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装置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38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装置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座,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内固定可携式电 子产品的固定座。
背景纟支术
移动式数字系统的信息产品以及各种可携式娱乐性电子产品已渐渐融入 我们的生活,为了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和方便性,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的设计也 越来越高阶,相对的对于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汽车上使用移动式数字系统中, 一般会有掌上汽车导航:系统的需求,以 及无论驾车者商务需求或者休闲娱乐需求。为此,通常还在车内安放多种掌上 可视电子产品,例如,掌上电脑,掌上影音MP4,可携式DVD播放机等,这 类产品通常被称为车载装置。为了该车载装置在车内的固定,通常需要一固定 装置,同时固定装置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能够方便拿放车载装置。
一般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支撑杆以及支撑架。该固定座通过多种方式 固定在车体内,将本载装置稳定地支撑起来。该支撑杆连接该支撑架以及该固 定座,并且通常可弯曲或转动,例如鹅管结构,用以调节支撑架的高度和方向。 支撑架主要用来支撑车载装置,具有承载以及抓紧车载装置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固定座通常有以下几种固定方式, 一种是具有较大的底座,或 者增设加重垫,利用重力将车载装置稳定地支撑起来; 一种是通过卡合结构将 固定座卡合在车体内某一固定位置,从而将车载装置固定;还有一种是通过吸 盘,将固定装置吸附在车体内某一平整表面上,通常是车体内玻璃表面,从而 将车载装置固定在玻璃表面。这其中,由于汽车内玻璃面积比较大,因此吸盘 吸附方式的固定座非常灵活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实用、操作简单的车载装置固 定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装置固定座,其包括 一底座, 该底座具有一环形支撑体及背面,该环形支撑体与背面围绕形成一底座内腔, 沿着该环形支撑体构成该底座内腔的开口 ;沿远离该环形支撑体的方向从背面 延伸一柱形体,该柱形体内部为一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与该底座内腔相连通, 该柱形体侧壁具有一狭缝,使得该柱形空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一吸盘,被 设于该底座内腔的开口处,以密封该底座内腔的开口; 一柱体,可在该柱形空 腔内^1移位,其一第一端与该吸盘相连;以及一牵引装置,通过该狭缝与该柱 体的一第二端相连,以牵引该柱体在该柱形空腔内上下移动,且同时牵动连接 至该柱体的该吸盘;其中,该环形支撑体可压住该吸盘的边缘。
优选的,该牵引装置包括一连杆及一手柄,该手柄一第一端藉由一枢轴与 该柱形体4交接, 一第二端可绕该枢轴转动;该连杆一第一端4吏接该柱体, 一第 二端4交接该手柄。该手柄第二端转动到最贴近该底座背面时,该连杆第一端与 该柱体铰接的一第一点、该连杆第二端与该手柄4交接的一第二点以及该手柄第 一端与该枢轴相连的一第三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择的,该牵引装置为一推钮,其设置于该柱形体表面,该推钮通过该 狭缝与该柱体相连,可被推动沿该狭缝移动。优选的,该柱形体表面具有一定 位槽,该推钮可被旋转而卡入该定位槽中。
优选的,背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排气孔。
优选的,背面上延伸有至少一柱状体,该柱状体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使得 该底座内腔与外界环境相连通。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载装置固定座,藉由牵引装置牵引该柱体在该柱形空腔 内上移动,当吸盘紧贴车体玻璃时,柱体向上移动会带动p及盘中心向上移动, -使吸盘形成一锥形体,此时该锥形体内空气压小于大气压,因此固定座祐:吸附 在车体玻璃上。其主要优点表现在,通过连杆和手柄结合的方式或者推^組的方 式来实现牵引功能,而且通过连杆自锁或者推钮旋转卡合的方式对柱体提升高 度定位,从而控制吸盘一定的形状改变而形成接近真空的锥形空间,利用大气 压力作用固定该车载装置固定座。本发明提供的车载装置固定座结构简单,操 作简便,采用吸盘方式固定,灵活实用。


图l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固定座IOO打开状态下的立
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固定座100沿AA方向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固定座100吸住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固定座100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固定座2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固定座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示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车载装置固定座的结构及其
^:作方式和原理。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装置固定座
100包括一底座10, —吸盘20, 一柱体30及包括手柄40和连杆50的牵引 装置。
其中该底座IO具有一环形支撑体11及具有环状斜面的背面12,该环形支 撑体11具有一定厚度,该斜面是沿着环形支撑体11的上端由外缘向内升起。 该环形支撑体11与背面12共同在底座10内部形成一底座内腔15。该底座内 腔15以该环形支撑体11环绕的空间为开口。由背面12所属的环状斜面之中 央区域延伸一柱形体13。该柱形体13内部为一柱形空腔131。该柱形空腔131 与该底座内腔15相连通。该柱形体13侧壁上具有预定通透结构的一狹缝132, 使得该柱形空腔131与外部环境相连通。该吸盘20由具有弹性的软胶材料制 成,并祐:设于该底座内腔15下缘的开口处,该吸盘20的边纟彖紧靠该环形支撑 体11的内侧,且该吸盘20的厚度与环形支撑体11的厚度基本相等,以密封 该底座内腔15的开口。 一柱体30的外观大小相对于柱形空腔131的大小,而 可#皮套设在该柱形空腔131内,其一第一端31与该吸盘20的中心相连。该牵 引装置由手柄40和连杆50所组成,且连杆50的第一端51通过该狭缝132藉 由一枢轴33与该柱体30的一第二端32铰接,而连杆50的一第二端52藉由 枢轴43与手柄40 4交接。该手柄40的第一端41藉由枢轴133与该柱形体13
铰接。如此,藉由该牵引装置的操作可牵引该柱体30在该柱形空腔131内上 下移动。
具体的操作方式及吸附固定状态,请参考图3及图4。先将该车载装置固 定座IOO放置在一待固定车载装置的平整表面上,优选为一玻璃表面l。将底 座IO扣在该玻璃表面1上,由于吸盘20安装于该底座IO的开口处,此时该 吸盘20完全贴合在该玻璃表面上1,再用力按压该底座10, 乂人而赶走原本存 在于吸盘20与玻璃表面上1之间的空气,然后向下4姿压手柄40的第二端42, 使其靠近该背面12。此过程中,连杆50在该手柄40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即 随着手柄40第二端42的下压,迫使连杆50的第二端52向下移动,而连接有 柱体30的第一端51向上移动,以带动该柱体30向上移动。藉此,连接吸盘 20的柱体30,随着柱体30向上移动可拉动软胶材料所构成的该吸盘20的中 心向上移动。此时,由于该底座IO继续被按压,且由于吸盘20的厚度与该环 形支撑体11的厚度基本相等,所以该环形支撑体11的部分得以持续压住该吸 盘20的边缘,使得吸盘20的边缘仍然贴合在玻璃表面1上,而没有空气注入 吸盘20与玻璃表面l之间,进而形成一几乎为真空的锥形空间么并藉此让车 载装置固定座IOO对玻璃表面l产生真空吸附力,使该车载装置固定座IOO吸 附在该玻璃表面1上。
此时,连杆50竖起来基本与柱形体13平行,即该连杆50第一端51与该 柱体30铰接的一第一点(枢轴33通过该点)、该连杆50第二端52与该手柄 40铰接的一第二点(枢轴43通过该点)以及该手柄40第一端41与该枢轴133 相连的一第三点(枢轴133通过该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就形成一个锁 定结构。换言之,在没有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下,基于上述锁定结构手柄40的 第二端42不会弹起来,也就是说柱体30被稳定地锁定在该柱形空腔131内保 持一预定高度,从而使该吸盘20保持锥形体,保持真空的锥形空间2存在, 即保持稳定的对玻璃表面1的真空吸力,^使该车载装置固定座IOO稳定地保持 吸附状态吸附在该玻璃表面1上。
若要解除该吸附状态时,只需用力向上扳动该手柄40的第二端42,解除 上述自锁结构,使得原本对柱体30的向上拉力消失,柱体30在重力及吸盘20 恢复原状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吸盘20恢复原状,锥形空间2消失,使
吸盘20对玻璃表面1不再有吸附力作用,车载装置固定座100得以解除先前 的吸附状态。
优选的,如图1至图4均有示出,该背面12上延伸有至少一柱状体14, 该柱状体14设有一通孔142,该通孔142使得该底座内腔15与外界环境相连 通,从而使得该底座内腔15内气压与大气压相同,利于吸附状态的形成。因 为倘若该底座内腔15为密闭空间,拉动吸盘20形成锥形体时,挤压该底座内 腔15内空间,使得底座内腔15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而对抗吸盘20形成锥形 体所带来的空间挤压,进而对吸盘20形成锥形体有更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 吸盘20吸附状态的形成。
作为另一结构简单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车载装置固定座 200与车载装置固定座100不同的是,牵引装置包括一推钮60及开 设于该柱形体13上狭缝132两侧的定位槽62,该推钮60连接该该 柱形体13内的柱体(图5未示出出),可被推动沿该狭缝132上下移 动从而带动柱体上下移动,基于同样的道理,该推钮60推到一定高 度时,牵引吸盘(圓5未示出出)形成锥形空间。此时,可将该推钮 60旋转90度卡入定位槽62中,从而将柱体固定,保持锥形空间形 成,而使得该车载装置固定座200呈吸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具有一特殊 的如图6所示的底座70,该底座70的背面12上形成有三个排气孔 701、 702以及703,用以保持其底座内腔与大气环境相连通。当然, 该排气口个数不限于三个, 一个或多个均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载装置固定座,通过连杆和手柄结合的方式或者推钮 的方式来实现牵引功能,而且通过连杆自锁或者推4£旋转卡合的方式对柱体提 升高度定位,从而控制吸盘一定的形状改变而形成接近真空的锥形空间,利用 大气压力作用固定该车载装置固定座。本发明提供的车载装置固定座结构筒 单,操作简便,采用吸盘方式固定,灵活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 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装置固定座,其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环形支撑体及背面,该环形支撑体与背面围绕形成一底座内腔,沿着该环形支撑体构成该底座内腔的开口;沿远离该环形支撑体的方向从背面延伸一柱形体,该柱形体内部为一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与该底座内腔相连通,该柱形体侧壁具有一狭缝,使得该柱形空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一吸盘,被设于该底座内腔的开口处,以密封该底座内腔的开口;一柱体,可在该柱形空腔内被移位,其一第一端与该吸盘相连;以及一牵引装置,通过该狭缝与该柱体的一第二端相连,以牵引该柱体在该柱形空腔内上下移动,且同时牵动连接至该柱体的该吸盘;其中,该环形支撑体可压住该吸盘的边缘。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该牵引装置包括一连 杆及一手柄,该手柄一第一端藉由一枢轴与该柱形体铰接, 一第二端可绕 该枢轴转动;该连杆一第一端4交接该柱体, 一第二端4交接该手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该手柄第二端转动到 最贴近该底座背面时,该连杆第一端与该柱体4交接的一第一点、该连杆第 二端与该手柄铰接的 一第二点以及该手柄第 一端与该枢轴相连的 一第三点 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该手柄第二端转动到 最贴近该底座背面时,该连杆与该柱形体平行。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该牵引装置为一推钮, 其设置于该柱形体表面,该推4丑通过该狭缝与该柱体相连,可被:推动沿该 狭缝移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该柱形体表面具有一 定位槽,该推4丑可被旋转而卡入该定位槽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背面上开设有至少一 排气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固定座,其特征在于,背面上延伸有至少一 柱状体,该柱状体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使得该底座内腔与外界环境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装置固定座,其包括一底座,其具有一环形支撑体及背面,该环形支撑体与背面围绕形成一底座内腔,该底座内腔以该环形支撑体环绕的空间为开口;背面沿远离该支撑体的方向延伸一柱形体,该柱形体内部为一柱形空腔,该柱形空腔与该底座内腔相连通,该柱形体侧壁具有一狭缝,使得该柱形空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一吸盘,设于该底座内腔的开口处,密封该底座内腔;一柱体,套设在该柱形空腔内,其一第一端与该吸盘中心相连;以及一牵引装置,设于该底座背面,其通过该狭缝与该柱体的一第二端相连,以牵引该柱体在该柱形空腔内上下移动,且其包括一锁定结构,可将该柱体锁定在柱形空腔内一预定位置。
文档编号B60R11/02GK101367356SQ20081019889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勇 赵 申请人: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