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29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座椅装置,其将坐垫以能够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自由滑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并且将该坐垫以能够在落座姿势和收纳姿势之间自由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
背景技术
在座椅装置中有这样结构的座椅装置,S卩前腿从坐垫的前部向下方延伸,并且该前腿的下端通过支承轴(旋转轴)而转动自如地连接在车身底板上(例如,专利文献I)。根据该座椅装置,在使座椅靠背重合在坐垫上之后,使坐垫和座椅靠背以旋转轴为轴向前方摆动(掀起),从而能够将坐垫和座椅靠背收纳在放脚部。
在此处,在将座椅装置保持在落座姿势时,需要通过旋转轴和支承托架来支承座椅装置的自重和落座于坐垫上的乘员的体重。所以,需要分别提高旋转轴和支承托架的刚性。因此,很难将旋转轴和支承托架抑制成紧凑结构,限制了设计的自由度。专利文献I :日本实开平5-266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够将连结有前腿的旋转轴等抑制成紧凑结构的座椅装置。根据本发明的ー个方面,提供一种座椅装置,使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并具有使所述第一座椅的第一坐垫在落座姿势位置与处于该落座姿势的前方位置的收纳姿势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座椅装置包括固定軌道,被支承在支承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的底板上并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的前方;第一滑动件,能够滑动地连结在所述固定軌道上,并支承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一前腿,该第一前腿具有上端连结在所述第一座椅的前部并实质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腿部、和从所述第一垂直腿部的下端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前部能够旋转地连结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水平部,在所述第一座椅的落座姿势下,所述第一垂直腿部的所述下端被所述底板支承。这样,由于第一垂直腿部的下端由底板支承,所以能够由比第一移动机构的旋转轴更位于后方的第一垂直腿部的下端支承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于第一坐垫上的落座者的体重。由此,能够防止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传递到第一滑动件。由于不必由第一滑动件支承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所以能够将第一滑动件抑制成紧凑的结构,因此,通过谋求第一滑动件的紧凑化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前部经由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而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由此,能够防止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传递至旋转轴。不必由旋转轴支承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因此能够将旋转轴抑制成紧凑的结构,从而通过谋求旋转轴的紧凑化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座椅的落座姿势下,在所述第一前腿的所述第一垂直腿部的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夹设有第一弾性部件。因此,能够由第一弾性部件吸收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从而能够通过比旋转轴更靠后方的第一垂直腿部的下端更加良好地支承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优选的是,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滑动件锁定在所述固定轨道上的锁定机构、和解除该锁定机构的锁定的操作部件,所述座椅装置设有限制部件,在所述第一坐垫处于所述规定位置中的、所述落座姿势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所述操作部件对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操作。因此,当第一坐垫处于落座姿势时,能够可靠地阻止第一坐垫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的提高。优选的是,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操作带,所述操作带连结在所述锁定机构上,并通过向规定方向拉动操作所述锁定机构而进行所述锁定解除操作,所述限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椅的第一坐垫侧的部件上,当所述第一坐垫处于所述落座姿势时,使所述操作带向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弯折。因此,能够通过限制部件阻止向规定方向拉动操 作操作帯。由于只是通过限制部件将操作带弯折就能够阻止操作带向规定方向的拉动操作,所以能够由简单的结构来构成限制部件。优选的是,所述座椅装置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一座椅的第一坐垫保持在所述落座姿势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第一坐垫的底面侧;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一坐垫移动到所述收纳姿势时比所述第一坐垫的下端更向下侧突出。这样,支承部件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第一坐垫上。具体地说,当使第一坐垫移动到落座姿势时,将支承部件收纳在第一坐垫的底面侧的第一位置。因此,支承部件不会成为第一坐垫上的落座者的障碍。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件连结在所述底板侧的部件上,所述座椅装置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能够连动于所述第一坐垫从所述落座姿势向在前方立起状态的掀起姿势的移动而使所述支承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井能够连动于从所述掀起姿势向所述落座姿势的移动而使所述支承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当使第一坐垫移动到掀起姿势时,支承部件突出到比第一坐垫的下端更靠下侧的第二位置。因此,能够使支承部件抵接于底板从而支承掀起姿势的第一坐垫。由此,由于不必使头枕抵接于底板来支承掀起姿势的第一坐垫,所以能够防止头枕发生脏污,能够提高外观性。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件由能够沿着所述底板在车宽方向上滚动的脚轮构成。因此,能够由脚轮支承掀起姿势的第一坐垫。通过使该脚轮沿着底板滚动,能够使掀起姿势的第一坐垫沿着固定轨道在车宽方向上以稳定的状态顺畅地移动。优选的是,所述座椅装置包括锁定机构,将所述第一滑动件锁定在所述固定軌道的车宽方向的规定位置;限制部件,当所述锁定机构为非锁定状态时,限制所述第一坐垫向所述落座姿势移动。因此,在使第一坐垫恢复到落座姿势的规定位置以外,能够阻止第一坐垫恢复到落座姿势。能够只在使第一坐垫恢复到落座姿势的规定位置使第一坐垫恢复到落座姿势,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优选的是,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锁定机构为非锁定状态时与所述锁定机构干涉而限制所述第一坐垫向所述落座姿势移动。这样,只是通过使限制部件与锁定机构干涉就能够阻止第一坐垫向落座姿势移动,因此能够简单地构成限制部件。
优选的是,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二座椅在落座姿势和该落座姿势的前方的收纳姿势之间移动;和第二滑动件,能够滑动地连结在所述固定軌道上,并支承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第二座椅和支承第二座椅的各部件与第一座椅和支承第一座椅的各部件是左右対称的部件,因此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能够获得与第一座椅及支承第一座椅的各部件同样的作用效果。即,通过第二座椅和支承第二座椅的各部件,能够通过比第二移动机构的旋转轴更靠后方的第二垂直腿部的下端支承第二座椅的自重和落座于第二坐垫上的落座者的体重,而且还能够通过谋求第二滑动件的紧凑化来提高设计的自由度。此外,根据第一座椅,通过将第一水平部的前部旋转自如地连结在第一滑动件上,能够比第一滑动件靠后方地配置第一垂直腿部。由此,当以收纳姿势(掀起姿势)配置的第二座椅沿着固定轨道移动到第一座椅的前方时,能够防止第二滑动件与第一·垂直腿部干渉。因此,能够提高确定第一垂直腿部形状时的自由度。而且,能够确定第一垂直腿部的形状,以便能够良好地支承第一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优选的是,所述座椅装置包括第二前腿,该第二前腿具有上端连结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前部并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垂直腿部;从该第二垂直腿部的下端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前部能够旋转地连结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二水平部,在所述第二座椅的落座姿势下,由所述底板支承所述第二垂直腿部的下端。第二座椅和支承第二座椅的各部件如前所述与第一座椅和支承第一座椅的各部件是左右対称的部件,因此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能够获得与第一座椅及支承第一座椅的各部件同样的作用效果。即,根据第二座椅及支承第二座椅的各部件,通过将第二水平部的前部旋转自如地连结在第二滑动件上,能够比第二滑动件靠后方地配置第二垂直腿部。由此,能够确定第ニ垂直腿部的形状,以便能够良好地支承第二座椅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


图I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座椅装置的车辆的内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座椅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从图2所示的滑动件上将罩拆下后的状态的座椅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左侧的座椅装置的从后下方观察到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图5的第一座椅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从图3的箭头7观察到的图。图8A是沿着图3的8A-8A线的剖视图。图8B是表示图8A中的内侧的水平部的剖视图。图9是沿着图3的9-9线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将左侧的第一座椅掀起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座椅装置的下部侧的放大图。图12是表示掀起的第一座椅与第二座椅的关系的座椅装置的侧视图。图13是放大地表示图3的13区域的左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左限制部件的立体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左锁定机构的主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的16-16线的放大剖视图。图17是沿着图15的17-17线的放大剖视图。图18是表示在图17中将第一座椅掀起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9是使图18所示的左锁定机构为非锁定状态的剖视图。图20是座椅装置的右锁定机构的立体图。图21是图20所示的右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22是沿着图21的22-22线的放大剖视图。图23是表示第一座椅的座椅靠背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24是表不将第一座椅的座椅靠背折叠在第一坐垫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5是图24所不的第一座椅的侧视图。图26是表示将图24所示的第一座椅掀起成收纳状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7是表示将第一座椅移动到收纳位置的例子的立体图。图28A是表示左锁定部件嵌入第一左卡定孔中的状态的图。图28B是表示左锁定部件向第二右卡定孔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图。图29是表示在将第一座椅锁定在收纳位置时,左卡定爪通过第二右卡定孔的状态的图。图30是表示左卡定爪嵌入第二左卡定孔中的状态的图。图31是表示第一座椅被锁定在收纳位置的状态的图。图32是表示第一座椅被锁定在收纳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3是表示将自行车搭载在第一座椅移动到收纳位置而空出的行李空间中的例子的车辆的俯视图。图34是表示第二座椅移动到收纳位置时的锁定部件的移动状态的图。图35是表示将第二座椅锁定在收纳位置的例子的图。图36是表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第一座椅下潜(dive down)移动的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如图I所不,车辆10具有设于车身底板11上的驾驶员座椅12 ;与驾驶员座椅12在车宽方向相邻地设置的乘客座椅13 ;设于驾驶员座椅12及乘客座椅13的车身后方的座椅装置15。驾驶员座椅12通过内侧和外侧的滑动轨道21而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底板11上。乘客座椅13与驾驶员座椅12同样地通过内外的滑动轨道22而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底板11上。座椅装置15包括设于乘客座椅13的后方侧的左后座椅(第一座椅)16 ;设于驾驶员座椅12的车身后方的右后座椅(第二座椅)17。第一座椅16和第二座椅17在车宽方向(座椅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在第一座椅16的前方、即第一座椅16和乘客座椅13之间形成有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在第二座椅17的前方、即第二座椅17和驾驶员座椅12之间形成有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 (參照图2)。车辆10设有滑动门23,该滑动门23相对于与第一座椅16和第二座椅17各自的位置对应的、车身侧方的开ロ部能够在车身前后方向自由开闭(參照图33)。将滑动门23向车身后方侧开放从而使车身侧方的开ロ部开放,从该开ロ部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座椅16、17乘降。
在第一座椅16和第二座椅17的后方设有行李室24 (參照图33),并且设有相对于行李室24后方侧的开ロ部(车身后部的开ロ部)自由开闭的背门28(參照图33)。打开该背门28从而将车身后部的开ロ部开放,从该开ロ部相对于行李室24进行行李的装载卸下。此外,如图2 图4所不,座椅装置15包括支承第一座椅16的左腿部机构25 ;将第一座椅16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支承的左支承机构26 ;将第一座椅16保持在车宽方向的规定位置处的左锁定/非锁定机构27 ;支承第二座椅17的右腿部机构31 ;将第二座椅17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支承的右支承机构32 ;将第二座椅17保持在车宽方向的规定位置处的右锁定/非锁定机构33;在车身宽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上引导左右的腿部机构25、31的固定轨道35。左腿部机构25的左滑动件48相对于第一座椅16而配置且与车宽方向的中央相比配置在左侧(车宽方向外側)。右腿部机构31的右滑动件86相对于第二座椅17而配置且与车宽方向的中央相比配置在右侧(车宽方向外側)。另外,右腿部机构31、右支承机构32及右锁定/非锁定机构33与左腿部机构25、左支承机构26及左锁定/非锁定机构27是左右対称的结构,因此省略右侧的各机构31、32,33的详细说明。第一座椅16包括供乘员落座的左坐垫(第一坐垫)41 ;在左坐垫41的后部能够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倾倒的左靠背42 ;设于左靠背42的上部的左头枕43 ;设于左坐垫41的下部的内侧及外侧的左滑动轨道44 (也參照图4)。右第二座椅17是与左第二座椅16左右対称的部件,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如图5、图6所示,左腿部机构25包括设于内侧及外侧的左滑动轨道44、44的前部的左前腿(第一前腿)45 ;设于内侧的左滑动轨道44的后部的左后腿46 ;使第一座椅16在落座姿势和收纳姿势(掀起姿势)之间移动的左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47 ;支承左移动机构47并且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连结在固定轨道35上的左滑动件(第一滑动件)48。左前腿45具有内侧的左前垂直腿部(第一垂直腿部)51,其上端51a连结在内侧的左滑动轨道44的前部,并向下方大致垂直地延伸;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第一垂直腿部)52,其上端52a连结在外侧的左滑动轨道44的前部,并向下方大致垂直地延伸;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其架设在内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1和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2的各下端51b、52b之间;内侧及外侧的水平部(第一水平部)54、55,从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也參照图8A及图8B);内侧及外侧的支承部件(弹性部件)56、57,设于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
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是架设在内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1和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2的各下端5lb、52b之间的大致水平的棒状部件。内侧及外侧的水平部54、55从内侧及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1、52的下端51b、52b经由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向着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

具体地说,如图7、图8A所示,外侧的水平部55从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2的下端52b经由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向着前方仅以距离LI大致水平地延伸,其前部55a经由外侧的旋转轴62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连结在左滑动件48的外侧部48b。此外,如图8B所示,内侧的水平部54与外侧的水平部55同样地,从内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1的下端51b经由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向着前方仅以距离LI大致水平地延伸,其前部54a经由内侧的旋转轴61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连结在左滑动件48的内侧部48a (图13)上。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经由左前腿45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左坐垫41的前部 41b。如图8A、图8B所示,从内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1的下端51b经由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而设有内侧的水平部54,并且,从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2的下端52b经由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而设有外侧的水平部55。S卩,内侧及外侧的水平部54、55从内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1的下端51b及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2的下端52b向着左滑动件48朝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由此,内侧及外侧的左前垂直腿部51、52配置在与左滑动件48的后端仅相距距离L2的后方。如图7、图9所示,左后腿46具有左内侧后腿64,其上端64a转动自如地连结在内侧的左滑动轨道44的后部;左外侧后腿65,设在外侧的左滑动轨道44的后部(也參照图5、图6)。左内侧后腿64被形成为下端64b相对于左内侧闩67 (图3)能够装拆。左外侧后腿65被形成为下端65a相对于左外侧闩68 (图3)能够装拆。与使左座椅靠背42向着左坐垫41倾倒的后仰杆(reclining lever)的操作连动地,下端64b、65b的各锁定爪(未图示)分别从左内侧闩67和左外侧闩68(图3)解除。由此,左内侧后腿64的下端64b从左内侧闩67脱离,左外侧后腿65的下端65b从左外侧闩68脱离。如图7、图8A、图8B所示,左移动机构47具有内侧的旋转轴61,将内侧的水平部54的前部54a转动自如地连结在左滑动件48的内侧部48a ;外侧的旋转轴62,将外侧的水平部55的前部55a转动自如地连结在左滑动件48的外侧部48b ;左减震器71 (图5),使第一座椅16能够顺畅地移动(在落座姿势和收纳姿势之间的移动)。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连接在左滑动件48上,且沿车宽方向延伸。通过使左前腿45以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为中心旋转,第一座椅16能够在落座姿势(參照图
I、图5)和收纳姿势(图6)之间摆动。如图5、图6所示,左减震器71连结在外侧安装托架73和外侧支承托架75之间,从而缓和使第一座椅16在落座姿势和收纳姿势之间移动时所产生的冲击。由此,第一座椅16能够在落座姿势和收纳姿势之间顺畅地移动。外侧安装托架73设置在左坐垫41的底面41a的前外侧角部、即左外侧滑动轨道44的前部。外侧支承托架75设置在左滑动件48的外侧部48b (图13)。所谓落座姿势,是指左坐垫41大致水平地配置以便落座者能够落座在第一座椅16的左坐垫41上的状态(图9)。所谓收纳姿势,是指使左座椅靠背42向前方倾倒到左第二座椅16的左坐垫41且重合于左坐垫41上,并使重合的左坐垫41和左座椅靠背42向前方以大致90度掀起而立起的状态(图10)。如图5所示,在落座姿势,在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和车身底板11 (图7)之间夹设有内侧及外侧的支承部件56、57。在这里,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在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各下 端51b、52b之间延伸。因此,在左内侧垂直腿部51的下端51b和车身底板11之间夹设有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和内侧的支承部件56,在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下端52b和车身底板11之间夹设有左侧的水平前腿部53和外侧的支承部件57。内侧的支承部件56是设置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上且配置在左内侧垂直腿部51的下方的弾性部件。外侧的支承部件57是设置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上且配置在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下方的弾性部件。形成内侧及外侧的支承部件56、57的弾性部件例如是橡胶。如图7、图8A、图8B所示,由于内侧及外侧的支承部件56、57夹设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和车身底板11之间,所以内侧及外侧的支承部件56、57的各底部56a、57a与车身底板11抵接。由于各底部56a、57a与车身底板11抵接,所以左侧的水平腿部53经由内侧及外侧的支承部件56、57而由车身底板11支承。換言之,左内侧垂直腿部51的下端51b经由左侧的水平腿部53和内侧的支承部件56而由车身底板11支承,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下端52b经由左侧的水平腿部53和外侧的支承部件56而由车身底板11支承。因此,第一座椅16经由左内侧垂直腿部51、左外侧垂直腿部52、左侧的水平腿部53、内侧的支承部件56及外侧的支承部件57而由车身底板11支承。这样,由于由车身底板11支承左内侧垂直腿部51的下端51b及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下端52b,所以,由下端51b、52b承受第一座椅16的自重和左坐垫41上的落座者的体重。左内侧及外侧垂直腿部51、52的各下端5lb、52b与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相比位于后方。由此,第一座椅16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不会传递到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和左滑动件48上,因此,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和左滑动件48能够被抑制成紧凑结构,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内侧及外侧的支承部件56、57由弾性部件形成,因此能够吸收第一座椅16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如图13所示,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设置在左滑动件48上。左滑动件48设置成能够沿着固定轨道35在车宽方向上滑动。左滑动件48中,内辊轮82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滑动件主体81的内侧端部,外辊轮83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滑动件主体81的外侧端部。滑动件主体81由罩84(图I)覆盖。内外的辊轮82、83沿着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移动,由此,左滑动件48沿着固定轨道35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如图3、图4、图7所示,固定轨道35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设置在车身底板11上且与车身底板11大致成一平面,并配置在第一座椅16的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和第二座椅17的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中。左右的滑动件48、86被滑动自如地支承在固定导轨35上。
如图4所示,在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形成有左锁定/非锁定机构27的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两个第二左卡定孔144。此外,在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形成有右锁定/非锁定机构33的三个第一右卡定孔181和三个第二右卡定孔182。关于第一及第ニ左卡定孔143、144和第一及第ニ右卡定孔181、182,将在后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右滑动件(第二滑动件)86与左滑动件48同样地,经由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87、88和右前腿(第二前腿)89而连结在第二座椅17上。通过使左滑动件48沿着固定轨道35滑动,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引导第一座椅16,通过使右滑动件86滑动,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引导第二座椅17。通过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87、88和右减震器90构成右移动机构85。右移动机构85与左移动机构47左右对称。如图7 图9所示,左支承机构26包括将第一座椅16以在车宽方向上能够自由移动的方式支承的左脚轮部件(支承部件)91 ;使左脚轮部件91在退避位置(第一位置)Pl和支承位置(第二位置)P2之间摆动(移动)的左连杆机构92。如图4及图9所示,左脚轮部件91在左坐垫41的底面41a具有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左内侧脚轮94以在前后方向能够自由摆动(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在内侧安装托架72上。左外侧脚轮95以在前后方向能够自由摆动(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在外侧安装托架73上。如图9所示,左内侧脚轮94具有内侧安装托架72,设置在左坐垫41的底面41a的内侧前角部、即左内侧滑动轨道44的前部;内侧摆动托架97,以能够在前后方向自由摆动的方式连结在该内侧安装托架72上;内侧脚轮主体98,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该内侧摆动托架97上。内侧摆动托架97连结在内侧安装托架72上,且以内侧支承销99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自由摆动。内侧脚轮主体98经由支承轴101转动自如地安装在内侧摆动托架97上。由于支承轴101在相对于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所以,该内侧脚轮主体98相对于车宽方向平行地配置。如图7、图8A所示,左外侧脚轮95具有外侧安装托架73,设置在左坐垫41的底面41a的外侧前角部、即左外侧滑动轨道44的前部;外侧摆动托架103,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自由摆动(能够旋转)地连结在外侧安装托架73上;外侧脚轮主体104,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外侧摆动托架103上。外侧摆动托架103与内侧摆动托架97同样地,以能够以外侧支承销105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自由摆动的方式连结在外侧安装托架73上。外侧脚轮主体104经由支承轴106而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外侧摆动托架103上。外侧脚轮主体104与内侧脚轮主体98同样地,由于支承轴106在相对于车宽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所以相对于车宽方向平行地配置。如图7 图9所示,左连杆机构92在左坐垫41保持在落座姿势的状态下将左脚轮部件91保持在退避位置Pl,在左坐垫41保持在收纳姿势的状态下将左脚轮部件91保持在支承位置P2。左连杆机构92包括架设在内侧安装托架72和外侧安装托架73之间的连结杆111 ;设置在连结杆111的内侧端部处的内臂112 ;设置在连结杆111的外侧端部的外侧臂113 ;与内臂112及安装有左内侧脚轮94的内侧摆动托架97连结的内侧杆114 ;连结在内侧臂112的前端(也包括内侧杆114的前端)和左内侧后腿64的上端部64a上的连结臂116 ;与外侧臂113及安装有左外侧脚轮95的外侧摆动托架103连结的外侧杆115 ;连结在外侧臂113的前端(也包括外侧杆115的前端)和外侧支承托架75上的连结杆117。左外侧脚轮95 (外侧摆动托架103)经由左连杆机构92 (外侧杆115、连结杆117)和外侧支承托架75而连结在左滑动件48上。
左内侧脚轮94 (内侧摆动托架97)经由左连杆机构92 (内侧杆114、内侧臂112、连结杆111、外侧臂113、连结杆117)和外侧支承托架75而连结在左滑动件48上。在将第一座椅16从落座姿势移动到收纳姿势(图10)时,左连杆机构92与第一座椅16的移动连动地使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从退避位置Pl移动(摆动)到支承位置P2。并且,当将第一座椅16从落座姿势移动到收纳姿势时,通过左连杆机构92,左内侧后腿64向前方摆动。如图10、图11所示,在将第一座椅16保持在收纳姿势(掀起姿势)的状态下,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被保持在支承位置P2。当将第一座椅16从落座姿势移动到收纳姿势时,通过左连杆机构92使左内侧后腿64以左腿支承轴119为中心向前方摆动。另ー方面,当将第一座椅16从收纳姿势(掀起姿势)移动到落座姿势时,左内侧脚轮94和左内侧脚轮95与第一座椅16的移动连动地从支承位置P2移动(摆动)到退避位置Pl (图8A)。如图8A、图9所示,在第一座椅16保持在落座姿势的状态下,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被保持在退避位置Pl。在这里,如图8A所示,在退避位置P1,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配置(收纳)在左坐垫41的底面41a侧。由此,当将左坐垫41保持在落座姿势时,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不会成为落座者向左坐垫41落座时的障碍。另ー方面,如图10、图11所示,支承位置P2是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比左坐垫41的下端(前部)41b更向下侧突出的位置。由于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比下端41b突出,所以,左内侧脚轮94和左外侧脚轮95 (具体地说,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抵接(载置)于车身底板11的引导板21 (參照图10)。这样,由于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抵接于引导板121,所以能够由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支承掀起姿势的第一座椅16。由此,不需要使左头枕43抵接在车身底板11上以支承第一座椅16,因此,能够防止左头枕43的脏污,实现外观性的提闻。而且,由于通过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支承第一座椅16,所以,能够将经由左腿部机构25作用在固定轨道35上的载荷抑制得较小。由此,第一座椅16从固定轨道35离开。因此,能够将左腿部机构25的左内侧及外侧垂直腿部51、52的长度设定成任意长度(例如,较长),提高了设计自由度在这里,如前所述,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相对于车宽方向平行地(沿着引导板121)配置。因此,当在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抵接于引导板121的状态下使第一座椅16在车宽方向上移动时,能够使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沿着引导板121滚动。这样,通过使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滚动,掀起姿势的左坐垫41沿着固定轨道35在车宽方向上以稳定的状态顺畅地移动。引导板121是为了引导内侧脚轮主体98和外侧脚轮主体104而设置在车身底板11上的板状部件。如图3、图13 图16所示,左锁定/非锁定机构27包括左锁定机构131,在固定轨道35上的固定位置将左滑动件48锁定;左操作部件132,用于解除左锁定机构131的锁定;左限制部件133,在落座姿势限制锁定解除操作,在非锁定状态限定向落座姿势的移动。左锁定机构131用于将左滑动件48锁定在固定轨道35的规定位置。而且,在第一座椅16为掀起姿势(图11)且左锁定机构131为非锁定状态时,左滑动件48能够沿着固定轨道35移动。左操作部件132通过将左锁定机构131上拉而使左锁定机构131从锁定状态切换到非锁定状态。左限制部件133在第一座椅16处于落座姿势(图8A)时限制基于左操作部件132的锁定解除操作。进ー步地,左限制部件133在第一座椅16处于收纳姿势(图11)且左锁定机构131为非锁定状态时限制左坐垫41向落座姿势移动。座椅装置15的右腿部机构31、右支承机构32和右锁定/非锁定机构33与前述的左腿部机构25、左支承机构26和左锁定/非锁定机构27是左右対称的结构。由此,对左侧的各机构25、26、27的说明兼作为右侧的各机构31、32、33的说明,因此省略其说明。如图8A、图12所不,第一座椅16的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从左滑动件48的位置向后方仅以距离L2离开。同样地,第二座椅17的内侧及外侧的水平部(第二水平部)76、77从右内侧垂直腿部和右外侧垂直腿部(第二垂直腿部)78、79向着右滑动件86 (图3)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由此,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比右滑动件86的位置向后方仅离开距离L2。如图12所示,在第一座椅16为收纳姿势且第二座椅17为落座姿势的状态下,将第一座椅16沿着固定轨道35移动到第二座椅17的前方,对该例子进行说明。由于将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与右滑动件86相比仅以距离L2靠后方配置,所以,在移动第一座椅16时,左滑动件48(图3)和外侧支承托架75不会与第二座椅17的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干渉。这样,由于左滑动件48不会干渉,所以,在确定第二座椅17的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的形状时的自由度高。例如,能够使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从第二座椅17向下方以垂直状延伸,从而能够通过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良好地承受第二座椅17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这样,由于将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与右滑动件86相比仅以距离L2靠后方配置,所以,能够确定右内侧垂直腿部78、右外侧垂直腿部79的形状,以便能够良好地承受第二座椅17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另ー方面,通过右移动机构85 (图3)将第二座椅17配置成收纳姿势,并使收纳姿势的第二座椅17沿着固定轨道35移动到第一座椅16的前方。此时,右滑动件86不会与第一座椅16的左内侧垂直腿部51、左外侧垂直腿部52干渉。这样,由于防止右滑动件86的干渉,所以能够提高确定第一座椅16的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形状时的自由度。例如,能够使左内侧垂直腿部51、左外侧垂直腿部52从第一座椅16向下方以垂直状延伸,从而能够通过左内侧垂直腿部51、左外侧垂直腿部52良好地承受第一座椅16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这样,由于将左内侧垂直腿 部51、左外侧垂直腿部52与左滑动件48相比仅以距离L2靠后方配置,所以,能够确定左内侧垂直腿部51、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形状,以便能够良好地承受第一座椅16的自重和落座者的体重。如图13 图16所示,左锁定机构131包括左锁定部件141,能够自由升降地被支承在左滑动件48 (滑动件主体81)上;左推压机构142,将左锁定部件141向下方推压;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能够供左锁定部件141卡定;两个第二左卡定孔144 (图4),能够供左锁定部件141卡定。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 (图16)以孔宽Wl且节距Pil的间隔形成。两个第二左卡定孔144(图4)与第一左卡定孔143同样地由孔宽Wl且节距Pil的间隔形成。滑动件主体81在车身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具有嵌入部146,在嵌入部146形成有嵌合孔147,左锁定部件141能够升降自如地插通在该嵌合孔147中。左锁定部件141具有左锁定片151,能够升降自如地插通在嵌合孔147中;左基部152,设置在左锁定片151的下端;两根左卡定爪153,从左基部152的下端突出。左锁定片151通过插通在嵌合孔147中而升降自如地被嵌入部146支承。在左基部152上形成有左开ロ部155。在左开ロ部155中卡合有左推压机构142的左推压部件156。两根左卡定爪153以爪宽W2且节距Pil (图16)的间隔形成。爪宽W2被形成得比孔宽Wl小(即W2 < Wl)。S卩,两根左卡定爪153形成为能够分别嵌入到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中,且形成为能够分别嵌入到两个第二左卡定孔144(图4)中。左推压机构142包括左推压部件156,通过支承销157能够自由转动地设置在滑动件主体81上;左弹簧部件158,对左推压部件156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左推压部件156的端部卡合在左开ロ部155中并由左弹簧部件158向逆时针方向施力,由此,左锁定部件141被向下方推压。由于左锁定部件141被向下方推压,所以,两根左卡定爪153被保持在分别嵌入于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中的状态(保持在锁定状态)。此处,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形成在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中的、将左滑动件48锁定在左落座位置(规定位置,配置在落座姿势的位置)P3(參照图4)的部位。另ー方面,通过使左锁定部件141抵抗左弹簧部件158的弹压カ而上升,能够将两根左卡定爪153从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中拔出(能够成为非锁定状态)。另外,图4所示的两个第二左卡定孔144形成在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中的、将左滑动件48锁定在左收纳位置(规定位置)P4(參照图31)的部位。即,在锁定状态时,左锁定机构131在固定轨道35中的左落座位置P3和左收纳位置P4锁定左滑动件48。左落座位置P3是将图4所示的落座姿势的第一座椅16锁定在落座位置(使用位置)的位置。左收纳位置P4是将图6所示的收纳姿势的第一座椅16锁定在收纳位置(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的位置。此外,在处于收纳姿势(图27)且左锁定机构131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左滑动件48能够沿着固定轨道35移动。左操作部件132包括左操作带161,其基端161a连结在左锁定片151上;左把手 162,设置在左操作带161的前端161b ;左防脱落销163,设置在左锁定片151上。左操作带161是挠性部件,其基端161a连结在左锁定片151上,并且左操作带161贯通左限制部件133,贯通了左限制部件133的前端161b连结在左把手162上。左把手162形成为能够供使用者的手握持。左防脱落销163在使用者握持左把手162并上拉左锁定部件141时与左限制部件133抵接而合适地限制左锁定部件141的上拉高度。另外,也能够将左防脱落销163兼用作将左操作带161的基端161a连结在左锁定片151上的部件。S卩,左操作部件132通过使用者握持左把手162并将左锁定部件141向上方(规定方向)拉起操作而将左锁定机构131从锁定状态切换到非锁定状态(即,能够进行锁定解除操作)。左限制部件133设置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中的、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附近部位(坐垫侧的部件)53a,并形成为左操作带161能够贯通。如图14所示,在左限制部件133中,通过将金属线材折弯而形成ー对接合部133a和插通部133b。ー对接合部133a设置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中的、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附近部位53a,由此通过插通部133b和左侧的水平腿部53形成能够供左操作带161插通的封闭空间165。如图13、图17所示,当第一座椅16处于落座姿势时,左侧的水平腿部53位于左锁定部件141的后方。由于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上设有左限制部件133,所以,左限制部件133的插通部133b位于左锁定部件141的后方。由于插通部133b位于左锁定部件141的后方,所以,插通部133b位干与左锁定部件141 (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左操作带161从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向着插通部133b大致水平地配置。在该状态下,左操作带161沿着左滑动件48的上部48c (图13)配置。换言之,左操作带161由于左限制部件133而被折弯,由此,在侧视时相对于左锁定部件141 (左锁定部件141向上方的移动方向(图17的箭头方向))大致正交地配置。由此,即使使用者握持左把手162拉拽左操作带161,拉カFl也会如箭头那样作用在与左锁定部件141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因此,即使拉力Fl作用在左锁定部件141上,也不会作为向箭头方向上拉的力作用在左锁定部件141上。其结果是,能够防止通过拉カFl将左锁定部件141上拉。这样,当第一座椅16处于落座姿势时,能够可靠地阻止第一座椅16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能够实现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再有,当第一座椅16处于落座姿势时,挠性的左操作带161通过左限制部件133而向相对于左锁定部件141向上方的移动(箭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弯折。这样,由于只是通过左限制部件133使挠性的左操作带161弯折就能够阻止左操作带161向上升方向的拉起作业,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左限制部件133。此外,如图18所示,当第一座椅16处于收纳姿势时,左侧的水平腿部53位于左锁定部件141的上方。由于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上设有左限制部件133,所以左限制部件133的插通部133b位于左锁定部件141的上方。在该状态下,左操作带161从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向着插通部133b大致垂
直地配置。即,左操作带161相对于左锁定部件141 (左锁定部件141向上方的移动方向(箭头方向))大致平行地配置。由此,使用者握持左把手162并将左操作带161向上方拉拽,由此,拉カF2如箭头那样作用在左锁定部件141的上升方向。由此,能够通过拉カF2抵抗左弹簧部件158 (图13)的弹压カ而上拉左锁定部件141。通过上拉左锁定部件141,能够将左卡定爪153从第一左卡定孔143中拔出而切换成非锁定状态。这样,通过左限制部件133,在第一座椅16处于收纳姿势时允许左操作部件132 (图13)的锁定解除操作。通过将左卡定爪153从第一左卡定孔143中拔出,收纳姿势的第一座椅16能够沿着固定轨道35滑动。如图19所示,当第一座椅16在处于收纳姿势的状态下沿着固定轨道35滑动时,两根左卡定爪153被保持在从两个第一左卡定孔143 (图18)中脱出的状态(非锁定状态)。此处,在第一座椅16的滑动中,最好不要使第一座椅16从收纳姿势移动到落座姿势。因此,在第一座椅16处于收纳姿势的状态且左锁定机构131为非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使左锁定部件141的左锁定片151 (上端151a)成为保持在嵌合于左限制部件133的插通部133b (封闭空间165)(图14)中的状态。具体地说,在左锁定机构131为非锁定状态的情况下,两根左卡定爪153被左弹簧部件158 (图13)的弹压カ向下方推压。由此,两根左卡定爪153的底部153a被保持在与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抵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被保持在嵌合于插通部133b的封闭空间165 (图14)中的状态。通过使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嵌合在封闭空间165中,上端151a被保持在通过左操作带161抵接于插通部133b的状态。另外,如图18所示,在第一座椅16为收纳姿势且左锁定部件141处于锁定状态时,只有挠性的左操作带161插通在左限制部件133的插通部133b中。由此,当使第一座椅16从收纳姿势移动到落座姿势时,左外侧垂直腿部52和左侧的水平腿部53 (即插通部133b)以内侧及外侧的旋转轴61、62为中心向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移动。另ー方面,如图19所示,当第一座椅16为收纳姿势且左锁定部件141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被保持在通过左操作带161抵接于插通部133b的状态。而且,左锁定片151 (左锁定部件141)被滑动件主体81 (图13)的嵌入部146以垂直状态支承。由此,通过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阻止插通部133b以内侧及外侧旋转轴61、62为中心向顺指针方向移动。S卩,通过左限制部件133,能够在第一座椅16为收纳姿势且左锁定机构131为非锁定状态时限制左坐垫41向落座姿势移动。由此,能够在使第一座椅16恢复到落座姿势的规定位置以外(例如在第一座椅16的滑动中)阻止第一座椅16恢复成落座姿势。由此,只有在使第一座椅16恢复到落座姿势的规定位置才能够使第一座椅16恢复到落座姿势,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此外,当左锁定机构131为非锁定状态时,左限制部件133与左锁定机构131 (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干渉,从而限制第一座椅16向落座姿势的移动。这样,只是使左限制部件133与左锁定片151的上端151a干渉,就能够阻止第一座椅16向落座姿势移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左限制部件133。此处,右腿部机构31和右支承机构32与前述的左腿部机构25和左支承机构26是左右対称的结构。由此,对左侧的各机构25、26的说明兼用作对右侧的各机构31、32的说明,因此省略右侧的各机构31、32的说明。如图4、图20 图22所示,右锁定/非锁定机构33包括右锁定机构171,在固定轨道35上的固定位置处锁定右滑动件86 ;右操作部件172,用于解除右锁定机构171的锁定;右限制部件173,在落座姿势限制锁定解除操作,在非锁定状态限定向落座姿势的移动。此处,右操作部件172和右限制部件173与前述的左操作部件132和左限制部件133是左右対称的结构。由此,对左侧的各部件132、133的说明兼用作对右侧的各部件172、173的说明,因此省略右侧的各部件172、173的说明。右锁定机构171在右锁定部件175上具有三根右卡定爪176,在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具有三个第一右卡定孔181和三个第二右卡定孔182,其他的结构与左锁定机构131左右对称。三个第一右卡定孔181以孔宽W3、节距Pi2的间隔形成。三个第二右卡定孔182与第一右卡定孔181同样地由孔宽W3、节距Pi2的间隔形成。另ー方面,三根右卡定爪176以爪宽W4、节距Pi2的间隔形成。爪宽W4形成得比孔宽W3小(即W4 < W3)。三根右卡定爪176形成为能够分别嵌入到三个第一右卡定孔181中,且形成为能够分别嵌入到三个第二右卡定孔182(參照图3)中。三个第一右卡定孔181形成在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中的、将右滑动件86锁定在右落座位置(规定位置,配置成落座姿势的位置)P5(图4)的部位。另ー方面,三个第二右卡定孔182形成在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中的、将右滑动件86锁定在右收纳位置(规定位置)P6(參照图35(b))的部位。
在锁定状态时,右锁定机构171在固定轨道35中的右落座位置P5和右收纳位置P6锁定右滑动件86。右落座位置P5为将图4所示的落座姿势的第二座椅17锁定在落座位置(使用位置)的位置。右收纳位置P6为将收纳姿势的第二座椅17锁定在收纳位置(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 (參照图35(b)))的位置。如图4、图15、图21、图22所示,第一、第二右卡定孔181、182的节距Pi2被形成为比第一、第二左卡定孔143、144的节距Pil小(节距Pi2 <节距Pi I)。第一、第二右卡定孔181、182的孔宽W3被形成为比第一、第二左卡定孔143、144 的孔宽Wl小(孔宽W3 <孔宽Wl)。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左锁定机构131 (左卡定爪153、第一、第二左卡定孔143、144)和右锁定机构171 (右卡定爪176、第一、第二右卡定孔181、182)的大小、也就是Wl W4、Pil及Pi2的长度互不相同。由此,能够防止右锁定机构171 (第一、第二右卡定孔181、182)对左滑动件48 (左卡定爪153)的误锁定,从而能够使左滑动件48在移动途中无停留地顺畅地移动到固定位置。当左滑动件48移动到规定位置后,左滑动件48被左锁定机构131 (第一、第二左卡定孔143、144)可靠地锁定。能够顺畅地进行将左第二座椅16在车宽方向(例如移动到右第二座椅17的前方)上移动的座椅布置。同样地,左锁定机构131 (第一、第二左卡定孔143、144)不会误锁定右滑动件86。由此,与第一座椅16同样地,能够顺畅地进行将第二座椅17在车宽方向(例如移动到左第ニ座椅16的前方)上移动的座椅布置。接下来,关于将第一座椅16掀起并使收纳姿势(掀起姿势)的第一座椅16移动到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的例子,根据图23 图32进行说明。如图23所示,将第一座椅16的左座椅靠背42如箭头A那样倾倒在左坐垫41上。如图24所示,左座椅靠背42折叠在左坐垫41上。将折叠了左座椅靠背42的第一座椅16以内侧及外侧旋转轴61、62(图13)为轴向前方(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如箭头B那样掀起(翻滚移动)。如图25所示,通过将第一座椅16如箭头B所示那样掀起,左内侧及外侧脚轮94、95通过左连杆机构92而从退避位置Pl如箭头C那样向支承位置P2摆动。此外,通过将第一座椅16掀起,左内侧后腿64通过左连杆机构92而以左支承轴119为中心向前方如箭头D那样摆动。如图26、图27所示,左座椅靠背42折叠状态的第一座椅16掀起(翻滚移动)到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而成为收纳姿势(掀起姿势)。在该状态下,左内侧及外侧脚轮94、95被保持在支承于支承位置P2的状态。由此,左内侧及外侧脚轮94、95的各脚轮主体98、104抵接于车身底板11的引导板121,从而支承收纳姿势的第一座椅16。如图28A所示,握持左把手162 (图18)并将左锁定部件141如箭头F所示那样上拉。通过上拉左锁定部件141而将左卡定爪153、153从第一左卡定孔143、143拔出。在该状态下,使图27所示的第一座椅16沿着固定轨道35如箭头E所示向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移动。此处,如图26所示,内侧及外侧脚轮主体98、104抵接于引导板1221,因此,在移动第一座椅16吋,内侧及外侧脚轮主体98、104沿着引导板121滚动。由此,收纳姿势的左坐垫41沿着固定轨道35在车宽方向(箭头E方向)(图27)上以稳定的状态顺畅地移动。 如图28所示,由于第一座椅16 (图27)移动,所以,左锁定部件141 (左卡定爪153、153)的下端153a、153a以抵接于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的状态如箭头G所示那样移动。左卡定爪153、153如箭头G所示移动,由此到达第二右卡定孔182。如图29所示,左卡定爪153、153及第ニ右卡定孔182形成为不会互相误锁定的形状。因此,能够防止第二右卡定孔182对左卡定爪153、153的误锁定。由此,能够使左卡定爪153、153在移动途中无停留地顺畅地移动。如图30所示,左卡定爪153、153如箭头G所示移动而到达第二左卡定孔144、144。左卡定爪153、153嵌入并卡定于第二左卡定孔144、144中。如图31所示,由于左卡定爪153、153卡定在第二左卡定孔144、144中,所以,左滑动件48以锁定状态被保持在左收纳位置P4。如图32所示,由于左滑动件48(图31)被保持在锁定状态,所以,掀起到收纳姿势的第一座椅16被保持在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中。此处,如在图3、图4中所说明的那样,左腿部机构25的左滑动件48相对于第一座椅16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右腿部机构31的右滑动件86相对于第二座椅17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由此,在将第一座椅16保持在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中的状态下,左滑动件48和右滑动件86都配置在第二座椅17的前方位置处,从而能够防止左滑动件48和右滑动件86干渉(參照图31)。如图33所示,通过使第一座椅16移动到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从能够以落座状态配置第一座椅16的空间136和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中去除第一座椅16。由此,能够以落座状态配置第一座椅16的空间136、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以及行李室24这三个空间能够汇合成行李空间135。能够较大地确保行李空间135,从而能够将滑动门23和背门28开放并从各自的开ロ部在该大的行李空间135中搭载自行车37等大件行李。下面,根据图34、图35说明使右第二座椅17移动到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的例子。将图23所示的第二座椅17的右座椅靠背向右坐垫倾倒。将折叠了右座椅靠背的第二座椅17以内侧及外侧旋转轴87、88(參照图20)为中心向前方掀起(翻滚移动)。第二座椅17被掀起(翻滚移动)到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中而成为收纳姿势(掀起姿势)。如图34(a)所示,握持右把手185 (图11)如箭头F所示上拉右锁定部件175。通过上拉右锁定部件175,将右卡定爪176从第一右卡定孔181拔出。在该状态下,使收纳姿势的第二座椅17(图6)沿着固定轨道35向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 (图23)移动。如图34(b)所示,右锁定部件175 (右卡定爪176)的下端176a以抵接于固定轨道35的底部35a的状态如箭头H所示那样移动。右卡定爪176通过如箭头H所示那样移动而到达第二左卡定孔144、144。
如图34(c)所示,右卡定爪176和第二左卡定孔144、144形成为不会互相误锁定的形状。因此,能够防止第二左卡定孔144、144对右卡定爪176的误锁定。由此,能够使右卡定爪(右滑动件86)(參照图35(b))在移动途中无停留地顺畅地移动。如图35(a)所示,右卡定爪176如箭头H所示那样移动而到达第二右卡定孔182。右卡定爪176嵌入并卡定在第二右卡定孔182中。如图35(b)所示,由于右卡定爪176卡定在第二右卡定孔182中,所以,右滑动件86以锁定状态被保持在右收纳位置P6。通过将右滑动件86保持在锁定状态,能够将掀起成收纳姿势的第二座椅17 (图6)保持在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中。此处,在将第二座椅17保持在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中的状态下,左滑动件48和 右滑动件86都能够配置在第一座椅16的前方位置,由此左滑动件48和右滑动件86不会干渉。这样,通过使第二座椅17移动到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能够从以落座状态配置第ニ座椅17的空间和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 (图23)中去除第二座椅17。因此,以落座状态配置第二座椅17的空间、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以及行李室24(图3)这三个空间能够汇合成行李空间。由此,能够较大地确保行李空间,从而能够在大的行李空间中搭载自行车37 (图33)等大件行李。如在图23 图35中所说明的那样,能够将以落座状态配置第一座椅16的空间136、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以及行李室24这三个空间汇合成行李空间135。进ー步地,能够将以落座状态配置第二座椅17的空间、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以及行李室24这三个空间汇合成行李空间。根据车辆的用途,选择移动第一座椅16以确保大的行李空间135的情况和移动第ニ座椅17以确保大的行李空间的情况中的任意ー种。由此,确保行李空间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闻,能够提闻便利性。下面,根据图36说明座椅装置15的变形例。(变形例)如图36所示,变形例的座椅装置190是通过在第一座椅16上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左腿部机构25 (左内侧垂直腿部51、左外侧垂直腿部52)并在第二座椅17上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右腿部机构31而使第一座椅16和第二座椅17向前方大致平行地移动(下潜移动)的结构,其他结构与座椅装置15相同。对将变形例的座椅装置190的第一座椅16收纳在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中的例子进行说明。首先,使第一座椅16的左座椅靠背42向左坐垫41倾倒。在左座椅靠背42倾倒的状态下,使左腿部机构25 (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向前方摆动,并且使第一座椅16在左内侧和外侧滑动轨道44上如箭头I所示向前方滑动移动。由此,能够使第一座椅16下潜到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中(以第一座椅16的左座椅靠背42配置在上部的状态大致平行地移动)。接下来,使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的第一座椅16在车宽方向上如箭头J所示沿着固定轨道35移动,由此能够将第一座椅16收纳在右第二座椅17的前方(即,右侧的脚放置空间19)。此外,在将座椅装置190的第二座椅17收纳在左侧的脚放置空间18中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第一座椅16的情况相同地使第二座椅17移动。在变形例的座椅装置190中,如图17所示,左操作带161通过左限制部件133而弯折,由此能够将左操作带161相对于左锁定部件141 (左锁定部件141向上方的移动方向(箭头方向))在侧视时大致正交地配置。 即使使用者握持左把手162而拉拽左操作带161,拉カFl也会如箭头那样作用在与左锁定部件141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因此,能够防止左锁定部件141被拉カFl拉起。这样,当第一座椅16位于落座姿势时,能够可靠地阻止第一座椅16在车宽方向上移动,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对在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各下端5lb、52b之间架设有左侧的水平腿部5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折弯而形成左侧的水平腿部53。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对内侧及外侧的水平部54、55从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各下端5lb、52b经由左侧的水平腿部53而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内侧及外侧的水平部54、55也可以从左内侧垂直腿部51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各下端5lb、52b向前方大致水平地直接延伸。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通过将左右的操作部件132、172向着作为规定方向的上方拉动而能够进行左右的锁定机构131、171的锁定解除操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左右的操作部件132、172向上方以外的其他方向(规定方向)进行拉动操作。再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将左限制部件133设置在左侧的水平腿部53中的、左外侧垂直腿部52的附近部位53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的坐垫侧部件上。エ业实用性本发明适合应用于具有如下座椅装置的汽车中,所述座椅装置将坐垫支承成能够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自由滑动,并且支承成能够在落座姿势和收纳姿势之间自由移动。附图标记的说明10-车辆;11-车身底板(底板);15-座椅装置;16_第一座椅;17-第二座椅;25-左腿部机构;31_右腿部机构;35_固定轨道;41_坐垫(左坐垫);45_第一前腿(左前腿);47_左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48_左滑动件(第一滑动件);51、52_第一及第ニ垂直腿部(左内侧垂直腿部和左外侧垂直腿部);53_左侧的水平腿部中的外侧左前铅直腿部的附近部位(坐垫侧的部件);54、55_第一水平部(内侧及外侧水平部);56、57_内侧及外侧支承部件(第一弾性部件);61、87-内侧旋转轴;62、88_外侧旋转轴;76、77_第二水平部(内侧及外侧水平部);78、79_第二垂直腿部(右内侧垂直腿部和右外侧垂直腿部);85-第二移动机构(右移动机构);86_第二滑动件(右滑动件);89_第二前腿(右前腿);131-锁定机构;132-操作部件;133-限制部件;161-操作带;171-锁定机构;172-操作部件;173-限制部件;P1_第一位置(退避位置);P2-第二位置(支承位置);P3-左落座位置(规定位置,以落座姿势配置的位置);P4-左收纳位置(规定位置);P5-右落座位置(规定位置,以落座姿势配置的位置);P6_右收纳位置(规定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装置,使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并具有使所述第一座椅的第一坐垫在落座姿势位置与处于该落座姿势的前方位置的收纳姿势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軌道,被支承在支承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的底板上并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的前方; 第一滑动件,能够滑动地连结在所述固定軌道上,并支承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 第一前腿,该第一前腿具有上端连结在所述第一座椅的前部并实质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腿部、和从所述第一垂直腿部的下端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前部能够旋转地连结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一水平部, 在所述第一座椅的落座姿势下,所述第一垂直腿部的所述下端被所述底板支承。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前部经由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而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所述第一座椅的落座姿势下,在所述第一前腿的所述第一垂直腿部的下端与所述底板之间夹设有第一弾性部件。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滑动件锁定在所述固定軌道上的锁定机构、和解除该锁定机构的锁定的操作部件,所述座椅装置设有限制部件,在所述第一坐垫处于所述规定位置中的、所述落座姿势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所述操作部件对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操作带,所述操作带连结在所述锁定机构上,并通过向规定方向拉动操作所述锁定机构而进行所述锁定解除操作,所述限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座椅的第一坐垫侧的部件上,当所述第一坐垫处于所述落座姿势时,使所述操作带向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弯折。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座椅装置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一座椅的第一坐垫保持在所述落座姿势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第一坐垫的底面侧;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第一坐垫移动到所述收纳姿势时比所述第一坐垫的下端更向下侧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承部件连结在所述底板侧的部件上,所述座椅装置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能够连动于所述第一坐垫从所述落座姿势向在前方立起状态的掀起姿势的移动而使所述支承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井能够连动于从所述掀起姿势向所述落座姿势的移动而使所述支承部件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支承部件由能够沿着所述底板在车宽方向上滚动的脚轮构成。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座椅装置包括 锁定机构,将所述第一滑动件锁定在所述固定軌道的车宽方向的规定位置; 限制部件,当所述锁定机构为非锁定状态时,限制所述第一坐垫向所述落座姿势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锁定机构为非锁定状态时与所述锁定机构干涉而限制所述第一坐垫向所述落座姿势移动。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 第二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二座椅在落座姿势和该落座姿势的前方的收纳姿势之间移动;和 第二滑动件,能够滑动地连结在所述固定軌道上,并支承所述第二移动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座椅装置包括第二前腿,该第二前腿具有上端连结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前部并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垂直腿部;从该第二垂直腿部的下端向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且前部能够旋转地连结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的第二水平部, 在所述第二座椅的落座姿势下,由所述底板支承所述第二垂直腿部的下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装置,能够使第一座椅(16)的第一坐垫(41)从落座姿势掀起而在落座姿势的前方位置成为立起状态的收纳姿势。座椅装置(15)包括在第一坐垫(41)的前部向下方垂直地延伸的第一垂直腿部(51、52)。第一水平部(54、55)从第一垂直腿部(51、52)的下端向前方水平地延伸,并能够旋转地连结在第一滑动件(48)上,第一滑动件(48)能够滑动地连结在固定轨道(35)上。在第一坐垫(41)的落座姿势下,第一垂直腿部(51、52)的下端由底板支承。
文档编号B60N2/08GK102666192SQ2010800594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伊东大雅, 高仓昌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