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田野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37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田野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田野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运输车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向农田、荒野、草地中运输物资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土壤表面高低不平而且质地松软,普通车辆经常因轮胎打滑无法行驶;另外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运输材草、秸杆、甘蔗、植物植被、农家粪肥、砂石等各种 各样的物资,有时还要挖沟、修渠,由于没有合适的运输车辆,因此大多数工作都需人力操作,肩挑背杠,或者靠牲畜拉驮,效率十分低下,劳动强度极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田野运输车,随车设置起重装置,既能解决农业生产中材草、秸杆、甘蔗、植物植被、农家粪肥、砂石等物资的运输问题,还能执行挖沟、修渠及农田水利工程任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田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盘、车箱和起重装置,所述车底盘为四轮驱动形式,车箱设于车底盘的驾驶室后方,起重装置设于车箱前侧的车架上,驾驶室后侧设有起重支脚。所述车底盘中的前轮差速器与车架纵向居中设有前后两点支撑构成前轮平衡机构。所述起重装置中回转装置依次与立臂、大臂、小臂和抓手相连,立臂与大臂之间设有大臂油缸,大臂与小臂之间设有小臂油缸,小臂与抓手之间设有抓手油缸。所述抓手为吊钩、单抓斗、双抓斗、植物抓手中的任一种。所述车底盘上配置有拖拉机轮胎或钢制轮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四轮驱动底盘以及独特的前轮平衡机构,特别适合农田、荒野、草地等松软且高低不同的路面,随车配置的起重装置可从事大部分农业生产作业,极大地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俯视图;图3是单抓斗结构示意图;图4是植物抓手结构示意图。图中1_车底盘2-车箱3-起重装置4-驾驶室5-液压泵6-液压马达7_传动轴8-前轮9-后轮10-差速器11-车架12-起重支脚13-支撑14-回转装置15-立臂16-大臂17-小臂18-抓手19-大臂油缸20-小臂油缸21-抓手油缸22-车机盖23-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田野运输车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车底盘I、车箱2和起重装置3,车底盘I为四轮驱动形式,车底盘I包括驾驶室4、液压泵5、液压马达6、传动轴7、前轮8、后轮9及车架11,液压马达6输出动力驱动液压泵5带动传动轴7分别与前轮8和后轮9的差速器10相连,车箱2设于车底盘的驾驶室4后方,起重装置3设于车箱2前侧的车架11上,驾驶室4后侧设有起重支脚12,当使用起重装置3作业时,起重支脚12应落至地面,防止轮胎受力不稳。见图2,是图I俯视图,将车头处除去车机盖22及发动机,露出车架11,前轮8的差速器10与车架11居中设有前后两点支撑13构成前轮平衡机构,车底盘上配置有外径1400mm的拖拉机轮胎,当地势不平时,两个前轮仍能保证可靠抓地,避免出现单轮悬空及轮胎打滑现象。起重装置3中回转装置14依次与立臂15、大臂16、小臂17和抓手18相连,立臂15与大臂16之间设有大臂油缸19,大臂16与小臂17之间设有小臂油缸20,小臂17与抓手18之间设有抓手油缸21,实施例中抓手18为双抓斗,适用于装载农家肥、土、砂子、碎石等散料。见图3,抓手为单抓斗时,适用于挖沟、修渠、收集残土,单抓斗上设有吊钩23。吊钩23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单抓斗一块使用。见图4,抓手为植物抓手时,适用于装载甘蔗、材草、秸杆、植物植被等细长物品。
权利要求1.多功能田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盘、车箱和起重装置,所述车底盘为四轮驱动形式,车箱设于车底盘的驾驶室后方,起重装置设于车箱前侧的车架上,驾驶室后侧设有起重支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田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盘中的前轮差速器与车架纵向居中设有前后两点支撑构成前轮平衡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田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中回转装置依次与立臂、大臂、小臂和抓手相连 ,立臂与大臂之间设有大臂油缸,大臂与小臂之间设有小臂油缸,小臂与抓手之间设有抓手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田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为吊钩、单抓斗、双抓斗中的任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多功能田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盘、车箱和起重装置,所述车底盘为四轮驱动形式,车箱设于车底盘的驾驶室后方,起重装置设于车箱前侧的车架上,驾驶室后侧设有起重支脚。所述车底盘前轮的差速器与车架纵向居中设有前后两点支撑构成前轮平衡机构。所述起重装置中回转装置依次与立臂、大臂、小臂和抓手相连,立臂与大臂之间设有大臂油缸,大臂与小臂之间设有小臂油缸,小臂与抓手之间设有抓手油缸。所述抓手为单抓斗、双抓斗、植物抓手中的任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特别适合农田、甘蔗地、荒野、草地等松软且高低不同的路面,随车配置的起重装置可从事大部分农业生产作业。
文档编号B60P1/48GK202480949SQ201220039938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高庆焕 申请人:高庆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