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倾斜调整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婴儿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37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倾斜调整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婴儿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座椅倾斜调整装置的婴儿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婴儿载具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婴儿载具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希望婴儿载具可使婴儿在乘坐过程中安全,同时也希望婴儿载具能使婴儿乘坐得舒适惬意,而且也希望婴儿载具在操作使用上更加便利。如,现有的婴儿座椅一般都具有调节倾斜角度的功能,例如,其会在座椅上设置按钮,按钮与一绳索连接,绳索的另一端则会跟锁定件相连,当按动按钮,绳索带动锁定件从锁定部位上脱离,继而再调整座椅的倾斜位置,释放按钮后锁定件与锁定部位相配合,从而 定位。然而这种机构在操作上不够顺畅,而且安全性不够好,按钮与绳索的寿命会在反复多次运作后缩减,可靠性不高。而且这种座椅的倾斜往往具有局限性,仅有一个或两个倾斜角度,因此无法满足婴儿的多种需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定位安全可靠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婴儿座椅,以克服上述缺陷,使婴儿座椅的使用更方便,更受使用者的喜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定位安全,具有多种倾斜角度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以及具有该座椅倾斜调整装置的婴儿座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一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安装于一座椅体的底部并凸伸于座椅体的前端;以及至少一调整支架,所述调整支架设置于一基座上,所述调整支架上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定位结构,用以与所述操作杆相配合。较佳地,所述操作杆包括一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操作部相连的至少一连动杆。较佳地,所述连动杆通过一销轴枢接于所述座椅体上,所述连动杆的末端与所述定位结构相卡合。较佳地,所述连动杆的末端呈钩状,用以与所述定位结构相卡合。较佳地,多个所述定位结构以预定的间隔分别布置于所述调整支架的前、后侧。较佳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开槽。较佳地,所述座椅体和所述基座彼此呈弧形相配合,座椅体可沿一定半径弧度相对基座转动以进行倾斜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座椅,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之上的座椅体,以及用于调整所述座椅体的倾斜角度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所述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包括一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安装于一座椅体的底部并凸伸于座椅体的前端;以及至少一调整支架,所述调整支架设置于一基座上,所述调整支架上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定位结构,用以与所述操作杆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通过操作杆与具有多个定位结构的相配合,提供多个不同倾斜角度的倾斜位置,而且操作简单便捷,定位安全可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处于一倾斜角度的 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处于另一倾斜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的一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倾斜调整装置的操作杆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婴儿座椅I包括基座10、安装于基座10之上的座椅体20,以及用于调整该座椅体20的倾斜角度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30,该基座10可安装于一汽车座椅上。通过该座椅倾斜调整装置30可控制该座椅体20相对基座10前后倾斜,从而调整多个倾斜角度,方便使用。如图3所示,该座椅倾斜调整装置30包括安装于座椅体20的底部并凸伸于座椅体20的前端的操作杆31,以及设置于基座10上的至少一个调整支架32。具体地,两个调整支架32分别设置于基座10的两侧,调整支架32上前后设置多个不同位置的定位结构321,用以与操作杆31相配合。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定位结构321为开槽,具体地,在调整支架32的前侧以一定间隔设置三个开槽,在调整支架32的后侧以一定间隔设置三个开槽,以满足座椅体20的前后的不同角度的倾斜。较佳地,调整支架32呈弧形,使该开槽呈倾斜状,以便于操作杆31在调整过程中的顺畅卡合。开槽的数目可依照不同的需求设置,本实施例设置六个开槽,以达六个不同角度的倾斜,图I、图2仅展示了其中两个角度的倾斜状态。结合图3及图4,该操作杆31包括一操作部311以及与该操作部311相连的两连动杆312。具体地,该操作部311和连动杆312 —体成型。两侧的连动杆312穿过座椅体20的前端并设置于座椅体20的底部,而操作部311则凸伸于座椅体20的前端,以供操作者的使用。如图3所示,连动杆312的前端部位通过销轴21枢接于座椅体20上,连动杆312的末端呈钩状,以与调整支架32的定位结构321相卡合。较佳地,该连动杆312具有一定弹性,或是与弹簧连接,当连动杆312的末端与定位结构321卡合时,能保持稳定的卡合状态。当使用者按下操作部311时,连动杆312绕销轴21旋转,使得连动杆312的末端向上移动,从而脱离定位结构321的卡合。在其它实施例中,调整支架32可为一个,而操作杆31可呈一 U形,可藉由操作杆31的横杆部与其中之一定位结构321卡合,以将座椅体20相对基座10在一定位置倾斜角度。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该婴儿座椅I的座椅体20及基座10彼此呈弧形相配合,当座椅体20相对基座10进行角度调整时,座椅体20会相对基座10沿着一定半径弧度转动,基座1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两滚轮101,用以与座椅体20的弧形下表面相配合。基于滚轮101与弧形下表面的配合方式,当调整倾斜角度时,座椅体20与基座10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使得调整操作更加顺畅。当需调整座椅体20的倾斜角度时,向下按动操作部311,带动连动杆312绕销轴21旋转,从而使得连动杆312的末端向上移,脱离定位结构321的卡合。继而倾斜或旋转座椅体20,由于调整支架3呈弧形,连动杆312的末端可顺着弧形移动而维持释锁状态,至所需倾斜角度,连动杆312的末端可藉由弹簧或是本身弹性再次与定位结构321卡合,从而实现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座椅I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30通过操作杆311与具有多个定位结构321的相配合,提供多个不同倾斜角度的倾斜位置,而且操作简单便捷,定位安全可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安装于一座椅体的底部并凸伸于座椅体的前端;以及 至少一调整支架,所述调整支架设置于一基座上,所述调整支架上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定位结构,用以与所述操作杆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一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操作部相连的至少一连动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通过一销轴枢接于所述座椅体上,按下所述操作部时,所述连动杆绕所述销轴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的末端呈钩状,用以 与所述定位结构相卡合。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结构以预定的间隔分别布置于所述调整支架的前、后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开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呈倾斜状。
8.一种婴儿座椅,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之上的座椅体,以及用于调整所述座椅体的倾斜角度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包括 一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安装于所述座椅体的底部并凸伸于所述座椅体的前端;以及 至少一调整支架,所述调整支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调整支架上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定位结构,用以与所述操作杆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包括一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操作部相连的至少一连动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通过一销轴枢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连动杆的末端与所述定位结构相卡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的末端呈钩状,用以与所述定位结构相卡合。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结构以预定的间隔分别布置于所述调整支架的前、后侧。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开槽。
14.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体和所述基座彼此呈弧形相配合,座椅体可沿一定半径弧度相对基座转动以进行倾斜调整。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两侧设有至少一滚轮,用以与所述座椅体的下表面相配合滑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婴儿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两侧设有至少一滚轮,用以与所述座椅体的下表面相配合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倾斜调整装置,其包括一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安装于一座椅体的底部并凸伸于座椅体的前端;以及至少一调整支架,所述调整支架设置于一基座上,所述调整支架上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定位结构,用以与所述操作杆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婴儿座椅,该婴儿座椅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之上的座椅体,以及用于调整所述座椅体的倾斜角度的座椅倾斜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定位安全,具有多种倾斜角度。
文档编号B60N2/26GK202669546SQ2012200400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凯尔·梅森, 杰米·哈钦森 申请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