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181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防碰撞装置,特别是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它特别适用于汽车和电瓶汽车上。
背景技术
通常,机动车如汽车、电瓶汽车的防碰撞,是通过设置在机车底盘前方的保险杠来实现的。这样,虽然能达到一定的防碰撞减震效果,但是由于保险杠大多是与机动车底盘刚性连接,防碰减震效果欠佳。当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因其防碰减震效果欠佳,在碰撞力的作用下,会造成机动车的损坏,给司乘人员带来麻烦,严重者会危及到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它能够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可自动减小碰撞力对机动车的作用,防碰减震效果好,能有效地防止机动车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坏,以及给司乘人员带来不安全因素,从而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其解决方案是连接在机动车车架上的防碰减震机构,它通过与其连接的左、右阻挡架经左右制动活动线与同连接活动框架活动连接的滑动轴连接,该滑动轴又通过制动牵引线与机动车的刹车制动臂连接。所述的防碰减震机构由防震活动架及与其连接并固定连接在机动车车架左侧的左前、后固定架,位于左前、后固定架之间的左弹性件及左前、后固定卡片,以及固定连接在机动车车架右侧的右前、后固定架,位于右前、后固定架之间的右弹性件及右前、后固定卡片构成。所述的连接活动框架为箱体式,其上设置有呈相对应布置的滑槽,位于该滑槽中的滑动轴可沿所述滑槽作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机动车受到外来的碰撞作用力时,该碰撞作用力首先作用在防碰减震机构上,迫使该防碰减震机构的活动架作柔性后移,并带动滑动轴沿连接活动框架上的滑槽向下移动,与此同时,又牵拉机动车的刹车制动臂,使机动车自动制动刹车。这样,可有效地缓解机动车所受到碰撞作用力,具有良好的防碰减震效果。从而可有效地防止机动车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坏,以及给司乘人员带来的不应有的伤害,还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图I为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I、图2中,在机动车车架11上连接有防碰减震机构,它由与车架11左侧固定连接的左前固定架22及左后固定架9,连接在左前固定架22及左后固定架9之间的左弹簧弹性件20,以及与车架11右侧固定连接的右前固定架18及右后固定架15,连接在右前固定架18及右后固定架15之间的右弹簧弹性件16,与左前固定架22和左后固定架9、左弹簧弹性件20,以及右前固定架18和右后固定架15、右弹簧弹性件16均活动连接的防震活动架19构成,并在防震活动架19上设置有左前固定卡片21和左后固定卡片10,以及右前固定卡片17和右后固定卡片14。而箱体式连接活动框架4的左、右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相平行布置的左滑槽25及右滑槽6,在左滑槽25和右滑槽6中活动连接有滑动轴5,该滑动轴 5上设置有左孔26、中孔28及右孔29。右制动活动线23的一端穿过连接在右后固定架15 上的右阻挡架13上的孔与右后固定卡片14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活动框架4 底部的左底孔24及滑动轴5上的左孔26与左限位件27固定连接。而左制动活动线8 一端穿过连接在左后固定架9上的左阻挡架12上的孔与左后固定卡片10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活动框架4底部上的右底孔7及活动轴5上的右孔29与右限位件3固定连接。制动牵引线2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活动框架4顶部的孔及活动轴5上的中孔 28与活动轴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同刹车踏板I相连接的刹车制动臂30固定连接。当机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碰撞时,在碰撞力的作用下,连接在车架11上的防碰减震机构的防震活动架19会柔性后移,并通过左、右制动活动线8和23带动滑动轴5沿所述连接活动框架4上的左、右滑槽25和6向下滑移,而滑动轴5又通过制动牵引线2牵引刹车制动臂30向下移动,可控制机动车的刹车系统工作,在所述防震活动架 19柔性后移的过程中,可迫使机动车刹车系统自动刹车,使机动车自动停止前进,从而可有效地减小碰撞力对机动车的损伤。能达到良好的防碰减震效果。当机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正常的制动刹车时,只要驾驶员脚踩刹车踏板I 即可,而此时,制动牵引线2在刹车制动臂30的作用下,可带动滑动轴5沿所述左、右滑槽 25和6上、下滑移,并不会带动左、右制动活动线8和23移动。也就是说,在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操纵机动车的制动刹车系统工作,不会对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造成影响,而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则能控制机动车制动刹车系统的工作。这样,既能保证机动车正常行驶的制动刹车,又能有效地防止机动车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坏,还能保证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包括机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机动车车架(Ii) 上的防碰减震机构,它通过与其连接的左阻挡架(12)和右阻挡架(13)经左制动活动线(8) 和右制动活动线(23)与同连接活动框架(4)活动连接的滑动轴(5)连接,该滑动轴(5)又通过制动牵引线(2)与机动车的刹车制动臂(30)连接,所述的防碰减震机构由防震活动架(19)及与其连接并固定在机动车车架(11)左侧的左前固定架(22)及左后固定架(9)、 位于左前固定架(22)及左后固定架(9)之间的左弹性件(20)和左前固定卡片(21)及左后固定卡片(10),以及固定连接在机动车车架(11)右侧的右前固定架(18)及右后固定架(15),位于右前固定架(18)和右后固定架(15)之间的右弹性件(16)和右前固定卡片(17) 及右后固定卡片(14)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活动框架(4)为箱体式,该箱体式连接活动框架(4)上设置有呈相对应布置的左滑槽(25)右滑槽¢),位于所述左滑槽(25)和右滑槽¢)内的滑动轴(5)沿左滑槽(25)和右滑槽(6)作上下运动。
专利摘要一种机动车自动防碰撞装置,主要是连接在机动车车架上的防碰减震机构,它通过与其连接的阻挡架经制动活动线与连接活动框架连接,该连接活动框架又通过制动牵引线与机动车的刹车制动臂连接。该自动防碰撞装置可有效地缓解机动车因碰撞所受到的碰撞作用力,具有良好的防碰减震效果。这样,既能有效地防止机动车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坏,又能防止司乘人员受到不应有的伤害;还能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机动车的行驶安全。
文档编号B60R19/46GK202345654SQ20112038871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日
发明者王付国 申请人:王付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