碎垃圾中选取发泡 聚氨基甲酸酯等树脂发泡体、及各种纤维等的优质垃圾。作为 该优质垃圾,可列举这样的垃圾,即,含有发泡聚氨基曱酸酯 等树脂发泡体的片屑50质量%以上(将垃圾的全部重量设为 100质量%)、剩余部分的大部分(剩余部分的90质量%以上) 用作车辆座椅的表皮等的纺织物等的纤维片。
另外,作为废料,可以将制造地板消音器l时产生的不良 品、以及因修整而产生的边料等粉碎及/或分解成纤维(解繊) 来再利用。并且,也可以再利用在除机动车工业之外的其他工 业领域中产生的废料来作为地板消音器l的原材料,也可以将 该废料与在机动车工业中产生的废料一起使用。另外,根据地 板消音器l的品质调整等需要,也可以混合使用未使用的树脂、
橡胶等片屑。
并且,对于片屑的形状及尺寸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为了 高效率地制造高品质的地板消音器1 ,优选为不是纵横尺寸比 较大的细长形状。另外,更优选为不是细长的形状,且片屑的
平均粒径为20mm以下、特别是10mm以下。
对于用于热粘接片屑的粘接剂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 用由热塑性树脂纤维构成的粘接剂来作为该粘接剂。作为粘接 剂,更优选使用由因制造地板消音器1时加热而熔化的低熔点 的鞘部、和未熔化的高熔点的芯部构成的芯鞘纤维。作为该芯 鞘纤维,可以使用鞘部由熔点相对较低的聚酯构成、芯部由熔 点相对较高的聚酯构成的芯鞘纤维,以及鞘部由聚乙烯构成、 芯部由聚酯构成的芯鞘纤维等。另外,对于纤维长度并没有特 别的限定,但优选与可由粘接剂热粘接的片屑的粒直径相差不 大。由此,可以容易地混合片屑与粘接剂,提高地板消音器l 的隔音性及缓冲性等。
只要可以由粘接剂牢固地固定片屑,对于片屑与粘接剂的 质量比例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在将片屑与粘接剂合计设为100 质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粘接剂为5 25质量%,特另'j是10-20 质量%。特别是在可以在足够均匀地分散片屑和粘接剂的情况 下,粘接剂的量也可以更少,可以使其为5~ 15质量%。
本发明的地板消音器l沿厚度方向具有带状凹部ll (参照 图l、 3),可沿着该带状凹部ll弯曲(参照图2、 4)。为了设置 用于通过传动轴、消音器等的通道、车门坎板等,在车辆的车 底板3上形成立起部。在这些立起部中,地板消音器l也沿着车 底板3的形状立起。因此,即使将地板消音器做成沿着地板地 毯的立体形状,在实用上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具有立体形状的 地板消音器的输送效率较低,存在问题。因此,在本发明的地
板消音器l中,在用于通过立起等而做成立体形状的需要部位 形成带状凹部ll,组装时可沿着带状凹部ll弯曲。由此,输送 时能以平板的状态输送,输送效率优良,并且组装时可以容易 地做成沿着车底板3的立体形状。
特别是在像使用片屑和粘接剂成形的上述地板消音器l那 样,原料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热塑性的情况下,可以加热需要部 位,根据需要仅利用按压而容易地形成带状凹部ll。该带状凹 部ll的宽度及深度优选为,(1 )在输送及组装地板消音器l时
等情况下,不会因与其他物品接触等而容易断裂;(2)组装时 不会因带状凹部ll处的强度不足而导致难以操作;(3)并且, 可以充分地追随车辆的车底板3的形状来配设;(4)考虑调整 地板消音器l的材质等。
更详细地i兌明组装时的作业性等,在地—反消音器1刚性过 度时,或在带状凹部ll的宽度及深度不充分时,不易追随车辆 的车底板3的形状而变形,有时会在地板消音器l与车底板3之 间产生空间(参照图5,图5中的虚线是地板消音器沿着车底板 组装时的假想线)。另一方面,在地板消音器l过于柔软时,或 在带状凹部ll的宽度及深度过大时,组装时立起部容易倒伏而 降低作业性(参照图6,图6中的虚线是地板消音器沿着车底板 组装时的有支想线)。
更具体地说明带状凹部ll的宽度及深度(在带状凹部ll设 置于地板消音器1的两面侧的相面对的位置的情况下,该深度 为合计深度。),优选为带状凹部ll的宽度(W)与深度(d) 之比(W/d)为0.5 2.0的宽度及深度。另外,更具体地说明 地板消音器l的厚度,地板消音器l的厚度优选为带状凹部ll的 厚度(t)与同带状凹部ll相邻的位置的厚度(T)之比(t / T) 为0.1 0.5的厚度(上述W、 d、 t及T参照图ll)。
带状凹部ll可以设置于地板消音器1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面的相面对的位置(参照图9),也可以设置于与车底板3接触 的一侧(参照图10),也可以设置于与地板地毯2接触的一侧(参 照图ll)。通过这样地设置,以地板消音器l的带状凹部ll为边 界的 一 侧与另 一 侧成为由通过设置带状凹部11而形成的压缩 部连接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在弯曲、立起侧(例如,图l、 3中的通道部lb及摇臂部lc )的面积较大时,特别易于产生断 裂、组装时倒伏等问题,因此,考虑到强度、作业性等充分地 调整带状凹部ll的宽度和深度。
带状凹部ll也可以如上所述地设置于地板消音器1的厚度 方向上的任一侧,但优选为,带状凹部ll中的厚度方向上的压 缩部偏置于弯曲时伸长的一侧。还优选为,压缩部是仅从弯曲 时;f皮压缩的一面侧祐:4要压而形成的。即,优选为,在弯曲时伸 长的 一侧不形成带状凹部11,仅在弯曲时压缩的 一侧形成有带 状凹部ll (参照图11 )。
如上所述,在压缩部偏置于弯曲时伸长的 一侧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仅从弯曲时被压缩的一面侧被按压而形成情况下(参 照图ll),在弯曲时,带状凹部ll的两侧部的上端缘部易于接 触(参照图12的上端缘部lla),可以抑制因设置带状凹部ll而 导致地板消音器1的隔音性等降低。
带状凹部11的强度、及组装等操作时的作业性等也可以通 过在带状凹部ll中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多个开口 12来调整(参照 图7、 8)。只要可以做成具有充分的强度、具有优良的作业性 等的地板消音器l,对于设置该开口 12的位置并没有特别的限 定。开口 12可以设置于带状凹部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参 照图7、 8),也可以设置于偏向任一侧的位置。优选为,考虑 到组装时的作业性等,并根据立起角度等来调整该开口 12的位
置。另外,可以将全部的开口 12沿带状凹部11的宽度方向设置
于相同位置,也可以将一部分开口 12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但通 常将全部的开口 12沿带状凹部11的宽度方向设置于相同位置 (参照图7)。
并且,对于带状凹部ll的长度方向上的开口 12的间隔也没 有特别的限定,通常等间隔的设置(参照图7)。另外,也可以 根据带状凹部ll位于地板消音器l的何处来调整开口 12的间隔。
只要可以做成具有充分的强度、具有优良的作业性等的地 板消音器l,对于开口 12的形状及尺寸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开 口 12的形状可以估支成长方形、正方形、长圆形、椭圆形、圆形 等,优选为长方形、长圆形(参照图7、图8)、椭圆形等。并 且,开口 12的尺寸在带状凹部ll的宽度方向上优选为2 ~ 10mm,特别优选为3 7mm,在长度方向上优选为10~ 70mm, 特别优选为20~ 60mm。另外,开口 12在带状凹部11的长度方 向上的间隔(相邻的开口的端部之间的最短尺寸)优选为10~ 40mm,特别优选为20 ~ 40mm。并且,也可以根据带状凹部 ll位于地板消音器l的何处来调整开口的形状及尺寸、特别是 尺寸。
并且,只要可以做成具有充分的强度、具有优良的作业性 等的地板消音器l,对于多个开口 12在带状凹部11的长度方向 上的合计尺寸(Lo)与带状凹部ll的长度(La)之比(Lo/ La)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为0.4~0.8。该比优选根据开口 12的尺寸及地板消音器1的材质等来调整,特别是在使用片屑 和粘接剂来成形的上述地板消音器l的情况下,通过做成上述 比,可以做成具有充分的强度、具有优良的作业性等的地板消 音器l。
另外,带状凹部ll的宽度及深度可以如上所述地设定,但
有时在地板消音器l的作为立足部la的部分(参照图14)配设 有大于上述宽度及深度、特别是宽度的尺寸的构件。在这种情 况下,带状凹部ll的宽度及深度有时也大于上述指定的数值范 围,这样的带状凹部ll、特别是宽度较宽的带状凹部ll也相当 于本发明的地板消音器1中的带状凹部11 。
对于本发明的地板消音器1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 定,可以根据原材料的种类等延用以往实施的方法。例如,在 使用片屑和粘接剂来成形的上述地板消音器l的情况下,可以 将片屑和粘接剂投入到成形模具中,以规定的温度对其加热、 加压需要的时间,之后将其冷却,接着将其修整,从而制成规 定形状及尺寸的地板消音器l。对于该加热、成形,也可以成 形为预塑形坯,之后,使其真正成形而制成地板消音器l。由 此,可以做成尺寸精度更高的、品质优良的地板消音器l。
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由自车辆的粉碎垃圾中挑选出发泡聚氨基曱酸酯等树 脂发泡体及各种纤维等的优质的垃圾构成的片屑、和由鞘部为 低熔点聚酯制、芯部为高熔点聚酯制的芯鞘纤维构成的粘接剂, 通过常用方法制造图l的地板消音器l。该地板消音器l的立足 部la的厚度(最厚的部分)为35mm,通道部lb的较薄部分的 厚度为20mm,其较厚部分的厚度为25mm,摇臂部lc的厚度 为20mm。
在立足部la与通道部lb的边界部、及立足部la与摇臂部lc 的边界部,从地板消音器l的两面侧加热、加压,设置宽15mm、 深7.5mm的带状凹部ll。由于这样在两面侧设置深7.5mm的带 状凹部ll,因此,带状凹部ll的合计深度为15mm,压缩部的
厚度为5mm (带状凹部ll的宽度(W)与深度(d)之比(W /d=15/ ( 7.5 + 7.5 ))为1.0,地板消音器l的、带状凹部ll 的厚度(t)与同带状凹部ll相邻的位置的厚度(T)之比(t /T= 5/20)为0.25。)。
并且,在带状凹部ll中等间隔(相邻的开口 12的端部之间 的最短尺寸为30mm。)地设置多个宽5mm、长50mm的长圆形 的开口 12 (该开口 12参照图7、 8)。该开口12中的、i殳置于在 立足部la与通道部lb的边界部所设置的带状凹部ll中的(多 个)开口 12设置为,由于通道部lb的宽度(组装于车底板3的、 立起时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为300mm,因此,考虑到该尺寸, 带状凹部ll的长度方向上的开口 12的合计尺寸(Lo)与带状凹 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6。
如图2的示意图所示,将如上述那样制造的地板消音器1组 装于车辆的车底4反3的通道两侧。在该组装作业时,通道部lb 及摇臂lc均易于操作,不会在带状凹部ll处断裂或易于倒伏, 作业性良好。
另外,在图2中,在车辆的车底板3的通道上部不配设地板 消音器l,图l是该部位的地板消音器l的截面示意图,这是由 于在该部分配设有控制箱等。另外,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其 他部位特别是也存在不配设其他构件、零件等的部分,如图4 所示,在这样的部位,自通道的一侧向另一侧连续地配设有地 板消音器l (将通道上部的地板消音器l作为通道上部lbl )。图 3是该部位的地板消音器1的截面示意图。
权利要求
1. 一种地板消音器,该地板消音器使其一面侧接触于地板地毯,并使其另一面侧接触于车辆的车底板来使用,其特征在于,该地板消音器沿厚度方向具有带状凹部,可沿该带状凹部弯曲。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在上述带状凹部处以规定的间隔设有多个开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压缩部偏置于弯曲时伸长的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为0.5~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 的厚度(t)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 (T)之比(t/ T)为O.l ~ 0.5。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在输送时不弯曲而以平板的状态输送,并且,在组装时可沿着上述带状凹部弯曲来使用。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厚度方向上的压缩部偏置于弯曲时 伸长的 一 侧。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为0.5~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 的厚度(t)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 (T)之比(t/ T)为O.l ~ 0.5。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上述压缩部是仅从弯曲时被压缩的一面侧被按压而形成的。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为0.5~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 的厚度(t)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 (T)之比(t/ T)为O.l ~ 0.5。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多个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 )与该带状凹部的长度(La )之比(IW La )为0.4 ~ 0.8。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压缩部是4义/人弯曲时纟皮压缩的 一 面侧纟皮4要压而形成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为0.5~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 的厚度(t)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 (T)之比(t/ T)为O.l ~ 0.5。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多个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 )与该带状凹部的长度(La )之比(Lo/ La )为0.4 ~ 0.8。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为0.5~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板消音器 的厚度(t)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 (T )之比(t / T)为O.l ~ 0.5。
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多个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与该带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La)为0.4-0.8。
16.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上述带状凹部的宽度(W)与该带状凹部的深度(d)之比(W/d)为0.5~ 2.0,并且,该带状凹部处的上述地^1消音器 的厚度(t)与同该带状凹部相邻的位置的该地板消音器的厚度 (T)之比(t/ T)为O.l ~ 0.5。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多个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与该带状凹部的长度(La)之比(Lo/ La )为0.4 ~ 0.8。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多个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与该带状凹部的长度(La )之比(Lo/ La )为0.4~ 0.8。
19.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多个上述开口在上述带状凹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合计尺寸(Lo )与该带状凹部的长度(La )之比(Lo/ La )为0.4 ~ 0.8。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板消音器,其中, 在输送时不弯曲而以平板的状态输送,并且,在组装时可沿着上述带状凹部弯曲来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板消音器。该地板消音器在输送时能以平板的状态输送,因此输送效率优良,并且,可以通过沿着带状凹部弯曲而组装于车辆的车底板。本地板消音器(1)使其一面侧接触于地板地毯,并使其另一面侧接触于车辆的车底板来使用,沿厚度方向具有带状凹部(11),并可沿该带状凹部弯曲。该地板消音器在输送时不会弯曲而以平板的状态输送,并且,在组装时沿着带状凹部弯曲来使用。
文档编号B60N3/04GK101380913SQ200810145800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6日
发明者上野伸和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