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05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纳容器,该收纳容器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相连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
背景技术
上述收纳容器,是用于在收纳空间内收纳例如在作业车的修理检查作业等中所使用的工具等各种物品,但在以往的收纳容器中形成为收纳空间的底面形成为平坦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86512号公报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以往结构中,作为收纳在收纳容器内的物品,虽然在收纳易于用手取出的物品时没有问题,但在收纳容器中除了工具以外、有时还收纳有例如在使用工具作业中附随的螺钉、螺母或垫片等小件物品,在收纳这样的小件物品时,有时难以将物品从收纳容器内取出。S卩,在上述这样的小件物品等收纳于收纳容器内时,使用者为了将手插入收纳容器内而取出物品,即使想要用手指抓住物品,如果底面为平坦面的话,由于在物品的外周部和底面之间用于插入手指顶端的间隙较小或者几乎没有间隙,因此难以用手指抓住物品, 从而难以将物品从收纳容器内取出。尤其是,在使用工具等进行作业时,操作者在手上戴有工作手套等手套的状态下进行作业的情况较多,如果在这种戴有工作手套等手套的状态,尤其难以进行物品的取出。在上述这样难以进行物品取出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拿起收纳容器整体并将其翻过来,从而将收纳的物品取出,但在将收纳容器以位置固定状态安装在作业车等上时,由于无法拿起收纳容器整体将其翻过来而取出收纳的物品,因此存在更难以将上述小件物品那样用手难以抓住的物品取出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的物品易于从收纳空间内取出的收纳容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收纳容器,构成为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连通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其第1特征结构为,所述底面,以凹部和凸部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采用第1特征结构,即便在收纳容器内收纳例如螺母和垫片等难以用手抓住的物品时,由于所述底面以凹部和凸部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凹凸面,在底面上存在物品进入凹部的状态,在该凹部的横侧形成有凸部,因此会使物品横跨凹部和凸部而载置的情况变多。其结果,在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中,在与物品之间形成有缝隙,从而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然而,即使以凹部和凸部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凹凸面,如果这些不形成锯齿状, 例如,如图22所示,在底面上以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排列成整齐地列状的状态设置多个凸部6、且在凸部6之间的低的区域中形成凹部5的话,会有难以取出物品的担忧。添加说明的话,如果为如图22所示的结构,会存在凹部5分别沿第1方向和第2 方向连续而形成的区域A,例如,如果物品是以收容在凹部5内的状态载置的小形的物品, 则即使要用手指去抓住以收容在凹部5内的状态载置的物品,物品也会沿着较长连续的凹部5逃脱,存在难以抓住的担忧。与此相对,采用第一特征结构,由于底面以凹部和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来形成凹凸面,因此不存在凹部连续而较长形成的情况,要用手指抓住以收容在凹部内的状态载置的物品时,即使存在物品向横向偏移的情况,由于无论向任何方向偏移都会存在凸部, 因此物品位于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并在底面与物品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易于用手指将物品抓住。其结果,即使在收纳容器内收纳有用手难以抓住的物品的情况,物品与底面之间形成间隙而用手指易于将物品抓住,从而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向外部取出。本发明的第2特征结构是,除了第1特征结构外,还将所述底面沿所述第1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该多个所述带状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沿该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之间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互错位的状态,形成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采用第2特征结构,将底面沿第1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该多个所述带状底面分割区域各自通过以凹部和凸部沿着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以凹部和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而且,在各个的多个底面分割区域中,由于在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和物品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本发明的第3特征结构是,除了第2特征结构外,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还分别以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交替排列的状态且描绘成光滑的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采用第3特征结构,由于多个底面分割区域分别以凹部和凸部沿其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且描绘成光滑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因此在收纳容器内收纳难以用手抓住的物品的情况下,可以沿着以描绘成光滑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的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一边挤压该物品一边使该物品移动。其结果,在将收纳的物品移动到作业者易于取出的位置的状态下,物品和底面之间形成有间隙而用手指易于将物品抓住,从而使收纳的物品易于从收纳空间向外部取出。本发明的第4特征结构是,除了第2特征结构和第3特征结构外,所述底面还形成为具有窄幅的边和宽幅的边的长方形,分别将所述第1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的窄幅的边的方向,将所述第2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的宽幅的边的方向。采用第4特征结构,由于使带状的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在沿着底面的宽幅的边的方向的状态下,以凹部和凸部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因此作业者能够更加准确且容易地使收纳的物品沿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移动到易于取出的位置。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形成为长方形状的底面的结构,更加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取出。本发明的第5特征结构是,除了第2特征结构 第4特征结构中的任一种外,在所述底面分割区域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部位和与之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的形成有所述凸部的部位的边界部分上,还形成有沿着所述周壁面的纵壁面。采用第5特征结构,当用手难以抓住的物品位于底面分割区域的凹部时,在要用手指抓住以收容在凹部内的状态载置的物品时,如果没抓住而物品横向偏移并逃脱的话, 物品虽然在该底面分割区域的凹部内移动,但是一旦到达该凹部的端部,就可以通过在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形成的纵壁面,阻止物品进一步地横向偏移。在阻止这样的横向偏移的状态下,推压物品向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移动时, 在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底面的弯曲部分中,与物品之间形成间隙,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因此,即使要用手指抓住物品时物品横向偏移而逃离,在利用纵壁面阻止物品的横向偏移的状态下易于用手指抓住物品,从而可以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向外部取出ο本发明的第6特征结构是,除了第1特征结构 第5特征结构中的任一种外,形成所述底面的底板部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还形成为平坦面。在将收纳容器载置并支撑在支撑台上时,支撑收纳容器的支撑台的被载置面一般形成为平坦面,如果采用第6特征结构,通过使底板部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的平坦面上形成的部位载置在这样的平坦的被载置面上,以该状态进行支撑,从而可以稳定地载置支撑收纳容器。


图1是收纳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3是收纳容器的俯视图。 图4是收纳容器的横断俯视图。 图5是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6是收纳容器的纵断侧视图。 图7是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8是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向拖拉机安装的安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11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12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13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横断俯视图。 图14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 图15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图16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
5
图17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图18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横断俯视图。图19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图20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图21是其他实施形态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图22是比较例的收纳容器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符号的说明1 底面ΙΑ,ΙΒ两侧底面部分2 周壁面3 收纳部主体4 盖体5 凹部6 凸部7底面分割区域18纵壁面19底板部K 上部开口R 收纳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收纳容器进行说明。在图1和图2中表示本发明的收纳容器Y。该收纳容器Y具有收纳部主体3,其通过底面1和与该底面1相连的周壁面2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R ;盖体4,其对该收纳部主体3的上部开口 K开闭自如。底面1是指底板部19的上表面。该收纳容器Y以固定状态安装在例如拖拉机上,且收纳在拖拉机的修理检查作业等中所使用的工具。又,在该收纳容器Y中,也可一起收纳在使用工具的作业中附随的螺钉、螺母、垫片等小件物品。接着,对收纳容器Y的具体的结构添加说明。如图1 图6所示,收纳部主体3和盖体4构成为采用聚丙烯(PP)等一般材质的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具有俯视呈长方形状的收纳空间R,且底面1俯视也形成为长方形状。使收纳部主体3和盖体4的连结部分的壁厚变薄,盖体4连结成可折曲操作为将收纳部主体3的上部开口关闭的状态和打开的状态,通过此连结部形成铰链部8。如图4所示,此收纳容器Y的收纳空间R的大小设定为,其幅度大的方向(长度方向)的幅度Ll为大约330mm,幅度窄的方向的幅度L2为大约IOOmm左右,作为工具可以收容例如锤子和扳手、活动扳手等。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盖体4的与形成铰链部8的部位相反的一侧的部位、 即摆动端侧的部位上,沿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在两处形成有弹性卡合部10,该弹性卡合部 10,在已关闭盖体4时,与在收纳部主体3的上部开口 K缘部形成的被卡合部9弹性地卡合而使盖体4保持在关闭的状态。当打开盖体4时,可以手动操作弹性卡合部10来解除其与被卡合部9的卡合,从而打开盖体4。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在收纳部主体3的上部开口 K的周缘部和盖体4的摆动端侧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锁具安装部12,该锁具安装部12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通孔11,在已关闭盖体4的状态下,可以沿锁具安装部12的各自的通孔 11安装上锁用的锁(未图示),从而为了防范而进行预先上锁。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底面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支撑件安装部 13,其以沿长度方向具有规定幅度且遍及与长度方向正交的窄幅方向的全幅的状态,向上方突出成大约门形地弯曲且设置成平板状。又,在该支撑件安装部13的底面1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螺栓插通孔15,该螺栓插通孔15上插通有安装用的螺栓14。又,在形成有底面1的底板部19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中,与所述支撑件安装部13对应的部位形成为平坦面。因此,在将此收纳容器Y以固定状态安装在拖拉机上时,如图1和图9所示,在位于拖拉机的驾驶座位S的后方且向机体横向延伸的横向框架16的上部,设置有支撑件17, 该支撑件17用于支撑显示例如是低速行驶用车辆的显示件H,将收纳容器Y的支撑件安装部13从上方侧抵接在该支撑件17上,从收纳部主体3的收纳空间R侧将安装用的螺栓14 通过螺栓插通孔15紧固在横向框架16上,从而可以使收纳容器Y以固定状态安装在拖拉机上。由于在形成有底面1的底板部19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中,与支撑件安装部13对应的部位形成为平坦面,因此可以将收纳容器Y稳定地载置支撑在支撑件17的上表面上。而且,在位于支撑件安装部13的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侧底面部分1A,IB上,沿着底面1的窄幅方向(图4的纸面上下方向)(相当于第一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7,各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7以凹部5和凸部6沿该底面分割区域7的长度方向(图4 的纸面左右方向)(相当于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具体来讲,如图4、图7和图8所示,将两侧底面部分1A,IB沿底面1的窄幅方向分割成5个底面分割区域7,各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7以凹部5和凸部6交替排列的状态且描绘成光滑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又,5个底面分割领域7各自以与相邻的底面分割领域7之间在长度方向上相互错位的状态,形成有凹部5和凸部6,在两侧底面部分1A,IB 中,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又,在图4中,分别在多个底面分割区域7中,用实线表示凸部6的最高部分,表示在被各实线(凸部6)所夹的区域形成凹部5的状态。对底面1的凹凸形状添加说明,在所述各底面分割区域7中,凹部5和凸部6形成为以一定间距重复交替的状态,在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7之间、以长度方向相互各错位半个间距的状态形成有凹部5和凸部6。即,在与一个底面分割区域7的凹部5的窄幅方向两侧相邻的部位上,存在有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7的凸部6,没有连续形成凹部5,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为锯齿状。而且,如图8所示,在底面分割区域7的形成有凹部5的部位和与之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7的形成有凸部6的部位的边界部分上,形成有沿着周壁面2的纵壁面18。在所述各底面分割区域7中凹部5和凸部6沿长度方向形成为交替排列的状态,其重复周期(间距)、即交替形成的凸部6顶端部之间或者凹部5的最底部之间的间隔Pt 设定为大约30mm。又,形成有底面1的底板部19的板厚遍及整个底面1为大约3mm,凹部 5和凸部6的高低差是大约2mm。因此,此收纳容器Y的收纳部主体3的底面1,以凹部5和凸部6分别沿规定的第 1方向和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所述凹部5和所述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又,分别将所述第1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1的窄幅的边的方向,将所述第2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1的宽幅的边的方向,沿第1方向将底面1 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7,各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7分别以所述凹部5和所述凸部6 沿该底面分割区域7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7 各自以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7之间在所述长度方向相互错位的状态形成有所述凹部5和所述凸部6,凹部5和凸部6被配置成锯齿状。由于这样地构成,即使在收纳有例如垫片等难以用手抓住的物品时,也会在凹部5 和凸部6之间的底面1的弯曲部分和物品之间形成间隙而使手指易于抓住物品。又,在存在进入底面分割区域7的凹部5而被收纳的小件物品时,虽然要用手指抓时有可能会使物品在凹部5内沿窄幅方向逃脱而横向移动,但被纵壁面18挡住后会使物品在长度方向上错位,从而在凹部5和凸部6之间的底面1的弯曲部分和物品之间形成间隙, 从而使物品易于用手抓住。〔其他实施形态〕(1)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形成有底面1的底板部19的板厚为大约3mm且底面1的整个面为大致一定,形成有凹部5和凸部6的两侧底面部分1A,IB的底板部19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形成与底面1的凹凸形状相同的凹凸形状,但除了这样的结构,如图10所示,也可以使所述两侧底面部分1A,IB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形成为平坦面。在此结构中,采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的底板部19在形成凹部5的部位上变薄,但在形成凸部6的部位上厚度变厚,因此仅此就能够使強度提高。而且,在将收纳容器Y安装在拖拉机的横向框架16上时,通过将底板部19的容器外方侧的平坦表面载置在横向框架 16上,可以以稳定支撑的状态进行安装。(2)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了以凹部5和凸部6交替排列的状态且描绘成光滑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的结构,但除了这样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各种形态的凹凸形状,例如,如图11所示,以呈梯形的凸部6和呈倒梯形的凹部5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的结构,又,如图12所示,以矩形的凸部6和凹部5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的结构等。(3)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了 沿底面1的窄幅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的底面分割区域7,分别以凹部5和凸部6沿该底面分割区域7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的结构,但除了这样的结构,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将分别相对于底面1的长度方向和窄幅方向倾斜交叉的第1方向Dl设定为所述第1方向,将与该第1方向Dl正交的第 2方向D2设定为第2方向,将底面1沿第1方向Dl分割成多个带状的底面分割区域7,分别以凹部5和凸部6沿第2方向D2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4)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以凹部5和凸部6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时,可以用以下各种形状的结构进行构成,将多个凸部6的高度相互不同的结构或多个凹部5的凹入深度相互不同的结构组合的形状,使形成在凹部5和凸部6之间的曲面的曲率半径不同的形状,在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7中使凹部5和凸部6交替形成时的重复间距不同而以此形态形成的凹凸状。总之,只要不存在如图22所示的凹部5连续形成的区域A,而以凹部5和所述凸部 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来形成凹凸面即可。(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了以凹部5和凸部6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的结构,但除了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如下构成。如图14和图15所示,也可以形成使上部为平坦面的圆形状的凸部6分别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隔开一定间隔排列的形态且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从而以凸部6之间的底部上形成凹部5的状态形成为凹凸面。而且,作为所述凸部6的形状,除了圆形,也可以形成为圆锥形状、方锥形状、三角锥形状等各种形状的突起来形成为凹凸面。又,如图16所示,也可以使俯视为矩形的多个凸部6以配置成大约“〃”字状的状态排列,且在凸部6之间的底部上形成凹部5,从而以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来形成为凹凸面。又,如图16所示,收纳容器Y的底面1,分别以沿着第1方向(图16的纸面左右方向)和第2方向(图16的纸面上下方向)凸部6与形成在该凸部6之间的底部上的凹部 5交替排列的形态且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来形成为凹凸面。(6)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了以下的结构凹部和凸部分别沿着规定的第1方向和沿着与第1方向正交的、即倾斜90度的方向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凹部和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底面1形成为凹凸面,除了该结构,也可以以凹部5和凸部6分别沿着规定的第1方向和相对第1方向以大于90度的角度倾斜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来形成为凹凸面。例如,对于以在凸部6之间的底部上形成凹部5的状态来形成为凹凸面的情况进行例示说明的话,如图17所示,也可以形成为上部具有平坦面的圆形状的凸部6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D3和相对第1方向D3以大于90度的角度倾斜的第2方向D4隔开规定间隔排列的形态且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从而以在凸部6之间的底部形成凹部5的状态来形成为凹凸面。(7)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了在底面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有支撑件安装部13的结构,但如图18所示,也可以不形成这样的支撑件安装部13,而在底面1的整个区域中,以凹部5和凸部6交替排列的形态且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来形成凹凸面。(8)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了采用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来构成收纳容器Y的结构,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来构成收纳容器Y。(9)作为上述收纳容器Y的底面1的凹凸形状,也可以如下构成。如图19所示,以俯视形成为菱形的凸部6分别沿着第1方向(纸面左右方向)和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纸面上下方向)排列的形态来设置,这些各个凸部6分别在第1方向与第2方向上形成为菱形的顶端部相接的状态,以在凸部6之间的底部上形成凹部5的状态来形成凹凸面。如图20和图21所示,将底面1沿第1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7,各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7分别以凹部5和凸部6沿该底面分割区域7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在多个底面分割区域7上,以至少使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7的凹部5和凸部6在所述长度方向交替排列时的重复周期(间距)相互不同的形态来形成凹凸面。如添加说明的话,在图20和图21所示的结构中,如下那样做成使重复周期(间距)不同的形状位于第1方向(纸面上下方向)的两侧端部的底面分割区域7的重复周期是最短的最短周期ptl,与此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7的重复周期pt2是最短周期ptl的2 倍,位于第1方向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底面分割区域7的重复周期pt3是最短周期ptl的4 倍。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收纳例如工具以及在工具的使用中附随的螺钉、螺母、垫片等小件物品等的收纳容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收纳容器,构成为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相连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该收纳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以凹部和凸部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所述第1 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底面沿所述第1方向分割成多个带状底面分割区域,该多个所述带状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沿该底面分割区域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各自以与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之间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互错位的状态,形成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配置成锯齿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底面分割区域,分别以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交替排列的状态且描绘成光滑的曲面的状态,形成为波面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形成为具有窄幅的边和宽幅的边的长方形,分别将所述第1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的窄幅的边的方向,将所述第2方向设定为沿着所述底面的宽幅的边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2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分割区域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部位和与之相邻的底面分割区域的形成有所述凸部的部位的边界部分上,形成有沿着所述周壁面的纵壁面。
6.如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底面的底板部的容器外方侧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坦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将收纳的物品从收纳空间取出的收纳容器。该收纳容器构成为具有收纳部主体,其通过底面和与该底面连通的周壁面而形成上部开口的收纳空间;盖体,其对该收纳部主体的上部开口开闭自如,底面,以凹部(5)和凸部(6)分别沿规定的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交替排列的形态且凹部(5)和凸部(6)配置成锯齿状的形态,形成为凹凸面。
文档编号B60R7/04GK102205815SQ2010102907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东川嘉孝, 松田真一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