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板和履带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91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板和履带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人员登爬的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脚踏板和使用该脚踏板的履带车辆。
背景技术
脚踏板广泛用于各种需要人员登爬的环境中,例如在各种车辆的驾驶室下方设置,以方便驾驶员进出驾驶室。尤其是在驾驶室设置的较高的工程车辆中更需设置脚踏板。 然而,在有些履带车辆中,例如地下连续墙液压抓斗,由于履带和驾驶之间的空间有限,并且为了不影响履带的运行,均未设置相应的脚踏板。因此,使得相关人员只能够登踩履带上下驾驶室,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节省空间的脚踏板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脚踏板,该脚踏板结构简单,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车辆,该履带车辆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既能够方便人员上下驾驶室,又不影响履带的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包括踏板、支撑杆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支撑杆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踏板上,并可沿所述滑道滑动地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U形板和固定板,该U形板具有形成所述滑道的凹槽,所述固定板覆盖该凹槽,并且与所述U形板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杆插入所述凹槽,并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该第一缓冲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U形板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缓冲件,该第二缓冲件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U形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件通过调节装置可接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杆地固定在所述U 形板上。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螺母和调节板,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U形板的两侧外并与所述调节螺钉螺纹配合,该调节螺钉穿过所述螺母和所述U形板并与所述调节板连接,并且该调节板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件上。优选地,所述U形板的底面设置有朝向所述踏板伸出的伸出板,该伸出板与所述支撑杆平行。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设置有阻止所述支撑杆从所述凹槽中脱离的挡板。优选地,所述踏板包括面板和固定在该面板下侧的承重梁,所述支撑杆的第第一端与所述承重梁固定连接。[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履带车辆,所述履带车辆包括履带和位于所述履带上方的驾驶室,所述履带和所述驾驶室之间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脚踏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伸缩,因此在使用时伸出,可方便人员登爬,而不使用时则缩回不占用空间。并且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车辆的履带正常运行,结构简单、实用性和安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的固定部的第一截面剖视图(显示调节装置的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的固定部的第二截面剖视图(显示缓冲件的安装结构)。附图标记说明1踏板2支撑杆3固定部4 U形板6调节装置11面板12承重梁21挡板31滑道32固定板41伸出板51第一缓冲件 52第二缓冲件53第一紧固件 M第二紧固件61调节螺钉62螺母63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的图面方向。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脚踏板,脚踏板包括踏板1、支撑杆2和固定部3,固定部3上设置有滑道31,支撑杆2第一端固定在踏板1上,并可沿滑道31滑动地与固定部3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踏板1的支撑更加稳定和安全,优选采用至少两套支撑杆2和固定部3,以分别对踏板1进行支撑,并实现抽拉。其中,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杆2分别支撑踏板1。使得踏板1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另外,在实际使用中,可将固定部3固定在需要安装脚踏板的区域,例如驾驶室的门的下方,由于与踏板1固定的支撑杆2能够沿滑道31滑动,因此在使用脚踏板时,将踏板1 拉出即可,而当使用完毕后则将踏板1推回即可。并不占用空间。并且该脚踏板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其中能够完成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固定部的形式、滑道的设置方式以及踏板的结构等等,因此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固定部3包括U形板4和固定板32,该U形板4具有形成滑道31的凹槽,固定板32覆盖该凹槽,并且与U形板4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固定板32上加工有紧固孔,可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例如驾驶室的下方的安装区域上。因此,支撑杆2可在U形板4的凹槽中滑动,而实现踏板1的抽拉和退回。另外,由于支撑杆2和固定部3之间需要承受来相关人员的重量,因此优选地,支撑杆2插入凹槽,并且支撑杆2与固定板32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51,该第一缓冲件51可拆卸地固定在固定板32上。其中该第一缓冲件51和下文中提及的第二缓冲件52等缓冲件优选为成本较低的尼龙块,当然其他例如橡胶块等具有缓冲能力的缓冲件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板32的下侧设置该第一缓冲件51,能够缓冲来自支撑杆2对固定板 32的作用力,因此能够降低固定板32和支撑板2之间的磨损,以提高固定板32和支撑板2 使用寿命。此外,优选地,支撑杆2与U形板4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缓冲件52,该第二缓冲件52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U形板4的两侧。通过设置至少两块第二缓冲件52,使得支撑杆2在U形板4的凹槽内更加稳定,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的安全性。另外根据实际加工条件,还可以在凹槽的底部设置第三缓冲件等,进一步减少支撑杆2和固定部3 在抽拉过程中的摩损。其中第一和第二缓冲件51、52和U形板4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可通过螺钉固定或通过胶接连接。其优选方式如下文所示。为了进一步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的实用性,优选地,第二缓冲件52通过调节装置6可接近或远离支撑杆2地固定在U形板4上。因此通过设置调节装置6可调节第二缓冲件52相对于支撑杆2的位置,以设置对支撑杆2的不同预紧程度。当该预紧程度较高时,支撑杆2相对稳定,但不易抽拉,而预紧程度较低时则又对稳定性不利,因此可通过调节装置6对预紧程度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实用性更高。具体地,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6包括调节螺钉61、螺母62和调节板63,螺母62固定在U形板4的两侧外并与调节螺钉61螺纹配合,该调节螺钉61穿过螺母62和U形板4 并与调节板63连接,并且该调节板63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缓冲件52上。当然在U形板4 的侧壁较厚时还可以在其侧壁上形成螺孔,而不需另行固定螺母62,对于此类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相对的变形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另外,如图3所示,第一和第二缓冲件51、52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紧固件53、 54 (优选螺钉)固定在固定板32和调节板63上,为了避免该螺钉的头部和支撑杆2发生摩擦,需要在相应的缓冲件上形成容纳有容纳该螺头部的凹槽。这种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公知,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另外,在踏板1上踩踏有相关人员时,支撑杆会对U形板4中朝向踏板1的部位产生较大的压力,因此为了保证该位置的寿命和安全,优选地,U形板4的底面设置有朝向踏板1伸出的伸出板41,该伸出板41与支撑杆2平行。因此通过增大U形板4的底面和支撑杆2的接触面积,使得该位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更高。此外,为了防止支撑杆2在抽拉过程中从固定部3中脱离,优选地,支撑杆2的第二端设置有阻止支撑杆2从凹槽中脱离的挡板21。其中,如图1所示,该挡板21的面积大于凹槽的横截面积,可阻止支撑杆2从凹槽中脱离。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的实用性更高。另外,由于踏板1直接承受来自相关人员的重力,其本身的牢固性也很重要,因此如图ι所示,优选地,踏板1包括面板11和固定在该面板11下侧的承重梁12,支撑杆2的第一端与承重梁12固定连接。其中面板1可以为孔板,即美观又有减重作用。而承重梁12 可以为多个,其中在图1中,承重梁12为两条,并且相互平行,该两条承重梁12与支撑杆2 垂直固定(优选焊接),因此增加踏板1的牢固程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安全性更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支撑杆2和承重梁12可以为任意本领域内公知的部件,其中均优选为方钢,加工方便,并且相比圆钢的承重效果更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结构简单,在实现抽拉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推广价值。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履带车辆,该履带车辆包括履带和位于履带上方的驾驶室,履带和驾驶室之间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其中可优选地,脚踏板的固定部3固定在驾驶室门的下侧,以方便相关任意进出驾驶室,而不需踩踏履带,安全性更高。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包括踏板(1)、支撑杆( 和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C3)上设置有滑道(31),所述支撑杆( 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踏板(1)上,并可沿所述滑道(31)滑动地与所述固定部C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包括U形板(4)和固定板(32),该U形板(4)具有形成所述滑道(31)的凹槽,所述固定板(3 覆盖该凹槽,并且与所述U形板(4)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插入所述凹槽,并且所述支撑杆( 与所述固定板(3 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51),该第一缓冲件(5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 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 与所述U形板的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缓冲件(52),该第二缓冲件(5 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U形板 (4)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5 通过调节装置 (6)可接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杆( 地固定在所述U形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调节螺钉(61)、 螺母(6 和调节板(63),所述螺母(6 固定在所述U形板的两侧外并与所述调节螺钉 (61)螺纹配合,该调节螺钉阳1)穿过所述螺母(6 和所述U形板(4)并与所述调节板 (63)连接,并且该调节板(6 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件(5 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4)的底面设置有朝向所述踏板⑴伸出的伸出板G1),该伸出板Gl)与所述支撑杆⑵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 的第二端设置有阻止所述支撑杆O)从所述凹槽中脱离的挡板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包括面板(11)和固定在该面板(11)下侧的承重梁(12),所述支撑杆( 的第第一端与所述承重梁(1 固定连接。
10.一种履带车辆,所述履带车辆包括履带和位于所述履带上方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和所述驾驶室之间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踏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包括踏板(1)、支撑杆(2)和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滑道(31),所述支撑杆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踏板上,并可沿所述滑道滑动地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履带车辆,所述履带车辆包括履带和位于所述履带上方的驾驶室,所述履带和所述驾驶室之间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其中,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板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伸缩,因此在使用时伸出,可方便人员登爬,而不使用时则缩回不占用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履带车辆的履带正常运行,结构简单并且实用性和安全性强。
文档编号B60R3/00GK202320102SQ20112050004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
发明者乔国华, 冉双江, 刘发民, 朱长林 申请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