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踏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949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动踏板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踏板设备,更加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制动踏板设备,其在汽车碰撞当中可以防止驾驶员受到制动踏板的伤害。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车辆中的制动踏板通过铰链可枢转地安装在车身上,并且当驾驶员操作制动踏板的时候,制动踏板的操作力被传输至液压制动动力单元并产生了制动液压,该制动液压被传输至车轮上的制动器本体,从而使得车轮停止。如上所述,在汽车碰撞中,由于制动踏板可枢转地支撑在所述车身上,因此车身被推向驾驶员,车身上的制动踏板随着被推动的车身相应地被推向驾驶员,因此击中驾驶员的腿部并对驾驶员的腿部造成伤害。在相关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各种技术来防止制动踏板被推向驾驶员,以减少或防止由于汽车碰撞中制动踏板所导致的对驾驶员的伤害。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致力于提供一种制动踏板设备,当车身和制动踏板由于汽车碰撞而被推向驾驶员的时候,通过迫使制动踏板朝车辆前方转动使其远离驾驶员,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制动踏板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其中制动踏板被支撑于所述车身。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动踏板设备,包括制动踏板和枢转杆,该制动踏板能够枢转地支撑在车辆的车身上;在车辆碰撞期间,该枢转杆借助所述车身而迫使所述制动踏板朝车辆前方枢转使其远离驾驶员。所述制动踏板可以通过制动踏板安装支架而能够拆卸地安装在车身支架上,并且所述枢转杆可以可枢转安装在所述制动踏板安装支架上,从而在车辆碰撞期间借助所述车身支架而进行枢转。钩形的臂从所述制动踏板的上部一体地突出来,并且所述枢转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车身支架,另一端延伸为锁定至所述臂。所述枢转杆安装至制动踏板安装支架,从而绕铰接轴进行枢转,该铰接轴具有铰接轴螺栓、铰接轴管、销、垫圈和螺母、以及衬套,该铰接轴螺栓穿过所述制动踏板安装支架,所述枢转杆在所述铰接轴管的位置处被装配成一体固定,所述销联接至所述铰接轴管, 所述垫圈和螺母装配在所述铰接轴螺栓的一端,并且衬套位于所述铰接轴螺栓被插入的位置处。所述制动踏板安装支架处形成有多个交叉孔,多个凹槽周向地形成在所述铰接轴管上,并且所述销上形成了多个突出部,该多个突出部通过所述孔而装配在所述凹槽当中。所述销是由塑料制成的,从而当施加了大于预定幅值的冲击力的时候,所述多个突出部发生断裂。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通过使得制动踏板通过杆而被迫转动至车辆前方使其远离驾驶员,可以有效地防止制动踏板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其中当车身在车辆碰撞中被推动的时候,所述杆进行枢转。进一步地,由于简单的结构而可以减少车辆的重量和成本,并且按照布局来说是有利的。并且,不需要减小制动踏板的强度来减少伤害,从而可以实现足够的踏板强度并防止驾驶员甚至在任何类型的前部碰撞下由于强迫转动制动踏板而受到伤害。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动踏板设备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了在汽车碰撞中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动踏板设备的操作的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铰接轴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铰接轴的前端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当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铰接轴紧固到制动踏板安装支架时的横截面视图。应当了解,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在此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的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的尺寸、定向、定位和外形,将部分地由特定目的的应用和使用环境所确定。在这些图形中,在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中,附图标记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效的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和以下的描述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式的实例。虽然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方式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显示了车辆碰撞前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动踏板设备,其中前隔壁板支架(cowl bracket) 1固定至车身,并且制动踏板安装支架2可拆卸地紧固至前隔壁板支架1。
制动踏板3安装在制动踏板安装支架2上,从而绕铰接轴4枢转。与制动踏板3 —体操作的钩形的臂3a布置在制动踏板安装支架2中容纳的制动踏板3的上部。人们可以理解的是,该钩形的臂和制动踏板还可以整体地形成。铰接轴4布置为穿过制动踏板的上部和臂3a,从而制动踏板3和臂3a可以绕铰接轴4 一体枢转。枢转杆5安装在制动踏板安装支架2上,从而绕铰接轴6枢转,并且被弯成L形, 其中一端fe被锁定至臂3a,另一端恥与前隔壁板支架1接触。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动踏板设备在汽车碰撞时的操作,亦即,在车辆的前部碰撞当中车身被推向驾驶员,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冲击力被传输至制动踏板安装支架2,并且制动踏板安装支架由于被传输的冲击力而从前隔壁板支架1中分离。进一步地,如箭头所示,枢转杆5通过前隔壁板支架1而绕铰接轴6逆时针枢转, 并且臂3a和制动踏板3通过枢转杆5的枢转而绕铰接轴4顺时针枢转。亦即,制动踏板3 枢转至车辆前方并远离驾驶员,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制动踏板3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参考图3至图5对枢转杆5的铰接轴6进行描述。铰接轴6由铰接轴螺栓6a、铰接轴管6b、销6c、垫圈6d和螺母6e、以及衬套6f组成,该铰接轴螺栓6a穿过制动踏板安装支架2,枢转杆5在所述铰接轴管6b的位置处被装配成一体固定,所述销6c装配在铰接轴管6b中形成的凹槽6 当中,所述垫圈6d和螺母6e装配在铰接轴螺栓6a的一端,并且衬套6f位于该铰接轴螺栓6a被插入的位置处。人们可以理解的是,铰接轴和枢转杆也可以整体形成。多个交叉孔加形成在制动踏板安装支架2上,并且插入到孔加当中的多个突出部6ca —体径向地形成在销6c上。人们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销可以整体形成。如图5的横截面视图的详细显示,突出部6ca穿过孔加而插入到铰接轴管6b的凹槽 6ba当中。销6c可以由塑料制成,并且在作用了大于预定幅值的外力的时候,该销6c发生断裂。亦即,当枢转杆5借助前隔壁板支架1而被迫枢转的时候,枢转杆5的铰接轴管6b相应地进行枢转,并且当来自铰接轴管6b的扭矩大于预定水平的时候,联接至铰接轴管6b的销6c的突出部6ca发生断裂,从而枢转杆5能够进行枢转。销6c和突出部6ca的形状、数量和材料可以进行各种选择,例如,所述销可以形成为具有多个突出部的直的形状或者多边形的形状,并且可以是由钢制成的夹子。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前”等是用于参考图中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 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动踏板设备,包括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能够枢转地支撑在车辆的车身上;以及枢转杆,在车辆碰撞期间,所述枢转杆借助所述车身而迫使所述制动踏板朝车辆前方枢转使其远离驾驶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设备,其中所述制动踏板通过制动踏板安装支架而能够拆卸地安装在车身支架上,并且所述枢转杆能够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制动踏板安装支架上,从而在车辆碰撞期间借助所述车身支架而进行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设备,其中钩形的臂从所述制动踏板的上部一体地突出来,并且所述枢转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车身支架,另一端延伸为锁定至所述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设备,其中所述枢转杆安装至制动踏板安装支架, 从而绕铰接轴进行枢转,该铰接轴具有铰接轴螺栓、铰接轴管和销,所述铰接轴螺栓穿过所述制动踏板安装支架,所述枢转杆在所述铰接轴管的位置处被装配成一体固定,所述销联接至所述铰接轴管,并且当作用了大于预定幅值的冲击力的时候,所述销断裂,从而所述枢转杆迫使所述制动踏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踏板设备,其中垫圈和螺母装配在所述铰接轴螺栓的一端,并且衬套装配在所述铰接轴螺栓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踏板设备,其中在所述制动踏板安装支架处形成有多个交叉孔,多个凹槽周向地形成在所述铰接轴管上,并且所述销上形成了多个突出部,该多个突出部通过所述孔而装配在所述凹槽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踏板设备,其中所述销是由塑料制成的,从而当冲击力大于预定幅值的时候,所述突出部发生断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踏板设备,当制动踏板由于汽车碰撞而被推向驾驶员的时候,通过迫使制动踏板朝车辆前方转动使其远离驾驶员,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制动踏板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其中制动踏板被支撑于所述车身。所述制动踏板设备包括制动踏板和枢转杆,该制动踏板能够枢转地支撑在车辆的车身上;在车辆碰撞期间,该枢转杆借助所述车身而迫使所述制动踏板朝车辆前方枢转使其远离驾驶员。
文档编号B60T7/06GK102485556SQ201110291188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吴昊钟, 赵阳来, 金东焕, 金恩植, 金玉镇, 闵顶宣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熙产业,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