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38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车载免持装置,尤指一种能便利免持装置的挂夹使用,且具有极佳的稳固挂夹功效及质感效果的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的随身通话设备,为顾及行车的安全,通常在开车时会将手机置放于一车载免持装置上,再将该车载免持装置挂夹于车内适当位置,如此,当有电话进入时不必手持手机,能够通过车载免持装置进行播音或将声讯传输至耳机以进行通话。现有的车载免持装置结构如图I所示,该车载免持装置90包括有承载本体91及挂夹92,该承载本体91是用以置放手机;该挂夹92是呈一弯曲状,包括相连结的固结段921、弯折段922及扩张段923,该固结段921是固接于该承载本体91的背面(外侧)911,而该扩张段923是能够适当拉引扩张,用以夹挂于车内器物,使定位该免持装置90。 前述该现有免持装置90虽能借由其挂夹92以将该免持装置90夹挂于车内器物,然,其仍有若干缺失存在。即,该扩张段923在进行拉引扩张时,其应力将首先施于该弯折段922,继而作用于该固结段段921,而因应力集中于该弯折段922,该处极易断裂,且该固结段921亦容易与该承载本体91的背面911分离脱落,造成其挂持功能的失效,显非理想的设计。再者,该挂夹92弯折弧度的大小涉及其夹持的厚度,由于该现有免持装置90的弯折段922形成较小的夹持厚度尺寸,将使得其挂置操作较为受限或不便,亦有一并加以改良的必要。当然,若将弯折段922形成较大的夹持厚度尺寸,同时也将造成免持装置90产品不甚美观,即质感较差,因此,如何兼顾稳固性、夹持便利性及产质量感情况下,进而改善现有免持装置其挂夹构成该等缺失问题,诚为业界应再努力解决、克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该挂持构造的设置能便利免持装置的挂夹使用,且具有极佳的稳固挂夹功效及质感效果的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具有相互组接的底壳及顶壳,该底壳内部一端是固设有金属定位体,该底壳相应该金属定位体的侧边是贯穿设有穿槽;挂夹本体,是包括金属基片及包覆该金属基片的内被夹壳及外被夹壳,该金属基片前端是裸露出该内被夹壳及该外被夹壳,该金属基片前端是插入该穿槽而进入固结于该底壳内,并紧抵该金属定位体,该外被夹壳的前端是设有一切角端,该切角端是位于该底壳的底面外侧,并形成一角度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借此起到能具有更好的稳固性,且利用夹持构成其夹持运作在材料应力变形点内作动,使得其夹持的厚度能够具有更大的尺寸变化,进而起到其结构稳固性、夹持便利性及产质量感的整体性极佳考虑设计。
图I为现有车载免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组合立体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倾斜状态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操作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组合操作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包括有承载本体10及挂夹本体30,该承载本体10具有底壳11及顶壳12,其中该底壳11内部的一端设有成对的角板13,该角板13之间是形成有定位空间130,该定位空间130内是设有数个螺孔柱14。该定位空间130是设有金属定位体M,该金属定位体M是包括设于下方的第一定位片15及设于上方的第二定位片16,该第一定位片15及第二定位片16是设置穿孔后以螺件20穿设定位于其下方的该螺孔柱14。该底壳11相应该金属定位体M的侧边是贯穿设有穿槽17,该底壳11于穿槽17的侧边是邻接设有嵌槽171,该嵌槽171是相应位于该金属定位体M的下方,且未贯穿该底壳11。该底壳11的另一侧分布设有二金属材制的第三定位片18,该第三定位片18高度(厚度)约呈与该第一定位片15相当。再者,该底壳11相邻该第三定位片18的端边是设有罩盖19,另设有数个定位孔柱111,用于与该顶壳12相固接。该挂夹本体30是成一弧曲,包括金属基片33及包覆该金属基片33的塑料内被夹壳31及外被夹壳32,该内被夹壳31及外被夹壳32是可塑料一体成形包覆于该金属基片33上,并使该金属基片33的前端裸露出,该金属基片33前端是插入该穿槽17而进入固结于该底壳11内,且该金属基片33前端是紧抵于该金属定位体M、第一、二定位片15、16及第三定位片18之间;该内被夹壳31的前端是嵌入该嵌槽171而定位于该底壳11。该外被夹壳32的前端是设有一切角端321,该切角端321是位于该底壳11的底面110外侧,并呈一Θ角度设置(参图5);在适当的实施方式中,该切角端321并未接触该底面110。请一并参阅图5、图6,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运作状态,当使用时对该挂夹本体30施予一拉引撑开的作用力Al (图5所示),该施力Al将造成该金属基片33前端形成一作用力A2 (图6所示),此时该第一定位片15产生第一个反作用力A3抵抗(图6所示),当该第一定位片15反作用力A3大于该金属基片33作用力A2时会造成角度变化,继而就会起到产生第二定位片16反作用力A4的状态(如第图6所示),且当作用力Al继续产生后就会到达作用力A5的状态(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当该最小作用力Al开始作用时,该挂夹本体30的最小作用力距离为Pl,当该作用力由Al增至A5时,该挂夹本体30的最大作用力距离为P2,而P2的距离减Pl的距离为L,L即为可夹持物厚度距离;此时随着该厚度距离L的到达,该外被夹壳32前端的切角端321的Θ角度将趋近O角度,即该切角端321将贴近该底壳11的底面110,换言之,该Θ角度是为作用力Al至A5时所允许形变产生的可夹持物厚度角度控制。如此,本实用新型该挂夹本体30能够在其材料应力变形点内作动,使得其夹持的厚度能够做更大的尺寸变化,故透过Θ角度的设计能够获得L(可夹持物厚度距离)的变化值,亦即,Θ角度决定夹持物的厚度。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挂夹本体30的结构设计,不但能够将挂夹本体30固定,且在有限度的夹持下获得更具质感、美观的产品设计。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确实为一相当优异的创思,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但 是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所延伸的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明。
权利要求1.一种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承载本体,具有相互组接的底壳及顶壳,该底壳内部一端是固设有金属定位体,且该底壳相应该金属定位体的侧边是贯穿设有穿槽; 一挂夹本体,包括金属基片及包覆该金属基片的内被夹壳及外被夹壳,该金属基片前端是裸露出该内被夹壳及该外被夹壳,该金属基片前端是插入该穿槽而进入固结于该底壳内,并紧抵该金属定位体,该外被夹壳的前端是设有一切角端,该切角端是位于该底壳的底面外侧,并形成一角度设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壳内部的一端设有成对的角板,该角板间是形成有用以设置该金属定位体的定位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空间内是设有数 个螺孔柱,该金属定位体是设置穿孔后以螺件穿设定位于该螺孔柱。
4.如权利要求I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定位体包括下方的第一定位片及上方的第二定位片,该第一定位片及第二定位片是螺固于该底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于该穿槽的侧边是邻接设有嵌槽,该嵌槽是相应位于该金属定位体的下方,且该嵌槽是未贯穿该底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于该穿槽相应该金属定位体的另一侧是分布设有数个金属材的第三定位片,该金属基片前端是紧抵该金属定位体与该第三定位片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定位片的厚度是与该第一定位片相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壳相邻该第三定位片的端边是设有罩盖。
9.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挂夹本体是成一弧曲,该内被夹壳的前端是嵌入该嵌槽而定位于该底壳。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角端是未接触该底壳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挂持构造的车载免持装置,包括承载本体,具相互组接的底壳及顶壳,该底壳内部一端是固设有金属定位体,且相应该金属定位体的侧边是贯穿设有穿槽;挂夹本体,是包括金属基片及包覆该金属基片的内被夹壳及外被夹壳,该金属基片前端是裸露出该内被夹壳及该外被夹壳,该金属基片前端是插入该穿槽而进入固结于该底壳内,并紧抵该金属定位体,该外被夹壳的前端设有切角端,是位于该底壳的底面外侧,并形成一角度设置;借此起到能具有更好的稳固性,且利用夹持构成其夹持运作在材料应力变形点内作动,使得其夹持的厚度能够以具有更大的尺寸变化,进而起到其结构稳固性、夹持便利性及产质量感的整体性极佳考虑设计。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2574030SQ2012200402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6日
发明者廖益平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